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母憑子貴

“母憑子貴!”

這句話在後宮奉爲至理,當今官家的母親朱氏就是一個地位低微的御侍,最後全憑生下當今官家,這才一躍成爲後宮最尊貴人之一。

而在民間,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這句話同樣也是至理名言。

在此之前衆人僅僅是口口相傳,然而當這一切真正發生在衆人眼前的時候,依舊不由自主脫口而出。

“馬氏最大的幸運就是生下了兒子邪醫範正。”衆人心中不由感嘆道。

在大宋,除非是像李清照這樣驚豔絕才的千古第一才女,其他女子只能依男人,然而女人一生有三次決定命運的機會,一個是出生,一個是嫁人,而另一個則是生子。

要論出生,馬氏更是沒有任何好處,她出身於貧苦之家,當時天災人禍不斷,馬家早已經破敗不堪,根本無力養活馬氏,只好將其送入範府,賣了一些錢財補貼家用,同時爲苦命的馬氏求一條活路,出身並沒有給馬氏帶來任何優勢,反而讓她寄人籬下。

到了範家之後,馬氏被範家主婦王氏看中,在身旁服侍,而王氏不孕,爲了給範純禮傳承香火,馬氏成爲了範純禮的一個小妾,雖然生下了兒子範正,依舊是身份低下的小妾,嫁人同樣沒有給馬氏帶來改變命運的機會。

誰能想到真正讓馬氏改變命運的竟然是自己的兒子範正,非但讓馬氏母憑子貴,從妾的位置擡到了正妻之位,更是被朝廷封爲五品誥命夫人,比李清照的六品也高了一個檔次。

“一門兩誥命!父子皆宰相!”

周圍達官貴人皆感嘆不已,單單一個範府三房內,李清照和馬氏皆是誥命夫人,更別說當年范仲淹乃是宰相,如今範純禮也是宰相。

更別說如今的範正雖然是小小的太醫丞,然而以範正的才學和官家的崇信,對於日後範正位居宰輔之位,更是無人懷疑。

更難能可貴的是範家的一切皆是用功勞獲取,從未有一絲投機取巧,哪怕如此恩寵,卻依舊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正妻!”

馬氏眼淚止不住淚流,而眼角卻洋溢着笑容,這一天她從來沒有奢望過,竟然被兒子所實現。

“到底誰家的孩子纔是逆子!”

其他官宦之家聞言不由一嘆,回身看了看自己不爭氣的兒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她們可不是妾室出身,而是堂堂正正的正妻,而即便如此,自家兒子和範正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

當初範純禮屢屢怒喝範正逆子,聲音之大,哪怕他們也是清晰可聞,現在看來,他們家的兒子纔是一無是處的逆子。

“管家你立即將此好消息,傳訊給父親!”範正大手一揮,對範府管家吩咐道。

“是!少爺!”範府管家立即應聲下去。

馬氏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從妾室擡爲正妻,本應該是一件喜事,可是自己的丈夫範純禮現在還不知道呢?

“老爺還不知情?要是…………。”馬氏擔憂道。

自己被擡爲正妻,本來和範純禮關係最大,而他竟然有些不知情,這會不會被老爺誤會,認爲自己是故意教唆兒子圖謀正妻之位,對自己有偏見!

馬氏當下不禁患得患失,她雖然對於正妻的名聲極爲渴望,然而卻不想因此讓範純禮誤會,更不想讓範純禮落下寵妾滅妻的名聲。

範正冷哼一聲道:“母親放心,有孩兒在,再說大娘早已經過世多年,範家也沒有一個當家主母,恐怕會讓人笑話,此事既然他不能爲母親辦到,那孩兒做到了,他又如何敢多言。”

“我兒長大了!”

馬氏看了已經昂然的戰爭,心中頓時底氣大增,轉身愛不釋手的看着自己的五品誥命的文書,沉浸在喜悅之中,惟恐害怕這是一場夢。

範正抱着範直,看着這一幕,和李清照對視一眼,不由會心一笑,沒有打擾馬氏。

…………………………

“水退了!”

