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

孫享福知道臺下這些並沒有參與過養殖的人,可能已經被自己心裡默算出來的數據嚇壞了,便再度開口道,“咱們知道了雞鴨吃昆蟲魚蝦和吃糧食穀物的差距,那麼,咱們還要算一算,給這些雞鴨吃昆蟲魚蝦和給這些雞鴨吃糧食穀物的成本差距。

雞鴨一過萬,老百姓,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喂那麼多昆蟲魚蝦給它們吃的,因爲從之前摸索出來的養雞技術來看,想要雞更多的養膘,產蛋,必須得將其圈起來養,減少它們的活動。

不能放養,他們就吃不到那麼多的蟲子,而魚蝦,它本身就有超過糧食幾倍的價值,如果專門捕捉過來餵雞鴨,那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先將它的成本計算出來,根據實際狀況,如果只是用穀物,來飼養一千隻雞,其實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做到,一戶人家,專業養雞的話,可以達到好幾千,甚至過萬隻。

可是,要給這些雞鴨餵養這些高營養昆蟲,魚蝦,和青料製作成的混合飼料,那麼,就至少需要增加兩個人去專門弄這些飼料,剛纔你們應該計算過了,一千隻雞通過高營養飼料,一年能通過多產蛋,和少死亡,多創造大約八到十萬錢的經濟價值,可兩個人,專職去種植和收集昆蟲,魚蝦,適合雞吃的青植物做飼料,人工成本,以現在的工價算,就差不多要消耗五萬多錢,真正能夠增加的收益,其實只有三到五萬錢。”

“一千隻雞,能多賺三到五萬錢的差距,那也是了不得的進步啊!”見孫享福停了下來歇氣,長孫無忌再度接話道。

對於他這樣首富級別的人物來說,三五十貫或許並不算什麼,但對百姓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以現在的糧價,這些錢差不多能買一千石稻穀,這可是差不多五十畝高產水稻田兩季的收成呢!

長孫無忌這個捧哏的角色扮演的很到位,孫享福順勢便再接過話道,“那麼,問題來了,咱們大唐可不止養了一千隻雞鴨,全國所有的雞算起來,何止億兆,難道,這些雞全部靠人去捕捉昆蟲,魚蝦,來製作飼料餵養它們?”

衆人聽到這,才知道孫享福爲什麼要養蒼蠅了,因爲大家只是稍微在腦海裡想了想那個畫面,就紛紛開口道,“這當然不可能啊!”

一千隻雞,就要多兩個人專門製作飼料,那一億隻呢?十億隻呢?二十億隻呢?

大唐可不會讓上百萬的百姓專門去伺候雞鴨啊!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所以,剛纔,這個學生要講的,就是幫咱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你們沒有聽到他講的頭尾,以爲它只是要飼養蒼蠅,其實不是,除了蒼蠅之外,還有很多種繁殖較快的昆蟲可以養,而餵養蒼蠅,只是其中一個效率較高,技術並不複雜,能夠快速實現規模化的一種,它在成蟲之前的蛆狀,就是雞鴨非常喜歡吃的食物。”

聽到‘蛆’這個字眼,在場的許多官員都有一種作嘔的想法,想要轉身離開,因爲他們覺得,世間髒臭之物,莫過於這個東西了。

孫享福也是有些無奈的笑了笑道,“咱們要養的蠅蛆,可不是茅坑裡那些髒髒的蛆,而且,那些髒蛆,身體內有一定的毒素,如果直接大量的用來餵雞,可能導致爆發雞瘟,使得養雞戶損失摻重······”

然之後,孫享福就將一個比較科學的養蠅蛆的辦法給大家大致的講了講,其實,並非搞這個專業的人,也聽不太懂他說的什麼空間,溫度,之類的東西,只知道長江以南的地方大多數時間氣候溫暖,適合人工培育蛆,經過前幾輪的淘汰之後,就可以使它變的無毒,可以大量的給雞鴨食用,就是產卵過後死去的蒼蠅,也是雞鴨喜食的上好飼料。

