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

孫靖的青蛙被他爹孫享福放掉的時候,哇哇大哭。

一哭一笑的兩人,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這讓孫靖小朋友更加覺得委屈,他覺得在桶裡遊的黃鱔,根本就沒有一蹦一蹦的青蛙好玩,可是,孫享福卻告訴他,青蛙可以幫他吃掉煩人的蚊子,晚上,應該放他回去吃蚊子,明天再來找他玩。

黃昏十分,孫享福抱着孫婉瑜,春桃抱着孫豐,往村子裡走,前面,孫靖和孫婉婷在進行着追逐大戰,後面,紅梅提着一個籃子,裡面是新鮮的嫩蓮蓬和從菜地裡摘的菜,今晚不僅有爆炒鱔絲吃,還有黃瓜燉泥鰍,紅燒小鯽魚,韭菜炒雞蛋,乾煸豆角等菜式,孫享福正好可以跟輪休來村裡蹭飯的裴律師喝點小酒。

成功釣上了黃鱔的李泰有些樂此不彼,太陽都快落山了,他也不急着回去,因爲自己的食材,還得他們自己搞定,黃鱔和是比較美味的食材。

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這些王爺已經逐漸的不再嫌棄地裡髒了,也不再對生火做飯洗衣服這樣的,農村的孩子纔會乾的事情那麼陌生了,當然,他們也沒有乾的有多好,多數時候是被逼着幹,勉強過的去而已。

“在河東老家的時候,老想着出來做事,至少不會那麼無聊,沒想到,出來做事了,卻又老想在老家安安逸逸的過日子的時候。”打着扇子,看着孫享福熟練的殺魚的裴律師有些感慨的道。

“怎麼,想你的公主夫人了,還是,想你的兒子了?”

裴律師是在裴寂沒有病死之前就被李世民安排成親的,他可沒有像孫享福一樣採用什麼避孕措施,所以,他的年齡雖然沒有孫享福大,但是兒子已經快四歲了。

“都有點想啊!不過,我好歹也是個堂堂的魏國公,身上沒有相應的職位,有些說不過去,可惜,守孝期間,又沒有趕上咱們大唐的幾場大戰,現在,就落得個郎將的職務,比起同輩,可是差了不少。”

十六衛的郎將,級別其實也不低,正五品上,跟現在地方官制裡面的中州刺史平級,當然,可得分跟什麼人比了。

同時期的幾個好友,孫享福如今是太子少師,從二品的級別,長孫衝也是上郡刺史,從三品的級別,身上還加了銀青光祿大夫銜,下一步,可是要去安西都護府,做實權的長史加上郡級別的安西郡刺史的。

就連小兩歲的程處默和尉遲寶林,也都是入了從四品級別的實權領兵將軍,有着各自的一攤事務,相比較而言,裴律師的職務,就比較低了。

其實,他在乎的也並不是職務較低,而是在乎自己對於這個國家的功勞太少,就是在跟兄弟們一塊喝酒聊天的時候,也沒有什麼能拿出來吹噓的事情。

“眼下築垸田的事情,組織好了,其實也是一樁大功,畢竟,左驍衛不可能全軍常年在這邊管種田的事情,等陛下啓程去善陽的時候,應該會有調令過來,到時候,你可以自請留下本部人馬,在這邊專管組織築垸之事,三四年後,築垸規模大成,我的良種稻也培育出來了,你的官位,肯定會跟着升一大級的。”

“你的意思,我掙不着功勞,只能掙點苦勞了,可是,這樣的話,我豈不是沒機會去觀看定襄城的大比了?”

“你去了定襄的話,執勤站崗有你的份,想看比賽估計是很難,不過,你不用擔心,下一屆,你應該能看的到了。”

“爲何?”

“因爲我會跟陛下申請,將下一屆的運動大會,設置在荊州召開,到時候,會增加許多的水上項目,不僅能將西域和各少數民族的觀賽人員引入到我大唐中原腹地,感受我們漢人的文化,還要讓本國百姓們,對於水上項目更加熱衷,從而,讓海外探索投資公司,能夠更加輕鬆的招募到不懼水,甚至是善水的人才。”

“陛下會同意嗎?”

“八成是會的,因爲,陛下對於關中現在的政治經濟體系非常滿意,非常希望這個體系向全國推行,山南道處於中部地區,是大唐本土發展繞不過去的一個地方,只有發展好了這裡,纔好向全國四面開花,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

“對於政治方面的東西,我不懂,不過,我本部人馬,只有三千人,能管的過來這幾十萬百姓嗎?”

“應該不難,百姓們越做的久,就會越熟練,這一撥的百姓,再過一個月,其實已經不需要多少管理了,有荊州地方府兵的提前規劃,你們做好一些物質的調運,對接就好。我會在民工中選拔人才,構建管理組織,應對冬季可能更大規模的築垸工程。”

勞動力比原先放大了二十多倍之後,築垸的速度,也比原先放大了二十多倍,原本一年也就能築成兩塊面積在三萬畝左右的垸田,現在,卻是能築成二十塊以上了,所以,別看一些超級大垸築的大堤會很長,像那種二十萬畝田地的大垸,真正開始做起來,可能三四個來月,就能完成一個。

至於總體規模,不說要求達到像後世的五百多塊垸田的規模,只需要築成兩三百塊,有個一兩千萬畝這樣的高產水稻田,大唐百姓今後百年內之內,吃飯的問題就能妥妥的解決了,因爲,兩千萬畝高產水稻田,一年兩季的話,足夠四千萬人食用,光是這一地區,就能產出供四千萬人食用的糧食,其它各地區加起來呢?至少也比這裡產出的多五倍吧!加上北地新開發出來的,以及四方新疆域增加的,大唐的總田畝數,可是超過了兩億畝以上的,就算大唐的百姓繁育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一下子翻出好幾倍來,因爲人口的繁育,是需要時間的。

裴律師點點頭道,“行吧!反正其它地方也沒仗打,我留在這邊,還能跟你做個伴。”

孫享福一邊清洗殺好的魚,一邊接話道,“陛下若是同意你留下來的話,就把臨海公主和兒子都接過來這邊住吧!”

