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

天皇洪秀全在那未死之前,忽覺滿身的精力,反而旺壯起來。其時徐後、陳小鵑后妃等等,都已徐娘年華,平時又是淘灑空的。當然不是天皇對手,大家正擬敗陣而逃的當口。陡見天皇突然滿頭大汗,雙頰忽爾紅暈,徐後一見天皇這般神色,很高興的笑問道:“萬歲今天怎麼如此饒勇,妾等委實有些難以支持。”天皇正待答話,不知怎麼一來,喉管突起痰聲,跟着雙目一閉,砰訇一聲,倒過地上去了。那時徐後等人,還不知道天皇已經脫陽而死,只當偶爾失足,大家趕忙圍了攏去一看,只見天皇的身子早已繃繃硬了。

大家至此,這一嚇還當了得,頓時狂哭大叫,鬧得不知可否。可巧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兩個,因爲軍情大事,要與天皇當面取決,好容易的想了法子,方能越過曾國荃的大營,進了南京。所以一到宮中,那裡還等得及由人通報,及至走到內宮門口,忽又聽得裡面陡起一片哭聲,李陳二人,此時還未知道天皇有了不幸,只當天皇又在處置那些不能遵奉諭旨的嬪妃,所以不待傳報,二人就一腳奔了進去。

等得進去,一眼瞧見天皇一絲不掛,直挺挺的躺在地上。所有一房間的后妃,個個也是赤身露體,形狀真教惡劣,正想連連退出,就見徐妃已在和他們兩個哭着說道:“忠王爺,英王爺,你們二位快看我們萬歲,是否已經駕崩。”

李陳二人一聽此話,早已嚇得心膽俱碎,渾身發抖,如飛的奔到天皇面前,仔細一看,更是連話也不及答覆徐後,急急一同撲的一聲,跪至地上,抱着天皇的龍體,放聲大哭道:“陛下,皇兄,你老人家怎麼一句遺囑都沒有,就此丟下臣弟等等的歸天去了。”

李陳二人一面哭着,一面忙又問徐後道:“萬歲如此形狀,究是甚麼病症?”

徐後見問,只好紅了臉的掩面答道:“萬歲吩咐要開無遮大會,我們怎敢不遵,誰知陡然氣絕,連我等還當萬歲沒有駕崩呢。”

英王陳玉成的性子最躁,他就突出翻眼珠子,厲聲的責問徐後,陳吉二妃道:“這樣說來,萬歲的駕崩,你們都有大罪。”陳玉成的罪字剛剛離嘴,忽向左右一望,復又大聲的喝道:“快把衆人拿下。”

李秀成趕忙亂搖其手的阻止道:“英王不可亂來,天皇既已駕崩,人死不能復生,辦罪之事尚小,關於鎮定全軍的事情才大,現在只有急其所急,緩其所緩。”

李秀成說到此地,便對徐後,吉妃,陳妃,以及衆妃等人,一齊說道:“快快先把萬歲的龍體遮住,你們大家也得趕緊穿上衣服,我要召集各位王爺進來,商量大事。”

徐後等人,一聽此話,方纔想到大家都赤體,連忙吩咐宮娥綵女,拿了一幅繡着黃龍的被單,蓋在洪秀全的身上,大家始去穿上鳳袍。等得她們穿好出來,李秀成已將衆位王爺召到。徐後擡頭一看,只見到來的幾位王爺是:洪仁發、洪仁達、賴漢英、羅大綱、秦日綱、陳開、賴文鴻、吳汝孝、古降賢、陳仕章、吉安瑾幾個,衆位王爺,正在抱着天皇屍首痛哭之際,忽見徐後到來,都忙照例行禮。

行禮之後,李秀成方即緊皺雙眉的問着大家道:“天皇大哥,既已晏駕,依我之意,只好暫時匿喪幾天,等我佈置好了,那時再行發喪,並請幼主福-太子登位。否則軍心一散,南京城內,難保沒有官兵奸細,倘一鬧出獻城等等之事出來,我們大家,便沒葬身之地了呢。”

大家聽說,一齊忙不迭的答道:“忠王言之有理,我們對於這件大事,急切之間,卻沒主張,只有悉聽忠王主持,以安邦家。”

李秀成聽了,又問徐後等人道:“後嫂以及各位皇妃的意思怎樣?”

