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發行銀幣

“大宋皇家銀行。”

當恢弘大氣的招牌在御街樹立,整個開封城都爲之鬨動。

無他,只因爲大宋皇家銀行乃是大宋第一個冠以皇家名號的鋪子,在這個時代,皇家的威嚴不可侵犯,再加上帝王歷朝歷代金口玉言的傳說,頓時讓百姓對所謂的大宋皇家銀行多了幾分敬畏。

“銀行是什麼?”也有人疑惑道,畢竟此乃銀行第一次出現在世間,百姓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還不簡單,銀行就是銀子的行會。”一個商人臉色凝重道。

“銀子的行會。”開封百姓無不咂舌。

在大宋能夠稱之爲行會的皆是大型商業機構,銀行二字一出,其磅礴的氣勢立即撲面而來。

更別是這個銀行乃是冠以皇家之名,更讓衆人望而生畏。

隨即又有消息傳來,執掌大宋皇家銀行的乃是邪醫範正,管轄大宋鑄錢、飛錢、青苗錢業務,同時負責發放國債!

“官家下令,只要大宋皇室還在一天,就會兌付皇家銀行的每一筆賬單。”

“開封城內,醫家將所有的國債業務,全部轉交到大宋皇家銀行!”

……………………

隨着一個個消息傳來,大宋皇家銀行的熱度越來越高。

大宋皇家銀行有變法醫家成功的範正主掌,更有皇家信譽保證,再兼併朝廷的三個聚寶盆,可以說已經集齊了當世最強的信譽,如果這樣也能賴賬,那恐怕天下就沒有什麼能夠相信的了。

當下,開封百姓再無顧慮,紛紛前往大宋皇家銀行購買國債。

與此同時,在朝廷強大的力量的整合下,西京洛陽,南京應天府等等,大宋主要城市的皇家銀行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崛起。

在皇家和醫家聯合信譽下,皇家銀行很快被大宋百姓所信任,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一千萬貫國債就已經銷售一空。

“啓稟官家!微臣不負使命!一千萬貫國債已經售完。”

範正將千萬貫的巨財護送到戶部之後,親自來政事堂向趙煦覆命。

滿朝百官一個個都複雜的看向範正,雖然範正亂出邪方,行事讓人猝不及防,然而其邪方而依舊無敵,滿朝百官束手無策的事情,到了範正手中竟然迎刃而解。

“好!範愛卿辦事,果然高效。”

趙煦龍顏大悅,有了這千萬貫的國債,足以讓捉襟見肘的大宋財政大爲緩解,他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啓稟官家,如今國債人人稱頌,僅僅一個月就搶售一空,臣認爲可以適當再發行一些國債。”蔡京瞅準時機,再度進言道。

蔡京此言頓時讓趙煦怦然心動,大宋朝堂雖然發行了一千萬的國債,然而需要還掉去年的國債加利息,能夠被朝廷支配並不多。

既然民間支持,朝廷能夠再發行一些國債,足以讓朝廷辦更多的事情。

“臣反對!”範正立即反對道。

蔡京眉頭一皺道:“範太丞何出此言,你不是說只要朝廷能夠還得起錢,就算是再借萬萬貫也行,如今皇家銀行掌管鑄錢監、飛錢、青苗錢,單單青苗錢的本金就有一千五百萬貫,更別說還有鑄錢監和飛錢這兩個聚寶盆,別說是發現一千萬貫國債,就是發行一千五百萬貫,甚至是兩千萬貫也並無問題。”

滿朝百官不由微微點頭,皇家銀行的家底極爲雄厚,適量多發一些國債並無問題。

章惇率先點頭道:“臣等贊同,據臣所知,在民間很多商人購買國債,甚至將其用作大宗貨物交易,可見民間對國債的需求頗多,多發一些並無任何問題。”

滿朝百官不由微微一動,如今的國債簡直比當年的官交子還要暢銷,如果運用得當甚至能夠讓取代官交子,成爲一種全新的紙幣。

“紙幣?”

範正不由嘴角一抽,他沒有想到朝廷竟然還沒有放棄紙幣的想法,準備將國債取代官交子。

範正搖頭道:“啓稟官家,大宋缺少銅錢,川蜀之地皆用鐵錢,運輸不便,這才催生了交子,然而正是如此先天不足,所以交子並不能在大宋推廣,註定交子必將沒落。”

紙幣的出現固然是鑄幣行業的大勢所趨,然而其出現在大宋卻是畸形的產物。

趙煦臉色一變,交子的出現乃是川蜀之地極爲特殊的情況,交子的失敗一方面乃是交子先天不足,一方面則是人性的貪婪,當然這也包括髮行交子的商人,也包括官府。

“然而此事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臣有一方,既可以解決大宋缺銅的情況,又能滿足百姓大型交易。”範正自信道。

“範愛卿請說!”趙煦欣喜道。

“鑄造新幣!”範正鄭重道。

“鑄造新幣?那豈不是還需要用銅!如何緩解大宋缺銅。”蔡京嗤之以鼻道。

範正卻搖了搖頭道:“範某所說的並非是銅幣,而是銀幣!”

