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

趙啓相的能作首領,也是周榮替他鼓吹之力。沒有幾時,就有奸民朱秀三、謝公達、繆元、張元、孔廣珍、劉汝鳳等人,爭做金錢會的分首領。各獻銀元三百五百的,換得趙啓相的假金錢一枚,名曰金錢義記。紅帖一分,內分八卦,乾字最大,挨次推了下去。又言暗受天國口號,凡入會者,保得太平。天國軍隊到來,只要出示金錢,便是一家。於是百姓受其愚的,竟達數千。

第二年,已經延及瑞安地方。生員藩英、林景潤、鄭日芳,奸民林孔標、黃福瑞、黃梅宇等人,非但自己入會,而且以勢力脅迫愚民,供獻會費。一時聲勢浩大,似有洪秀全在粵之勢。平陽縣翟維本,召趙啓相、周榮二人入署,談至通宵,併爲稟請層憲。議會爲團練,發給槍械軍裝。趙週二人,竟敢逼官祭旗,聲勢愈張。

當時瑞安城中,原有孫積餘的團練千五百人,不直趙周所爲,從此暗已結仇。趙週二人,乃以剿匪爲言,六月間,首劫林洋焚燒陳氏、謝氏。七月又焚雷瀆地方的溫氏。孫積餘實在看不下去,也不去稟知縣裡,即與雷瀆的團首陳安潤,各募臺船百艘,夾攻趙周的團練。趙啓相嚇得便想自盡,周榮勸止始罷。及知孫積餘、陳安潤二人,未去稟知縣裡,復又聚衆反攻孫陳二氏。並焚孫氏義安堡的房屋。

縣官翟維本至是,生怕上司見責,急發官兵會同孫陳兩團,夾攻趙周。趙週二人一見官兵去剿,索性一不做二不體起來,即與潘英、蔡華等人,招集亡命二千餘人插竿起事。官兵不敵,趙周播蔡四人,就將溫州城池佔領,自三角門起一直殺至西門。先犯試院,次殺捐輸委員前麗水縣典吏許象賢。並將道府縣署的女眷,統統殺斃。幸虧道府縣等官,先期因事出城,未遭其害。

溫州鎮總兵葉炳忠聞變,急偕前永嘉縣知縣高梁材,各率兵員三百,飛奔入城,槍殺趙啓相的幹部數人,趙部首先驚潰。周榮便繼趙啓相爲首領。葉炳忠、高梁材的兵勇,不能制止。幸虧李元度的大軍趕到,周榮、潘英、蔡華三人,方始易裝逃遁。左宗棠既聞其事,所以下此嚴令。後來次第拿獲,先後正法。溫州府城,自被趙啓相、周榮、潘英、蔡華等人擾亂之後,元氣大傷。所以天國軍隊一到,如入無人之境。那時左宗棠既辭浙撫之命,雖知衢州城池,尚爲天國所有,但因孤軍深入,很是危險。他的奏摺,上文已經敘過,讀者諸君,想還記得。

左宗棠既不主張先入衢州,他便傳令各將,大家各抒所見,讓他採擇。當下就有他的總理營務處知府陳奉彝、安越軍統領候補道李元度,合上一稟。說是衢州現有防兵,無須入城坐鎮,方算把守。江西若不供給餉項,何必代守常山。閩省倒是衢防的餉源,江山卻是通閩的咽喉;不如屯兵江山,兼顧餉道,且與衢城遙遙相應。賊人決計不敢略江山單攻衢州;也不敢略衢州單攻江山。即令常山不守,尚能不爲賊人搖動根本大計。因而再事次第調集大軍,相機進剿,似爲上策等語。左宗棠據稟,即駐江山。