而且,這個東西,想要規模化非常簡單,只需要多修建一些十平方米左右,比較密封蠅房就成,一間這樣的蠅房,就能養出至少兩萬只以上的蒼蠅,只需要持續投喂少量的豬糞,雞糞發酵的飼料,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得到這些大量的這種蠅蛆,讓養雞的人工成本,和飼料價格成本,下降一半以上,而且,也解決了雞鴨養殖規模太大,不能提供足夠多的昆蟲,魚蝦肉混合飼料給它們吃的難題。

“這,就是生物科學技術,給咱們創造的經濟效益。”

在孫享福說出這段結束語之後,現場包括長孫無忌在內的所有官員,至少安靜了一分鐘,纔將他說的東西大致理解。

此前,可從來沒有人想過,爲了飼養一種家禽,而去飼養一種昆蟲來作爲它的食物,而且,還爲了大量飼養這種昆蟲,去專門研究出一整套非常成熟的技術。

所以,當大家知道可以這麼做了之後,頓時感覺自己的任督二脈被打通,靈智被開啓了一般,再看那些張貼在活動黑板上的生物鏈圖畫的時候,眼睛就開始冒起了金光,因爲,這都是可以讓他們致富的思路啊!

“時間還早,大家可以一塊板一塊板的看,一個種類一個種類的瞭解,我只是大概的跟你們說一下,就目前九垸縣學掌握的昆蟲養殖技術,可以開發成較高收益的產業的,就有好幾十種。像李元昌那邊,武媚娘去了之後,應該要求你修建了蠅蛆房和蟻巢房了吧!明年,你們隨州的特產的紅頭蜈蚣的數量,一定會翻很多倍的,善陽製藥廠,以後應該是不會缺這味藥材了······”

孫享福特意這麼指出來說給大家聽,頓時便讓大家知道了,這些圖畫上面的每一個生物鏈,確實是可以應用到實際產業中的,而他們也更加能體會到孫享福剛纔所說的,生物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了。

不多時,孫享福就從舞臺上走了下來,而這時,一個學生已經接棒,開始講起了其它昆蟲的一些科學知識。

其實,這些蒼蠅啊!螞蟻啊!地龜啊!之類的,培養出來,只是作爲其它物種的飼料的昆蟲,經濟價值,都還不算高,還有許多這個時期已經有人開始養殖,卻沒有科學的形成規模的種類。

比如這個時期,人們已經知道了的雄性白蠟蟲可以分泌出白蠟,紫膠蟲可以產生紫膠,還有可以提取染料的胭脂蟲,但卻因爲飼養技術落後,並不能利用它們做成大規模產業,使其的產出惠及全民。

孫享福給大家普及更多的這種生物知識,就是希望大家早一點利用起這些人類可利用的資源,獲取一定的進步,像後世,別說什麼蠍子,白蝸牛,黃粉蟲了,就是價比金銀的冬蟲草,都已經有人工培養的了。

進了這遊園會,可謂是分分鐘都有乾貨,長孫無忌快速的在那些生物鏈,和生物介紹展示板前瀏覽了一遍之後,一把抓住了孫享福的胳膊就問道,“你們九垸縣學,就專門教授這些能夠幫助百姓做產業的‘科學技術’?”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也可以這麼說吧!我覺得,人類掌握知識的目的,就是爲了讓自己過的更好,這些知識,恰恰就是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對於孫享福這個理念,長孫無忌此時也是表示認同的,看了看左右,又小聲道,“那這些學生,我長孫氏高薪聘請回去開發產業,你沒意見吧!”

孫享福笑了笑道,“當然沒有,不過,今天過後,其它各家的人,估計也會有這種想法,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價高者得的情況,因爲,去那個企業就職,是這些學生們的自由,我也無權干涉。”

孫享福培育人才,是爲了推動社會進步,自然,也希望這些人才能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賺到錢,過的更好,在九垸縣這個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身心大多都是健康的,就算世家想用利益拉攏腐壞他們,其實也是枉然,因爲,再往後他們就會發現,這樣的人才,會越來越多的涌現到社會中,當百姓們個個都是人才的時候,他們那套,也就沒什麼用了。

聞言,長孫無忌有些鬱悶的道,“就沒有一點別的辦法?”

孫享福再度笑了笑道,“您把自己家裡這麼多孩子帶過來是爲什麼?怎麼還問我有沒有別的辦法?”

