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

“陛下,高延壽和高惠真,率殘部三萬六千八百人,向我軍請降…”李世民帳內,李世績正在向皇帝報告情況。

各部的戰果正在統計,張亮部因沒有有效到達出擊位置,還正連夜追擊潰逃的高麗後軍,李道宗、牛進達、執失思力等將也都還在率軍清掃着潰敗的高麗人。

而據已經清點的戰果,在虜北山這個山谷內發生的戰事,高麗大軍被我殲一萬五千餘人,俘五萬人左右,如今再加上高延壽和高惠真所部投降的這三萬七千人磡,已經有十萬餘人被我軍消滅,餘下的還有多少高麗人被殲,明日基本可以知曉。

“將高延壽和高惠真帶來見朕!”李世民精神大好,前些日子因爲運送的火炮炮彈發生爆炸帶來的壞心情,因爲這場戰役的巨大勝利,而煙消雲散了。

“是,陛下!”李世績應令,命人將押在帳外待命的高延壽和高惠真帶進來。

出乎所有人的意外,高延壽和高惠真在帳門外就跪了下來,一直以膝行進帳來,頭垂得很低,至李世民面前,更是把頭伏在地上。

“參見大唐皇帝陛下,罪臣高延壽…高惠真前來請罪,”高延壽和高惠真一前一後地說道,“臣等冒犯天威,率軍與陛下親領的大軍作戰,實是罪該萬死,還請陛下責罰!”

李世民一副卑鄙的神色看着跪伏在地的高延壽和高惠增,站起身,沉聲說道:“東夷少年,可以在海曲之地跳梁橫行,至於摧堅決勝,肯定及不上朕這般老人,爾等今後還敢與大唐天子戰乎?”

聽李世民如此嘲諷的話語,高延壽和高惠真不敢應答,只是不住地以頭觸地,一再請求李世民責罰他們所犯下的罪過,並表示願意任大唐皇帝驅馳,衆人看過去,兩位高姓的歸降高麗人額頭上都滲出了血跡。

李世民看到高延壽和高惠真這般的表現,很是滿意,站起身,從座上走到高延壽和高惠真前邊,語調也放緩了,“起來吧!”

“罪臣不敢起身!”高延壽聽到李世民如此說,又感受到那一份讓人壓抑的皇者霸氣,心內更是惶恐,略擡起頭看了一下面前的李世民,又把頭伏了下去。

“若是你們早一步歸降,這數萬高麗將士,也可以免以身死,對他們來說,你們是罪人,”李世民又加重了語氣,卻是邊說邊走回了座上,“朕希望你們能爲他們贖罪。高麗權臣泉蓋蘇文弒君犯上,作亂天下,爾等不替你們的君王高武復仇,還爲虎作倀,與我討逆之王師作戰,實是不該…”

李世民這幾句說得更是讓高延壽和高惠真心驚膽戰,高延壽鼓起勇氣擡起頭,看着李世民道:“陛下,罪臣等願意任陛下驅使,率軍討伐泉蓋蘇文…”

聽高延壽如此說,高惠真也跟着表示,願意領軍討伐泉蓋蘇文,以爲先前犯下的過錯贖罪。

兩將起初都是不願意聽從泉蓋蘇文的命令,無奈受其所迫,再加上族內一些人的鼓動,這才集領大軍救援遼東,如今兵敗被俘,已經沒得了選擇,唐軍戰力如此出衆,皇帝還有衆將的謀略更是高麗國內君臣所不能比的。

再看看李世民身邊數量衆多的歸附胡將,如今同樣被委以重職,即是現在在李世民的帳內,都可以看到幾名歸附的胡將。向大唐請降,不失爲一條最好的路,高延壽在決定舉部向大唐請降時候,就已經做出了決定,如今皇帝這般責難之下,更是想表示自己歸附的一份決心。

“你們如此決定,朕甚是欣慰,先下去吧,朕自有決定!”對兩位降將如此表示,李世民卻不置可否,示意他們下去休息——

第二日,各地的戰事都已經結束,張亮所部雖然遲了一些到達戰場,但想贖罪立功的張亮,率麾下諸將奮勇殺敵,在李道宗、牛進達、執失思力所領部的配合下,於樑水與烏骨江交匯處,將逃跑的高明博所領的三萬高麗後軍及一部分中軍的潰兵團團圍住,最終沒有退路的高明博,選擇了投降。

這第二天的戰鬥,共計斬殺高麗人兩千餘,俘四萬,至此,高延壽、高惠貞所領的高麗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

此戰共計斬高麗人約兩萬,俘近十三萬人,繳獲戰馬五萬餘匹,糧食十萬擔,牛五萬頭,鐵甲萬領,其他器械無數,戰果無比輝煌。

戰果清點完畢後,李世民惱於靺鞨一部的反叛,下令將俘虜的數千靺鞨人全部坑殺。

這樣空前巨大的勝利,還有坑殺靺鞨降衆的行爲,使得高麗舉國震駭,黃城、銀城等高麗守軍皆棄城而逃,數百里內皆無高麗人煙,唐軍在烏骨江與遼城間,如入無人之境般。

白巖城的高麗守將孫代音在聽聞高延壽的十五萬大軍被盡殲後,也馬上舉部獻城投降,如高延壽、高惠真般,跪行至李世民的帳內請罪,李世民在責罵了幾句後,也接受了孫代音的請降。

貞觀十九年六月十五,李世民在遼東城下發詔令,改遼東爲遼州,以白巖城爲巖州,將我軍取得大勝的虜北山改名爲駐蹕山,並將遼東的戰況以人飛報傳回到長安,在傳報中李世民更是得意地向留守長安的太子及諸臣炫耀:“朕爲將如此,何如?”

