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塞曲》

一行四人往芙蓉園去,房淑追上去,挽着鄭燕的手走在前邊,低聲說着悄悄話!

四人都是神采非凡,走在街上回頭率還是頗高,引的衆多路人側目。

芙蓉園人山人海,到處都是遊園賞燈的男女老少,園裡活動還挺多,有燈會、戲曲、雜技等,還有文人騷客們聚在一起吟詩作賦,各種各樣的花燈看的人眼花繚亂。

逛了好一會,故作矜持的鄭燕也終於露出一副女孩心態,回望了李業詡一眼,和房淑兩人蹦蹦跳跳的在人羣中穿梭着看熱鬧去了。

聽李業嗣講,今日燈會的掛燈種類數量雖然沒有元宵節時候豐富,但都是宮內將作監所製作,工藝與花樣更是出色,而一年之內的兩次燈會,自有唐以來也是第一次。

賞過燈,品過戲,看過雜技,李業詡還在感慨唐時候文化的豐富多彩,意猶未盡時,房淑已經喊累了。

偷偷地從家裡溜出來,僱了輛馬車到西市,又從西市步行到曲江畔,雖然一路興致挺高,但也讓嬌生慣養的房淑累壞了。

“累死我了,燕兒姐,你累嗎?我們找個地方歇歇吧,”房淑垂着兩隻手,伸着舌頭,作一副可憐狀。

“我是不累,既然你累了,那我們去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兩位公子,你們意下如何?”鄭燕瞅了一眼李業詡道。

“那我們找個地方坐一下吧,”李業詡看了想笑。

“大哥,那兒有個亭,我們上去坐坐吧。”李業嗣指着遠處,提議到。

順着李業嗣指的方向看,不遠處假山上有一亭,因地處偏僻,並沒很多人在上面。

四人避開人羣上假山高處,走在亭中,邊上不多的幾個人許是自慚愧形,也都走了。

放眼望去,整個芙蓉園繁燈如織,人流如潮。

“翼哥哥,你都好久沒上我家府裡來了,遺直、遺愛都很記掛着你呢,”房淑側過臉,有隱隱的羞色,看着李業詡說道。

“近段時間有一些異常事兒,也都沒了空,”李業詡笑了笑道,終於聽到關於房遺愛這個活寶的消息了,眼前這位房淑如此靈秀,真想不出來作爲弟弟的房遺愛會是那麼草包樣的貨色。

“燕兒姐,翼哥哥以前常教我家兩位弟弟練習武藝的,”房淑笑嘻嘻道。

鄭燕聽了稍稍回頭,對李業詡道,“小女子一再聽聞李公子文武雙全,文采更是不凡,不知今日公子能否稍稍展露一下,以應此景,讓我們見識一下?”鄭燕還特別是加重語氣說文采,以此奚落不敢應自己的挑戰。

“姑娘過獎了,以前在下只是信口胡語,一些見不得人的拙作,讓姑娘見笑了,”李業詡頗爲尷尬,不知自己以前都有些什麼名聲在外,作了那些歪詩。

“翼哥哥什麼時候這麼謙虛了?”房淑笑笑道,“去年你不是在府上隨口作了首詩嗎?我爹爹都稱讚你呢!”

“在下真的是才拙詞窮,萬不敢當兩位姑娘如此擡舉,讓兩位姑娘見笑了,”汗,真要讓自己做詩,那不如殺了自己算了,自己又不是什麼中文系畢業的,哪有如此文采,即使是中文系畢業,也做不出什麼好詩來,如今大唐盛世,著名詩人們輩出的年代,敢在唐朝說自己會做詩,那是要羞死的!

“李公子是瞧不起我們了,”鄭燕有些譏諷地望着李業詡說道,話裡有隱隱的惱羞和失望,還有一些淡淡的委屈樣。

李業詡呆了一下,怔怔地看着鄭燕,眼神交會,竟似有些異樣。

“大哥,怎麼了?”屁事不懂的李業嗣地臉好奇地問道。

“沒什麼,看到遠處精彩的東西,”李業詡有些尷尬。

“哈哈…”房淑覺得有趣,終於憋不住大笑起來,“剛纔翼哥哥應該在想名詩佳句了,想到了沒啊?”一臉戲謔的神情。

李業詡當下長嘆一聲,說道,“那在下就勉爲其難,略作一二,如有見笑處,還請兩位姑娘多多見諒,”謙虛不一定是美德喲,不會做詩,背詩總會的吧?!

背什麼詩呢?想想記着的佳句,應眼前景象的,記得的不多,…今天雖然是十五,但元宵節過去已遠,而眼前又是燈會的勝景,擡頭看一輪圓月。

李業詡有些迷糊…

邊上三人一臉期待地看着他!

