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

彭玉麟正和他的老師,談那易容之的故事。談得剛在起勁的時候,忽見一個探子,報了幾句說話,不禁將他們師生二人,喜得相視而笑起來。你道爲何?

原來探子所報的說話,乃是太平天國之中的軍師錢江,因見天皇洪秀全,自從定鼎之後,所行所爲,竟與金田起義之際,先後判若兩人。非但把他所獻之策,因循不用;而且只知顛倒朝綱,污亂宮闈。倘若再像這般樣的鬧着下去,連他恐要不保。於是打定一個主意,即去奏知天皇,說是國家不幸,死亡頻乃:第一批死了東王楊秀清、蕭三娘、陳素鵑以及全家等等。第二批死了吉文元、吉夫人、伍氏,以及全家等等。第三批死了北王韋昌輝,韋昌祚、吉妃以及全家等等。第四批除了翼王石達開本人,全家都死。天朝至此,東南西北四王,都已逝世。他的目中,現在所有的全材只有忠王李秀成,翼王石達開兩個的了。翼王雖是殺入四川,倒底有無把握尚未可知。如此說來,只剩忠王一個,還可靠他保定江山。從速下旨,去把忠王調回京來云云。

天皇聽了,自然照辦。

等得李秀成一到,先去拜謁錢江。錢江便將朝中之事,一情一節的,統統講給李秀成聽了。

李秀成不等聽畢,已在唉聲嘆氣;及至聽畢,便怪錢江道:“我在江西這幾年,那一天不望軍師調我回京。就好騰出軍師這個人來統率大兵,前去北伐。誰知軍師,竟命林威王獨當如此重大之任,軍師難道還不知道他是一個將材,不是一個帥材不成。”

錢江聽說,先嘆上一口大氣道:“你所說的說話,就是我向天皇說過的說話。無奈我已講得舌敝脣焦,天皇一句不聽。我又把他怎樣呢?”

李秀成一驚道:“如此說來,恐怕我國的國運,是不長久了。現在姑且讓我進宮,再去苦諫一番。若能被我諫醒,乃是天下人民之福。否則我和軍師二人,一同歸隱,要保首領纔好。”

錢江聽說,暗中已定主意,嘴上連連稱是。

哪知李秀成去見天皇的時候,天皇正同徐後以及東西二妃,在那御花園中,大打鞦韆。一見李秀成前去陛見,慌忙停下鞦韆,就命李秀成連同后妃等人,一起坐下道:“忠王賢弟,你在外邊多年,可知朝中之事,簡單鬧得不成模樣了麼。”

李秀成點着頭道:“臣弟略有所聞,因此臣弟初回京來,就來進諫陛下。陛下倘能事事依照軍師施政,臣弟敢保不致多出亂子。”

天皇忙不迭的搖手道:“不對不對。軍師在朕起義之時,確有一點機謀,現在怕是江郎才盡了吧。聯只要單提一件事情,你就知道他的計劃,與朕相左。”

李秀成忙問哪件事情。

天皇道:“第一次,我們得了湖北的時候,後來官兵打得厲害,軍師就主張放棄湖北。”

李秀成一見天皇不以錢江爲然,不待天皇說完,忙順其意的答道:“此事自然是軍師稍有失算之處。好在現在湖北又歸們手中,已過之事,不必再談。”

天皇聽說,連連的獎諭李秀成道:“忠王賢弟,你的才幹,朕早已說過,勝於軍師十倍。你既回京,朕無憂矣。”

此時的李秀成,還想憑他的忠心,憑他的力量,要把天國弄好。因此不肯拂逆天皇之意。一見天皇當面誇他,只好答道:“臣弟怎及軍師,不過以後每事奏明天王,大家商酌而行,或者不致誤事。”

徐後大喜的接口道:“忠王叔叔,能夠每事來和我們萬歲商酌而行,我說不怕那班滿賊不走。”徐後說至此處,忽又冒冒失失的問着李秀成道:“忠王叔叔,你可知道東王一死。我們天父,現在又臨我們萬歲的身上了麼?”