同治二年八月十六,朝廷將左宗棠升署閩浙總督,以曾國荃升署浙江巡撫,以劉典升署浙江按察使。左宗棠專折謝恩之後,即命福建按察使蔣益灃進攻杭州。蔣益灃本是中興名將之一,奉到左宗棠的公事,便請調聞家堰、西興等處的軍隊,渡江會攻。左宗棠當即批准。蔣益灃立同副將劉清亮、參將康國器、遊擊魏喻義、候補直隸州知州藩鼎新等,一面圍攻杭州,一面分兵進取餘杭。

天國方面的聽王陳炳文、歸王鄧光明、天將江海洋等人,一見官軍分道並進,急在杭州負郭一帶的要隘,重重添設炮壘,卡城外繞極堅固的木柵,並令踞守餘杭的欽王謝天義拼力死守,以爲犄角之勢。又將倉前長橋、女兒橋、老人畈、東塘、西溪埠、觀音橋、三墩等等地方,直路至武林門外北新關,橫路至古蕩地方,連營四十餘里,以拒官兵。

二十五日,蔣益灃據報,說是餘杭的江海洋,已向李世賢那裡,乞得老萬營長毛三萬五千餘人,打算固守餘杭。蔣益灃復又添派部將高連升,率兵六營,會同洋將德克碑率花綠隊,①進攻十里長街。還怕兵力不敷,又命同知魏光邴率親營四哨,跟蹤而進,以作接應。並令王月亮率領本部人馬,以及福建、湖北援浙各軍,依山列隊,以防清波門一帶的敵人。當時楊政謨、劉連升、羅啓勇等等,各率炮船四五十艘不等,沿江而下,以作聲援。

及至各路陸軍進至濠邊的當口,陸軍爭拔椿籤,水師迭放排槍,以作掩護,敵軍至是,不能堅守,無不驚惶失措,不戰自亂。官軍乘勢一涌而入,首先攻破街口大壘,當場殺斃敵人五六百人。后街敵人,憑藉六七千人數,憑壘據守,只是大聲發喊,不敢出戰。官兵因見路狹難進,不便深入。

正在相持之際,陡然聽得數聲大炮聲響,城內復又擁出悍卒二萬多人,內中也有幾個不知姓名的洋人,代爲指揮。洋將德克碑,一眼看見敵方的幾個洋人,因要藉此漏臉,頓時喔唷喔唷的大喊幾聲,一腳縱至那幾個洋人的跟前,舉起一支手槍就放。當下只聽得拍拍的兩響,對面一個頭大如鬥,身高八尺,兩腿極長的洋人,應聲而倒。德克碑大笑幾聲,打着北京官話道:“咱們手槍的準頭,本是一個尖兒。”

誰知德克碑正在得意洋洋的當口,不提防對面陣中,陡的放出一支冷箭,對德克碑的咽喉射來。說時遲,那時快,德克碑嘴上的一聲不好。猶未喊出,早見他的背後,突然飛出一員大將,衝到陣前,撲的一把,已把那支冷箭接到手中,隨手搭上弓弦,飛的射了出去。不偏不正恰恰中在城上一個手執令旗的敵將咽喉之上,那員敵將,跟手一個倒栽蔥的跌至城下。德克碑連忙一看,接箭之人非別,正是清朝大將、現任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的蔣益灃便是。德克碑忙去一把捏着蔣益灃的手,大樂的道謝道:“蔣大人,您的箭法,真正是第二個黃忠老將了。”蔣益灃不及答話,急又跟着一連的射出幾箭。蔣益灃的箭法真好,倒說射出去的箭頭,支支都中敵人的咽喉,而且中箭的敵人,個個都是敵方大將。

當下的敵軍,一見連傷幾員大將,忙不迭的退入第二道卡城。哪知清國官兵,很覺機警,早已發喊幾聲軍威,已把第二道卡城搶先奪下。敵方無奈,只好一齊退入城中。蔣益灃即令高連升等等,節節移營進屯十里長街、六和塔、萬松嶺等等地方。蔣益灃、劉典、潘鼎新三人,覆在萬松嶺上,俯瞰城中虛實之後,蔣益灃又親自率同徐文秀、徐春晏、徐春發,各帶本部民兵出敵方的不意揮軍疾進,一連復佔三卡,斃敵無算。其餘的敵兵,因見官軍銳氣正盛,勢不可擋,紛紛鳧水而遁。城中敵人,從此堅守不出。

