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城。
巴渝城只是沁州的一個小城,離大宋邊境最近,因此城池是很堅固的。
只不過這個城裡的百姓很少,只有一些很老的居民,他們在這裡住了一輩子不想離開,不過這也很容易理解,巴渝城跟大宋接壤,兩國若是發生戰爭,巴渝首當其衝,呆在這裡實在不是很安全。
陳臣的一萬人馬進入巴渝城後,陳臣便很快對他們進行了佈置,四個城門,因爲北邊以及東邊、西邊皆是北漢之地,他們並不用派太多人手看護,不過南城門正對大宋,卻是需要重兵把守的。
這樣一番分配,他們便去了巴渝城的府邸。
那是一處略顯破敗的府邸,不過陳臣他們對此卻是很滿意的。
住下之後,陳臣道:“北漢對我們還算不錯,城池堅固,糧草備足,如果我們的勢力能再強大一點,興許能夠奪得北漢政權,在這裡自立爲王啊。”
陳臣的話聽了令人很不爽,一開始還說別人對自己很不錯,可下一句就想着對付人家了,這樣的人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陳青淺笑,道:“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只能先想辦法取得北漢的信任,二哥如果能進入北漢朝堂做官,拿下北漢興許沒有什麼問題。”
陳臣頷首,北漢雖比大宋小了不少,但若能在這裡自立爲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甚至等自己爲王之後一番勵精圖治,能夠吞併四海也不一定。
兩人這樣說完,陳臣又道:“柳味的兵馬什麼時候能到?”
“快了,大概五天之後就能到。”
“好,吩咐下去,命我們的人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柳味一來,必定與我們決戰,如果我們能打出氣勢打出威風,興許能博得北漢皇帝的好感。”
陳青微微凝眉。他並不認同自己二哥的話,但他覺得反駁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爲不管怎麼說,他們與柳味一場大戰是免不了的。
而就在陳臣帶着自己的兵馬在巴渝城駐紮之後,北漢太原。
劉府。
劉繼業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長相魁梧,樣貌端正。此時坐在客廳,雙眉凝重。
“父親。聖上收容宋人叛軍陳臣,這……這不是引狼入室嗎?”一名二十多歲的少年一臉正氣的望着劉繼業,他正是劉繼業的長子劉泰,也就是後來楊家將中的楊大郎楊延平,劉繼業本姓楊,劉姓是北漢皇帝賜給的皇姓。
劉繼業在聽完自己長子的話後,一聲輕嘆:“聖上是想利用陳臣他們來抵擋宋人的攻擊,但爲父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那陳臣若只是想要一座城池來安身立命。那在他們從汴京逃出來的時候,隨便一座城池都可以稱爲他們的根據地,雖說糧食是個問題,但一城之中的糧食,足夠他們用的了,而且他們若真想造反,去蜀地是最好的。”
“蜀地地廣人稀。地理位置很有優勢,只要他們佔了巴蜀,宋人想要剿滅他們就沒那麼容易了,可他們怎麼就偏偏來到我們北漢了呢?”
劉泰也覺得不解,沉思片刻後,道:“父親。巴蜀雖說有地理優勢,可趙匡胤早料到了這點,所以在巴蜀他安排了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掌管,他好像叫劉守忠,是趙匡胤義社十兄弟之一,此人對趙匡胤忠心耿耿,自從趙匡胤平滅了巴蜀叛亂後。便把他給派了去。”
劉繼業頷首:“你說的不錯,不過這趙匡胤對劉守忠並不是真的很信任,他雖然讓劉守忠鎮守巴蜀,可也只給了他五千人馬,若是敢再多,趙匡胤就要滅他了。”
“五千人馬足夠抵擋陳臣的一萬大軍了。”
劉繼業點點頭,他覺得正是劉守忠的五千人馬,讓陳臣放棄了去巴蜀的計劃,進而來求他們北漢,只是那陳臣真的想投靠他們北漢嗎?
還是他另有目的?
