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

皇城,皇后所居立政殿。

長樂公主進宮請見長孫皇后,母女兩個正相對坐在窗子前面聊着事兒。

“娘,聽說父皇要御駕親征高麗了?”長樂公主低聲地問長孫皇后道。

“娘也不知,”長孫皇后拉着長樂公主手,長嘆一口氣道,“這是關係到朝政的大事,自有你父皇決定,娘不知道的,若是父皇決定如此,那娘也只能聽之!”

長孫皇后如此說,聰慧的長樂公主如何會不明白,當下很緊張地再問道:“娘…母后,那父皇這一去,要很多時候纔會回來嗎?”

“這些事,母后也不知!”長孫皇后站起了身,走到窗子前,看着外面的景色,有些寂然。

“母后,你勸勸父皇,不要御駕親征了麼,要不女兒去勸勸父皇?”長樂公主走近長孫皇后邊上,挽着長孫皇后的手臂道。

“麗質,你不要去說,娘就告訴你吧,你父皇已經下定決定要親征了,誰勸也沒有用!”長孫皇后背對着長樂公主道,“你父皇行伍出身,半輩子在馬上奔波,打下我大唐的半壁江山,這麼多年沒親自指揮過作戰了,自是想再去親臨戰事…”

“可是,朝中有這麼多的將領,就如李大將軍等人,都是驍勇善戰之輩,由他們領軍即可,何須父皇親征?”長樂公主不解地問道。

長孫皇后轉過身,重新拉着長樂公主的手,坐了下來,有些愛憐地說道,“麗質,你好不容易懷上身子,要多注意保養,不要關心這些事,這是他們男人的事,也不要老是跑來跑去,傷了胎氣,可不是鬧着玩的…”

“娘,沒事!孫道長說了,如今胎兒已經安定下來,不會有什麼事的,”長樂公主有些嬌羞地說着,下意識地撫了一下肚子,心裡又有些黯然。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長孫皇后拍拍長樂公主的手道,“你懷上身子了,娘也放心了,希望你能給長孫家生個兒子下來,那樣娘就不會愧對你舅舅…公公了…”

“娘,女兒會照顧好自己的,”長樂公主眼神有些失落地說道,“女兒還是擔心父皇親征的事!只是不知會有哪些將領跟着父皇去…”

“這是朝廷的大事,不是我們女人家能議論的!”長孫皇后面露威嚴地說道。

“他…們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了…”長樂公主看着自己的母親,似有些難過地小聲說道。

“你再過七個月就要生產了,你父皇親征的話,肯定是看不到這個小外孫出生了!沒事,待你父皇凱旋迴京了,一定會給你補上禮的!”長孫皇后笑笑道,讓長樂公主偎在自己的肩膀上,“你公公這次也會隨你父皇出征的…”

“希望他們早日得勝歸來,女兒都好些日子沒見着父皇了…”長樂公主倚在長孫皇后的懷裡,幽幽地說道。

“好了!如今說這些都是沒用的,你還是養好身子要緊!回去吧,娘會使人給你送一些滋補身子的東西來!”長孫皇后拍拍長樂公主的肩膀道——

李業詡府上,一羣妻妾們圍着李業詡坐。

鄭燕一張臉發白,眼中有淚在翻滾,看着李業詡道:“郎君,你又要出征了?”

“朝廷有令,爲夫不敢不從,”李業詡說着,儘量露出一個輕鬆的笑容,看着妻妾們,“此次有可能是爲夫的最後一次帶兵征戰,待這次戰事以後,我大唐周圍沒有再不聽從號令的蕃國,以後也就沒有徵戰了,爲夫可以天天陪着你們在家裡了…”

李業詡這是半實話,這次出征,作爲青年將領中的佼佼者,無論何種情況下,都是逃不了出征的命的,更不要說皇帝已經親自點將了,而且皇帝還是親征的,自己這個立下過巨大戰功的將領,不爲皇帝錦上添花,那不是失去意義了嗎?以後沒有戰事,那基本沒有可能,只是可能戰事規模不會很大,不一定要自己出徵了。

“妾身知道聖命難違,自是不敢說你,只盼着你能早些得勝歸來,不要讓我們期盼太久!”鄭燕說着,臉上已經有大顆的淚滾落下來。

鄭燕在府是一直保持着主母的風度,在衆人面前也從不輕易流露出異樣的感情,只是這次,在得到李業詡將再次出征的確切消息後,鄭燕那心靈深處的無助與孤單感,再一次涌上來,面對李業詡故意表露出來的輕鬆,還有鄭燕也知道李業詡那只是安慰他們的話,不由得潸然淚下。

鄭燕掉眼淚了,曼蘇、顏如冰等人也是淚珠滾滾,顏如冰和雲兒已經在那裡小聲地抽泣了。

“郎君,只恨現在妾身有身子了,不然妾身再陪着你上戰場!”曼蘇抹了一把淚,一隻手撫了一下微隆的肚子,很是豪氣地說道。

李業詡被曼蘇這樣的豪言壯語有些逗樂了,這妞還真似當年的鄭燕一樣,想陪着自己上戰場,只是曼蘇在安北時候,已經與自己一道並肩作戰過了,不過如今已經嫁作**,無論如何,都是沒有可能再上戰場了,更不要說曼蘇已經懷了孕。

聽曼蘇如此一說,其他幾位妻妾都是怪異地盯着看了一眼曼蘇,除了鄭燕,其他幾位有些恨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陪李業詡上戰場,也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好了,打仗的事你們就不要操心了,你們幾人,在爲夫出征的日子裡,乖乖地在家呆着,不許出現任何爭執,不然爲夫在前方也不能放心地打仗,你們可明白?”李業詡逐個地指着妻妾們道。

