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做魚籠子

不一會,孫享福和孫大力就在河邊的田地裡抓到了十幾只蝗蟲,後世他是專攻農業的研究生,對於蟲害有着相當深的研究,從田間地頭的蝗蟲數量以及天氣來看,最近這兩年很可能會爆發一次大規模的蝗災,貞觀二年那次蝗災的規模之大,還被大篇幅的載入了史冊,可惜孫享福不是歷史系的,他不知道這段歷史,只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判斷出了一些蛛絲馬跡。

蝗蟲被略作清洗之後,依舊是竹籤串起,在少年軍士一臉懵逼的情況下,孫享福將烤熟的第一隻蝗蟲塞進了自己的嘴巴。

“嘎嘣脆,雞肉味。”

吃完第一隻蝗蟲後,孫享福只說了這六個字,就見孫大力也用一副慷慨就義的表情將一隻快有十公分的大蝗蟲丟進了自己的嘴巴。

“嗯,真的有點像雞肉耶,要是有點鹽巴調味就好了。”

看着兩人大嚼蝗蟲的樣子,少年軍士有點相信蝗蟲這種令人深惡痛絕的蟲子也是可以吃的了,不過孫大力提到了鹽巴,他的行李物品裡還真有,於是從馬背上解了個小布袋下來。

“沾一點。”

“嗯,好吃。”

好吧,兩人再度刷新了幾個軍士的認知,他們是在生死之間摸爬滾打過的人,行軍艱苦的時候,蛇肉,刺蝟肉,老鼠肉他們都吃過,就是沒吃過蟲子,嘗試性的在鹽袋子裡沾了一點點鹽巴,這烤的焦紅的蝗蟲,還真就變成了一道美味。

於是,十幾只蝗蟲很快被幾個傢伙分食了,意猶未盡之下,砍竹子的村民也被他們吆喝到田裡捉蝗蟲,蝗蟲個大,頂飽,不像竹蟲只能給人塞牙縫,於是,每人在吃了十多隻蝗蟲之後,今天這一頓午飯,就算是華麗麗的結束了。

當然,在場的人並沒有多少人想到蝗蟲可以作爲食物這件事情對這個社會的意義,畢竟,不鬧蝗災的時候,蝗蟲也沒有那麼多。

“小子,你是個有趣的人,我記住你了。”少年軍士用竹籤剔了剔自己的牙縫,衝孫享福說了一句,就翻身上馬。

“這就是你所說的福緣?”孫享福並沒有奢望過這少年是個言而有信的人,但還是有些不甘心的道。

“小子,能被我記住,已經是了不起的福緣了,這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人,我還真記不住多少,不過勞你們忙活了半天,也不能什麼都不給你們,這一小包鹽巴,我就賞你了。”

說着,少年將那個小布袋的口子札好,向馬下的孫享福扔來。

鹽包入手,一斤左右的樣子,足夠一戶人家吃好久了,關鍵這少年的鹽包裡裝的是細鹽,哪怕只有一斤,拿到縣裡集市上,也能賣上幾十文,夠買好幾斤糜子了。

唐初耕地雖多,但產出較少,由於戰亂,不能務農的人數比例較大,所以糧價居高不下,一斤糜子大概七八文錢,一石的價格去到了一貫,而一石大米小麥的價格去到了一貫五左右,所以,哪怕是做重體力活的勞力,每天掙三十文錢,一天也只能吃的起兩頓飯,每頓飯還不能超過一斤糧,不然你家裡其它人就吃不上了。

正當孫享福根據原主人的記憶換算着這包鹽巴的價值的時候,一行幾個騎兵都跨上了自己的戰馬,沒有多話,打馬就走,他們在這個村子耽誤的時間已經夠長了,還有好多個村鎮等着他們去宣撫,只是跑了一段之後,那少年軍士卻是回頭向有些發愣的孫享福喊道“我還會回來的,到時候可要弄些更新鮮的東西招待我。”

這就是個出來遊玩的富家子。

孫享福心裡這麼嘀咕着,卻見好多村民們已經靠向了還沒有燃盡的火堆,而他們的手上,都在烤着蝗蟲或者竹蟲,尤其是一些小孩子,等軍士走遠了,他們纔敢靠過來,看着父母手中燒烤的散發出香味的蟲子,比了賽的流哈達子。

“各家都缺糧,所以,大力哥,咱們得想辦法了。”

從前的時候,孫大力從來不覺得孫享福有什麼腦子,大多數時候,都是跟在自己屁股後面瞎混,可今天,一切都變了,故事的主角一下子從他變成了孫享福。

出於習慣,今天孫大力除了在孫享福說竹蟲可以吃,和蝗蟲可以吃這兩件事情上稍微保持了一下懷疑態度以外,其它事情還是對孫享福言聽計從的,就像從前孫享福對他也是言聽計從一樣。

