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

李世民踱着方步,沉思不語。

一旁的李靖和候君集也都不敢吭聲,但兩人卻有着完全不同的心情。知道李世民不是因爲李業詡如此魯莽而發怒的李靖,心情有些輕鬆。

而候君集則一臉沉重的表情。雖然殿內生有炭火,但他心裡還是有些發寒,不知道李世民會如何處置這些失職的各衛主官,還有他這個剛剛上任的兵部尚書。

李世民終於停下腳步。

“君集,你傳令下去,囑各衛加強戒備,防止有人偷襲…但對於受到攻擊之事,不得過於張揚,不得傳於軍外,”李世民停頓了會,猶豫着才說,“對來犯者…只准生擒。”

“是,陛下,臣明白,臣先告退…”

李世民看着候君集走出殿外,轉頭問李靖:“藥師,你看李業詡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不簡單啊!”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陛下,這小子只不過是僥倖,若各衛加強戒備,再攻擊定是沒有如此輕鬆成功的,恐怕沒有機會得手了!”

“作戰時,天時,地利,都需要掌握利用,而李業詡這次突襲則充分運用這兩者,不能說是僥倖,而是有頭腦!”李世民指指自己的腦袋。

“陛下,臣覺得,這小兔崽子這樣做有些無法無天了,依臣看,不能如此鬧騰了,不然,軍營中會被鬧的人心惶惶的。”

“無妨,朕當初同意李業詡的實兵演練計劃,並且不照會各衛主官,就是有意讓他練兵,同時也磨練一下各衛的戰備能力,如今看啊,我們軍隊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啊!”

“軍中是需要加強各方面的訓練,征戰未停,防備不能鬆懈,”對於右衛和左領軍衛中表現出來的弱點,李靖也很是感覺憤憤,若是戰時在他領軍下,出現如此情況,那定有一部分人要倒黴了,“陛下,軍中需要進行一些動作。”

“言之有理,朕早有此想法,你看這樣行吧,”李世民和李靖悄悄地商議一番。

“陛下,臣覺得可行,只是這小子,”李靖心裡其實樂開了花,“陛下不責罰李業詡了?”

“朕爲何要責罰?”李世民看着故意有此一問的李靖,露出了古怪的笑容,“若各衛有戒備情況下,還能得手,朕必有嘉獎…不知這臭小子接下來襲擊目標又是哪一衛了?”李世民說着,又悶哼了聲,“朕倒想見見這小子了,很久沒和他聊聊家常了,只是現在不知他們身居何處,藥師你可知他們的行蹤?!”

“臣推測,這幾日,這小子定會回府來找老臣,到時臣會告誡他一番。”

“唔,你若見到他,就讓他進宮來見朕吧,有什麼一事兒需要協調處置的,也由你去做吧…你也下去吧,”李世民揮揮手。

“是,陛下,老臣告退。”

---------------------------

天寒地凍的日子裡,行人稀少。

被人襲擊的右衛和左領軍衛都派出了偵騎四處巡查,但方圓十里內,竟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的蹤跡。

一整個白天,李業詡帶着隊員們在山洞裡輪流休息睡覺。設置了三道暗哨,每道暗哨兩人,因爲天氣寒冷,隊員們每半個時辰左右就換一次崗,隊員們潛伏在雪地裡,一身雪地的潛伏僞裝,即使走近了,也不會被人發現。

山洞口用樹枝和雪做了僞裝,通往山洞的小路,也用樹枝和雪做成了一串看上去和周圍環境融爲一體的路障,還有一系列的機關和陷阱。不熟悉環境的人,根本不會上這兒來,也發現不了這個山洞。即使熟悉環境的人,遇上了幾個路障,也會知難而還,若還一意孤行要上去,那機關和陷阱將會以非常狂熱的形式迎接他們,當然還有隱藏的哨兵。

雖然也曾有軍中巡騎往這邊來,但都在山腳下止住了腳步,誰也不願在這種日子裡往大雪堆積的山上來。

兩個白天和黑夜在平安中度過,隊員們都養足了精神,補充好食物,體力也恢復如常了。

天又近黑了,李業詡召集隊員介紹了今天晚上的行動攻擊目標。

各人檢查好自身的裝備,清理乾淨山洞內留下的痕跡,依次下了山。

途中不斷變換着隊形,保持着相互警戒和呼應。雪地滑行的速度挺快,不久就溜到長安城牆下,三大門樓邊。各城門早已經關閉,城樓上也靜悄悄,只有幾個城門樓附近有偶爾巡邏的哨衛經過。