徐後道:“我們都是女流,只聽忠王辦理。”

李秀成道:“這末我們快快退出,就將此宮封鎖起來。”陳玉成忙搖手道:“且慢,今天已是四月二十七了,天氣炎熱,恐怕天皇的龍體有變。”

李秀成便問徐後道:“皇嫂,我知萬歲有顆大珠,曾經得諸此間一位巨紳。據說這顆珠子,就是古時燕昭王的招涼珠,只要此珠放在萬歲的身旁,即不礙事。”

徐後聽說,忙問吉妃道:“這顆珠子,萬歲不是賜了貴妃了麼。”

吉妃點點頭道:“是的,讓我就去取來。”

等得取到,大家一見那顆珠子,約有胡桃大小,非但光瑩奪目,真的寒氣颼颼。李秀成接過珠子,放在天皇的側邊,便同大家一齊走出,封鎖宮門。

徐後急暗暗的懇求李秀成道:“忠王爺,方纔英王怪着我們,本是正理。但是此等笑話,鬧了出去,似於萬歲爺的盛德有累,可否求着忠王爺勸勸英王爺不必追究此事。”李秀成點點道:“此事萬萬不能鬧將出去,皇嫂放心,不過幼主這人,現是國家根本,皇嫂和各位貴妃,須得好好照應。”徐後連連答應。

李秀成即同大從出了皇宮,正擬自去佈置軍事,不防兜頭遇見洪宣嬌匆匆走來,一見大衆,突然放聲大哭的說道:“天皇已經駕崩,你們爲何瞞我?”

李秀成疾忙把洪宣嬌拉到一邊,悄悄的告知一切。洪宣嬌雖然連連忍住哭聲,豈知已被閒人聽見了去。當下一傳十,十傳百的,不到半天,滿城百姓無不知道。

那時李秀成已經回到他的府中,有人報知此事。李秀成急得跺腳的連連的說道:“宣嬌誤事,宣嬌誤事。”李秀成說了這句,急又奔進宮去,一面趕緊發喪,一見就立幼主洪福-即位。幸虧李秀成這樣一辦,總算息了謠言。

這末洪秀全的死信,洪宣嬌又未在場,在場之人,已由李秀成吩咐嚴守秘密,當然沒人宣佈,怎麼洪宣嬌又會知道的呢?

原來洪宣嬌自從納了傅善祥上的條陳,立了童子軍之後,倒也爽爽快快的樂了幾年,後來忽又厭煩起來,便將那座童子軍統統解散,又去和那天皇的一個孌童,名叫朱美顏的打得火熱。朱美顏雖被洪宣嬌看中,但是天皇那兒,不能不去應卯,既在那兒應卯,天皇駕崩,他豈不知,他一知道,急去報告洪宣嬌知道。至於後來李秀成主張匿喪不發的事情,他卻沒有聽見。後來還算李秀成尚有急智,一見外邊已經知道,所以馬上急請幼主洪福-登位。

那時的洪福-,僅止一十三歲,尚是一個孩子,曉得甚事,一切朝政,都由李秀成一個人主持。那知那個洪仁發,本是一個草包,一見李秀成主持朝政,還要吃醋心重,只是去和李秀成搗玄,猶虧宮內有那徐後,因感李秀成不究她們之事,處處左袒秀成。宮外的那個英王陳玉成,也知李秀成是個擎天之柱,此時再不保全李秀成,一座天國,不必官兵攻入,恐怕自己也會倒了。因此凡遇洪仁發在和李秀成爲難的時候,他即挺身而出,指着洪仁發痛罵道:“天國是姓洪的,不是姓李的,也不是我姓陳的。你再這樣的瞎鬧下去,天皇大哥,真在陰間大哭呢!”