擡頭望着一輪明月,眼前的芙蓉園熱鬧非常。一步,二步,三步,有了,想到一首,“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閒不睹初興盛,羞作男兒寸功無,”自己稍稍改一下,不也是一首好詩嗎?李商隱,咱篡改了你的名作,你就自個在一旁生氣吧,李業詡有些得意。

眼前兩個女孩都有些呆了,李業詡吟出的詩讓他們心頭一震。

也許因爲連年戰亂對文化的摧殘,百廢待興的初唐時期有名的詩人和詩作少之又少,在社會上留傳的名詩佳句也不多。而此時的初唐,承襲的還是南朝宮體詩,流行於宮廷和高官貴族階層,用詞多華藻綺麗空洞,應景應物的詩並不多!

也因爲唐初政治的開放性,唐帝國國力空前強盛,經濟和文化發展迅速,唐中後期漢文學特別是詩歌得到長足的發展,名家輩出,李白、杜甫,等留下不知多少名作,以至後來,都沒法超越這個時代了,說到詩就是指唐詩。

李業詡這即景詠情的詩可以說是一種異常清新的風格,難怪面前這兩個女孩會感到驚異。

“真是好詩,”房淑拍着手道。

“李公子真的好才氣,”鄭燕也讚道,“公子的詩才讓人感慨不已,即應了眼前的景象,又道出了心中的遺憾!”

“詩賦本就是通過語言和韻律反映生活,抒發情感,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精神世界的一種方式,沒景,無情,怎麼能寫出好詩呢?”李業詡微微一笑道。

留傳千古的名作,有幾首是無病呻吟的?!

“翼哥哥,你再做一首麼,”房淑一副渴盼的樣子。

“公子祖父乃我大唐第一武將,戰功無數,”鄭燕輕言問道,“聽此詩,莫非公子想效仿你祖父,入伍從軍,上陣殺敵?”

李業詡一愣,鄭燕問這個做什麼?

李業嗣看李業詡不答話,幫腔答道,“大哥一向以漢之霍去病爲榜,‘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只想着在戰場上建立一番功業。”

“是啊!好男兒志在四方,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纔是男兒本色,”李業詡正色道,“可惜空有一身武藝和抱負,現在只能呆在家裡無所事事,我真怕辱沒我祖父的威名吧!”

想起帶兵打仗,李業詡就渾身熱血沸騰,自己後世是一名軍人,卻又重生在征戰四方的初唐時代大唐第一武將家裡,或許軍隊和戰場都是自己永遠的歸宿…只是何時能領兵去打仗呢?

“翼哥哥,是否是你祖父不讓你從軍呢?”房淑好奇問道。

“那倒不是,許是他老人家看我還太年輕了,但男兒習武是爲了什麼?當是從軍殺敵,保家衛國,開疆拓土,如今我大唐敵患未盡,四夷未服,想我祖父如此年紀還征戰沙場,想想爲我大唐江山立下無數的將軍們,我汗顏呀!”李業詡嘆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仰天長嘆一聲,脫口吟出這首註定流傳千年的名作。

只不過誕生的年代提前了…

半晌,沒有了聲響,李業詡一看,幾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

“這是什麼詩?是公子所作?”稍後鄭燕輕聲地問道。

“《出塞曲》!”

第9章 有後了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60章 潛規則?第75章 女助手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39章 伏俟城外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59章 回家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4章 回府(上)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4章 坊間傳聞第158章 出海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3章 三月三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55章 抵達幷州第25章 顯神威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75章 女助手第28章 無可奈何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69章 佈置任務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46章 好馬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6章 戰爭佈署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6章 大婚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9章 有後了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39章 壽辰(下)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24章 一場鬧劇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75章 封賞第22章 再次分兵第8章 凱旋之師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38章 再次進宮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60章 潛規則?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16章 如何戰?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90章 抵達靈州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54章 大軍班師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8章 凱旋之師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
第9章 有後了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60章 潛規則?第75章 女助手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39章 伏俟城外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59章 回家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14章 回府(上)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4章 坊間傳聞第158章 出海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3章 三月三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55章 抵達幷州第25章 顯神威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75章 女助手第28章 無可奈何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69章 佈置任務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46章 好馬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6章 戰爭佈署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6章 大婚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9章 有後了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39章 壽辰(下)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60章 其樂融融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24章 一場鬧劇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75章 封賞第22章 再次分兵第8章 凱旋之師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38章 再次進宮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60章 潛規則?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16章 如何戰?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90章 抵達靈州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54章 大軍班師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8章 凱旋之師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26章 捷報傳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