“銀幣?”

百官不由譁然,紛紛不解的看着範正。

範正點頭道:“不錯!一直以來,大宋的貨幣乃是銅本位,其中金銀作爲輔助,而如今朝中上下組建了皇家銀行,自然要以銀爲主,臣提議朝廷以銀本位爲主,鑄錢監改鑄銅幣爲銀幣。”

“銅本位!”

“銀本位!”此等金融術語雖然第一次出現在大宋朝廷,然而位列朝堂的都是大宋精英,尤其是新黨更是一衆金融高手,自然對此一點就通。

“可是我大宋已經有銀元寶、金元寶,並非沒有銀錢!”呂大防皺眉道。

範正卻搖了搖頭道:“銀元寶雖然可以代替銀錢,但是傳統的銀元寶卻不易攜帶,質地柔軟,極易磨損,更何況,銀元寶價值極高,不宜流通。”

滿朝百官凝重點頭,這就是銀元寶不宜流通的原因,大宋結算通常都以銅錢爲主。

“在民間,多數流通的則是碎銀子,可見民間需要小額的銀子和銅錢之間的交易,而碎銀子各地成色不一,很難準確估算其價值,往往會引起糾紛。臣準備藉助皇家銀行,收攏天下銀子,重新熔鍊鑄成銀幣,如同銅錢一般,有固定的重量,和等量的價值,每一枚銀幣價值略低,等值百枚銅幣,如此可以大大方便民間買賣,又可以大量節約銅的消耗。”範正鄭重道。

範正對大宋的貨幣弊端深有體會,一兩銀子足足可以兌換一千五百枚銅錢,想要找零幾乎不可能,碎銀子纔是日常交易的主力,他主持皇家銀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那就是發行銀幣,徹底改變錢財交易不便的現狀。

“碎銀子、銀幣!”

百官微微點頭,他們自然也明白大宋錢財的現狀,如果有一種銀幣能夠和銅幣等量兌換,那自然是極爲便利。

“此乃微臣讓鑄錢監打造的銀幣原型!還請官家和諸位大臣過目!”

當下範正伸手一揮,呈上數十枚銀幣原型幣,讓趙煦和滿朝百官親自觀看。

百官拿起面前的銅幣,深深的看了範正一眼,範正準備如此充分,顯然已經謀劃良久。

“這就是銀幣?”

趙煦看着面前精美的銀幣,不由大感好奇,只見銀幣上寫着一圓的字樣,旁邊還有清晰的圖案,下面寫着紹聖二年,銀幣的背後竟然還有一個清晰的人頭像,模樣竟然和自己有幾分相似。

“這是先帝!”

百官仔細探查,不由靈光一現,這個頭像正是先帝神宗。

呂大防拿起手中的錢幣,怒斥道:“範正,你好大的膽子,竟然將先帝的頭像印在銀幣上,此乃大不敬之罪。”

範正解釋道:“呂大防誤會了,銀幣若想推廣,自然保真乃是第一要素,想要保真,那就要加大鑄造假錢的成本,爲此範某就將銀幣上加入各種圖案,而最爲複雜的圖案自然人相。”

“那也不能在銀幣印先帝的頭像。”章惇也趁機落井下石道。

範正攤攤手道:“銀幣乃是皇家銀行發行,印上先帝的頭像,可以讓銀幣的信譽更高,而且官家的年號乃是紹聖紹述,也是表達對先帝的追思,微臣用先帝的頭像刊印銀幣,也是爲了效仿官家。”

其實範正最好的選擇則是用宋太祖趙匡胤的頭像,然而官家這一脈卻是趙匡義,而銀幣只能選擇用其一,容易引起紛爭,其實用趙煦的頭像也合適,而大宋用活人的頭像又不吉利,最終選擇用先帝神宗的頭像。

趙煦看着銀幣上神宗的頭像,不由陷入一絲回憶,良久之後道:“銀幣乃是國本,父皇若是在天之靈,定然會極爲欣慰。”

隨着趙煦的一錘定音,關於神宗頭像的爭論就此落下帷幕。

範正繼續道:“其二,爲了解決銀幣太軟,易磨損的缺點,鑄錢監用銀九銅一的比例鑄成銀幣,既保證銀幣的含銀量以確保銀幣的價值,又增加了銀幣的硬度減少磨損。”

“銀九銅一。”