洪仁發的爲人,真好說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了,獨獨看見這隻四眼狗,總算稍稍有些懼憚,當時見陳玉成如此說法,方纔無言而退。

李秀成雖然不再被那洪仁發所窘,可是又被曾國荃所窘。原來曾國荃自拜浙江巡撫之後,因感朝廷破格錄用之恩,憑他良心,真的只想立破南京,方始說得過去。因此,日日夜夜的同了李臣典、蕭孚泗幾個,決計用着挖掘地道的法子,去破南京。

一天正在和李蕭兩個商量軍務的當口,忽見湖北送到一信,拿到手中一看,方知是劉秉璋寫給他的,趕忙拆開,只見寫着是:

沅帥勳鑑,昨與敝門人徐杏林深夜談天,忽見窗外突然一亮,即偕杏林出視,始知天空一顆巨星,似甫爆碎。當時據杏林言,此星爆碎,必應現今一位大人物身上,弟即迫渠袖佔一卦,據說此星,應在發逆洪秀全身上。杏林每佔必有奇驗,特此先函報知,即就近迅速查明,若果應卦,亦朝廷之洪福也。弟偕杏林駐軍鄂省,轉瞬數年,官帥與潤帥,極爲相得。此間近歲以來,尚無大戰,弟蒙天恩,簡爲江西布政司使,不勝惶恐之至。該缺現用沈葆楨廉訪兼暑,弟尚無意到任也。執事開府浙江,恐亦一時不去到任。金陵不破,弟與執事,猶不能安枕也。匆匆奉聞,祈不時賜教爲幸。再者杏林之六弟七弟,一名春發字毓林,一名春晏字嘯林,此次林州克復,彼賢昆季之功不少。杏林之意,擬令二弟在籍代渠定省之勞。而太夫人又爲才德兼全之人,不忍因渠一己侍奉之私,埋沒其賢郎之功名大事,輒勸其賢郎赴尊處投效。毓體、嘯林二氏,本喜立功疆場,重以乃兄之囑,不敢違命,既奉慈命,似在躍躍欲試,杏林左右爲難,託弟轉求執事,如彼二弟果來投效,務乞善言遣去,此爲釜底怞薪之法。杏林甚至謂渠二弟,果欲立功於國,渠願回籍事母。凡爲人子者,似亦不能全體盡忠於國,而置慈親於不顧也。杏林既發此論,渠乃能說能行之人。

杏林果回原籍,則弟直同無挽之在,不知所適矣。專此拜懇,順頌升安。

曾國荃看完之後,即命密探潛入南京,打聽消息,及接回報果有其事,連忙回信去給劉秉璋。信中大意,約分三事:第一件是徐氏昆季如去投效,準定善言遣去。第二件是報知洪秀全果死,轉達官胡二帥,乘機撲滅其外省之羽翼。第三件是無論如何要借徐春榮一用,又說徐氏不允援助,只有奏調。劉秉璋接到那信,只好力勸他的門生,不好再事推託。徐春榮之知曾國藩,曾貞幹,曾國荃兄弟三人,早有借他一用之事。既爲國事,不好不允,當下即別乃師,一腳來到曾國荃的大營。

曾國荃一見徐氏到來,真比他拜浙撫之命,還要高興萬倍。當天就整整的談上一天,又連着談上一夜。後來曾國荃說到軍務的時候,方始問道:“現在洪逆已斃,其子福-復即僞位。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杏翁之意,若要速破南京,究以何法爲妙?”

徐春榮見問,不假思索,應聲答道:“只有掘通地道,較有把握。”

曾國荃喜得擊掌的說道:“英雄之見相同,這句古話,一點不錯。兄弟不瞞老杏翁說,此事已經辦到九分九了。”

徐春榮微笑道:“既已辦了,那就更好。職道還有一個意見。”

曾國荃聽說,趕忙把他的椅子挪近一步道:“杏翁有何意見,快請發表。兄弟對於朝廷,既負此責,自然望這南京,早破一天好一天的。”

徐春榮道:“敵方的軍事,現由僞忠王李秀成主持。此人的軍事學問,並不亞於那個錢江。還有四眼狗,羅大綱,秦日綱,賴文鴻,賴漢英幾個,都是從廣西發難的人物,屢經大戰,確是有些饒勇。四眼狗這人,只有大帥手下的那位李臣典總鎮可以對付。”

徐春榮說到此處,忽將眼睛四面一望。

曾國荃已知其意,忙接口道:“杏翁有甚機密說話,只管請講,此地沒有甚麼外人。”

徐春榮聽說,方纔低聲說道:“職道知道李總鎮手下有個參將,名叫苻良。他本是發軍那邊投降過來的,此人心術不良,請大帥迅速通知李總鎮一聲,切宜防備。”

曾國荃不待徐春榮說完,忽現一驚,忙又鎮定下來,笑着問道:“杏翁向在湖北,今天才到此地,何以知道李臣典手下有這個姓苻的人?又何以知道姓苻的對於李臣典有所不利?這真使我不懂。”