李秀成雖然知道天父臨身之事是假,但亦順口道:“我們天皇,本是天子。天父應該只臨他一個人身上的。”

天皇岔口道:“現在天父已經對朕說過,滿清皇室,不久即滅。洪氏一定可以一統天下。”

李秀成便向天皇賀喜道:“但願如此,臣弟死也甘心。”

天皇點點頭道:“朕能一統天下,賢弟就是開國元勳。”

李秀成謝恩道:“臣弟之意,要請陛下迅速調回數人。”天皇急問調回何人。

李秀成道:“洪太主守在鎮江已久,不妨將她調回。”天皇連說應該應該。

李秀成又說道:“曾天養、馮兆炳、黃文金、羅大綱,四人之中,請擇一個就是。”

天皇道:“曾天養太會殺人,名譽不好。馮兆炳年紀太輕,沒有閱歷。羅大綱是朕的保駕先鋒,不能離開天京。要末還是叫黃文金去吧。”

李秀成因見天皇對於他的說話,尚能採納。急又奏上一本道:“臣弟聽說東王對於男科狀元朱維新,女科狀元傳善祥二人,都有不甚名譽之事。就是現設的幾處女館,各位王爺,也在常常的進去遊玩。臣弟之意,擬請陛下遣散女館。”

徐後和東妃吉珠兒,西妃陳小鵑三個一齊接口道:“忠王叔叔之言甚是。我們本在奏阻萬歲,不可以萬乘之尊,長到女館問事。無奈萬歲不肯准奏。”

天皇也忙接口道:“此等小事,容後再商。忠王賢弟,沿途辛苦,朕當給假三天,可去休養。一俟假滿,再行入朝辦事。”

李秀成聽說,只好辭別天皇,以及后妃等人,退出園去。尚未走遠,忽聽得徐後的笑聲,似在半空之中送下。正在不解,可是兜頭碰見劉狀元走來。李秀成忙與寒暄幾句之後,就笑着問道:“我聽徐後笑聲,忽由半空而下,卻是何故?”

劉狀元見問,先將左右一望,見沒閒人,方敢低聲答道:“天皇的春秋雖高,尚有少年之心,這種笑聲,大概又在打那鞦韆了。”

李秀成聽說,不禁緊皺雙眉的說道:“服制已經不合情理,怎麼還好去打鞦韆的呢?”

劉狀元不答這話,單是說道:“忠王既然回京,我們辦事的人,就有頭緒可尋了。忠王如沒甚麼公事,我們一同去找軍師去。”

李秀成點頭道:“我正要去找他,我們準定一同前去便了。”

說着,即同劉狀元兩個,直向軍師府第而來。及到門口,忽有一個老軍見他去到,一邊向他請上一安,一邊即在懷內取出一信,呈給他道:“軍師剛將此信付與小人,命小人送與忠王的。”

李秀成接信到手,不及拆看,先問道:“你們軍師呢?”

老軍道:“軍師交信之後,已將府中歷年所積的俸銀,統統分給小人等等。他老人家卻一個人走出後門去了。”李秀成聽說,方纔大吃一驚的問那老軍道:“你待怎講?”

老軍又將起先說話重了一遍。李秀成聽完,急叫一聲不好,忙把手上之信,拆開一看,只見信上並無別話。單寫着是:

北伐之軍,雖勝亦敗;金陵之業,雖安亦危。

黃河水決木雞啼,鼠竄山林各東西;孤兒寡婦各提攜,十二英雄撒手歸。

李秀成一面在看,一面已經淚如雨下,及至看畢,更加大哭起來。劉狀元此時已將李秀成手中的信詞看畢,心裡料定錢江已走,忙勸李秀成道:“軍師既走,此事關乎天國命運。王爺現在已非哭的時候,快快回轉宮去,奏明天皇,倒是要緊。”

李秀成聽說,方纔拭着淚道:“軍師乃是天人,他既脫身以去,大局一定不妙。”

劉狀元道:“軍師詞所說的十二英雄一句,倒與前兩年的童謠相合。莫非應在正副十二丞相身上,也未可知。”

李秀成亂搖其頭道:“未必未必。此言當應天皇身上。”

劉狀元道:“句上明說十二英雄,又與天皇何干,我卻不解。”

李秀成沉吟了一會道:“或在年份上言之,也未可定。”李秀成說到此地,忽又把他頭上的那塊黃巾一掀道:“世界茫茫不可預知。我姓李的只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兩句。倘若人不去謀,天也難成。軍師既去,國家之事,只有我與總監二人任之的了。”

劉狀元聽了爲之欷s[不已。

李秀成急同劉狀元二人,回見天皇。那時天皇不知又爲何事,正在朝堂要殺一員文官。一見李秀成和劉狀元兩個匆匆去,面色慌張,忙問二人外邊出了何事?李秀成便將錢江歸隱之事奏知天皇。劉狀元又將信上句子,一起奏知天皇。天皇至此也曾懊悔起來。頓時淚流滿面的說道:“軍師從前確立大功。現在意見,稍稍和朕相左,但也沒甚大害,怎麼忽然走了呢?”