事實上,孫享福今天也就只做了這兩件事,而且都被孫大力質疑了,然後他的質疑又被事實給粉碎了,所以,此刻聽到孫享福說要想辦法的時候,孫大力理所當然的認爲,只要他們還在這個村子,就沒有什麼辦法可想,這也算是他對孫享福的第三次質疑。

“我要能想到辦法,就不會天天窩在這個小村子裡了,我看還是趁田裡蝗蟲多,咱多抓一些,晚上還能對付一頓,不然一會都被這些餓死鬼抓光了。”孫大力指着一羣圍着火堆烤蝗蟲的村民道。

“你就這點追求?蝗蟲可不能吃一輩子。”

望着婉轉盤旋在村子坡下的小河,孫享福突然有了主意,現在正是夏天,是魚貨最豐盛時期,坡下這條小河雖然不太深也不太寬,但源遠流長,是渭水的支流,裡面的魚貨應該不少,而且,古人的捕撈水平很有限,像黃鱔,泥鰍,這種難以捕捉的魚類,古人很難大量捕撈。

而後世的孫享福是在農村長大的,後來上了農大,又去農村實習搞研究,可以說,二十幾年光陰基本上都是在農村渡過的,閒暇時摸索了很多捕魚的手段,給餐桌上添碗菜的同時還能撈不少外快。

“那個,大力哥,我記得你會劈竹篾,編竹籃的吧!”

“嗨,那東西,誰家的不會,你自己不也編過東西麼,你要是想編什麼框子,婁子去集市上賣的話,就省省吧!賣不到幾文錢,省得來回十幾裡跑路把肚裡的食都消光了。”

“不是,我想要編的是新奇東西,專門用來捕魚的,咱村門前這條河那麼長,我就不信裡面沒有魚。”

“捕魚?”孫大力聞言意動。

“對,就捕魚了,先把肚子填飽,再想其它辦法,咱把那些砍下的竹子拖回家去,劈篾,編竹籠。”

說幹就幹,孫享福將自己的想法跟孫大力說過之後,兩人就拖着幾條大竹回了自家門前劈篾,所謂的篾,就是將竹子順着節,劈成細細的條狀。

而捕魚的籠子,其實沒有什麼訣竅,就是尾部那個只能進不能出的口子要打好,主體的大小可隨意,最頂端留一個可以把魚貨倒出來的口子,用木塞封住,最好是能綁些蚯蚓之類,氣味道大,魚喜歡吃的誘餌在裡面,只要不是河裡真的沒有魚,這樣的竹籠下到水裡,多少能撈些魚貨上來,而且是泥鰍鱔魚類的居多。

等孫享福回到家的時候,發現自己留下的兩碗糜子粥已經被弟弟妹妹偷着喝完了,想來今天下午他們再也吃不下什麼東西的了,吃飽了就得運動一下,才能幫助消化,於是孫享福將家裡的鏟子找了出來,叫兩個小傢伙去挖些蚯蚓,而他和孫大力,則專心的劈篾,編籠子。

黃昏時分,十幾個大小不是很標準的魚籠子編好,並往裡裝了蚯蚓之後,兩大兩小四個人就挑着十幾個籠子到村前的小河裡,尋水草較多的位置開始下。

“記住,籠子一定要留一部分在水面上,木塞前頭的木樁要插到有硬度的泥土裡,免得大魚進了籠子,把籠子掙脫到河中央,被水沖走。”

第一次下魚籠子,四個人都有點小興奮,由於編織水平的問題,一下午只做了十幾個,所以,不一會,魚籠子就都被放進了水裡。

“明兒個天矇矇亮的時候來取,一準有魚。”

帶着美好的願望,四人開始返程,而這時,忙碌了一下午的孫享福和孫大力兩人肚子又開始咕咕叫起來。

“要不,咱再去抓些蝗蟲來烤了吃吧!”孫大力提議道。

“不急,抓蝗蟲,天黑纔好抓,現在咱們先回去準備準備,今天晚上,一準能抓到明天一天也吃不完的蝗蟲。”孫享福胸有成竹道。

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13章 溪村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235章 胡商到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743章 到船廠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564章 入城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40章 談條件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760章 治理難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61章 錯失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177章 王旭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751章 發動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755章 過黑海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
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13章 溪村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235章 胡商到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743章 到船廠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564章 入城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340章 談條件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760章 治理難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61章 錯失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177章 王旭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751章 發動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755章 過黑海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