徐春榮笑上一笑道:“職道稍知文王卦,每於無事之際,便將現在帶大兵的人物,常常在佔吉凶。至於姓苻的事情,也無非從卦辭上瞧出來的罷了。”

曾國荃聽完,急將他的舌頭一伸道:“杏翁,你的文王卦,真正可以嚇死人也。那個姓苻的壞蛋,果然要想謀害李臣典。昨天晚上,方被李臣典拿着把柄,奔來稟知兄弟,兄弟已經把他正了法了。”

徐春榮笑道:“這倒是職道報告遲了一天了,早該在半途之中差人前來報告的。”

曾國荃聽見徐春榮在說笑話,便也大笑道:“杏翁,你的大才,滌生家兄、貞幹先兄,以及少荃、春霆、雪琴、哪一個人不欽佩得你要死。當年的諸葛武侯,想也不過爾爾。”

徐春榮正待謙遜,忽見一個戈什哈報進來道:“彭玉麟彭大人到了。”

曾國荃聽說大喜道:“快請,快請。”

及至彭玉麟走入,曾國荃一把捏着彭玉麟的雙手,又用眼睛望了徐春榮一眼道:“雪琴,你知道這位是誰?”彭玉麟搖搖頭道:“這位倒未見過。”

曾國荃一面放手,一面又大笑起來道:“雪琴,這位便是善卜文王大卦,劉仲良當他是位神仙看待的徐杏林觀察。”

彭玉麟不待曾國荃說完,忙去向着徐春榮一揖到地的說道:“徐杏翁,你真正把人想死也。”

徐春榮忙不迭的還禮道:“職道何人,竟蒙諸位大人如此青睞。”

曾國荃道:“快快坐下,我們先談正經。”

等得各人坐下,曾國荃忙問彭玉麟道:“雪琴遠道來此,你可知道洪賊秀全,業已受了天誅了麼?”

彭玉麟接口道:“小侄是到此地,方纔知道的。小侄此來,因有一條小計,要請老世叔採納。”

曾國荃忙問甚麼妙計,彭玉麟道:“從前僞忠王李秀成,用了掘通地道之計,轟毀六合縣城。小侄因思洪賊佔踞金陵城池,已有十二年之久,何不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呢。”

徐春榮笑着接口道:“大人高見,竟與沅帥同心。”

彭玉麟不等徐春榮往下再說,急問曾國荃道:“莫非老世叔已經辦了不成?”

曾國荃點點頭道:“已經掘得差不多了。”

彭玉麟道:“既然如此,小侄現已帶了一千艘的炮船來此,打算交與老世叔,小侄明天就要回去。”

曾國荃聽說,便跳了起來道:“我正待專人前去請你來此幫忙。這場大戰,全仗大家助我纔好。”

曾國荃說到此地,忽然氣烘烘的說道:“雪琴,你看少荃可惡不可惡,我已三次公事給他,他只推說自顧不遑,不能分兵來此。”

彭玉麟聽說,微笑一笑,沒有言語。

曾國荃也不在意,又對徐春榮說道:“兄弟要請杏翁擔任幫辦軍務之職,明開馬上奏派,杏翁不可推卻。”

徐春榮慌忙站了起來辭謝道:“職道不敢擔任這個幫辦軍務的名義,職道不瞞大帥說,一經奏派,將來便得奏請銷差,反而羅嗦。職道一俟大局稍靖,馬上就要奉請終養的。”彭玉麟接口道:“杏翁不愛做官,倒與兄弟的脾氣相同。無奈聖恩高厚,上次放了皖撫,兄弟再三託了我那老師奏請收回成命,誰知皇上又將兄弟放了長江提督,並準專摺奏事。①兄弟打算且等南京攻下,再行奏請開缺。”

