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

四月至五月,李恪的車馬隊踩踏着青青草葉遊蕩在幾座分指之間,當間呂澤和呂釋之先後尋來,竟是對開拓商路各有所獲。

呂釋之的能力很一般,大費周章卻只聯絡了幾個小部落,每年能提供的牛馬有限,價格卻要得不低。

呂澤於商一道卻有天分,他沒有去尋找庫不齊的遊牧,而是徑直找到了盤據在草原北部,在大秦聲名顯赫的豪商烏氏。

烏氏倮已經老了,呂澤與他的一個嫡子有了交情,兩人合夥在白羽亭開了一家馬肆,成爲白羽亭入駐的第九傢俬肆。

集商所改革之後,市亭的人氣旺了許多,尤其是主吏掾牟定遠在田榮養傷期間連出妙手,讓李恪都對他刮目相看。

他先是藉着構建裡坊時與恪坊主事屠厲的好關係,說動恪坊入駐市亭,成爲亭中第一座城肆。這一手看似搶了陽周裡肆的生意,卻讓白羽亭在商賈間名聲大噪。

又在四月發出公告,稱集商所待從崗位兩年一任,每年更替半數,而空缺的職位將從私肆推選中優先考量。

此二策一出,白羽亭的交易量在一個半月內番了三番,私肆數量也從三月的四家一舉增加到九家,這還不算提請待審的數量。

白羽亭走上了正軌,李恪也在四月十七,於第四標段總指等來了尋蹤而至的呂奔。

呂奔越發圓潤了,年輕的臉上鬍子拉碴,滿身腥檀,乍一看,已經與當年的呂丁有七八分像。

但他們的氣度卻截然不同。

呂丁着皮時匪氣十足,扮成匈奴惟妙惟肖,呂奔則舉手投足都是一股雅氣,便是衣衫骯髒油膩,渾身不修邊幅,也不會和蠻夷混作一堆。

對一個跑草原線的遊商來說,這可不見得是好事……

李恪皺眉看着他,輕聲訓叨:“年歲輕輕便這般胖,對身體不好,你要記得減肥,便是到不了我這程度,也不能腆着肚腩!”

呂奔聽得一臉懵逼。

大秦百姓多消瘦,無論男女,珠圓玉潤都是福滿之相,意味着吃用不愁,怎麼李恪就覺得對身體不好呢……

他鬱悶地撓了撓頭,恭謹回答:“叔父所言,小侄必定遵從。明日起我便與羌說,以後不食肉了,只食苜蓿。”

“怎麼能只食草呢?你又不是馬。這肉還是要食的,一會我讓你拜滄海爲師,多多錘打,贅肉自然就消了。”

呂奔的眼睛瞪得溜圓。

他的身邊,呂羌是武力值最高的代表,尋常馬匪三五個不夠他一個人砍。

可呂羌卻說,李恪身邊的滄海是世上無雙的豪俠,像他這種人擁上去,三五十個也不見得能逼滄海用戟,絕對一拳一個糙漢子,都不帶返工的。

叫滄海多多錘打……

呂奔艱難地嚥了一口唾沫:“叔父,小侄想活着……”

“誒?”

“自明日起,小侄讓馬坐車,我來駕轅,定將這一身惱人的肥肉去了,只求叔父莫讓滄海君錘打……”

李恪險把白眼翻到後腦勺去。

“你啊,根本不知自己放棄了什麼機緣!”李恪恨恨看着他,“應曜善於劍,慎子之劍中正平和,有君子之風,讓他做你老師,可好?”

呂奔大喜:“唯!”

李恪無奈地搖了搖頭:“說說吧,你怎麼比澤和釋之回來得還晚?”

……

呂奔網着大魚了……

雖說有些超出李恪的計劃,但確實是一條大魚。

他此去庫不齊,根本就沒用心開商路,而是帶着草原人喜歡的美酒機巧,以遊商之名轉遍了草原十四個大中型部落,最終在伊金霍洛附近找到了一羣奇特的義渠人。

該部落人口不過三百餘,牧奴八十,牛馬俱缺,從規模來看,在庫不齊根本就排不上號。

但他們的戰鬥力卻很強。三百族人,控弦兩百,且各個弓馬嫺熟,能征慣戰。

他們十餘年前遷徙至伊金霍洛,和本土大族,控弦千人的林胡泰提坷部有過三次大戰,一敗兩勝,這才得以在這片草原立足放牧。

照理說,這樣的部落就是人數少些也不該落迫,他們之所以會混得這麼慘,是因爲他們居然親秦……

部落首領烏鶴敖,自稱是當年宣太后與義渠王所生長子,涇陽君芾(fú)的直系後人。他不僅喜歡自命爲夏子,讓族人稱他爲王,甚至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夏名,叫嬴敖。

這件事的真假已經無從判斷了。

依着李恪的理解,想當年宣太后與義渠王苟且生子是爲了繼承義渠王位,可等把義渠王恁死了,老太太和昭襄王又覺得直接把義渠吞掉,在操作上似乎更方便些。

所以在秦廷的記載上,涇陽君芾與高陵君悝因翁死而憂,積鬱成疾,不幾年,雙雙病死於咸陽。

這個不幾年,大概就是宣太后還政,昭襄王逐四貴的那六年。

李恪沒法排除兄弟倆假死脫身的可能,也不能排除芾死而復生的可能,更不能排除有義渠遺族爲了王位,慌稱出身的可能。

畢竟他們又沒有族譜宗廟,一切都靠口口相傳,如今五六十年過去了,這段故事先後傳了四五代,早就沒了本來的面貌,爲今也只能以官方爲準,那就是……訛傳。

聽說呂奔這次回來,把烏鶴敖也帶來了,李恪思前想後,決定召見這位自命的大秦宗夏。

“你就是敖君?”

在大河岸邊,李恪見到一個八尺四五的白麪大漢,肌肉虯結,猿背蜂腰,雙臂修長,兩腿羅圈,一看就知騎術高超,武藝不凡。

呂奔說他的年紀是二十七,但看上去卻只有二十三四,這種顯年輕的面相在草原很少見,眉宇之間,倒真有些濃眉大眼的夏民痕跡。

烏鶴敖的雅音說得很溜,還略懂些往來儀禮,只是態度據傲,喜以鼻孔看人。

“你就是修路的工頭?”

呃……很準確。

李恪無語地瞪了陪侍的呂奔一眼,這小子笑得賊眉鼠眼,估計是早就知道烏鶴敖對直道祭酒的理解。

“聽聞你乃涇陽君芾後人,不知可有憑據?”

烏鶴敖喫了一聲:“我們一族世代都是義渠王,連陛下都不曾派人說我們錯了,你一個工頭,憑甚問我要憑據!”

wωω ★Tтká n ★¢ o

李恪被噎得半死,真想告訴他,始皇帝指不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北邊還有個義渠王。

呼吸,冷靜……

李恪吐吶了好幾個周天,笑容不變,溫言細語:“聽聞你還有個夏名?”

“哼!我這一脈世代嬴姓,我姓嬴名敖,這不就是你說的憑據?”

李恪尷尬地揉了揉鼻子:“我也姓嬴……”

“噫!”烏鶴敖第一次大驚失色,看着李恪,虎目含淚,“你是……小弟!”

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說些閒話……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
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說些閒話……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