隨着黃河決口被封堵完成,黃河災區的水位迅速開始下降,所有參與救災之人,不由一陣歡呼。

只要洪水褪去,百姓返回家鄉,這場水災纔算真正結束。

“啓稟範大人,很多災民已經開始返鄉,災民數量大減!”鄆城縣令躬身稟報道。

爲了在範純禮面前表功,哪怕黃河大堤已經合攏,鄆城縣令依舊帶着民壯在範純禮帳下聽令。

聽到災民數量大減,範純禮這才範純禮重重的鬆了一口氣,這場百年一遇的大洪災,本應該對大宋造成巨大的傷害和損失,然而在主動泄洪,和提前堵住決口之下,無論是損失還是受災時間,都是歷代最輕的一次。

“泄洪閘門必須要儘快完成,同時命令工部開始測繪,災區諸多低窪之處,作爲泄洪區,泄洪區內不得出現城寨村落,原有的村落必須外遷。”

黃河大堤上,範純禮下令道。

範正提出的泄洪方案已經被證實可行,而且朝廷已經花費巨大的代價準備修建泄洪閘門,日後泄洪梁山泊恐怕是經常之事,而泄洪區恐怕將無法住人,原有村落搬遷走,乃是必要之策。

鄆城縣令不由眉頭一皺道:“範大人爲百姓考慮,下官心中明白,只是故土難遷,如此一來,朝廷將會引起百姓不滿,而且還會讓朝廷靡費頗多。”

黃河距離梁山泊很遠,而且泄洪區面積頗大,如此一來需要搬遷的百姓諸多,定然會有人不願意,而且朝廷安置這些百姓也是一件麻煩事情。

範純禮想了想道:“獸醫一脈的龐繼祖已經找來,想要在泄洪區修建養馬場,一旦黃河水位上漲,戰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將損失降到最低,如果泄洪區的百姓願意搬遷,這會由馬監來補償,若是不願意搬遷,則可以和馬場合作,配合朝廷養馬,每年收穫並不比種地少。”

朝廷泄洪只會集中在雨季這一兩個月,並將會提前通知,泄洪區並非全部荒廢,如果將其定爲馬場,和黃河兩岸的馬場連爲一體,既可以變廢爲寶,也可以爲朝廷提供大量優質戰馬,如今人工授精極爲成熟,催生戰馬並不困難,困難的是找到合適的養馬地,而泄洪區則是最佳選擇。

而且馬匹的速度最快,一旦提前泄洪,可以快速轉移,泄洪區無需種植莊家,只要有草可以養馬即可!如此一來,方可儘可能利用泄洪區,減少朝廷的損失。

“馬監!”

鄆城縣令不由一喜,馬監可是大宋最有油水的衙門,爲了面對遼夏的威脅,朝廷每年爲馬監撥付大量的錢糧,就是爲了彌補戰馬短缺這一弊端,如今有了馬監的錢財,定然讓泄洪區各縣的安置災民大爲便捷。

“還是範相公英明。”

一衆下官紛紛恭維道。

範純禮表面坦然受之,心中卻明白這乃是範正給他牽橋搭線。

負責馬監的龐繼祖乃是醫家出身,若非範正這層關係,馬監又豈能主動積極參與此事,讓他安置災民的工作大爲輕鬆。

“還有此次泄洪區安置災民,所有村落必須有高地,用於躲避防洪,村落重建必須規劃在高地,儲存好糧食和木材,以免再次出現洪災遭受重大損失。”範純禮下令道,

如今泄洪區淤泥遍地,正好藉助如此多的淤泥,趁勢擡高村落佈局,以防止下次泄洪造成的巨大破壞和人員損失。如此一來,以防日後黃河大堤保不住,再次泄洪,若是災民可以人撤離,而房屋和財物將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

若是有固執的災民不願意四處躲避,只需將躲在高地一個月的時間,備足食物和木材,等到朝廷堵上決口,足以解圍。

範純禮一一安排妥當,雖然範正的驚豔絕才的邪方讓他黯然失色,但是無人否定範純禮乃是極爲幹練的官員,範正只是除了一個邪方,真正執行的卻是範純禮,無論是亳州還是開封府,還有此次平定黃河水災,正是範純禮強有力的執行,方可讓範正的邪方大放異彩,父子二人可以說相互成就。

“下官遵命!”鄆城縣令恭聲道。

範純禮安排好政務,這才起身回望開封城。

範正已經離去多日,現在想必早就到了開封城,清照也到了預產期,就是不知道自己這一次是抱孫子還是抱孫女。

“老爺大喜,少夫人母子平安,範相公要抱孫子了。”

剛剛離去的鄆城縣令帶着一個範家下人過來,給範純禮帶來一個好消息。

“太好了!”

範純禮不禁喜形於色。

“正兒何曾取名字?”範純禮連忙問道。

範家下人低頭道:“少爺給小少爺取名爲直,名爲範直!”

“範正,範直!”