聞言,長孫無忌心道,‘幸虧老夫一早就猜到他的這些意圖’,嘴上卻道,“可他們自己來學,終究是慢了一些。”

孫享福搖了搖頭道,“慢也不打緊,反正這些東西,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都做成的,而長遠來看,你們長孫氏想開闢這樣的產業的話,也需要懂行的人來管着不是嗎?”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認同道,“是這麼個理,可是,如果老夫都將族中子弟派來九垸縣學讀書,其它各家,恐怕也會照做,到時候,你小小的一個九垸縣,恐怕也教不過來這麼多學生啊!”

“所以我才讓你在江陵城了留了近一半的地方嘛!一個都城級別的城池,沒有一所像樣的學府,那叫什麼話,咱們九垸縣學最早一批畢業的學生,只怕今後都要走上教育崗位的。而且,大家都來學,那才叫好,需求多了,規模自然就會大,等咱們大唐所有的學校教的都是實用之學了,咱們這裡國家就厲害了。”

在孫享福看來,教育問題,從來都不是那麼好解決的,即便是真的以實用爲本,也有可能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淘汰掉很多人,也幸好他當初是選擇了一個比較小衆的農科專業,還沒畢業,就被學校派到地方實習,然之後,直接勸他繼續讀研,其實整個大學時期,他一大半都是在做事,要是像其它一些專業,可能會在校園有很多時間談女朋友,過幾年很舒服的日子,然之後,隨着每年上百萬應屆畢業生一樣,混跡於茫茫人海中,做着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完全不對口的工作。

聽孫享福這麼說,長孫無忌有些意外道,“這些,你是早就想好了的?”

孫享福笑着聳了聳肩道,“這些,我需要想麼?我可從來都是走那,學校教育就鋪到那的啊!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嘛!您看看善陽,就是最早落實所有孩童都讀書的地方,現在,是不是已經開始在爲咱們源源不斷的提供人才了?”

長孫無忌一想,還真是,早前幾年,民間就有天下醫師出善陽的傳言,現在,已經不僅限於醫學了,那些在善陽完成了基礎學習的學生,現在要麼在長安國子監深造,要麼,已經直接通過科舉,入仕爲官了,而農學院的學生,也從今年開始批量畢業了,之後,可能就有天下農官出善陽的傳言出來。

“建,必須得大建,回頭我就給陛下上摺子,另外,老夫還想起一個事,你已經肯定了海外有不同於我大唐的糧食作物,那麼,海外,會不會有不同於我大唐的昆蟲動物之類的?”

“這是當然,探索隊,也有負責搜尋這些物種的職責,明年他們若是能安然返回的話,應該多少會有些收穫的。”

其實,孫享福此前給趙河的搜索清單中,就有不少昆蟲動物的種類,其中,原產自北美洲的黃粉蟲,就是非常具有經濟價值的昆蟲,只是不知道趙河能不能成功的把它帶回來。

“那,這些新作物,和昆蟲寵物的飼養,能不能交給我長孫來做?”

“那些東西,可都是海外探索投資有限公司的,還有,您的長孫氏已經足夠大了,再發展下去我擔心······”

孫享福後面還有半句‘你長孫氏可能會沒有好下場’的話沒有說出來。

而懂了他意思的長孫無忌,臉上已經開始陰晴不定起來,大唐第二富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尤其他長孫氏是受皇帝信重的外戚的情況下,關隴世家,會自動的向他靠攏,形成一個新的,甚至超越五姓七家實力的超強利益團體。

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54章 軍議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706章 開武舉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288章 密室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419章 回長安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十章 賞錢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98章 論法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714章 航海人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400章 再對質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618章 九垸行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365章 戰報來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81章 各種忙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336章 再起程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76章 風雪路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464章 驚變第125章 審訊第549章 北上第182章 見李績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76章 中計了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20章 到定襄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
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54章 軍議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706章 開武舉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288章 密室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419章 回長安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十章 賞錢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98章 論法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714章 航海人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400章 再對質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618章 九垸行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365章 戰報來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81章 各種忙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336章 再起程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76章 風雪路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464章 驚變第125章 審訊第549章 北上第182章 見李績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76章 中計了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520章 到定襄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