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

次日,來到後宮拜見長孫皇后的李承乾,享受的簡直是英雄般的待遇,受到了所有妹妹們的大禮拜謝,長孫皇后是全程笑着跟他講了一個多時辰的話,然後,跟他提起了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納妃的事,明年,他可是有兩個妹妹要出嫁了,現在才十三歲李麗質下嫁長孫衝,還有更小的才十一歲的李孟姜下嫁孫得壽。

當然,說的是明年下半年出嫁,其實真正走完程序,估計要到了後年,那個時候,李麗質也還不滿十五週歲,李孟姜,也只有十三週歲。

所以,他這個當長兄的,必須要納妃了,他可都十五歲了,馬上翻過年,就十六歲了,李唐的太子,王儲,就沒有到十六歲了,還沒有納妃的。

“母后,兒臣願意納舒雅爲太子妃,然而,也請母后批准王氏女王瑤入東宮,兒臣,有其它的安排,另外”李承乾話到嘴邊,卻是遲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王瑤也算是身出名門,做側妃,也夠資格,另外什麼?”長孫皇后一聽李承乾對納妃的事沒有意見,頓時更加開心問道。

“不是,只要收入東宮就好,未必要給什麼側妃的名份,收她完全是出於一些別的考量,另外,另外,明年,表兄,恐怕不能與麗質成婚了。”

“爲何?”長孫皇后一些愣道。

長孫沖和李麗質的婚事,可是她早就跟長孫無忌商量好的,李世民的聖旨也出了,兩家親上加親,那是遲早的事,況且,到目前爲止,長孫衝本人那邊,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啊!

“那個,是這樣的,孫師說,表親成婚,生出來的孩子,很可能,還有,麗質可能是遺傳了您的心疾,不宜過早成婚,所以”

“這些都是孫正明說的?你表兄都信了?”長孫皇后愉悅了一整天的心情,頓時由晴轉陰,就差咬牙切齒的罵孫享福了。

與長孫無忌親上加親,可是李世民和她的夙願,表妹嫁表哥,在這個時代的民間可是非常流行的,在她看來,孫享福這完全是找莫須有的理由,干預皇家的婚姻事,她怎麼能不氣。

“這些,是得到善陽醫學院驗證的,表親結婚,尤其是嫡親表親結婚,後代很可能出現智障,即便是生了正常的孩子,一般也不怎麼聰明,還容易生病,還有就是,麗質和您一樣,有心悸喘氣的毛病,越是過早成親生養,越是容易加重病情,導致短壽,表兄雖然喜愛麗質,但知道這種情況之後,也決定放下了,這次去了安西大都護府任長史,估計三兩年是不會回來的。”

“當真是如此?”長孫皇后仍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承乾問道。

李承乾再度點了點頭確認。

長孫皇后頓時覺得胸中氣悶,長嘆道,“嗨,這個衝兒,此前在定襄,怎麼不與我明言”

本來的好心情被攪壞之後,長孫皇后也沒什麼心情和李承乾聊天了,不久不發作的氣疾一發作,李世民也急急趕過來探望,待得她服下藥舒坦了些之後,她便一股腦的將這些事情跟李世民說了,然後,本來是一個人的煩心事,就變成了兩個人的煩心事,當自己所堅持的東西,是一種陋習的時候,那種對當事人的愧疚的感覺,能讓他們餓了一天,都不想吃喝,但是,有問題,還得糾正,解除婚約的旨意,必須得下,皇家,要給天下人做個好的表率。

倒是李承乾的婚事,此前朝堂上早就有準備了,畢竟,太子納妃,也算是國事,李世民次日一早,就下旨宗人府開始操辦了,等到王旭那幫人從九垸縣來到長安這邊的時候,滿城都在傳太子新政,以及太子納妃的事情了。

“家主,陛下有旨,小姐隨侯氏女一同入東宮,若有所出,會封爲側妃。”王氏負責關中事務的王安在接到了王旭之地,第一時間向其彙報道。

“有所出才封側妃?”