同時,李世民以高延壽爲鴻臚卿,高惠真爲司農卿,並將所俘的高麗十餘萬士卒,皆押往至內地。

而違反軍令,從遼東城部登陸的張亮,被李世民嚴責,除其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職,押於遼東城,待平定高麗後再問罪——

“諸位愛卿,遼東諸城除安市、建安等少許城外,皆被我所取,今日我們商議,下一步如何行動!”諸事都處置妥當,大軍也休整了幾日,李世民召集諸將,商議後續的軍事行動計劃。

“陛下,我大軍連續取得巨大的勝利,安市、建安諸城有若驚弓之鳥,我大軍取之易如反掌,臣覺得,我們應該集大軍先攻擊這兩城,待取了安市、建安後,再揮入東進、南下,攻取平壤!”行軍大總管李世績先一步站出來說道。

對李世績的主意,李世民並不認同:“朕曾聞安市城險而兵精,其城主楊萬春神勇,泉蓋蘇文之亂,楊萬春不從,泉蓋蘇文曾發兵擊之,卻不能下。建安兵弱而糧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也,朕覺得可以先攻建安,待建安下了,則安市必是我囊中之物,此正是兵法所謂‘城有所不攻’者也!”

見李世民如此說,李世績急道:“陛下,建安在南,安市在北,我軍糧草輜重皆在遼東,如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敵軍斷我運輸之道,那我軍將非常的被動,天子親處,不能兒戲,臣覺得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了,取建安易如反掌也!”

見李世民和李世績如此說,早就想發表意見的李道宗急忙說道,“陛下,臣有不同意見!”

“講!”見李道宗如此神態,李世民心裡一動,但不動聲色地說道。

李道宗娓娓說道:“陛下,我軍如此大捷,遼州以東高麗守軍皆望風而逃,唯安市與建安守將不爲所動,臣覺得,我大軍還是應舉兵東進,再南下,直取平壤,若是攻取了平壤,那安市、建安不足爲患也!”

“陛下,罪臣也有一議!”剛剛歸降的高延壽跟着李道宗站出來道,“罪臣等既委身於大唐,不敢不獻其誠。罪臣以爲,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爲戰,並不容易拔也。今罪臣等以十餘萬之衆,與陛下所領大軍遭遇,卻頃刻間潰敗,國人膽破,烏骨城據守的乃耨薩老耄,不能堅守,罪臣建議陛下移師攻烏骨城,可以朝至夕克,其餘擋道小城,必望風潰敗,然後收其糧草輜重,趁勢而行,平壤必不可守也!”

“陛下,正是如此,”高惠真也忙上前道,“如今天已經快入秋,若是安市久攻不下,必將誤我大軍的行程,無法在入冬前兵進平壤,那將功虧一簣,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臣也認爲,我大軍應急行向東,在取得烏骨城後,南下直擊平壤,若平壤被攻取,則高麗就將亡矣,安市孤城,必不可守!”牛進達也站了出來,對剛纔李道宗和高延壽、高惠真的提議表示認同。

“陛下,臣以爲,我大軍可以分兵擊之,以大部急行,攻取烏骨城,待取得烏骨城後,直接南下攻取平壤,以小部圍攻安市與建安,待我後續火炮炮彈運抵後,此兩城定是可以攻下!如今我大軍人數已經不少,且沒有受到什麼損失,正是可以分兵擊之!”剛剛傷口有些癒合,因錯過殲滅高延壽所領這十五萬大軍而有些沮喪的契苾何力站出來說道,“臣願領一軍,直擊平壤!”

聽諸將如此說,剛剛建議皇帝先攻取安市的李世績,也一副沉思的樣子,不再發表意見。

李世民盯着李世績看了一會,見李世績沒有什麼表示,正想開口說什麼,李道宗又站出來說道:“陛下,臣願領一軍,直擊平壤,陛下以一軍留遼東,以防萬一,此乃萬全之策也!”

聽了李道宗再如此說,李世民似下了決心,猛地站起了身,以很高的聲調對諸將命令道:“諸卿不必再議,朕決定,我兩路大軍重新在遼東分兵,以契苾何力代張亮職,轉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部攻擊安市、建安、國內諸城,李世績轉任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與朕一道,率大軍直擊平壤…”

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40章 伏俟城內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8章 琴瑟之合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53章 青海道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7章 會師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36章 收留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90章 抵達靈州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73章 復職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4章 不速之客第11章 陽春白雪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4章 不速之客第2章 重生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51章 如何善後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22章 剖析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2章 重生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48章 大事也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56章 爭功第28章 軍事屯田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6章 李靖辭相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67章 出征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3章 皇帝巡視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章 《出塞曲》第2章 即將開始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
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40章 伏俟城內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8章 琴瑟之合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53章 青海道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7章 會師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36章 收留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90章 抵達靈州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73章 復職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4章 不速之客第11章 陽春白雪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4章 不速之客第2章 重生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51章 如何善後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22章 剖析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2章 重生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48章 大事也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56章 爭功第28章 軍事屯田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6章 李靖辭相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67章 出征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33章 皇帝巡視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章 《出塞曲》第2章 即將開始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16章 會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