“得,這事回去我請馮將軍給陛下上個奏章,應該能很快敲定下來。”

原左驍衛大將軍張公瑾被調任安東大都督之後,馮智戴也因爲馮盎的功勞過大,以及他本人在東征中立下的一些功勞,從左驍衛將軍,升了一級,成爲了左驍衛大將軍,對於裴律師屬下幾千人的安排,自然是通過他來說比較好。

“行吧!你去客廳等着吃飯,我這邊菜一入鍋,很快就好,好酒好菜招待你吃好喝,之後去工地上當值的時候,你可別嫌天熱,管起事來累,得對的起這頓飯。”

“別呀!我在這正好偷偷師,學幾道菜呢!沒事的時候自己弄出來打打牙祭,你以爲就你擅長這庖廚之事啊!在我們家,呃咳咳”

兩個大男人圍着廚房的竈臺轉,倒是讓紅梅和春桃輕省了不少,說到這人口繁育的速度,孫府也確實有點慢了,兩個小的孩子都一歲多了,紅梅和春桃才終於再度懷上。

其實,孫享福這也是怕孩子們的年齡太近了,她們不好帶而已。隔開了一年多,等明年初,兩個小傢伙出生的時候,孫豐和孫婉瑜差不多也能丟手讓他們自己去玩耍了,這樣大人就比較輕鬆一些。

至於把帶孩子的任務假手給那些奶媽,丫鬟的事情,孫享福是不太願意的,在他看來,親情,是需要自己享受的,所以,基本只要不是有公事走不開身,他都願意把精力放在帶孩子上,像孫豐和孫婉瑜兩個庶出的孩子,他也是端屎端尿,抱着玩耍做遊戲,唱歌哄他們睡覺,寵愛程度,與嫡子嫡女一般無二。

在孫享福過着帶孩子,會朋友的休閒生活的時候,荊州幾大家的日子可並不輕鬆,孫享福正式接任山南道大總管職務的消息放出去後,他們就發現孫享福罷免各地司農官,和調走常平倉糧食的事情,不那麼簡單。

現在,常平倉的糧食全部被孫享福掌握了,讓幾大家原本計劃的,低價從常平倉買出這些糧食,高價銷售給百姓的計劃破產了。

而且,孫享福還利用這些糧食,將所有在水災中遭遇困境的百姓,收攏到了洞庭湖,洪湖那一塊,開發垸田去了,這讓他們治下的百姓,憑空就少了三四成,可把他們逼的有些爲難了。

因爲,山南道三十幾州,只是他們這幾大族掌控的土地,是在沿江河,土地比較肥沃,人口比較多的地區,其它大部份州縣,大多是山區,人口較少,相對來說,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被水路轉運公司收攏到大垸那邊去築垸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所以,築垸的人,主要來自於他們幾家掌控的州縣,這與他們過往的所作所爲並非沒有關係。

因爲,這個時期的人們,只要不是生活特別艱難,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哪怕渭南那邊的工廠招收工人的待遇給的那麼高,也沒有見到全國老百姓一窩蜂的跑到渭南去,就是因爲故土難離是這個時代百姓們的普遍情緒。

當百姓知道留下來可能沒有什麼活路的時候,纔會輕易的被水路轉運公司的人運走,接受孫享福的安排。

沒有勞動力被這些地方豪強剝削,他們的收入自然就會大大降低,幾大家自然不會坐視自家的利益受損,讓自家的田地白白空置着,無人耕種,要知道,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都還算溫暖,即便是水災的時候,田地裡被水淹了,可等水退了之後,還能再種一季中稻,秋收之後,再種一季油菜,豌豆等作物,繼續實現一年兩季的產出。

所以,這些人又要跳出來搞事了,但是,沒有經歷過準軍事級別情報戰鬥的他們,根本沒有察覺到有人在嚴密的監視自己。

晚飯過後,孫享福在書房裡看到了無影兒送過來的情報,嘴角鉤起一絲笑意小聲嘀咕道,“他們不跳出來,我還沒有藉口整治他們,既然要跳出來,那就別怪我了。”

孫享福主動向地方豪強出手的話,會引起朝中百官的不安和反彈,畢竟,朝堂上現在大部分中高級官員,身後都連着一個家族,可是,如果是這些地方豪強主動跳出來惹孫享福,孫享福再被動反擊,就不是一個意思了。

在態度和立場上,孫享福要擺明確,他不是爭對所有地方世家,也不是李世民要對全國的所有世家大族動手,只是因爲他執行的一些政策手段,與荊州的一部分地方世家豪強起了衝突而已,本來是想不想鬧大,化事爲了的,可這些世家豪強不願意,那就只好被迫應戰了,朝中大臣,與這事沒關係的,可以靠邊站,因爲確實跟你們不沾邊。

第267章 受邀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163章 雙簧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755章 過黑海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67章 起塘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714章 航海人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72 人才缺乏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547章 進展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317章 逛夜市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八章 加夜餐第621章 公告欄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39章 見韋李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
第267章 受邀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163章 雙簧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755章 過黑海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67章 起塘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714章 航海人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72 人才缺乏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547章 進展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317章 逛夜市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八章 加夜餐第621章 公告欄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139章 見韋李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