王旭的眉頭皺了一下,不過,片刻之後,就舒展了開來,不管怎麼說,他王家也算是在大唐未來君主的後宮安插了人,若是將來李承乾登基,運作一下,一個妃位是跑不了的,若是能爲李承乾生一個男孩下來,未必不能在他們王家的支持下,問鼎九五。

“侯氏女終歸是代表將門,不過,只要咱們王家給的彩禮陪嫁足夠,奠定了小姐的地位,將來即便是太子再納其它妃子,也會排在小姐之後的。”

王旭點了點頭道,“嗯,你好生置辦準備着,等宮裡來接人的時候,場面弄的風光些。”

王安一笑道,“這是自然,家主此來關中,可是有什麼要緊事?”

“清算一下我族內在關中的錢款,全部歸集起來,隨我去一趟渭南。”

“全部嗎?”

“是的,能動用多少,就動用多少。”

“那可能有日子算。”

“那就算兩日之內能動用的。”

“如果只是兩日的話,那就是歸集幾個大產業的現金了,大概一千萬貫左右。”

“少了點,加上我手頭上一千五百萬貫的錢莊存款,至少要湊夠三千萬貫。”

“我這就開始聯絡各家。”

“不用,與我王家有舊的各家,都在此次行動中,你直接拋售一些沒有必要的產業,或者,將長安這邊庫房儲備的金銀器皿之類的,拿到鑄錢廠去兌換新錢,切勿走漏了消息給別家知道。”

“家主這是要?”

“不該知道的,別問。”

即便是以王家體量之大,其實整個家族的財產算起來,也不過五六千萬貫而已,三千萬貫的現金,幾乎是他們的極限,不過,他身後那幫附庸家族不少,這家幾十萬貫,那家一百萬貫,也能湊個三四千萬貫出來,六七千萬貫,足夠將渭南幾大建材廠一年的產出全部買斷了,到時候,不怕江陵這鍋肉,他們吃不到。

又是兩天過後,正值臘月初八,渭南的各大工廠都放了假,馬林,張全,王富王貴兩兄弟卻沒有像大多數工人一樣,回家喝臘八粥,因爲,他們等候已久的大客人終於要上門了。

“你說,這次王氏會花多少錢來採購咱們幾大廠的貨物?”短短几年時間,馬林幾人已經不是當初幸福村那個打鐵都找不好料的小鐵匠了,過他手的買賣,不上十萬貫的,都不需要他親自出面談,當然不是說他有多會談生意,而是,所有在鐵器廠採購價值十萬貫以上的貨物的客商,都需要他出面跟朝廷打交道,獲取採購的批文,朝廷要清楚,這麼大量的鐵器的去向,而馬林身上,現在可是有正五品級別的工部郎中的官銜掛着的。

“按照掌門說的,應該是照着咱們全年的產出買,那至少也是六千萬貫起,不過,我們把價格提升了之後,至少需要七千萬貫,才能拿的下來,有了這些錢,咱們不僅能給工人們再漲一輪工資,還能實現掌門說的分廠擴張計劃,整個南方市場,可比關中要大的多,直接在那邊建廠,咱們就能省下很多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直接將原材料產地,整個的買下來,今後貨物的造價,也會更加便宜一些。”

“是啊!有掌門在後面幫咱們出謀劃策,都不要咱們多費力,咱們就能用他們的資本,實現咱們的對外擴張計劃,簡直是太划算了”

幾人閒聊的這些對話要是被王旭聽到,估計會吐三升血,因爲,籌錢壟斷所有建設材料的王旭,已經落入了孫享福的圈套,可不是隻有他們在想着向全國各地擴張,幸福村的產業,也是可以向全國各地擴張的,總不能讓盛產燒製琉璃的河沙的山南道地區,跑到關中的琉璃廠去買琉璃吧!