天皇尚未說完,看看滿朝文武,都在各自流淚。忙去吩咐大衆道:“快快分頭去追,那個追到軍師,賞錢二十萬串。”

李秀成急搖手阻止大家道:“不必不必。軍師何人,怎會被諸位追着。”

李秀成說了這句,又朝天皇說道:“臣弟此時方寸已亂,暫且出朝。倘若想到應辦之事,再來奏知便了。”天皇聽說,只好命劉狀元護送忠王出朝。

天皇一等李劉二人走後,急於要將錢江私走之事,回宮告知后妃。所以那員文官,居然保下性命,總算是錢江的一走,便宜他的。

以上所敘,就是那個探子,報告曾國藩的說話。

曾國藩和彭玉麟二人喜得相視而笑。因爲洪氏方面,既是走了一位頂天立地的人材,以後行軍,無非省力一點之意。

當下曾國藩即命彭玉麟,次日遄返防地。彭玉麟走後沒有幾天,便接到曾國荃由湖北發來的捷報,說是他已幫同胡林翼等人,連克武昌、黃州、興國、大冶、蘄州、廣濟、黃梅各城,擢兵九江。那時正是咸豐六年十二月下旬。曾國藩一見此報,自然大喜,即刻親到九江勞師。曾國荃見他的老兄去到,又將一切戰情,告知一番。並留曾國藩在營過年。曾國藩不允道:“我還得趁這年底,去到南昌、瑞州等處,巡視一次,不能在此耽擱。”

曾國荃不便強留,單是叮囑了幾句:賊方的僞軍師錢江已經遁走。湖北又被我方克復。安慶的悍賊四眼狗,又被僞天皇調回,換上一個不中用的黃文金前去把守。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朝廷之福。能夠再將圍困金陵之策,奏準下來。平定大亂之功,恐怕不難奏了的說話。

曾國藩滿口答應,就離九江,先到南昌巡視;次到瑞州巡視;正待迴轉祁門的當口,忽見總兵劉騰鴻同着曾大成兩個,進帳阻止道:“連日河水結凍,舟行不便。標下兩個之意,擬請帥座,暫駐節此地。”

曾國藩聽說,也就頷首允諾,劉曾二人退下……曾國藩正在批札各處的公文,忽見一個戈什哈報入,說是張天師親由龍虎山來此,有事要見大帥。

曾國藩便問道:“他有何事,要來見我。”

那個戈什哈又答道:“沐恩見他,似有緊要事情,要來告訴大帥的樣子。”

曾國藩聽見戈什哈如此答他,方命請見。相見之下,照例是升坑送茶,始敘寒暄。哪知張天師一得坐下,就問曾國藩道:“大帥近來可得府報沒有?”

曾國藩一愕道:“久未得到家信,天師問此,莫非知道舍下出了甚麼事情不成?”

張天師見問,不答這話,先請曾國藩除去大帽,要看他的氣色。曾國藩忙將大帽除去。張天師站起身子,走近曾國藩面前,細細的看了一看,又去掐指一算之後,方纔坐下道:“還不要緊,今天乃是正月十七,大帥還能趕回府上。”

曾國藩忙接口問道:“可是舍下有了病人,倒底是誰?”

張天師點頭道:“晚生連日夜觀天象,將星發生黑暈,大概尊大人,竹亭封翁必有貴恙。”

曾國藩本是一個孝子,一聽此話,只嚇得抖凜凜的說道:“現在四處河凍,不能行船。旱路又有賊阻,萬難越過。怎麼是好?”