百官怦然心動,銀九銅一,那豈不是說,朝廷每鑄十枚銀幣,就能賺一個銀幣,一旦發行銀幣,那鑄錢監豈不是財源滾滾。

就連趙煦也忍不住心潮彭拜,如果按照範正的方法,大宋將會短時間暴增不少錢財。

範正提醒道:“這種好事只能是一錘子買賣,畢竟銀子相對於銅錢要少得多,最多兩年就能將大宋的銀子融化完畢,而且日後朝廷還需要將一些磨損嚴重的銀幣收集重新熔鍊,這些都是後期朝廷需要承擔的費用。”

滿朝百官對此並無異議,畢竟那已經是日後的問題,目前鑄造銀幣緩解大宋財政危機,纔是大宋目前當務之急。

蔡京看到範正的邪方再一次說動百官,頓時心生不滿,當下雞蛋裡挑骨頭道:“銀幣雖好,然而其卻沒有大宋鑄幣外圓內方的傳統,恐怕不宜攜帶吧!”

範正哈哈一笑道:“銅錢外圓內方,乃是因爲銅錢價值低,需要大量攜帶,這才需要鑄造方孔穿一貫,而一貫銅錢足足有五斤,而一銀幣可以兌換百文錢,十個銀幣纔有一兩,攜帶如此方便,自然不需要穿孔,也可減少銀幣磨損。”

蔡京眉頭一皺,想要反駁,範正明白其意思,當即道:“若是有大宗銀元交易,則可以通過皇家銀行的飛錢業務,皇家銀行最近準備改革飛錢業務,每百錢收取百分之二的手續費,最高收取一個銀幣封頂。”

一個銀幣也就百文錢。雖然後世的匯錢業務最高五十封底,然而那時後世紙幣盛行,再加上信息發達,匯錢極爲方便,而在大宋信息不發達,哪怕是銀兩比較輕一些,大量運輸依舊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哪怕是萬貫也只需要一個銀幣!”蔡京難以置信道。

因爲他清楚,一個銀幣的費用僅僅是五貫的飛錢費用,如果超過了五十貫以上,朝廷必將賠本。

範正點頭道:“範某最近翻閱了十年來的飛錢記錄,發現飛錢業務大於五貫僅有二成,八成則在五貫以下,顯然很多百姓對於高昂的飛錢費用極爲牴觸,而百文錢的費用則是商人的心理承受的最佳價位。”

百官微微點頭,當年朝廷將飛錢的費率定在十抽一,結果沒有商人願意用朝廷飛錢,最後只得將飛錢的費率定在值百取二。

“與其如此,何不如順水推舟,就以百文錢作爲最高的飛錢費用,足以讓大量的商戶選擇飛錢業務,以價換量,只要商人頻繁的使用飛錢業務,範某相信飛錢的收益將會不減反增。”範正自信道。

百官不由半信半疑。

範正見狀,念頭一轉再道:“再者,如今正是朝廷鑄造銀幣的關鍵時期,銀子從何而來,自然來自民間,如今飛錢的利息百文封頂,天下商賈定然紛紛使用飛錢,甚至是大額的錢財使用飛錢,如此一來,民間投入皇家銀行的是白花花的銀子,而皇家銀行支付的則是新銀幣。”

很顯然,商賈利用飛錢轉賬的錢財數量越高,銀子的比例就越高,如此一來,單單利用民間銀子鑄造新的銀幣的利潤將會遠超飛錢的利潤。

百官心中微微盤算,銀幣的利潤是十分之一,飛錢的利潤是百分之二,哪個多哪個少自然一目瞭然,如此一來,朝廷得利,民間欣喜,皆大歡喜。

範正見狀微微一笑,如此一來,飛錢業務暴漲,哪怕封頂百文,到時候飛錢利潤遠超之前,自然再無異議。

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65章 神醫獎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188章 醫家作保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186章 國債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170章 震天雷現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267章 河湟之役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7章 清照醉酒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57章 持久戰第157章 持久戰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226章 大婚誓言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440章 《男兒行》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27章 變法醫家第261章 醫學院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279章 曲劇現世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48章 醫方體第419章 龍尾關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341章 雙全法第161章 震天雷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8章 醫燈長明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15章 酒治百病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210章 洛陽大疫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432章 大宋雄主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
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65章 神醫獎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94章 趙明誠,徒三年(加更)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188章 醫家作保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186章 國債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77章 快去請邪醫範正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170章 震天雷現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267章 河湟之役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7章 清照醉酒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57章 持久戰第157章 持久戰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84.第484章 好漢營!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226章 大婚誓言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440章 《男兒行》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27章 變法醫家第261章 醫學院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279章 曲劇現世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48章 醫方體第419章 龍尾關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447章 下西洋歸來第341章 雙全法第161章 震天雷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8章 醫燈長明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15章 酒治百病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210章 洛陽大疫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394章 蓮兒的愛情第252章 神奇的軍器監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432章 大宋雄主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