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

“大帥,末將等不辱使命,攻取了慰禮城、枕服岐城後,歸來向大帥覆命!”蘇定芳等人看到李業詡率人出城迎接他們後,率屬下諸將飛跑到李業詡面前,行禮後大聲地報告道。

“副帥和衆將辛苦了!”李業詡還了禮後,面帶微笑地看着蘇定芳、李業嗣等人,把身邊的金勝曼、閼川及黑齒寧生都給諸將作了介紹。

連續的征戰及行軍,還是挺辛苦的,這些熊津道行軍部下的高級將軍們,也是一路風塵和疲倦,只是這些人聽到李業詡身邊那位盔帽外只露出少許臉蛋的人,就是新羅女王時,這些長久未近女色的將領們都露出了異樣的神色,不時地偷偷打量幾眼金勝曼,特別是那個大着哭嗓門向李業詡報告問好的程處默,一雙色眼更是直溜溜地盯着金勝曼看,讓金勝曼身邊的那些新羅護衛有些憤憤,但看到金勝曼沒有什麼表示後,也不敢造次。

只可惜大半臉躲在盔帽裡的金勝曼,讓這些人無法看清具體的容貌。

一番禮儀後,諸將伴着李業詡一道往任存城內行去,蘇定芳等人對李業詡遣大軍北歸,自己只領着數百人護衛隊鎮守任存城的行爲都有些吃驚,要知道邊上是兩千餘原百濟的叛軍,還有新羅王的衛護人數也不少,萬一有什麼事兒,那可要出大問題的。

對此李業詡卻是非常的自信,黑齒常之在自己手上,作爲守將的黑齒寧生肯定不敢亂來,而新羅王金勝曼如今對自己言聽計從,留在任存城內的原百濟百姓人數也不多,他所領的這五百餘人的護衛隊,足可以控制局面,更不要說還有一些特戰隊員隱伏的附近,隨時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而且蘇定芳所領的大軍這幾日就抵任存城,就算借百濟人一百個膽,也不敢在任存城被攻破後,還敢作亂。

李業詡讓蘇定芳所領的大軍在城外駐紮休整,兩日後即開拔往加林城方向,一部和輜重在加林城搭乘戰船往熊津,大部人馬還是陸路往熊津行進,所有的大軍都將在熊津進行集結,從熊津城踏上征戰高麗的征途。

遼東,水流湍急的烏骨江邊,大羣的唐軍士兵正快速地沿着烏骨江河岸往東南方向行進。

行進的大軍邊上,有一羣騎在戰馬上的人,正駐足察看周圍的地形。

“陛下,前方二十里地即是烏骨城!再過半來個時辰,大軍即可抵達城下!”剛剛歸降的高延壽向李世民報告起來。

烏骨江是鴨綠水的一條較大支流,由北往東南方向流淌,流淌近四百里後,最終注入鴨綠水。烏骨江充沛的水流,孕育了周圍一大片肥沃的土地,有許多百姓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佔地非常大的烏骨城即建在烏骨江邊,這一片原本是耨薩部落的領地,作爲北部耨薩頭領的高延壽,多年以來就是鎮守這一片土地的,如今領着唐軍來攻打原本自己所佔的地方,高延壽心裡的滋味還真的不是很好受。

看了好半天江中翻滾浪花的李世民,聽了高延壽所說後,轉過了頭,看着高延壽說道:“高愛卿,你有何破烏骨江的良策?”

李世民當然知道高延壽多年鎮守烏骨江一帶,在這片地上有非常高的威望,如今的烏骨城守將也是高延壽的屬下,李世民一路來所考慮的,那就是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攻取烏骨城,並順勢佔領烏骨江與鴨綠水交匯處的泊汋城,將這兩城佔領後,我大軍就可以跨過鴨綠水,直往平壤而去。

作爲耨薩部落頭領的高延壽和高惠真,正是發揮他們作用的時候,若以他們的威望,勸服這兩城的守將獻城投降,那自是最好不過了。

“陛下,臣願去勸降烏骨城的守將!”聽李世民如此說,高延壽如何會不明白皇帝的用意。

“如此甚好!”見高延壽如此表態,李世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大軍抵達烏骨城下,暫不攻城,即由高愛卿修書一封,使人送進城去,讓城內守將獻城投降,不然我大軍將對烏骨城發動攻擊…”

“陛下,烏骨城內大部守軍都跟隨罪臣馳援遼東了,如今城內只剩下一些老弱鎮守城池,罪臣願親自入城,勸降守將!”高延壽在馬上挺直胸脯說道。

烏骨城的守將是高延壽的親信,高延壽相信若是他親自去勸降,守將一定會開城投降的。

高延壽知道,因烏骨城的大部守軍都跟隨他馳援遼東,而被唐軍殲滅,唐軍在取勝後又是快速突進,烏骨城沒有得到及時的兵員補充,守軍很少,還是戰力低下的老弱病殘者居多。雖然說烏骨城修建的很是高大,依着兩側的山可以據險而守,但僅靠裡面不足一萬戰力低下的守軍,無論如何也是抵擋不了唐軍的攻擊的,向大唐請降,免除一場戰事,對烏骨城內的百姓來說,那是最好的選擇。

“朕許!”李業詡稍一考慮,即答應了高延壽的提議,同時命令道:“大軍在烏骨城外紮營,做好攻城的準備,若是明日午時前得不到答覆,朕就下令攻城!”