九月初六的辰刻,城中敵軍二萬餘人,由雷峰塔、饅頭山、鳳凰山、九曜山等處,分四路直撲官軍的新壘。當時敵方的旗幟鮮明,隊伍整齊,竟和平時大異。官軍的水陸各軍,高連升、王月亮、劉連升、楊政謨、羅啓勇、徐文秀,徐春晏、徐春發等人,也分四路迎敵。蔣益灃、劉典、潘鼎新三人,親自壓陣。遙見忽有一股敵軍從對面嶺上,鳴鼓-旆衝下,急令餘朝貴、高有志,由江邊繞到敵方背後,以備前後夾攻;又令高連升橫出山腳,魏光邴、劉清亮、實德棱各率所部,從小路殺出。

兩軍正在大戰之際,陡遇一陣大雨,雙方陣上的人馬,無不淋得猶同落湯雞的一般。那時官兵方面,因爲不及敵軍會吃辛苦,稍稍有些退卻。蔣益灃看得親切,慌忙下令,說是退一步者斬。哪知軍心一怯,便如潮水之勢一般,無論如何嚴肅的軍令,也難止住。蔣益灃一見情形如此,連聲大喊不好。劉典、潘鼎新兩個,立即穿上草鞋,親自衝到陣前,擋了一陣。

那時官兵方面,尚未度過危險之期。就在那時,突見兩員猛將,各率赤腳民兵數百,猶同迅雷疾風般的衝到陣前,就向敵方那個主力軍的地段,直撲進去。敵方陡被這樣一撲,陣腳便難支持。蔣益灃忙又親自擂鼓助威,官兵復又乘勢進展,洋槍土炮,接連劈劈拍拍的亂放。起先兩員猛將,忽又從那敵陣之中殺出,各人手執一個血淋淋的腦袋,大聲對着官兵喊道:“弟兄們快看,我們兩弟兄,已將僞歸王鄧光明,連同他那婆娘兩個的首級取了來了。”官兵一聽此言,膽子一壯,氣勢復盛,頓時又同潮水般的涌了上去。敵軍不能抵禦,只得紛紛潰散,逃入城中去了。

蔣益灃直至此時,仔細一看,方知那兩員猛將,正是徐春晏、徐春發兄弟兩個,不禁大喜的高喊道:“嘯林、毓林,這場功勞不小。快快莫退,須將賊壘一齊攻破方好。”徐春晏、徐春發二人,急把手上所提腦袋用力一拋,拋到蔣益灃的跟前之後。忙又返身殺去,官兵跟着涌進。那一天的戰事,徐春晏、徐春發兩個,縱橫蕩決,在那敵陣之中,殺進殺出,一連十餘次之多。別人不說,單把那位洋將德克碑看得呆了起來。第二天又照樣的打了一天,敵軍的氣勢已退,人數也傷不少。

蔣益灃正在記那各人功勞簿的當口,徐春晏不過文質彬彬的請求毋庸祿功。徐春發卻大聲說道:“我們殺賊,乃是爲的報仇。若要功勞,真正拿了大紅帖子去請我們,也請不到的。”徐春晏慌忙止住他的老兄道:“不要功勞就是,長官面前,怎好這般不守規矩。”

徐春發聽說,方纔突出一雙眼珠不響。衆將見此形狀,無不暗暗匿笑。

蔣益灃也對徐春發笑道:“毓林這般神勇,我們此地也有一位鮑春霆鮑老虎了。”

徐春發接口道:“姓鮑的他是老虎,我是一隻野牛。”

蔣益灃本有激將的手段,又朝徐春發笑上一笑道:“牛是麒麟之種,本來很有力的。你敢擔任去攻餘杭麼?”徐春發應聲道:“怎麼不敢,不過打了贏仗,我不居功;打了敗仗,我卻不挨軍棍。”