直接在山南道這個邊找個合適的地開廠會更好,沒有足夠的資金?這不,王旭就送過來了麼,有這幾千萬貫在,幸福名下的這些產業,完全可以在山南道地區找各個原材料產地,整個打包買下來,只要選擇在交通運輸較爲方便的地方開設分廠,那麼,整個產出將會放大很多,成本,更是降低一大半,反正,現在各個廠有足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能夠分派出去到各個地區開分廠經營。

所以,這一輪,看似率先採購到了建材的王家會得利,其實,最大的贏家是朝廷,是幸福村集體。

王旭和馬林張全等人的生意談的很順利,他完全沒有介意幾人將他要採購的建材貨物提高了一成左右的價格的事情,只要幾大廠能夠保證,除了繼續供給之前已經在供給的建設項目的材料之外,這些建材廠所有新生產出來的材料,都先供給他們就成,對於王旭來說,拿下江陵的地,在大唐的腹心之地,樹立一個像定襄那樣的,時刻給他們帶來巨大利潤的大產業,就算是成功。

在他們簽訂合約沒幾天,李世民就頒佈了新年的新政計劃,首先說的就是免稅方面的政策,五年之內,實現農業稅收全免政策這個消息一放出來,整個大唐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然之後就是錢幣法,這裡面對錢莊借貸方面,從提交申請,到需要準備的材料,和要遵守的義務,都有較嚴格的管理規定,借貸合約一旦簽訂,違反協議,直接就屬於違法,不像民間借貸一樣,欠債不還,還能瞎扯皮,錢莊一旦提請法律訴訟,那麼,違反協議的人,是會被法院強制執行還款的,其中就有拍賣出售抵押物貸款的固定資產,清算欠債人所有個人財產這些項目。

這些條款規定裡面,還首次指明瞭,即便是朝廷,也不能任意的借用,使用錢莊的存款的事情,朝廷要借錢,也要和民間的借貸一樣,需要有足夠的盈利預期,或者一定價值的抵押,因爲,錢莊要保證所有存錢的百姓的財產安全。

這一條規定一出,百姓們對於錢莊的安全性便有了更多的信任感,一時之間,存款的百姓變的更加多了起來,錢莊的可借貸餘額,也出現了大幅的增加。

再之後,就是朝廷宣佈了荊州江陵城的一些公共建設工程的招工計劃,這些朝廷工程,也會和普通人請工匠給自己家修房子一樣,照價付工錢,徵發徭役這項權力,除朝廷中樞處於國家安全考量,由皇帝親自下令,政事堂通過,才能食用,地方官,將再無隨意徵發民壯的權力,也就是說,朝廷以後找人幹活,也都是開工錢,到民間聘請,覺得工錢夠高,願意做的,就來,覺得工錢低,不願意做的,可以不理會。

對於私人投建的項目,朝廷也給予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從新年開始,江陵城將執行爲期兩年的免稅期,也就是說,你的項目,越是快速的在江陵城建設起來營業,你能享受的免稅期,就越長,這就是刺激大家快點去江陵城投建項目了,當然,他們真涌過去的時候,就知道,長孫無忌已經在那邊佈置好了一系列的套路等着他們,朝廷,是不會讓誰白白吃肉的。

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03章 送葡萄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706章 開武舉第260章 抓生產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88章 密室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62章 利益第457章 大買賣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211章 戰略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126章 用計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706章 開武舉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77章 追擊第150章 滿船寶第463章 困惑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87章 開考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54章 軍議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93章 殺心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131章 去交趾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16章 李香蝶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十章 賞錢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41章 運作第577章 追擊
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703章 送葡萄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706章 開武舉第260章 抓生產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88章 密室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62章 利益第457章 大買賣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211章 戰略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126章 用計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706章 開武舉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77章 追擊第150章 滿船寶第463章 困惑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87章 開考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54章 軍議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93章 殺心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131章 去交趾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16章 李香蝶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十章 賞錢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41章 運作第577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