“是,陛下!”高延壽及其他諸將都領軍而去。

烏骨城修建的高大雄偉,城池利用左右兩山的懸崖爲壁,山勢低凹處以楔形石塊壘築城牆,西面和南面兩個口子用土石橫築一高大城壁,城有內城和外城,外城城沿山脊逐段修建,修建城牆的都是楔形的大石塊,城牆有近兩丈高,一丈寬,整個城廓呈卵形,有東、南、北三座城門,周長近三十里,是個非常大的城,比之遼州、安市諸城,更是易守難攻。

多年以來高延壽以此爲中心,統御耨薩部的領地,城內積聚了大量的糧草等物資,即使城池被圍,以三萬駐軍,三萬百姓算口數的話,城內的糧食也可供這麼多人食用三個月以上,若是唐軍攻城能力不強的話,烏骨城內的守衛憑高城據守,可以堅持數月甚至一年之久。

李世民也是充分地瞭解了這些情況,因此希望高延壽這位在此盤居多年的部落頭領,能勸服城內守軍投降。

大軍已經抵達烏骨城下,高延壽帶着幾人進了城內。

“陛下,高延壽能勸服守軍獻城投降嗎?”與李世民一道舉着望遠鏡,看着高延壽進入城內的李世績,忍不住出聲問道。

“大有希望!”李世民口氣平和地說道。

我大軍兵臨城下,前面又有高延壽在遼東城下的慘敗,如今高延壽親自請命入城去勸降,守城方既然讓高延壽入城去了,結果應該不會出乎意料的。

李世績舉着望遠鏡,看着城頭上隱現並不多的守軍士卒,說道:“若能不戰而取烏骨城、迫汋城,那我大軍行進的速度將大大加快,很快就可抵達平壤城下!”

從鴨綠水往平壤,距離差不多隻有四百里左右,中間雖然有一些高麗的城池,還有薩水所隔,但我大軍攜着在遼東大勝的餘威,在已經在鴨綠水口待命的水師戰船支持下,取了這些城池,擊敗阻擊的高麗軍隊,渡過薩水,在很短的時間內抵達平壤城下,也並非是件難事。

“正是如此!朕所領的大軍,取得的戰績一定會比隋帝楊廣強上多倍!哈哈哈!”李世民放下望遠鏡,看着身邊的諸將,很是得意地笑道。

“陛下,我貞觀以來,百姓安樂,國庫收入大增,軍隊施行募兵制後戰力成倍地提高,此次陛下率軍親征,攻取高麗,那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李世民身側的李道宗見皇帝這番得意,也跟着附和道。

“唔,任城王所言有理,多虧有那小子的這些建言!”聽李道宗此番話,李世民點頭稱道,同時也想起遠在熊津大都督府境內指揮作戰的李業詡,不知道這小子這段時間來戰況如何了,真希望能在平壤,與李業詡所領的大軍會師。

君臣正相互吹捧着說些得意的話,一名在高處瞭望的校尉飛跑過來報告道:“陛下,高將軍出城來了,烏骨城城門沒有再關上!”

聽到校尉的報告,衆人忙舉起望遠鏡,查看烏骨城北門的方向,果然,高延壽領着一些人,正快速地往這邊而來,而他們身後的烏骨城城門,還是大開着。

看到此情況,作爲行軍總管的李世績,立即命令軍隊作好進城的準備,同時令屬將帶着人往回來的高延壽所領的那部迎過去。

一會,一大羣人來到皇帝所站的位置前面,高延壽及身後幾名着高麗軍隊服飾的人都跳下了馬,行到李世民面前,齊刷刷地跪倒在地。

跪在最前面的高延壽大聲地報告道:“陛下,臣不辱使命,烏骨城守將在臣的勸說下,願意獻城歸降!”

“大唐皇帝陛下,罪臣烏骨城守將高燕和,率麾下軍民向陛下請降!”跪伏在高延壽身後的一將也大聲地喊道,同時將手中的一物舉過頭頂,上呈給李世民。

有侍衛跑過去從高燕和手中接過那物,交到李世民手中,李世民打開一看,是高麗王高武對高燕和的任命書,還有官印!

看到高燕和獻此兩物投降,李世民很是得意,哈哈大笑幾聲道:“好,高將軍順大勢而請降,使得烏骨城免遭戰火的塗炭,實乃百姓之福…朕赦了烏骨城諸將的罪,另有獎賞!”

“多謝陛下聖恩!”高延壽和高燕和等人齊聲喊道。

“令大軍,開進烏骨城,諸將也隨朕一道,進烏骨城…”

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32章 比武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93章 勸和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82章 夷男被殺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8章 琴瑟之合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5章 再次相遇第32章 比武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76章 千刀血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8章 琴瑟之合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16章 如何戰?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38章 再次進宮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60章 潛規則?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93章 勸和第59章 路途艱辛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4章 不速之客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章 不速之客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268章 託孤?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39章 壽辰(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158章 出海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37章 利器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48章 大事也第95章 刻石記功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3章 三月三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
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32章 比武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93章 勸和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82章 夷男被殺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8章 琴瑟之合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15章 再次相遇第32章 比武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76章 千刀血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8章 琴瑟之合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16章 如何戰?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38章 再次進宮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60章 潛規則?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93章 勸和第59章 路途艱辛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4章 不速之客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章 不速之客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268章 託孤?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39章 壽辰(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158章 出海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37章 利器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48章 大事也第95章 刻石記功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3章 三月三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