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

十月,定襄城聚集起來的熱度,終於開始減退,寒冬來了,大家並沒有窩在家裡貓冬,而是打點好了行裝,乘坐上了南下的馬車,定襄和善陽的數個車馬行,上千輛大車,都載滿了人,這些都是響應了朝廷號召,想要利用冬天的時間,去善陽趕工的工人。

同時,長江上,一船船從東北運送過來的壯丁,也在沿江的碼頭上岸了,裴律師每天都要給這些不斷到來的新工人編隊,安排吃住,劃定工作區域的等事務。

而孫享福在幹什麼呢?

他在給老百姓上課。

“秋收之後呢!咱們的田地,其實可以趕種一季油菜,或者豌豆,油菜豌豆跟小麥的生長時間差不多,只是,種植油菜,會影響明年種植雙季水稻的種植,所以,咱們的試驗田,是肯定不會種的。

但是我建議你們各家在養殖業,或者其它方面需要勞動力較多的,可以種植一季油菜,然後明年再種一季中稻。

第一是種植油菜更加經濟,現在,炒菜在咱們大唐比較盛行,而且會越發盛行,菜籽油的價格在一路走高。

第二是它比種植兩季水稻省很多事,一旦種植兩季水稻,家裡面的勞動力幾乎要從年初開始,一直忙到秋後,負擔不過來。”

孫享福一番話講完,趕來九垸縣臨時民學來聽課的過千百姓,就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

這個時代的普通老百姓,大多缺乏知識,不懂得合理規劃,調配生產,跟不懂得將農作物耕種,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有了孫享福這一番點化,大家頓時都知道明年自己該怎麼幹,才最划算了。

而所謂的臨時民學,不過是在一塊城內的空地上,搭了個架子,豎了一塊黑板而已,十月後的洞庭湖區雖然沒有北方那麼冷,但也是有些寒風的,不過,孫享福,已經在這裡給百姓們講了半個月的課了,索性,教室很快就會建好,之後,他就能在更好的條件下給百姓們灌輸這些知識了。

“多謝孫老師給我們大家解惑,我們回頭就把您給我們弄來的油菜種子搶種下去,對了,今天您會教我們什麼菜?”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冬油菜,大約都是九十月份種植,現在雖然稍微晚了點,但這種越冬農作物,稍微晚一點種,並不會影響生長,這邊的冬天,還算暖和。

“播種前,記得按照要求整好田,我專門讓畫師,將整田的要求畫成了彩色的圖冊,稍後,就會張貼在所有村子的公告欄上,你們按照圖冊上面畫的步驟,整成一樣的的了,再播種,這樣,明年就肯定會高產,至於今天要教大家煮的食物嘛!叫做魚粉。

大家看好了,先把魚打片,魚骨和魚頭,放在姜蒜煎好的清湯裡熬,等熬好了魚湯,再用漏勺下粉和魚片,魚片開水一湯就熟,咱們自制的米粉也是的,稍微撈幾下,就可以出鍋了,撒上一點點鹽,芝麻油,一點點蔥花,酸菜沫,一點點豆醬,就是很美味的食物了,菜地裡有青菜的話,還可以選新鮮的生菜,香菜之類的,在魚湯裡燙一下了吃,豆腐也可以加在魚頭湯裡面煮,喜歡吃酸的,自己還可以加點醋,這是一個即方便,又能快速的解決全家人伙食的方法。”

孫享福一邊講解着,一邊在一個碳爐子和一個鍋上面,實際教他們操作着,老百姓的家常食物,講求個用料簡單,製作起來方便就行,真要是將其用於向外出售的話,那殺好的魚,還得用料酒去去腥味,湯好的米粉,最後還需要加一些香料或者炸好的茴香豆在裡面做點綴,這樣會更美味。

孫享福將這些點,都一一講給了百姓聽,讓他們自己照着回去就能做,畢竟,對於這種簡單又廉價的小吃,味道這個東西,一般不追求完美,有特色,算得上好吃就行。

“怎麼樣,簡單吧!有沒有誰願意上來試試自己煮,學的最快的人,可以第一批跟着商隊,去江陵碼頭上出攤······”