見自己的父親凝神,劉泰道:“父親,其實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那陳臣不過有一萬人馬罷了,他如果有什麼異心,我們立馬派大軍滅了他。”
劉繼業想了想,最終點了點頭,他是北漢的大元帥,他負責北漢的邊境安危,如果陳臣真有什麼異心的話,他絕不會讓陳臣好過。
--------------------------------------------------
遼國。
冬天對遼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嚴寒,飢餓,幾乎每天都有人因爲寒冷和飢餓而死亡。
夏天的乾旱在冬天的狂雪中得到了解決,可對於很多遼人來說,他們仍舊是不安的。
他們驚恐於飢餓、嚴寒,以及夏天那一場幾乎近於滅族的屠殺。
他們一直都舉得他們是最強大的民族,他們可以橫掃任何地方,可自從今年夏天的那一場屠殺後,他們發現他們錯了,原來他們很多遼人跟他們以前屠殺的人一樣,一樣的軟弱,一樣的可以成爲別人的羔羊。
因爲夏天回國的時候他們搶了北漢的糧食,因此暫時緩解了遼人的憤怒,耶律賢也得以暫時保住皇位。
但遼國卻因爲夏天的那一戰實力受損,爲此面對一直不停挑釁他們的大宋,他們一直都在忍,雖然他們對大宋的憤恨已經達到了極點。
北漢一開始對他們還很仇恨,兩國之間打了幾仗,不過北漢皇帝劉繼元想到以後可能在與宋人交戰的時候需要求遼國,因此在打了幾仗見並無多大勝算後,便只命人堅守邊境了。
遼人在這種情況下得以休養生息。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宋朝叛臣陳臣帶着一萬人馬投靠北漢的消息傳了來。
耶律賢聽完之後,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自從夏天的那場屠殺後,耶律賢變得越來越內斂了,很多事情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甚至在他的老師李隱跟前也是如此。
“先生,你對此事怎麼看?”
李隱並沒有急着回答耶律賢的問話,而是先沉思許久,後纔開口道:“宋與北漢的事情,讓他們自己鬧好了。”
李隱只說了這麼一句話,但意思卻很清楚,陳臣投靠北漢,宋人必定圍剿,但這是宋和北漢的事情,跟他們遼國無關,現在他們遼國還是繼續休養生息的好,兩個國家,最好都不要招惹。
耶律賢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李隱話中意思,可他卻搖搖頭:“朕倒覺得這對我們遼國來說是個機會。”
李隱心頭微沉,但還是問道:“是何機會?”
“掌控北漢的機會。”
李隱臉色微露蒼白,他覺得自己的擔心終於還是來了。
“聖上的意思是?”
“先生是個聰明人,如果我們真要動手,該如何動手?”耶律賢並不回答李隱的問話,只是反問道。
李隱沉默,後道:“想要讓遼長存,現如今對我們最爲有利的辦法就是與宋聯盟,瓜分北漢,而後與宋簽訂協議,雙方修好,雖說宋與我遼國有仇,但如果有滅北漢的機會,他們一定會盡釋前嫌與我們合作的,而只要瓜分北漢,我遼國可得補給,可與宋通商,可保遼國安寧。”
李隱說完後便立在了一旁,這是他在今年夏天后提出來的方案,可那個時候,因爲宋人在他們遼人的草原上大肆屠戮的緣故,耶律賢對宋人恨之入骨,根本不肯跟宋和談甚至通商,因此李隱在試探了一次後,便再沒有提過。
可如今這種情況,他絕對對遼國是個機會,他準備再試一下。
而他相信,這是如今對遼國來說最爲有利的措施,現在的他們只有跟強盛打大宋和談才行。
可耶律賢在聽完李隱的話後卻搖搖頭:“宋人殺我遼國婦孺,這本就是我這個國君的錯,如果我這個國家再與宋人議和,你讓遼人怎麼看朕?朕也知道先生的主意不錯,可朕卻還想留着這點自尊,這點血性。”
聽到耶律賢這話,李隱並沒有多說其他,因爲他知道,不管他說什麼,耶律賢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的,他突然對耶律賢有點失望。
因爲在他看來,一個成功的帝王應該能屈能伸纔對,一個帝王在意的應該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可耶律賢沒有,他不甘屈辱。
“屬下愚鈍,還請聖上言明您的計劃。”
耶律賢淺淺一笑,道:“那陳臣絕非甘於人下之輩,此時投靠北漢也不過是無奈之舉罷了,如果我們與之達成協議,幫他奪取北漢政權,讓他在北漢稱王的話,你說他會不會效忠我們?”
李隱在聽到耶律賢這話之後,突然明白了耶律賢的目的,他覺得耶律賢的確是個聰明人,竟然能想到這個,不過他還是很不客氣的搖了搖頭:“聖上,剛纔你也說了,陳臣不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他又怎麼可能效忠我們遼國?如果他在北漢稱王,只怕其野心必大,要麼南圖大宋,要麼北圖我們遼國,這樣的人不值得跟他合作。”
聽到李隱的話後,耶律賢並沒有生氣,他只是聳了聳肩:“先生,你說的朕又怎麼可能不明白,但你以爲朕會給他反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