長安外城城牆高達十數米,除非長個翅膀,變成鳥兒,或者是神仙才能飛進去,對一般人來講,面對如此高大的城牆,只能望牆興嘆了。

但隊員們手中有攀登索,用特製的弩弓可以發射百米遠,射高也有三四十米,且定位也比較精確,要登上城樓並不是難事。

攀登索一頭有抓鉤,覆有除音的棉織物,拋擲到城牆或者山頭,可以輕鬆地抓住而不發出很大的響聲。

隊員們看着高高的城牆,興奮之餘又有些緊張。畢竟這不同於平常的訓練,這是帝國首都的城牆,上面有巡邏的士兵,五十多名隊員要快速地上去,不被發現,還是有難度的。

已經快半夜時分,李業詡指揮隊員們選擇了幾處比較僻靜的地段,發射了幾支響箭靜聽一會,城牆上沒有反應。

李業詡隨即下達了發射攀登索的指令。

射手調整好弩的射程,射高只比城垛口多上一點,發射的太高的話落點不易掌握,且容易發出大的聲響。索上的利爪子緊緊地扣在城牆上,用力拉幾下,非常牢固。

每條繩索分別有一名隊員開始攀登,餘下的隊員則拉着弓,箭上弦,警覺地注視着四周及城樓上的情況。

很快,各位置打先的隊員上了城樓,發出安全的信號,並在城牆上作好警戒。

剩下的隊員每根繩索兩人一次,保持一定距離向上攀登。

這十幾米的登高對他們來講實在是小菜一碟,一刻鐘左右時間,所有隊員們都上了城牆,分散在周邊。

按事先佈置好的任務,李業詡、蘇定芳和鄭仁泰帶着隊員分三組去襲擊安化門、明德門、啓夏門城樓上的守衛,李業詡親自帶着隊員攻擊守衛最多的明德門城樓。

三人分別帶着隊員潛行到門樓位置,在稍遠處隱身下來。

門樓上守衛的士兵並不多,大部分守城的士兵都在門樓下的營房內。

待巡哨的一隊士兵出去後,李業詡帶領隊員們悄悄地摸到門樓外,幾名隊員警戒,另幾名隊員悄悄地隱身潛行到門樓的上面,偵探好情況。攻擊命令下達後,隊員們快速衝入門樓內,乾脆利落,轉眼之內就把剩下並不多的幾名士兵制服了。

門樓上正烤火取暖的士兵們甚至沒機會看清這些從天而降的神秘人長的什麼樣子,就被打暈了塞住嘴巴,捆了起來扔在一旁。

其他兩個城樓發爲得手的信號。

見攻擊得手,李業詡發出撤退了指令,隊員們很快地從城樓上滑到城門外,與在另外兩城門樓完成襲擊任務的隊員們會合,快速撤離。

而李業詡帶着李成和李萬,則往自個府裡趕。他得回去向李靖彙報一下情況。這襲擊守城營房的事情雖然曾寫在原先的計劃上,但一會鬧將起來,可是大事了,得要去說明情況。

--------------------

街道上空寂無人,偶爾有幾隊巡邏的士兵和打更人走過,三人隱蔽前行,輕鬆地避開。

很快來到府門外,李業詡帶着兩忠僕來到一僻靜處的圍牆,翻牆進入府內,吩咐李成和李成在外守着,自己進了李靖的園子。

已經是後半夜了,李靖的書房內還點着燈,李業詡上前敲敲門,輕輕地叫了聲,“祖父…”

