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

古人的生產力低下,生活節奏緩慢,尤其是在寒冬,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會選擇在家裡貓着,可孫享福不這麼認爲,一年之際在於春沒錯,其實也在於冬。

今冬少雪,孫大力趁着這兩日天晴,渭河冰化,便駕着舟船往長安孫府送了趟魚貨,他發現孫府內居然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長,你這是在幹啥哩?”

“哦,排練戲劇,人手不夠,滿長安蒐羅了一些,正在挑選,有點亂。”

隨着劇本一天天的成型,孫享福夫婦的想法和點子也越來越多起來,這需要大量的人手設計道具,大量的樂師排練曲譜,大量的歌者排練唱腔,所以,現在已經不僅限於四大紈絝收羅過來的那些人了,連閻立本家的畫師團隊,以及長安比較有名的青樓唱詩歌女也都被請到了孫府,各有分工,各有排練。

看着滿府忙忙碌碌的場景,搞不清楚戲劇是什麼的孫大力覺得自己這個閒人待着好像很尷尬,於是抓了抓頭道,“那要不,我回村了?”

“等等,還有事跟你說呢!今年都快臘月了,才下了兩場小雪,看來明年是個旱年,趁着化雪,你回去以後讓村民把犁套上,先把咱村的地犁一遍,這樣能把地裡的蟲子翻出來凍死,另外,以後每天都要派船到曲池坊的豆腐作坊拉豆渣,這是上好的豬飼料,回去拌些粗糙的豬食給豬吃,雞也可以吃。對了,買豆渣的錢,村裡的賬上有麼?”孫享福招手讓孫大力回來道。

“應該有吧!咱村這段時間盤炕收穫不少,還有三千多石大豆都快賣完了,賬上錢不少呢!不過都歸賬房的張先生管着,具體的數我不知道。”

“三千多石大豆,都打的豆腐賣的?”孫享福有些意外問道。

“嗯,還有發豆芽,捕撈隊的人停工之後,就在忙活這個,現在周邊集市,甚至幾個縣城裡的商販都到我們小河集來進貨,咱們每天至少能夠賣兩船豆腐和豆芽。”孫大力有些興奮的道,豆腐,豆芽的出現,不僅結束了冬日裡只能吃酸菜醃菜的局面,而且價格還不高,很多平民都買的起,由於幸福村只有那麼多人手,一天也就只能出這麼多貨,每天只賣兩船,差不多三十石左右的豆腐豆芽。

“賣的什麼價?”孫享福又問道。

“開始豆腐是三文錢一斤,豆芽是五文,後來走俏了,有周邊集市的商人大量的過來買貨,豆腐便漲到了四文,豆芽八文,不過還是每天都賣完,我正和大傢伙合計,把豆乾和豆皮也弄些到市場上賣,價格也再漲漲。”

現在長安大豆的價格才五百文一石,而一石大豆,差不多能打四到五石豆腐,一石豆腐一百二十斤,這就是說,價值五百文的大豆,差不多出五百多斤豆腐,每斤售價四文,每石大豆打出來的豆腐就能賣到兩千多文,淨利潤在三倍以上,更別說重量轉換率和價格更高的豆芽了,孫享福略微的算了一下,幸福村光靠這個買賣,一個來月的進賬估計就達到了幾百貫。

而且,幸福村可不止是豆腐豆芽這一項買賣,長安東西兩市,兩個專賣售賣雞蛋的鋪子也是幸福村的產業,冬日裡雞蛋賣到了十二文一枚,還非常走俏,一天賣個幾百上千枚,輕輕鬆鬆收入十幾貫,每月也是好幾百貫的收入。

另外,最大頭的還屬賣給漁業司和醉仙樓的黃鱔,泥鰍,都是按照市價走的,現在長安城的黃鱔兩百文一斤,泥鰍一百八十文一斤,每天出貨差不多各五百斤,這可是每日進賬一百九十貫的買賣,算下來,幸福的賬面上,目前最少有斤萬貫的結餘了,誰叫這個時代的冬天可食用的東西太少,權貴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沒這些東西吃,他們的日子可是沒法過的。

孫享福估摸着,這樣的財力能夠讓幸福村輕鬆的將膳監司豆腐作坊的豆渣全部買下,便道,“豆腐以後做些自己吃就行了,剩下的大豆都發豆芽吧!另外,別指着村裡的大豆,可以在長安多買些大豆回去,只做性價比更高的豆芽生意,也別隻在小河集賣,渭河冰化了,每天可以拉兩船到長安來賣。”

“我這不正是來問問你要不要在長安打開銷路麼,可是,豆腐也挺賺錢的啊!怎麼就不做了呢?”孫大力不解的問道。

“豆腐膳監司作坊早就已經開始量產了,每天出貨千石,銷路很快就會鋪到周邊縣城和集市去,而且,價格才兩文錢一斤,豆乾,和豆皮,他們也有大量製作,你們照着他們的售價自己做,雖然也能賺點小錢,但利潤遠不如發豆芽。”孫享福解釋了一句,最近讀了不少書的孫大力腦子好使多了,馬上就懂了。

臨走前,孫大力扭扭捏捏的說自己要成親了,讓他臘月初八有空的話,回村一趟,孫享福大笑的拍了拍這個好兄弟的肩膀,說一定到,便目送他們乘船回村去了。

李世民的御書房中,裴寂,魏徵等一干重臣俱在,今天他們討論的話題,便是豆腐,膳監司出產的豆腐已經在長安市面上銷售了大半個月了,口碑極好,現在,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小門小戶,都愛吃這一口,因爲物美價廉啊!

