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

“這怎麼可能?”

宋軍上下都難以置信,就在剛剛他們才從龍首關下撤退,他們很清楚大理守軍的抵抗是何等的頑強。

而且大理守軍遠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根本不可能投降。

“莫非是詐降!”

姚雄半信半疑道。

曾布也不禁有些疑惑,畢竟兩方正在交戰,而且宋軍並沒有佔據優勢,對方卻突然投降,怎能不讓他心中懷疑。

“你見光詐降全部大白天大開城門的麼?”種樸皺眉道。

往常的詐降都是秘密策反敵將,結果被敵軍將計就計,而大宋一方並沒有和敵將接觸,更沒有和大理守軍有任何暗中的約定,根本不符合詐降的條件。

更別說龍首關將原本封閉的城門全部打開,這根本就不符合詐降的跡象。

“莫非大理軍真的要投降?”姚雄也左右搖擺道。

曾布臉色凝重道:“不管是大理守軍是真降還是詐降,前去接觸一番即可,傳令下去準備好震天雷,哪怕是詐降,也要將龍首關轟開一條道路。”

宋軍當下再次派遣使節,如臨大敵來到龍首關下,當他聽到龍首關投降的原因的時候,不由睜大了眼睛。

良久之後,大宋使節臉色複雜的回到宋軍之中。

“龍首關守軍怎麼說?”

曾布迫不及待的說道。

大宋使節苦笑一聲道:“龍首關之所以投降,是因爲邪醫範正的東路軍已經攻破了大理城!”

“什麼!”

頓時大宋諸將不由拔高了聲音,一臉震撼,這個消息簡直比龍首關投降還要讓他們震驚。

“這不可能?這一定是龍首關詐降的說辭。”曾布一臉鄙視道。

龍首關詐降就詐降,偏偏還要編出一個不可能的理由,直接被他火眼金睛識破。

“東路軍乃是一羣烏合之衆,如何能夠攻破龍尾關?”一個宋將不敢相信,他們動用宋軍最精銳的部隊,動用最強大的武器進攻龍首關,依舊寸功未立。

而龍首關和龍尾關的險峻不相上下,邪醫範正帶領的乃是一羣烏合之衆,根本不可能強攻下龍尾關。

種樸和姚雄對視一眼道:“末將倒認爲東路軍攻破大理城的說法是真的,範太丞可是夙來有邪方金身不破的說法,如果不出種某所料,範太丞定然出了奇計攻破了大理城。”

種樸和姚雄率受邪醫範正的邪方恩惠,對範正的邪方深信不疑。

“邪醫範正!”

一衆宋將紛紛沉默,如果其他人他們定然嗤之以鼻,然而面對邪醫範正,哪怕再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也要保留三分相信。

大宋使節驚爲天人道:“龍首關守軍所言,範太丞集結精兵翻越蒼山,大理城毫無防備,被一舉攻破了西城門。”

“翻越蒼山!”

一衆宋將目瞪口呆,看着白雪皚皚的蒼山,這又豈能是人力所能翻越的。

“這定然是邪醫範正的邪方,蒼山並非全部都是終年積雪,也會有不少低矮之處。”姚雄驚爲天人,讚歎不已道。

“就算有低矮之處有可能翻越,那蒼山林莽呢,毒蟲遍地,瘴氣瀰漫,殺人於無形之中,就算翻越蒼山,必將死傷慘重,如何有精力攻入防禦同樣不遜色於龍首關的大理城。”曾布依舊不敢相信東路軍真的攻破了大理城,他試想一下,宋軍翻越蒼山進攻大理城,單單這趟險途就能讓大宋士兵損失大半,剩下的再和大理守軍交戰,最終的結果只能九死一生。

種樸搖了搖頭道:“此邪方要是我等實施,定然會風險極大,然而範太丞的東路軍卻是有大量滇東三十六部和西南夷各部,這些都是穿行林莽的好手,足以抵抗林莽的風險,而且爾等莫要忘記範太丞的外號是邪醫範正。其最大的本領乃是一名醫者,範太丞的醫術,外加西南各部的對林莽的熟悉,簡直是天作之合,足以成功翻越蒼山。”

一衆宋將心中一動,種樸所言的確是有理有據,林莽有極大的風險吞人性命,而邪醫範正的醫術卻能活人無數,有邪醫範正來推行穿越蒼山的邪方,再加上西南蠻夷的本土優勢,此方成功的機會極大,

“而且此次穿行林莽的主力定然是西南蠻夷,宋軍數量有限,此方若成,大宋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來攻克大理城,此方若是失敗,宋軍的損失也能接受,日後也有機會強攻攻下龍尾關,我若是範太丞,定然會毫不猶豫的使用此邪方。”種樸驚歎道。

一衆宋將紛紛點頭,此刻他們真正相信龍首關是真的投降,因爲翻越蒼山的方法和邪醫範正的風格如出一轍。

“斡腹之謀!”