徐春晏又去一把將他這位老兄拖開道:“不要空說,我們只是奉了公事就走。”

蔣益灃即把一支令箭,付與徐春發道:“本司助你們二位賢昆仲三千官兵。仍請率了本部民兵,去打餘杭的頭陣。”徐春發接了令箭一笑道:“我總拼命去打,糧餉軍械,大人須得發足。”

蔣益灃點頭答道:“毓林放心,這是支應處的責任,決計不會誤事的。”

蔣益灃一等徐氏兄弟兩個走後,便命康國器、魏喻義二人,各率一千人馬,前去接應二徐。

八月初九,劉榮合、羅大春、簡桂林,分三路進攻寶塔山,大勝而回。九月初十,左宗棠連據各處報捷,方始進駐衢城。那時龍遊已克,因聞湖州的敵軍,由武康去援杭州,飛檄蔣益灃,須得四路截住敵軍。蔣益灃奉到公事,趕忙傳令部下,分頭出堵。十月中旬忽據探報,說是徐春發、徐春晏二人,已將餘杭攻克,敵軍紛紛退躥外縣。

蔣益灃聞信大喜道:“餘杭既克,賊人失去聯絡了。”忙又一面向左宗棠那兒報捷,一面函知湖北徐春榮那裡,大誇他的兩位令弟之功。

徐春榮得信,修函道謝。並說自己已蒙皇上破格錄用,受了道員之職。家有八旬老母,須得兩弟回籍侍奉,萬萬不可再保官職等語。

蔣益灃接信,發給衆將傳觀道:“徐氏滿門忠義,不亞兩江的曾滌帥,本司受人以德,決計成全徐氏的孝心。”衆將聽說,無不欽服。

蔣益灃便將徐春晏、徐春發二人調回助攻省垣。左宗棠也命候補道楊昌睿到杭,調出劉典潘鼎新二人,去攻外府州縣。劉典、潘鼎新奉命離杭,楊昌睿便獻計於蔣益灃道:“餘杭既克,省垣賊人尚衆,依我之意,不妨先攻附郭各壘,以寒賊膽。”

蔣益灃贊成其議,十二月初一,即命提督高連升、副將黃少春、洋將德克碑、徐文秀、徐春晏,徐春發、賴錫光、劉-、餘佩玉、朱明亮、楊和貴、劉樹元、曹魁甲、周廷瑞、王東林、鄧受福等人,會同水師,進攻鳳山門。親自率隊,排列錢塘門外郡亭山、棲霞嶺一帶,以防敵方的援兵。

敵方也出死隊迎戰,自辰至午,官兵連破九壘,一直追敵至城隍山腳。蔣益灃一見官兵得手,急命高連升分出所部,據守新得的五壘,洋將德克碑守二壘,徐春晏、徐春發各守一壘,只有古蕩一壘,以及近城二壘,一時不能得手。乃命各營,分屯錢塘門、涌金門、鳳山門、清波門、饅頭山、雷峰塔、郡亭山等處,刻刻留心,不可有失。並請左宗棠授衢州鎮總兵劉培元統轄錢塘江的水師,以一號令。

左宗棠許可,並令潘鼎新攻湖州,劉典攻嘉興,劉典奉令即率本部,首攻南湖。

聽王陳炳文,素知劉典饒勇,一面拼命應戰,一面又派胞兄陳大桂遄赴蘇州,去向巡撫李鴻章乞降。李鴻章一口答應,即令同知薛時雨,伴送陳大桂來浙,以便與浙省當道接洽。那知陳炳文一等陳大桂赴蘇,尚未得報,忽又潛身到杭,竟將杭州謀內應的諸人,統統殺害。及至薛時雨同了陳大桂到浙,蔣益灃因見陳炳文殺害杭州謀內應的諸人,陳大桂雖未與謀,陳炳文本人,沒有信用,反覆無常可知,不肯接洽。

