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的走讀承諾,某人已經應答下來,當然,經過沈義誠的提醒,傅銘遠多少有點慶幸,還好答應了,沒想好怎麼做之前,先把人關自己身邊,至少可以看牢一點。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有人開始得寸進尺“大叔,媽媽要去市南的工廠上班了,皎皎如果走讀,晚上家裡沒人,皎皎可以也住在培訓學校不?”
傅銘遠並不覺得被謀劃了,反而有點瞌睡有人遞枕頭的興奮。
“去工廠上班?什麼時候的事,沒聽你說過啊?”大叔突然發現不對,“那你爲什麼還纏着我要走讀?”
皎皎縮了縮肩膀,往小古董後面躲了躲:“我想要大叔補習,老師講的沒意思,沒大叔生動精彩。如果住校,一週就一天可以聽大叔講課了。”
“你媽媽爲什麼要去工廠上班?超市不好嗎?還是超市對她不好?”江秉弘問,他比較擔心媽媽不在,皎皎會傷心。
“媽媽不知道我能走讀,之前我也不知道的。”皎皎說,“上學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確定我能上精英班,媽媽就在張羅去市南工業園區上班的事了,那邊能包吃包住,媽媽還將家裡房子租給之前超市打工的同事了,這樣租金收入就夠我生活費了,媽媽可以將所有工資都存下來還債。”
其實皎皎爸借的錢已經還清了,但是皎皎媽將他們一直租的房子買下來了。否則按皎皎的戶口,會被分到鄉下的學校去,那比九中還要差。爲此他們又欠下了不少錢。
原本皎皎家不用這麼辛苦的,江秉弘覺得,如果換了自己,去年被皎皎救下,估計他會直接給皎皎家很多錢,幫皎皎媽買下房子,給皎皎找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
反正決不會像傅銘遠這樣未付分文,未去改變皎皎原有的生活軌跡,而是放下所有的過往,空出所有的時間來守護與陪伴。畢竟對他們來說,時間比金錢更珍貴呢。
所以,這也是他最佩服傅銘遠,覺得這是自己一輩子也超越不了所在。
“大叔學校有不少學生是皎皎幫着招進來的吧,皎皎應該結佣金呀,這樣媽媽就不用這麼辛苦了。”江秉弘建議。
皎皎搖搖頭:“我不能要佣金,我的知識都是大叔教的,我的演講比賽也是大叔幫我獲得的冠軍,因爲比賽推遲,大叔還帶着我在帝都住了一個月的酒店,這些錢全是大叔掏的,所以皎皎不能找大叔結傭。”
但是她幫張曉菲結了不少佣金,因爲張奶奶病了,不能再撿破爛換錢:“可張曉菲的佣金好像都結完了,她已經沒錢給奶奶買藥也沒錢吃飯了,我該怎麼幫她呢?”
“讓大叔多給些。”江秉弘建議。
“不行!”皎皎明辨是非,“大叔也是開門做生意的,也不容易的,不能爲了幫如莉而害了大叔,這對大叔不公平,我們不能道德綁架。”
江秉弘詫異的看着傅銘遠,小丫頭居然知道道德綁架?
傅銘遠揚起頭驕傲地笑着,彷彿在問江秉弘“知道我們家皎皎有多麼優秀了不?”
我說了小丫頭這是騙我生女兒系列吧,江秉弘再次在心裡發誓,要自己生一個,這可比傅銘遠半路劫來的更好。
此時的皎皎並不知道,她的歌已經在西大陸音樂網站上賺付費下載的版權收益了。
“賺錢的方法很多,皎皎也能賺錢的哦。”江秉弘打開一個短視頻APP,這是他二哥最近投的一個項目,前陣子拿來找他,討論如何在國家文化治理與APP盈利間找到平衡,當然他還拉傅銘遠一起參加了。
今年剛29的他,已經做到了七品文職,在市文宣局任局長。要知道在東大陸,未到30歲就能到七品廳級的非常少。
所以這兩年來,他在家裡的地位漸漸有所提升,如今二哥遇到這麼嚴肅的議題,會特地跑來漓市徵詢他的意見,也足見他在家裡的影響力。當然,也主要是他對互聯網治理的成效,又將西省的文化旅遊興省之路越走越好,導致老爺子越來越多的聽他的觀點意見。有傳聞國家總宣部要調他上去任職網絡管理專項。所以混商圈的二哥在投手機APP程序時,會拿來漓市問他意見了。
但是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在傅銘遠的指點下一步步提升上來的,所以傅銘遠在漓市的一天,他就不會離開漓市,抱緊傅銘遠的大腿纔是長久之道。
“在九中的同學可以來大叔的培訓學校補習,但是有很多人不在九中,不在漓市,他們是無法上大叔培訓學校課程的。”江秉弘介紹,“甚至有很多學校,還存在着和你以前張老師一樣有嚴重口音,發音不標準的北島語老師。那他們的學生不是很可憐嘛。”
“你是全國北島語演講冠軍哦,他們很需要你的幫助!”
大叔覺得,這個文宣頭子有非常強的傳銷潛質。
文宣頭子還在繼續煽動單純的月亮寶寶:“如果你來拍一些短視頻,演示你怎麼背單詞的,怎麼發音。你還可以表演背頌課文,講解語句,介紹那些單詞的來源。這樣,你的學弟學妹,你的同年級的同學們,都可以跟你學北島語,跟着你的思路去提升。”
“你想想,小學的時候你北島語成績是多少分?又是什麼時候,是如何打開的學習北島語技巧的大門?你是怎麼做到從二三十分到滿分北島語、全國演講冠軍的?”
江秉弘一個個問題緩慢的問下來,曾經二三十分的考卷,大叔和他說mid的場景,全國賽上穿華服的演講一一的浮現出來。
皎皎感激的看着大叔,文宣頭子下猛藥:“東大陸有千千萬萬個學不好北島語的初中生,但是大叔可只有一個。”
傅銘遠瞪了江秉弘一眼,他覺得這個擔子有點過於大了,給皎皎的壓力有點過於多了。
沉浸在回憶中的皎皎沒有發現大叔和小江叔叔的眼神交流,“我試試。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但這件事是正確的,所以我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