半個多月的時間,足夠孫享福把一些難度並不太高的東西弄出來教給百姓們,醃製鹹鴨蛋,幸福村那邊,早就有成熟的技術,滷味這種受大家喜愛的東西,望江樓研究出來後,更是早就流傳到了民間,現在,長安和渭南新城,賣滷味的攤販不少,這些,都只需孫享福去信一封,引進成熟的技術就行,而且,即便是引進技術,也能夠做出其獨有的特色。

比如九垸縣的鴨子,全是在河灘裡放養長大的,並非像關中關在籠子裡養的旱鴨子,這邊的鴨子是吃江裡的魚蝦,水藻,以及一些稻田的蟲子,蚯蚓長大的,比關中那種吃比較單一的小麥麩皮飼料或青草飼料長大的旱鴨子要更肥。

而且,鴨肉煮出來也更有味道一些,甚至鴨蛋都不一樣,這邊放養的鴨子的鴨蛋,經過醃製之後,煮熟切開,那蛋黃裡全是紅紅的油脂,現在大唐的百姓,可就愛吃點帶油腥味的東西,蛋廠製作的第一批鴨蛋醃製出來之後,品相,味道,大家都說好,孫享福一餐吃兩個都嫌不夠,之後,可能會成爲望江樓的指定採購食材。

“我會做,我會做·····”

很快,就有記住了整套程序的百姓們上手,是個三十來歲的婦女,在這民學課堂上,可不論什麼男女,也不需要害臊,只要你掌握了一項技能,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縣露出來,馬上就有等在旁邊商會管事,來跟你談僱傭合同的事情,甚至,不佔家庭主勞力的女子還會優先錄取。

不一會,這個叫何大娘的婦人,就照着孫享福的剛纔教的程序,將一碗魚粉煮好,孫享福親自嚐了嚐,跟自己煮的味道不差,拿到望江樓去賣,指不定要賣到一百多文一碗,但是在盛產魚貨的江陵這邊擺路邊攤,最多也就賣個八到十文一碗,這還是因爲量夠足,魚肉是料酒去過腥的。

而其實它的實際成本,也就個兩到三文錢,因爲,在這邊一文錢,就可以買到一斤磨好的大米粉,一斤大米粉,可以打將近三斤米粉條,二三斤粉條,可以煮至少五碗粉。

而江裡打上來比筷子還長的魚,在這邊的市價,一般也就一兩文錢一斤,有一些,甚至直接論條賣的,這是因爲大唐的糧價格走低之後,所有食品類的原材料價格,也都跟着走低的原因,而湖區的魚貨產出本來就多,九垸縣這邊到處都是可以捕魚的江河,村村都有魚塘和各種捕魚的工具,魚肉的實際成本,那就更低了。

“嗯,你的手藝,足夠跟着商會去碼頭上出攤了,記住,你的攤位的招牌,就叫做‘九垸魚粉’。”

孫享福讚了一句,那婦人頓時就將門牙都笑了出來,跟着商會的人去江陵城的碼頭出攤,一天可是給一百文工錢呢!想不到自己只用了半刻鐘,就學到了一個每個月可以掙三貫錢的手藝。

最近孫享福起的以‘九垸’開頭的小吃名城已經有很多了,比如‘九垸鴨脖子’,‘九垸鹹鴨蛋’,‘九垸滷滷味’,‘九垸鐵板燒’‘九垸鴨血粉’,‘九垸過橋米線’,‘九垸麻鴨火鍋’‘九垸雪餅’等等等等,都是爲了幫助當地百姓樹立品牌,將自己的產出做成特色,更好的賣出去。

很快,商會的人,就跟這位何大娘聯繫了,約好了後面的培訓,以及出攤的時間,在過去的半個多月時間裡,像這樣,在課堂上,被九垸縣商會僱傭的百姓,已經超過了五百人。

當然,說的是商會,其實,也就是九垸縣旗下幾個鎮的人,推舉出來的一些識字的人,以及從北方過來的一些外來戶,聯合起來的一個專門發展本縣商業的組織,用所有百姓秋收後結餘的糧食產作爲啓動資本,建廠房,招工人,然後,拿剩餘的錢,做了一些木頭座椅,和可以煮東西的,在後世南方夜市上,俗稱‘走鬼車’的東西。