曾國荃因見到玉麟也在附和徐春榮,便不再說。

彭玉麟忽然想着一事,便對曾國荃笑着道:“小侄素來雖然不喜做官,卻是最恨貪官污吏。去年年底,忽有鄱陽陽縣民婦陳氏,去到小侄那裡告狀,說是她於某歲嫁與同縣民人葉佐恩爲妻,不久生下一子,取名福來,後來葉佐恩病歿,遺腹又生一子,取名福得。嗣因家貧不能守節,復贅同縣民人嚴磨生爲婿,同居五年,相安無事。嗣以葉佐恩的住宅,典期已滿,該宅即爲原主贖去。嚴磨生遂偕陳氏攜二子,另覓住宅,於東門湖上。嚴磨生仍種葉佐恩所遺之田二畝,以養一妻二子。其時福來業已九歲,乃由嚴磨生商得陳氏同意,將福來送至坑下村徐茂柺子家裡學習裁縫,每年有點心錢三千四百文給與福來。又過數年,嚴磨生又將福得送至坑下村劉光裕家中牧牛,坑下村距離嚴家所居的東門湖地方,約四十里。

次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嚴磨生親至坑下村接福來、福得二子回家度歲。二十六的大早,福來揹着藍布口袋一隻,內盛洋錢一圓,制錢二千文;福得揹着白布口袋一隻,內盛白米一斗,行至-上亭地方,忽然天下大雨,嚴磨生又發病疾,便至亭內稍憩。適遇雷細毛其人,擔着兩隻籮擔而至。雷細毛本是坑下村劉氏家中的僕人,那天也由劉氏家中回家,故此同路。嚴磨生因和雷細毛之家,和他所居相近,乃對雷細毛說道:“我發痰病,此刻不能走路,我想命二子同着老兄先走,我要在此多憩一憩,稍好一點,隨後趕來。”

雷細毛自然滿口應諾,嚴磨生即命二子將那藍白兩隻布袋,置諸雷細毛的籮擔之內。……彭玉麟剛剛說到此地,忽見天上,陡起一燈紅光,不覺一嚇。正是:

無端偶述呈中事

有意須觀卦上辭

不知這片紅光,究是何物,且閱下文。

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六一回 印堂呈晦色管輅知機 菸嘴角黴頭子龍有膽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六回 胡以晁三拳斃惡霸 洪宣嬌一怒嫁情郎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二九回 對的放矢委屈將軍 隔車打油便宜和尚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九八回 皁隸獻殷勤水果四色 皇家多護衛火神一尊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八十回 攻哈密深知將領心 侵伊犁坐獲漁翁利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四六回 第洪宣嬌靦顏求媚藥 溫樹德獻計聽空壇第四六回 第洪宣嬌靦顏求媚藥 溫樹德獻計聽空壇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徐哲身小傳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五九回 陳延壽生爲負債人 洪秀全死作貪花鬼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七六回 金積堡馬賊設陰謀 僕石巖劉公殉國難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七六回 金積堡馬賊設陰謀 僕石巖劉公殉國難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二九回 對的放矢委屈將軍 隔車打油便宜和尚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二六回 陸總督攜姬援小舅 錢軍師遣將捉清官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八三回 學政作庭參童生吐氣 尚書行國法世宦歸陰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九九回 硬鐵頭朝房揮涕泗 騷韃子妝奩炫奢華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
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六一回 印堂呈晦色管輅知機 菸嘴角黴頭子龍有膽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六回 胡以晁三拳斃惡霸 洪宣嬌一怒嫁情郎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二九回 對的放矢委屈將軍 隔車打油便宜和尚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九八回 皁隸獻殷勤水果四色 皇家多護衛火神一尊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八十回 攻哈密深知將領心 侵伊犁坐獲漁翁利第七八回 意誄辭病子述榮哀 談輓聯老人驚懺語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四六回 第洪宣嬌靦顏求媚藥 溫樹德獻計聽空壇第四六回 第洪宣嬌靦顏求媚藥 溫樹德獻計聽空壇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徐哲身小傳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五九回 陳延壽生爲負債人 洪秀全死作貪花鬼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七六回 金積堡馬賊設陰謀 僕石巖劉公殉國難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七六回 金積堡馬賊設陰謀 僕石巖劉公殉國難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八回 動熱腸存心援要犯 出惡氣親手剮淫娃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二九回 對的放矢委屈將軍 隔車打油便宜和尚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二六回 陸總督攜姬援小舅 錢軍師遣將捉清官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十八回 三月圍城軍糧恃腐草 一宵作法武器用鮮花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八三回 學政作庭參童生吐氣 尚書行國法世宦歸陰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八六回 請王命衆人呈觳觫 打官司一士露行藏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九九回 硬鐵頭朝房揮涕泗 騷韃子妝奩炫奢華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