一衆宋將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詞語。

當初邪醫範正就是採用斡腹之謀,一路從東攻打大理,率先攻打到大理城下,而如今邪醫範正竟然將同樣一種邪方用了兩次,再一次用斡腹之謀直接越過龍首關和龍尾關,直接越過蒼山攻破大理城。

就連曾布也紛紛默然,他之前對範正的一羣烏合之衆極爲鄙視,認爲想要攻破大理城,非他莫屬,可是誰能想到邪醫範正一計兩用,任用一羣烏合之衆,一舉攻克大理城。

大宋使節古怪道:“段正淳在東路軍還未攻破皇城之時,傳信到龍首關,命令龍首關立即投降,請樞密使大人,立即前往大理城,大理願意用大理城之財獻給大宋官家,只求樞密使能夠庇護大理百姓一二。”

曾布冷哼一聲道:“當初曾某派遣使節好言相勸,勸其投降,其非但不領情,反而還想斬殺大宋使節,風水輪流轉,大理竟然主動求着投降。”

一衆宋將也是滿臉怪異,任誰也沒有想到他們還在爲如何攻破龍首關,而大理城已經攻破了。

“那依樞密使大人之意!”種樸問道。

曾布傲嬌道:“種樸和姚雄二將負責收攏龍首關降兵,其他大軍隨我前去大理城。”

“是!”種樸二將當即領命。

當下整頓兵馬,立即接手龍首關,而龍首關的守軍極爲配合,很快,城頭的旗幟變成大宋的旗幟,從未被攻破的龍首關,第一次落入了他人之手。

看到龍首關真正落入宋軍的手中,曾布這才真正相信範正真的用翻越蒼山的邪方攻破了大理城。

龍首關距離大理古城六十里,曾布帶領大宋騎兵,一路上暢通無阻,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到達了大理城外。

大理北城門早已經洞開,裡面喊殺聲,火光聲絡繹不絕,甚至隱隱約約還有震天雷的聲音傳來。“邪方!”

曾布臉色苦澀,他一生用兵堂堂正正,恪守兵法,遵循大宋祖傳的分兵之策,卻屢屢受挫,可是誰能想到邪醫範正一個外行,竟然用邪方戰無不勝,直接攻克大理城。

“樞密使大人,我等應該幫誰?”一名宋將面面相覷道。

按理說大理守軍乃是宋軍的敵人,而如今大理守軍只剩下皇城在堅守,而攻城一方,雖然是東路軍,和他們皆屬於宋軍,然而卻是以蠻夷最多,而且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讓他們頗爲不齒。

“幫誰?誰也不幫!傳令下去,全軍入城,穩住大理城的局面。”曾布怒聲道。

“是!”

宋將立即領命,當下率領騎兵入城,

“駕!”

大批宋軍騎兵入城,大兵過境,但凡遇到作亂者皆一併鎮壓,甚至哪怕攻佔大理城有功的西南各部也同樣不留情的鎮壓。

西南夷各部和滇東三十六部頓時敢怒不敢言,當初他們跟隨邪醫範正,被範正縱容劫掠,雖然明面上聽從邪醫範正的領導,更多的則是爲了利益驅使,心中並沒有將範正帶領的三萬精銳放在眼中。

而如今曾布的強勢鎮壓,則讓西南各部見識到了宋軍的強大和殘酷。

很快,曾布就控制了大理古城的局面,這才帶領人馬前往大理皇宮。

“卑職東路軍副將楊邦乂見過樞密使大人!”楊邦乂早已經得到了曾布進入大理城的消息,見到曾布到來,立即上前行禮道。

“楊家的後輩?帥軍翻越蒼山,攻破大理城,初入戰場能有今日的成就,總算沒有墜楊家將的名聲!”曾布點頭道。

楊邦乂慚愧道:“樞密使大人過獎了,卑職只是在範太丞帳下聽令,執行的乃是範太丞的軍令,不敢居功。”

楊邦乂此言並非謙虛,他一路西進,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他卻清楚的明白,這一切都在邪醫範正的運籌帷幄之中,他出力的極少,卻得到了偌大的功勞。

“範正呢?”曾布這才問道。

楊邦乂看向南方道:“按照範太丞的軍令,我軍翻越蒼山之後,立即奇襲大理城,範太丞負責攻打龍尾關牽制大理守軍,倘若奇襲成功,卑職將攻佔大理城,倘若奇襲失敗,則立即南下,裡應外合攻破龍尾關,而如今範太丞應該還在攻打龍尾關。”