雖然曼蘇進府一段時間,其他幾人也慢慢接受下來,特別是曼蘇現在懷孕後,其他幾人也讓着她一點,曼蘇也在李業詡慢慢的點化下,改了一下脾性,只是李業詡還是有些怕他不在府上的日子,這幾個女人間起什麼爭執。

“郎君放心,府裡的事妾身自會安置好來,我們姐妹間,也肯定不會有任何的爭執,”鄭燕已經抹去眼淚,有些被李業詡剛纔這讓她們乖乖呆府上的話逗樂了,不禁露出婉爾之態,“小子和閨女們妾身姐妹幾個也會照料好的…”

“過幾天,爲夫就要率軍開拔了,這個年,都不能在府上過了,老爺子那裡,你們還是要多過去看望一下,讓徵兒多去陪陪他老人家!”李業詡最是擔心的是李靖,不知道這一次出征會有多少時間,千萬不要看不到李靖的面,那樣的話要遺憾和追悔一輩子了。

聽李業詡如此說,鄭燕等幾個妻妾都用力地點點頭表示應承——

“祖父,孫兒不日即要出征了,您要多保重身體!”李靖書房內,將出徵的李業詡過來接受李靖的訓話。

“老夫年歲雖然大了些,然還不礙事,腿腳還靈便着,”李靖笑呵呵地說道,“倒是你,往百濟境內那山高水惡地方去,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多謝祖父的關愛,孫兒一定會注意的!”李業詡迎着李靖那慈愛的目光,心裡滿是暖意。

“老夫今日叫你過來,是還有一些事兒要吩咐,”李靖收起笑臉,臉色變得稍冷峻些,起身來到擺在書房內,遼東一帶高麗、百濟、新羅幾地的沙盤前。這個沙盤也是李業詡所製作,製作完成後送到李靖這裡來的,與宮內那個相比稍小了一些,但細節方面卻是相差不大。

見李靖走到沙盤前,李業詡知道李靖是吩咐有關戰事的事,也忙起身跟着一道過去。

李靖指着沙盤上百濟與高麗境內那些城池,還有河流、山川說道,“翼兒,雖然你已經經歷了不少戰事,但此戰你主要的作戰地是百濟境內,其境內地形情況與安西與安北皆不同,百濟,還有高麗都是居以堅固的城池而守,許多時候,都需要正兵作攻擊,所以此番你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奇兵與正兵相結合之道謀劃,你記住,以往幾戰中沒用上的攻城之法,此次可是要經常用上,你是考驗你指揮作戰能力的地方!”

“多謝祖父教誨,孫兒一定謹記!”李業詡心內一震,明白李靖今日喚自己來的用意。

李靖指着沙盤上一城池繼續道,“此是百濟都城泗沘,百濟有數量不少的大軍駐守,易守難攻,但必須取之,這是征服百濟的關鍵!但要攻取泗沘,我大軍必須要登陸,先攻取熊津城,纔有可能下一步攻擊泗沘城。所以渡海及百濟地後,須先遣火力強大的水師戰艦,消滅百濟的水師,還有倭國有可能助百濟的水師,再清除熊津江兩岸的據點,待大軍牢牢控制熊津江一帶,纔有可能進行一步一行動,而且我後續的物資纔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以支撐後面的戰事所需,這個地方一定要死守住…”

“孫兒明白!”

“新羅人與百濟人一般,皆不可信之輩,你不能寄望於他們,且必須要嚴加防備,不然…”李靖說着,停住了話語,臉上滿是嚴肅的神色。

“孫兒記住了,”李業詡挺直身子應道。

“前些日子,陛下召老夫問詢出征事宜,老夫也是講述了一些要注意的事,可惜老夫老矣,無法陪你出征了!”李靖眼中露出無奈和留戀的神情,看着李業詡。

“高麗、百濟皆宵小之輩,有孫兒在,何須祖父出手,祖父自在長安等着孫兒的好消息即可!”李業詡滿懷豪氣地說道。

“唔!那老夫即在長安等着你得勝的好消息!”李靖用力地拍了一下李業詡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只是笑聲中有些失落的味道。

李業詡聽出了李靖笑中的那份讓人難受的味,不敢吭聲,只聽李靖止住了笑,又說道:“待你這場戰打完,也需要休息幾年了,回來後,你就陪我這老頭子說幾年話吧…”

李靖說着,眼神很特別。

“孫兒明白,”李業詡稍想了一下,即明白李靖話中的意思!——

PS:連續四天三更,累了,休息一下,今天兩更!

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9章 新事物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76章 大婚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6章 李靖辭相第46章 好馬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47章 會師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3章 皇帝巡視第46章 好馬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85章 長樂公主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73章 復職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2章 剖析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22章 論理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268章 託孤?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7章 鄭氏兄妹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93章 勸和第171章 心跡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27章 拜訪房府第54章 大軍班師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5章 回府(下)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4章 坊間傳聞第62章 諸將的封賞
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9章 新事物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33章 皇帝巡視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76章 大婚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6章 李靖辭相第46章 好馬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47章 會師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3章 皇帝巡視第46章 好馬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85章 長樂公主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73章 閉門謝客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78章 爲何如此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73章 復職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22章 剖析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22章 論理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268章 託孤?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7章 鄭氏兄妹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93章 勸和第171章 心跡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27章 拜訪房府第54章 大軍班師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5章 回府(下)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4章 坊間傳聞第62章 諸將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