張天師立即答道:“晚生早知此事,所以特地趕來。”

曾國藩道:“天師既能預知一切,又是法術無邊,務請替我想一法子。兄弟此時方寸已亂,要未只好單身偷過賊營,奔回家去。”

張天師搖手道:“不可不可。大帥的一舉一動,賊方在在留意,萬萬不能越過賊營。若是廝殺也非旦夕之功。只有晚生且逆天行事一次,用下法術,可將尊大人的壽命延留三月便了。”

張天師說着,先在他的口中唸唸有詞,又將那茶碗取到手中,忽向空中拋去。說也奇怪,那隻茶碗,非但被他拋得不知去向,而且竟沒一點水點飛下。曾國藩慌忙站起,奔出庭外去看,並沒甚麼形跡。急又回進,正擬去問張天師的說話,已見張天師又把他的那杯白水杯子,急急取到手中,仍向空中拋去。跟着奔出庭心朝天一望,似現一驚之色。忙又鎮定下來。對着曾國藩說道:“晚生已將兩杯茶汁,拋至府上空中,潑散陰氣。大概可以保得尊大人的三月壽命。大帥一遇凍消,速速趕回便了。”

曾國藩聽說,稍覺心上一安,當下謝過了張天師,正待設筵款待。張天師已向曾國藩告辭道:“晚生尚須他處捉妖,不能久留。”

曾國藩親自送出,又命曾大成護送一程。回進裡面,趕忙分函通知國華、國荃二人去訖。正在寫着家信,把那張天師用法留命之事,告知竹亭封翁的當口,忽見那曾大成單獨走入,垂手侍立一旁。

曾國藩便問他道:“送至何地,你纔回來的。”

曾大成答道:“送至板橋寺外,標下還待再送,張天師再三不肯,標下只好迴轉。”

曾國藩微微點頭的問道:“天師可曾和你講甚說話。”曾大成道:“沒甚說話。”

曾國藩因爲急於要寫家信,便將手一揚道:“你且退去,小心稽查全營。”

曾大成答應了幾個是,方纔退了出去。

原來他和張天師兩個,走在路上,大談一陣。他因希望張天師的法術顯靈,便去問張天師道:“天師既有如此法術,何不將我們敝上的老大人,多留幾個月的壽命呢。”

張天師搖着頭的答他道:“三個月已是逆天行事,怎麼可以再事多留。”

曾大成聽說又問道:“這末三個月總靠得住的了。”

張天師又搖搖頭道:“我的說話,你回去不可稟知你們大帥,害他多得着急。我此刻就老實的告訴你吧。我此次專誠來此,原因你們的大帥,能夠對於國家,盡他的忠心,對於家庭,盡他的孝道。所以情願逆天行事一次,保留他那封翁三月壽命。誰知一個人的壽命已盡,任你有何法術之人,也難與天宣戰。照我的法術,只要同時用茶兩杯,便可擊散他們病人房外的陰氣。豈知真有湊巧不巧的事情。你們大帥的那一杯卻是開水。水的效力,不能抵茶。因此不能將那陰氣擊散。歸根說來,就是上天不准我用法術留他壽命。我料半月之外,恐有凶信到來。我當時不敢和你們大帥說明,恐怕急壞他的身子。你此刻既是這般問我,可見你對你們大帥,也有忠心。所以告訴你聽。”

當時曾大成聽見張天師說得如此神奇,又想到曾國藩的不喜喝茶,無非衛生起見。不防竟在此時,造成此種現象,方纔明白,人生在世,一飲一啄,都有前定,自然還是依照張天師的叮囑,不漏風聲爲妙。曾大成既是打定這個主意,所以回到營中,並未去說與曾國藩聽。曾國藩還當真已保留三月,只望河水迅速開凍,便好回家。

當時發出家信之後,沒有多天,忽接他那叔父來信,連忙拆開一看,只見信上,起先說他父親生病之事。後來說到正月十七那天,病人已在牀上不知人事,陡見半空之中,落下多少黑水。說它下雨,不像下雨。說它是水,內中又有不少的茶葉。外邊正在鬧那雨水之事,裡邊病人,居然好起一半。現在大概無礙等語。

曾國藩知道張天師果有法術,心裡自然十分感激。哪知直到二月十一那天,河中猶未解凍。曾國藩雖在着急,但聽張天師曾經說過可留三月,那時還沒半月,稍稍好過一點。正在吩咐左右備馬,要想出城巡視,忽見那個曾大成,親自急急忙忙的送入一件東西。忙去接在手中一看,乃竹亭封翁的訃文,疾忙抖凜凜的拆開一看,方知他的老父,已於二月初四逝世。不待看完,早已掩面大號起來。左右人等,知道他們大帥丁了外艱,一齊上前勸着節哀辦事。