範純禮臉色一抽,他自然知道兒子的名正方邪,而孫子名直恐怕…………。

“對了,府中還有一個喜訊,還需稟報給老爺。”範府下人道。

“還有一個喜訊?”範純禮不禁大爲疑惑。

“皇后娘娘親自傳旨,封少夫人爲六品誥命夫人!”範府下人道。

“果然是喜訊!恭喜範相公。”鄆城縣令連忙恭維道。

範純禮不由露出得意之色,李清照小小年紀,就有得到了六品誥命夫人的榮譽,放眼整個開封城也是鳳毛麟角。

就在此刻,忽然又一聲急信傳來,只見範府管家親自趕來。

“你怎麼來了!”範純禮皺眉道。

範府管家低頭道:“小人是前來給老爺報喜。”

“報喜?剛纔阿福不是已經報喜過了麼?”範純禮不解道。

名爲阿福的下人也是一臉疑惑,明明就是管家親自吩咐他前來報喜,怎麼會又親自再來報喜。

管家看了看範純禮的臉色吞吞吐吐道:“這一次小人是給老爺您報喜。”

“給我報喜?”範純禮不由面露得意之色,定然是他治理黃河水災有功,朝廷對他大加褒獎。

管家一咬牙道:“朝廷有感於少爺在黃河水災中立下大功,特意恩蔭夫人,破格將夫人的身份從妾室提到正妻,並封爲五品誥命夫人!”

“什麼?”

範純禮頓時呆在那裡。

自己的妾室竟然在自己不知情不在場的情況下,升到了正妻,而且被封爲五品誥命夫人,很顯然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正是自己的好兒子。

“這個逆子!”

範純禮咬牙切齒道。

寵妾滅妻,範正這是要將他的名聲毀掉呀!

“此乃官家親自下旨,而且朝廷改動了法令,妻不在,三年可以妾爲妻,子女立功者亦可,夫人正好兩樣都佔。”範府管家低聲道。

範純禮頓時呆在那裡,他沒有想到範正竟然爲了馬氏說動整個朝廷改動法令,做到了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當初其原配王氏在世,王氏乃是大家閨秀出身,更是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通,而馬氏則是丫鬟出身,如果說王氏乃是嬌豔的牡丹,馬氏就如同路邊的小草一般。

然而牡丹花過於嬌嫩,王氏很快煙消玉損,而馬氏則是如小草一般頑強,給他生下了兒子範正。

隨着朝夕相處,範純禮和馬氏的感情日篤,而範純禮並未再娶妻,而是將範家內宅事物全部交給馬氏打理,馬氏雖然並沒有正妻之名,卻有正妻之實。

然而這並不代表馬氏並不渴望正妻的名分,然而範純禮自詡是清流名士,范仲淹之子,自然不可能冒着名聲受損的風險,將馬氏扶爲正妻,更別說大宋律法也不允許。

然而誰能想到範正竟然主動爲母親出頭,非但讓官家下旨修正律法,非但讓馬氏獲得正妻之位,更讓馬氏獲得五品誥命夫人的稱號。

“這個逆子!”

範純禮口中罵着,嘴角卻不由自主浮出一絲微笑。

範正作爲兒子的確比他這個父親更加勇敢,他做不到甚至不敢做的事情,範正做到了。

“老爺!”範府管家小聲喊道。

範純禮這纔回過神來,揮揮手道:“回去吧,回去給那個逆子說,再敢亂來,老子打斷他的腿。”

聽到要打斷少爺的腿,範府管家頓時放心下來,這句話範純禮已經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了,而且範正的腿依舊完好無損。

再說,就算範純禮真的打斷範正的腿,少爺乃是赫赫有名的邪醫範正,依舊能夠治好自己。

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03章 趙煦有後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義莊第27章 變法醫家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157章 持久戰第74章 奉旨行醫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23章 攜美出遊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375章 宋商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491.第491章 開封震動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375章 宋商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61章 震天雷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50章 殷墟第443章 西夏變法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5章 萬貫秘方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86章 逆反心疾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456.第456章 轉運使範正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440章 《男兒行》第376章 熱射病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159章 平夏城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
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第203章 趙煦有後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義莊第27章 變法醫家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157章 持久戰第74章 奉旨行醫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23章 攜美出遊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第375章 宋商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312章 海路的優勢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491.第491章 開封震動第282章 範正護妻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機第375章 宋商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140章 範家再次變法第161章 震天雷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50章 殷墟第443章 西夏變法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72章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5章 萬貫秘方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269章 醫家內患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86章 逆反心疾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456.第456章 轉運使範正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440章 《男兒行》第376章 熱射病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159章 平夏城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