膳監司將豆腐的零售價格定成了每斤兩文錢,比大豆每斤四文多的價格低了一倍多,比糧米的價格更是低了兩倍多,連一向愛挑毛病的魏徵,在此事上也無話可說,看來自己之前真的是誤會皇帝了,豆腐此舉,確實是皇帝利用皇傢俬產,惠及平民的一個舉動,於是上摺子,建議在各道,州,設立膳監司分司,讓更多的百姓,獲得實惠。

看到奏章的李世民當然是心裡高興,這豆腐,吃一斤足以管飽,但百姓所消耗的成本,卻只是吃糧食的三分之一,更加關鍵的是,即便是這樣,膳監司還在大量的爲皇家盈利,看過賬本的李世民心知肚明,一旦膳監司的作坊在全國開設,那麼皇家的收入將會再次放大很多倍,而且,還能降低一些貧困百姓的生活成本,當真是利國利民啊!

“諸卿之所奏,朕準了。”李世民含笑道。

什麼?這就準了?太輕易了吧!

人精一般的魏徵發現了一絲貓膩,這可是要皇帝掏錢做慈善事業的事,而且還是掏大錢,皇帝不應該連後宮的財政是否能夠負擔都不問一句,就直接答應。

帶着疑惑,魏徵又道,“然,陛下前時說過,這膳監司乃是一個臨時的衙門,如果百姓們自己學會了豆腐的製作,那這個衙門就會裁撤,可前日,老臣以諫議大夫的身份想去膳監司的豆腐作坊一觀,卻也遭到了阻止,陛下如此行事,百姓何日能習得這豆腐製作之法?難道,陛下是不想這製作豆腐之法外傳,影響內宮謀利?”

“呃,這裡面,當然是有內情的。”

李世民聞言心裡一咯噔,心道不好,剛纔自己心急了,被魏徵看出了貓膩,現在卻不知道找什麼理由圓過去。

“有何內情?難道於我等國之重臣都不能明言?”

魏徵覺得自己又要抓到皇帝的老鼠尾巴了,興奮的大叫道。

“這個,朕知之也不詳,不如,傳管理膳監司的孫下牧來,與諸位大臣明說可好?”李世民鬱悶尷尬的道。

誰知,他這個鬱悶的表情又再度落在了人精魏的眼裡,當下板起個臉道,“不如這樣,陛下襬駕,與我等一同前往膳監司作坊視察,命孫下牧在作坊接駕便可。”

“這······”

李世民遲疑,但看到裴寂等人的眼中也露出一絲疑惑之色,便知道,如果不讓他們去看一看,明天,這些臣子就可能集體上摺子質疑皇家,自己因爲豆腐一事而收集起來的名望,可能瞬間崩塌,於是又道,“如此,便擺駕曲池坊吧!只是這天冷,有勞諸位愛卿陪朕一起吹冷風了。”

孫享福正在家裡玩排練玩的嗨呢!就有皇帝的旨意命他到豆腐作坊接駕,而且,同來的,還有裴寂,魏徵,王圭,岑文本等一干大臣,頓時心知,豆腐作坊盈利與否,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朝臣的懷疑,不過,這方面,他早做了準備,於是,換了官服,牽了馬,往曲池坊的豆腐作坊而去。

從芙蓉園到曲池坊不到一里地,孫享福片刻就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來往的賬目直接讓馬永全快馬送到內宮藏起來,只要魏徵看不到賬目,這事情就好辦了。

不到半個時辰,李世民和一干大臣的車馬便到了曲池坊,一番迎駕參拜之後,孫享福給每人發了一個白色的頭罩和大袍子,才讓負責警戒的大內侍衛讓開道路。

“孫下牧,爲何讓我等着此喪服?”魏徵看着這白帽子,白衣服,頓時惱了,道。

孫享福卻是一副認真道,“魏大人,這可不是喪服,這是衛生服,進入作坊的人,必須要保持身體潔淨,不掉落頭髮,說話,不得噴濺口水,否則,會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隱患。”

“食品安全?”

魏徵等人被孫享福說的一愣,但看到面帶笑意的李世民都穿起了那大袍子,便不再多說,三兩下套好之後,隨着同樣穿着大白袍的孫享福一同走入了作坊內。

入眼,便是寫在牆壁上的七個毛筆大字,‘食品安全重於天’。

天,在這個時期代表着皇帝,這個膳監司居然將食品安全,看的比皇帝還重,難道這豆腐,是個很不安全的因素?

然後,給了李世民一個安心的眼神的孫享福便開始跟衆位大臣講起了食品安全。

“如今,膳監司作坊產出的豆腐日達千石,長安大部份百姓的餐桌上都有此物,假如我們作坊做出來的豆腐不潔,變質,有毒的話,則可能導致長安城上萬乃至數十萬的百姓身體不適或中毒,所以,食品安全重於天,在生產環節,我們連一絲小的錯漏都不允許出現。”

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50章 效果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474章 房謀第112章 到洛陽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14章 談妥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520章 到定襄第470章 夜襲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175章 唐奉義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761章 家事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241章 運作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17章 逛夜市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285章 上朝第519章 安排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54章 軍議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576章 中計了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127章 海戰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300章 大動作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
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450章 效果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474章 房謀第112章 到洛陽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414章 談妥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520章 到定襄第470章 夜襲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175章 唐奉義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761章 家事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241章 運作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17章 逛夜市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285章 上朝第519章 安排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54章 軍議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576章 中計了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127章 海戰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300章 大動作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