可巧曾國華已從安徽趕至,他們兄弟二人就從瑞州奔喪。所喜阻路的那些賊營,適值奉命去攻南昌,沿途並無阻礙。及至他們二人到家,曾國荃也由吉安繞道奔喪回來,反比他們早到半天。於是一面成服,一面奏報丁艱。

不久奉到上諭,給假三月,所遺職務,着令楊載福就近代理。那時楊載福,因有戰功,朝廷迭加升擢,已經以提督銜署理湖北鄖陽鎮總兵多時了。

當年四月,曾國藩因見假期將滿,復又奏請在籍終制。正是:

閻王教你三更死

定不留人至五更

不知朝廷能否允許在籍終制,且閱下文。

第七四回 劣紳通敵挾制三軍 大將瞞糧欺矇二賊第六二回 轟金陵李臣典慘斃 收玉帛曾九帥發財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三十回 戀金陵天皇取中策 笞玉臀徐後懾淫威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八十回 攻哈密深知將領心 侵伊犁坐獲漁翁利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二四回 李金鳳代父復仇 彭玉麟尋師問難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八七回 幾首新詞喜友文廷式 一聲大炮力援吳吉人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二四回 李金鳳代父復仇 彭玉麟尋師問難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五九回 陳延壽生爲負債人 洪秀全死作貪花鬼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徐哲身小傳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五回 奸商躉鴉片幕府求情 戰艇中魚雷軍門殉難第四八回 提督掬丹忱小民感戴 翰林崇老例後輩含糊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三一回 塔齊布拔幟選營官 李續宜揮旗卷敵帥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第六九回 將計就計果臣被戕 以毒攻毒野主受窘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六七回 湘陰爵帥胸藏地理全書 隴右名儒口述天方新教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二二回 寶石孕奇文太平天國 名棋逢敵手獬面藤兵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五三回 援安吉大敗梅溪 棄杭州重奔寧國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五六回 徐六嫂刀下全貞 包三姑竿頭掛首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四回 風塵俠妓巨眼識才人 草澤英雄傾心結奇士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徐哲身小傳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五回 奸商躉鴉片幕府求情 戰艇中魚雷軍門殉難第四六回 第洪宣嬌靦顏求媚藥 溫樹德獻計聽空壇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五七回 縣屬盡淪亡禍由二賊 省垣重失陷恨飲三忠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七回 弄玄虛兩蛇入穴 辦團練雙鳳來朝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二二回 寶石孕奇文太平天國 名棋逢敵手獬面藤兵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
第七四回 劣紳通敵挾制三軍 大將瞞糧欺矇二賊第六二回 轟金陵李臣典慘斃 收玉帛曾九帥發財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三十回 戀金陵天皇取中策 笞玉臀徐後懾淫威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八十回 攻哈密深知將領心 侵伊犁坐獲漁翁利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二四回 李金鳳代父復仇 彭玉麟尋師問難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八七回 幾首新詞喜友文廷式 一聲大炮力援吳吉人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二四回 李金鳳代父復仇 彭玉麟尋師問難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五九回 陳延壽生爲負債人 洪秀全死作貪花鬼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徐哲身小傳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五回 奸商躉鴉片幕府求情 戰艇中魚雷軍門殉難第四八回 提督掬丹忱小民感戴 翰林崇老例後輩含糊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三一回 塔齊布拔幟選營官 李續宜揮旗卷敵帥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第六九回 將計就計果臣被戕 以毒攻毒野主受窘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六七回 湘陰爵帥胸藏地理全書 隴右名儒口述天方新教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二二回 寶石孕奇文太平天國 名棋逢敵手獬面藤兵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五三回 援安吉大敗梅溪 棄杭州重奔寧國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五六回 徐六嫂刀下全貞 包三姑竿頭掛首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四回 風塵俠妓巨眼識才人 草澤英雄傾心結奇士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徐哲身小傳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五回 奸商躉鴉片幕府求情 戰艇中魚雷軍門殉難第四六回 第洪宣嬌靦顏求媚藥 溫樹德獻計聽空壇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五七回 縣屬盡淪亡禍由二賊 省垣重失陷恨飲三忠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七回 弄玄虛兩蛇入穴 辦團練雙鳳來朝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二二回 寶石孕奇文太平天國 名棋逢敵手獬面藤兵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