沒辦法,碼頭的商鋪太貴,現在眼看着山南道要崛起,一般的東主,都不願意轉讓,在大城買地建店鋪,費用又太高,大家根本沒有那麼多錢,孫享福就只好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來幫他們累積初始發展資金。

“好了,接下來的一堂課,由長安望江樓後廚的羅師傅,給大家講講怎麼殺鴨,大家鼓掌歡迎。”

“孫老師,這殺鴨也有技術嗎?”很多養鴨已經好幾年的百姓頓時就發問道,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養鴨數量比較大的百姓,有很多,他們平時過年過節,可沒少宰的吃。

“當然,你們看看人家怎麼宰殺的,你們才知道什麼叫專業的。”

很快,羅師傅的就當衆宰殺起了鴨子來,首先,就是放血,大家都知道,鴨血是比豬血更加好吃的東西,用來下粉,或者打火鍋,都非常不錯,這個鴨血,大家平時也都願意留下來。

然而,除了這一刀放血之外,人家的整個套路,就都和他們平時殺鴨不一樣了,這個羅師傅,其實也就是在望江樓專門負責屠宰的一個小夥子,在上千人的面前表演殺鴨子,他有些拘謹,只知道手上動作,不知道該講些什麼。

孫享福見這情景,便道,“大家看,他在取鴨毛,特別是這樣被他分到這邊簍子裡的鴨氄毛。”

孫享福特意將羅師傅從鴨子身上拔下來的氄毛舉起來給大家看道,“鴨子一身都是寶,可以說,鴨肉,是最不值錢的東西,看到這種鴨毛沒有?經過一定的加工,它能製作成即輕便,又保暖的鴨絨衣服,被子,這些東西在長安市面上的售價,比棉製的還要貴幾倍,而且,由於產量有限,出貨少的很,屬於賣方市場。

咱們這裡,是整個大唐產鴨子最多的地方,之後,咱們就會教大家,怎麼加工這些鴨氄毛,開設工廠,專門製作鴨絨,甚至,咱們直接做鴨絨服裝。

大家再看看被羅師傅取下來的鴨舌,這可是大補之物,專門取出來賣給望江樓做頂級菜式原材料的,在望江樓一盤鴨舌,至少可以賣到一貫錢以上,他們會以三百文一斤,收購咱們取一下來的鴨舌。”

聽到孫享福的講解,大傢伙頓時一陣驚呼,現在,在九垸縣這邊,一隻整鴨的價錢,不過才二十多文而已,這一斤鴨舌,居然就可以賣到比十隻鴨子還高的價格,以前,他們可都把這些東西弄浪費了。

很快,一隻鴨子在羅師傅的刀工之下,被切割成了好多種類。

鴨頭,鴨舌,鴨脖,鴨翅,鴨腿,鴨架,鴨掌,鴨肫,鴨腸,以及鴨肝。

而孫享福則是指着按板,跟大家道,“大家以後殺鴨子,就照着羅師傅這樣殺。”

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98章 論法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46章 治國難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14章 談妥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九章 送魚第197章 獻策第576章 中計了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285章 上朝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十二章 告狀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73章 酒宴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72 人才缺乏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147章 豐收樂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402章 迎新宴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182章 見李績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621章 公告欄第133章 種稻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10章 回朔州第193章 殺心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737章 五年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176章 風雪路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175章 唐奉義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561章 錯失第八章 加夜餐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15章 下揚州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
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98章 論法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46章 治國難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14章 談妥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九章 送魚第197章 獻策第576章 中計了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285章 上朝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十二章 告狀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73章 酒宴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72 人才缺乏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147章 豐收樂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402章 迎新宴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182章 見李績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621章 公告欄第133章 種稻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10章 回朔州第193章 殺心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737章 五年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176章 風雪路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175章 唐奉義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561章 錯失第八章 加夜餐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15章 下揚州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