第414章 舉重若輕

自秦朝至明朝,宗室做亂,可謂是屢見不鮮,大清在吸取了歷朝的經驗之後,對宗室的管理雖說不是最嚴厲的,卻也將宗室限制的很嚴,最令他們痛苦的莫過於不允許外任官員,不允許離京四十里,美其名曰是彰顯宗室的尊貴,實質便是防止他們出京鬧事做亂,。

一衆宗室可說是被變相的圈禁在京城,即便是貴爲親王,也只是圈在京城的一個空桶子王爺,這也是他們對海外分封分外狂熱的原因,可以說,除了年輕的宗室子弟,大多數宗室都渴望着能到地方外任官員,隨便一個有爵位的到了地方,那也是爵爺,誰不上趕着巴結?比在京城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如今一聽十四阿哥提議讓宗室到南洋、澳洲外任,康熙又未表態,即便是瞎子心裡也清楚,十四阿哥與康熙定然是詳細商議過了,這事十有八九能成,一個個頓時就興奮的不知如何形容纔好,康熙一走,一衆爵顯位高的王公便呼啦一下圍了上來,將胤禎圍了個水泄不通。

胤禎暗罵康熙不厚道,要走,您把我也拉走啊,這不又變成了現場答記者問?

“十四弟,您忒不厚道了,這麼大的事,竟然一點風聲都未漏出來。”簡親王雅爾江阿一上來便笑道:“現在您總得給咱們漏一點吧。”

胤禎環顧了一下,入眼盡是熱切的目光,他不由微微笑道:“這事情,我知道的也有限,皇阿瑪不在,我就給大家漏漏底。

大家都知道,南洋、澳洲馬上就要移民,七年時間移民千萬,自然是要設省建府置縣,十四呢,是覺着人才是歷練出來的,咱們宗室子弟是日益繁盛,一個京城能有多少職位,不可能人人都有機會歷練?再說,總是悶在京城,對外界一無所知,也不利於開拓眼界。”

“十四叔這話甚是。”顯謹親王衍潢點頭道:“有機會放外任,也省的一衆子弟在京城閒的發慌。”

裕親王保泰卻是問道:“十四弟,這外放的宗室子弟是不是都要革除宗室身份?”

“不錯。”胤禎點頭道:“爲防宗室子弟在地方胡作非爲,滋意妄行,無人能制,也爲不破壞地方上下行政管理體系,必須要黜去宗室身份,不過,大家放心,在地方只要沒惡行的,都會招回京城恢復宗室身份。”

一聽這話,衆人心裡都長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這外放海外,可就利大於弊了,衆人心裡其實也都心知肚明,黜掉宗室身份,主要還是防範造反做亂,沒了宗室身份,上官、主官便可從容壓制,不慮有變,。

信郡王德昭急切的問道:“十四叔,有爵位的不能外放嗎?”

胤禎看了一眼,笑道:“也不是不可能,革掉爵位就大有機會。”

在廣場的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宗室,一聽這話,不由大感失望,胤禎掃了衆人一眼,道:“大清正在一點一滴的變化,大家難道沒有感覺到?皇阿瑪常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凡事都有個過程,大家不要着急。”

聽得這話,衆人都齊刷刷的盯着胤禎,這幾年,確切的說,從康熙十四八年開始,大清就開始在一點一點慢慢的變化,隨着海軍的強盛,這種變化已經開始加速,而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十四阿哥胤禎,如今連宗室制度都能逐步放寬,這大清還有什麼不能改變的?

一等輔國公阿布蘭站在外圍,乘着這難得的空擋,弱弱的問道:“外放澳洲任職,有沒有期限?”

胤禎循聲望了下,才道:“期限肯定是有的,具體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這一發問,立刻就引起了提問高潮,“去澳洲能帶家眷不?”

“在澳洲任上的子嗣怎麼通告宗人府?”

“不去行不行?”

“是不是還可以去海軍?”

“能外放本土的外省不?”

“在外任上表現卓異,封爵位能否高封啊?”