楊邦乂不由嘴角一抽,副將已經攻破都城,主將還在關外牽制,這等戰事恐怕聞所未聞。

曾布大手一揮道:“如今本官已經到來,你立即帶兵前往龍尾關支援。”

楊邦乂心中一沉,要知道攻佔大理城,可並非普通意義上的攻破一城,而是代表着大理滅國之戰結束。

而東路軍一路西進,橫掃大理腹地,北路軍乃是得益於東路軍的順利進展,這才得以順利攻打到大理城下。

而大理城之所以能夠攻破,更是因爲範太丞的邪方,翻越蒼山,奇襲大理城,而如今曾布竟然要將攻破大理城的軍隊趕出,獨佔滅國之功。

看到楊邦乂猶豫,曾布臉色一變道:“怎麼,本樞密使的話不管用了。”

若非如今楊家將的名聲正盛,曾布根本懶着給楊邦乂廢話,甚至他直接動用軍令將其斬殺,也無人膽敢多言。

“卑職…………。”楊邦乂進退兩難,他自然知道曾布的權勢,然而這乃是滅國之功,它所代表的可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整個東路軍的榮耀,又豈能輕言放棄。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道:“不用了,範某已經攻破了龍尾關,已經來了!”

“範太丞!”

楊邦乂豁然擡頭,只見範正帶領東路軍騎兵,縱馬而來。

雖然大理皇室有意請樞密使曾布掌控大理城,甚至專門派人前去迎接,以求保住大理百姓,然而畢竟龍首關距離大理城足足六十里,而龍尾關距離大理城才三十里,大理城破的消息不徑自走,傳到了龍尾關內。

範正率領一羣烏合之衆,面對軍心大亂的守軍,最終輕易攻破了龍尾關,總算在緊要關頭趕到了大理城內。

“邪醫範正!”

整個北路軍的人馬一個個臉色複雜的看着年紀輕輕的邪醫範正。

北路軍乃是進攻的主力,然而全部的風頭都被邪醫範正所帶領的一羣烏合之衆搶去風頭,甚至連最重要的攻破大理城這等滅國之功,也是被邪醫範正所奪去。

“範正!”

曾布臉色一沉,他並非貪功之人,然而面對滅國之功,他也忍不住動了貪念,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如此快突破龍尾關,讓他的謀劃全部落空。

“來了就好,等到大理皇宮投降,你我的此行的任務就完成了。”曾布當下,將目光投向大理皇宮方向。

只見大理皇宮緊閉的大門緩緩打開,大理的文武百官在段正淳的帶領下緩緩走出,向宋軍恭敬奉上玉璽。

“罪臣段正淳向大宋官家請罪!”段正淳識趣的降低身份,恭敬道。

曾布環視一衆大臣,不禁眉頭一皺道:“高升泰和高泰明父子呢?”

前來投降的乃是一衆大理君臣,唯獨沒有發現大理真正的掌權者高家父子,若是讓這父子二人逃出大理城,恐怕大理之戰必將徒生波瀾。

段正淳低頭道:“啓稟樞密使大人,逆賊高升泰已經伏誅,其子高泰明…………。”

段正淳說着,不由擡頭看向皇城牆方向。

衆人擡頭望去,只見皇城上,高泰明一人高高站在皇城上,一身盔甲,手持利刃。

“段正淳,我高家的確曾經篡位,對不起段氏,然而我高家卻對得起大理,高家生是大理的臣,死是大理的鬼,此生不做宋臣!”

高泰明振臂高呼,手中利刃一揮,自刎而亡。 

第54章 花露水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432章 大宋雄主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19章 隱括詞第93章 相思疾第221章 婚書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19章 隱括詞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275章 貴妃醉酒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第6章 酒爲詞引第86章 逆反心疾473.第473章 滅佛?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146章 永不加賦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63章 趙家算計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290章 王詵的報復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52章 邪方:醫城第84章 帝王心疾第206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14章 蘇遁心疾第419章 龍尾關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446章 海上之盟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251章 宋夏和談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25章 萬貫秘方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17章 範正心疾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
第54章 花露水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432章 大宋雄主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19章 隱括詞第93章 相思疾第221章 婚書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19章 隱括詞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275章 貴妃醉酒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第6章 酒爲詞引第86章 逆反心疾473.第473章 滅佛?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146章 永不加賦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63章 趙家算計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449.第449章 童貫下九州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290章 王詵的報復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52章 邪方:醫城第84章 帝王心疾第206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14章 蘇遁心疾第419章 龍尾關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446章 海上之盟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251章 宋夏和談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25章 萬貫秘方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17章 範正心疾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308章 女真完顏部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