“進來吧,渾小子,”裡面傳來李靖異常驚喜的聲音。

“祖父,孫兒來看您了,”李業詡進去施了禮,笑嘻嘻地看着李靖說道。

“好小子,挺有本事的,動靜還鬧得挺大的,一夜間把右衛和左領軍衛都攪得天翻地覆了,說說,今晚又上哪兒去鬧騰了?”李靖放下手中的書,笑呵呵地看着李業詡道。

“祖父,孫兒今晚把明德門、啓夏門、安化門城樓上的守衛給捆了起來,”李業詡有些得意地說道。

“什麼?你把三座城樓上的守城官兵都解決了?”李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一下站了起來,“臭小子,你可知道城樓沒人守衛可是要出大問題的。”

“祖父,不會的,一會就會被人發現的,”李業詡把攻擊的經過講了一遍。

“看來,今天晚上城裡可要熱鬧了,那些守城的兵士要折騰到天亮了…”李靖示意指着邊上的椅子說道,“翼兒,你先坐一會,”李靖說着走了出去,一會,聽到有急促的馬蹄聲從府內出去。

臉色恢復正常的李靖走了回來,在李業詡身邊坐下,“翼兒,你剛纔說你們是從城外攀爬城牆進入城內的?”李靖有些不可置信,“這城牆可是那麼高,你們用何手段進來的?”

“祖父,我們用弩弓發射攀登索,很輕鬆就進來了,”李業詡把進入城內的情況又細細地講了一遍。看李靖臉色如常了,又笑嘻嘻道,“孫兒可是都好久沒回來看您了。”

李靖聽了神色嚴肅地盯着李業詡看了好一會,才放鬆神情說道,“翼兒,我會向皇上稟報這一切的,但願…”似又擔心什麼,不過馬上換了口氣,說道,“皇上他也要見你,皇上已下令,要各衛做好防備,你要小心,等再成功一次,就進宮見皇上吧。”

“孫兒明白了,”李靖說得有些猶豫,李業詡不知道他在擔心什麼。

“翼兒,我知道這幾日你定會回府來向老夫彙報情況,所以我就一直等着,”李靖看着李業詡的眼神滿是讚賞,“沒想到你今日就回來了。”

“祖父,我一會還要出城去,”李業詡心中有些不捨,難道回府一次,就要匆匆離開,甚至自己的小園都不能回去,可愛的丫頭也不能見上一面。

“不急,你先與老夫攻擊右衛和左領軍衛軍營的經過吧。”

“是,祖父,”李業詡把情況講述了一遍。

“唔,做的還漂亮,但你得注意,別鬧出人命來。”

“是…”

“好了,這些事以後再與老夫細談吧,”李靖湊近李業詡身邊,壓低聲音說道,“翼兒,老夫還要告訴你一件喜事,前些日子,挑了吉日,老夫親自上鄭府,把你的親事定下來了,完婚的日子也挑好了,等過了年,把婚事給辦了…如今你啊,可是有了婚約的人了。”

“啊,”經上次李靖壽辰時的事,李業詡雖然有這樣猜測,但聽到了還是有些驚訝,也有一絲喜悅。只是有些不真實,這定親竟然不要自己張羅,也不要自己出面,全然不知間,就和人家姑娘定了婚,也是疑問道,“祖父,真的?”

“傻小子,老夫還會騙你嗎?”李靖笑呵呵道,“皇上也知道了,但老夫看他有些惱怒,下次你見了,要當心。”

“是,祖父,孫兒明白,”李業詡站起了身,“那孫兒就先走了!”

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5章 回府(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2章 重生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24章 游泳訓練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章 重生第14章 回府(上)第76章 太子的事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8章 訓練繼續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22章 再次分兵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8章 凱旋之師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1章 緊急事件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45章 龍涎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54章 大軍班師第52章 鎮兵之將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49章 有佳人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8章 無可奈何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59章 回家第72章 這是誣告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48章 大事也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46章 取高昌城第59章 回家第4章 拍板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8章 大事也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
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5章 回府(下)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2章 重生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24章 游泳訓練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章 重生第14章 回府(上)第76章 太子的事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8章 訓練繼續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22章 再次分兵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8章 凱旋之師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1章 緊急事件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45章 龍涎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33章 皇帝巡視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54章 大軍班師第52章 鎮兵之將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49章 有佳人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8章 無可奈何第77章 訪客衆多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59章 回家第72章 這是誣告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48章 大事也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46章 取高昌城第59章 回家第4章 拍板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8章 大事也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6章 顏如冰進府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