待康熙重新升座,一衆宗室都列隊站好時,胤禎已是口乾舌燥,嗓子冒煙,康熙輕瞥了一眼胤禎,才沉聲道:“方纔皇十四子胤禎所奏請的宗室子弟黜去宗室身份外放一事,各位是何看法?”

簡親王雅爾江阿此時是當仁不讓的出列說道:“回皇上,宗室子弟外放海外,既能開闊眼界又能歷練才幹,乃是爲國儲才之舉,不僅利國,亦利於宗室子弟成才,實乃一舉數得,奴才極力贊同,。”

裕親王保泰亦緊跟着道:“宗室子弟自幼養尊處優,處處高人一等,不識民間疾苦,不知世事艱難,更不知列祖列宗打江山之苦,外放海外歷練,實乃大得人心之舉,奴才亦極力支持。”

“奴才附議。”緊隨其後的附議之聲響成了一片,景運門外都可聽到一片響亮的附議之聲。

胤禎心裡不由大鬆了一口氣,邁出這一步,日後不論是將一衆宗室子弟外放美洲、非洲,還是進一步進行宗室制度革新,都將大爲輕鬆,不過,將這些個宗室子弟外放澳洲、南洋還得進行限制和培訓,否則,放出去的就是一羣餓狼。

想到這裡,待附議之聲漸弱,他纔出列說道:“稟皇阿瑪,宗室子弟外放澳洲,固然是大利國家宗室,但卻不利遷移澳洲、南洋之民。宗室子弟生於鐘鳴鼎食之家,雖亦飽讀詩書,卻不熟悉政務,經驗更是無從說起。

更爲可慮者,一衆子弟自小便是丫鬟僕從相伴,一身頤指氣使、目中無人,驕橫跋扈等惡習,鮮有事事親力親爲者,如此前往澳洲,實爲害民。

兒臣懇請皇阿瑪抽調直隸、山西、山東等地知民務實之官員對即將赴任之宗室子弟加緊培訓,行前予以考覈,對前往澳洲者嚴加限制,不得攜帶書吏、僕從、長隨,確有需要,在澳洲就地聘請,所帶師爺亦僅限三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培養宗室子弟的能力。”

康熙聽的微微頜首,老十四在地方這幾年還真是沒白歷練,慮事周詳,處處能顧及百姓之利益,微微沉吟,他才道:“宗室子弟外放一事,暫且定將下來,具體細則,稍後公之於衆。”

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500章 徵日(九)第219章 打狗港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242章 出征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528章 不賣帳第582章 倉鼠第702章 密謀第494章 徵日(三)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7章 分府第78章 投桃報李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355章 陛辭第375章 大忽悠第330章 龍虎鬥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5章 戴梓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59章 年號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455章 宴請後記九第18章 發行銀票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499章 徵日(八)第595章 嚴懲第128章 公行第277章 僱傭軍第296章 密謀第556章 心結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616章 江南第8章 傳教士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307章 朝陽門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233章 掃盲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660章 對比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579章 捐納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317章 破城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563章 放縱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375章 大忽悠後記5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137章 流寇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97章 站籠第673章 滿城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84章 出路第644章 暢春園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307章 朝陽門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524章 豆汁飯第451章 **老五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30章 皇見皇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446章 叩關第70章 海盜與海商
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500章 徵日(九)第219章 打狗港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242章 出征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528章 不賣帳第582章 倉鼠第702章 密謀第494章 徵日(三)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7章 分府第78章 投桃報李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355章 陛辭第375章 大忽悠第330章 龍虎鬥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5章 戴梓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59章 年號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455章 宴請後記九第18章 發行銀票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499章 徵日(八)第595章 嚴懲第128章 公行第277章 僱傭軍第296章 密謀第556章 心結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616章 江南第8章 傳教士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307章 朝陽門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233章 掃盲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660章 對比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579章 捐納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317章 破城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563章 放縱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375章 大忽悠後記5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137章 流寇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97章 站籠第673章 滿城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84章 出路第644章 暢春園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307章 朝陽門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524章 豆汁飯第451章 **老五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30章 皇見皇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446章 叩關第70章 海盜與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