薛時雨只好同了陳大桂去到衢州,面見左宗棠定奪。左宗棠一見陳大桂,並不思索,立即說道:“此事不必空說,只要你們兄弟立刻獻城,便有辦法。”

陳大桂忙又回到杭州,一去多日,沒有回報。

左宗棠密令蔣益灃,命他自顧自的儘管攻城。蔣益灃便令高連升親率四營,直攻觀音堂的敵壘,並命周清亮的五營,以及水師劉連升、唐學發、羅啓勇分頭接應,又命徐文秀率湘軍六旗,①徑攻古蕩敵壘,楚軍一營,閩軍一營,爲之接應。又命洋將德克碑迭發大炮攻鳳山門,親兵四哨,爲之接應。陳炳文急率死黨三萬應戰。

正在一場混戰,勝敗未分的時候,忽見德克碑的落地開花炮陡將城垣打毀三丈,跟着又見頭裹紅巾的兩員敵將,忽由城外率隊即從打毀之處拼命衝入。敵軍只知道是他們的敗兵,非但並未阻攔,而且連連讓道。誰知衝入二將,正是徐春晏、徐春發二人。

原來徐克晏因見連日攻城不下,兵士百姓,死傷無算。便與徐春發私下商量道:“我們大哥,口口聲聲命我等侍奉母親。他已受了朝廷官職,只好盡忠,不能再事盡孝,這個自是正理沒話說的。不過我們二人,既已來此助戰,今天的這場戰事,乃是清朝的生死關頭,依我之見,我想我們二人,一有機會,須得衝入城去,所謂不入虎袕,焉得虎子。”

徐春發不待徐春晏說完,忙接嘴道:“這是叫做衝危險,萬一衝不出危險,我們二人便沒性命。”

徐春晏道:“我正爲此,我的不敢馬上打定主意,便是爲的大哥一言。”

徐春發道:“這末我們從長計議就是。”

徐春晏忽被他的老兄說得好笑起來道:“救兵如救火,怎好從長計議。”

徐春發聽說,忽然大喜的跳了起來道:“七弟,我已想到一個好法子了。我們兩個,今天準定幹他一下。倘若衝不出危險,我們兩個儘管送死,便好調出大哥回去侍奉母親。”

徐春晏聽說,連連拍手贊成。馬上便去喬裝敵人,並將所部民兵,也打扮得和長毛一樣。剛剛安排妥當,可巧德克碑已將城垣轟毀三丈,他們兄弟二人,百話不說,急率所部一腳衝進城去。敵方不知內幕,連連四散讓道。

徐春晏、徐春發二人,立即大喊一聲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二人的死字,猶未離口,頓時逢人便殺,遇馬便砍,大殺起來。敵人措手不及,無不邊戰邊退。蔣益灃一見徐氏昆季,已經拼命衝入,急令徐文秀、周廷瑞、賀國輝、王東林、劉清亮、李運榮、翁桂秋、李世祥、馬雲標、胡榮、李國棟、羅山綱、葉紀來等等,各率所部,迅速跟蹤殺入。正是:

一人拼命原難擋

四面重圍也不支

不知大隊官兵殺入之後,究竟得手與否,且閱下文。

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二九回 對的放矢委屈將軍 隔車打油便宜和尚第四八回 提督掬丹忱小民感戴 翰林崇老例後輩含糊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四七回 踹敵營將門有子 得怪夢溫氏成神第二三回 真遭殃人民都變鬼 假被逼將士盡封王第六二回 轟金陵李臣典慘斃 收玉帛曾九帥發財第三十回 戀金陵天皇取中策 笞玉臀徐後懾淫威徐哲身小傳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六一回 印堂呈晦色管輅知機 菸嘴角黴頭子龍有膽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七四回 劣紳通敵挾制三軍 大將瞞糧欺矇二賊第九八回 皁隸獻殷勤水果四色 皇家多護衛火神一尊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二十回 制愛情雙文貽豔服 得奇夢公瑾授兵書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六六回 北闕沐皇恩詳陳奏牘 西征談戰略盡在家書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五二回 石達開飄然引去 周天受率爾求援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十三回 有挾而求情同蟄伏 養癰成患誤解狐言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四回 風塵俠妓巨眼識才人 草澤英雄傾心結奇士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七六回 金積堡馬賊設陰謀 僕石巖劉公殉國難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十四回 張國樑投效初授職 江忠濟貪功緻亡身第七一回 飛章北闕存歿沐天恩 剪燭西窗賓東論茶務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二十回 制愛情雙文貽豔服 得奇夢公瑾授兵書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八三回 學政作庭參童生吐氣 尚書行國法世宦歸陰第八七回 幾首新詞喜友文廷式 一聲大炮力援吳吉人第二八回 馮兆炳別母遠投軍 陸建瀛誦經求退敵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十二回 大智若愚秀成遭藐視 從天而降錢氏運奇謀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二八回 馮兆炳別母遠投軍 陸建瀛誦經求退敵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自序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六回 胡以晁三拳斃惡霸 洪宣嬌一怒嫁情郎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六二回 轟金陵李臣典慘斃 收玉帛曾九帥發財第四七回 踹敵營將門有子 得怪夢溫氏成神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自序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
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二九回 對的放矢委屈將軍 隔車打油便宜和尚第四八回 提督掬丹忱小民感戴 翰林崇老例後輩含糊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四七回 踹敵營將門有子 得怪夢溫氏成神第二三回 真遭殃人民都變鬼 假被逼將士盡封王第六二回 轟金陵李臣典慘斃 收玉帛曾九帥發財第三十回 戀金陵天皇取中策 笞玉臀徐後懾淫威徐哲身小傳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六一回 印堂呈晦色管輅知機 菸嘴角黴頭子龍有膽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七四回 劣紳通敵挾制三軍 大將瞞糧欺矇二賊第九八回 皁隸獻殷勤水果四色 皇家多護衛火神一尊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二十回 制愛情雙文貽豔服 得奇夢公瑾授兵書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六六回 北闕沐皇恩詳陳奏牘 西征談戰略盡在家書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五二回 石達開飄然引去 周天受率爾求援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十三回 有挾而求情同蟄伏 養癰成患誤解狐言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四回 風塵俠妓巨眼識才人 草澤英雄傾心結奇士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七六回 金積堡馬賊設陰謀 僕石巖劉公殉國難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十四回 張國樑投效初授職 江忠濟貪功緻亡身第七一回 飛章北闕存歿沐天恩 剪燭西窗賓東論茶務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第二一回 任水師保全湘省 遵秘計攻克嶽州第二十回 制愛情雙文貽豔服 得奇夢公瑾授兵書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第八四回 買私交單聞鶴頂紅 動公憤共助魚肚白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六五回 張之萬夢作斬妖官 彭雪琴僞扮城隍像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八三回 學政作庭參童生吐氣 尚書行國法世宦歸陰第八七回 幾首新詞喜友文廷式 一聲大炮力援吳吉人第二八回 馮兆炳別母遠投軍 陸建瀛誦經求退敵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十二回 大智若愚秀成遭藐視 從天而降錢氏運奇謀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十九回 賢邑令蓄心薦幕客 俏丫環有意作紅娘第二八回 馮兆炳別母遠投軍 陸建瀛誦經求退敵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自序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六回 胡以晁三拳斃惡霸 洪宣嬌一怒嫁情郎第七二回 賢夫人不忘守邊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三八回 錢軍師遺書歸隱 曾大帥奏報丁艱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六二回 轟金陵李臣典慘斃 收玉帛曾九帥發財第四七回 踹敵營將門有子 得怪夢溫氏成神第八八回 見白猿晚年生蠢子 墜黑虎垂暮憐冢孫自序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九四回 抱病臣特旨賜人蔘 強項令當場罵鳥蛋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