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思想理念

李承乾找孫享福就不會有什麼別的事,一本厚厚的話本被他遞給了孫享福,這便是他根據孫享福朔州之戰的情形改編的一齣戲劇了。

“呃,這個,是不是有點浮誇了,還有,突厥現在已經是我大唐的了,你這戲劇裡面要表達的東西,需要大改。”纔看了一小段,孫享福就皺眉道。

“所以才找老師幫忙看看啊!時間緊的很,我想春節的時候上演。”李承乾一副早有所料的樣子道。

“春節?這可沒幾天了,你確定出演整齣戲的人能夠適應新的劇本?”

“沒問題的,我找的人基本功都很紮實,背臺詞要不了幾天的。”

年少的孩子都是敢想敢做的,不過從話本的脈絡上,孫享福確實看到了李承乾在這方面的一些天賦,他可還未滿十二歲啊!自己十二歲的時候,寫作文肯定沒他強。

“話本的事情,可以叫你師孃幫忙修改,最好,讓她來編排導演這齣戲,另外,提前給你透點風,明年你父皇可能北巡,你務必要跟過去,這對你的未來至關重要。”

孫享福想要長久的促進民族融合,那麼,對於下一代帝王的教育,當然是越早抓起來越好,如果是在善陽的話,李承乾不僅能跟着孫享福夫婦學習更多的藝術表演方面的知識,還能學習,見識到孫享福的一些施政理念,同時,還有可能讓他得到胡人的愛戴。

當然,最好的情況就是李世民北巡之後回來,把李承乾放在孫享福身邊,跟着農門的弟子學習更加實用的知識。

李承乾搞不懂孫享福所說的‘至關重要’是什麼意思,他現在就一門心思的想把自己編寫的戲劇演出來。

馬車很快到了芙蓉園,還沒有到達望江樓,孫享福就看到了自家燈火通明的城堡,即便是現在芙蓉園的豪宅比較多,但這座風格完全不同的城堡型建築,也是其中最耀眼的,他的特色就是,最高的尖頂,比長安城的城牆還高些。

望江樓的一系列室外娛樂設施也全部都建設完畢了,不過大冷天的,玩的人不多,孫享福也沒功夫細看,和李承乾一同進了大廳之後,才發現望江樓今天晚上基本沒有客人。

今年是災年,關中自渭南縣瘟疫之後,雖然沒有出現什麼餓殍遍地,易子相食的畫面,但各家的收成卻是打了大折扣的,尤其是一些跟風囤糧的權貴家裡,被暴漲暴跌的糧食價格玩的心力交瘁,誰能料到災年的時候,糧食還會出現幾輪下跌呢!

是以,過了晚飯的高峰期之後,大廳裡基本就空了,不像往年有一些徹夜醉酒狂歡之人,倒是正好給舞臺班子一些排練走場的時間。

作爲望江樓的最大股東,又與太子一同前來,望江樓的一衆管事和工作人員自然是要上來見禮的,動靜很大,正好孫享福想把他們召集起來吩咐明天宴會的事情,便讓人去樓上的客房把東珠也叫了過來,另外,還通知了自己的賢內助虞秀兒來把控舞臺上面的事情。

“大個子,這就是望江樓的歌舞藝人麼?怎麼這麼多人。”東珠從樓梯上往下走來,目光盯着大廳中央一羣與孫享福問好聊天的人,衝跟在她一旁的尉遲寶林問道。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望江樓的表演體系越發龐大了,如今,臺前幕後的演員,工作人員加起來都有小兩千人了,其中,有很多都成了名腳,比如說相聲的張三李四組合,現在觀衆看到他們,都喜歡嗷嗷叫,每次出場,不管是表演新段子還是舊段子,都能收到不少花籃打賞,這讓他們編笑話的創作能力也提升了不少,金錢和名望,就是發展變強的原動力。

現在長安城的權貴們經常把他們說的一些段子拿出來相互調侃,開玩笑,逗悶子的文化,算是在他倆手中給打開,可別小看了這種市井文化,這能讓比較呆板的古人,提升很多交際方面的能力。

當然,在見到祖師爺般的人物孫享福的時候,兩人還是畢恭畢敬的彎腰行禮的,他們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和收入,可都是託了孫享福的福。

隨着東珠下樓來的尉遲寶林一看這邊的情形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向東珠解釋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望江樓臺前表演的演員多,幕後的工作人員更多,剛纔正明讓我去喊你,就是想物色一些人給你伴舞,伴唱,信不信,不消半個時辰,他就能找出幾十個能夠根據你的曲風,跳出舞蹈的舞者來。”

“半個時辰?這麼厲害?我練這些歌舞,可是練了兩多月呢!”

東珠聞言還有些不信,不過,稍後趕來的李香蝶卻是給她解除了疑惑。

“專業的歌舞藝人,聽樂曲起舞,就像是歌女撥絃唱詩一般,信手便能拈來,只消統一舞步,很快便可排成一舞,望江樓舞臺是全大唐最好的舞臺,想要在上面表演,得有足夠的實力,莫說你只練了兩個月,就是我,練了十幾年,也未必能一下子就適應的了,你明天的表演可是給皇帝看的,務必要聽從現場導演的指揮安排,儘可能的將自己的表演完美的展現出來。”

李香蝶已然也是東珠的半個老師,她在歌舞方面的造詣,是要勝過虞秀兒很多的,不過她的書沒有虞秀兒讀的多,而且,沒有像虞秀兒那麼親密的接觸孫享福,所以,也學習不到孫享福身上一些超越這個時代的理念,待得虞秀兒也領着紅梅春桃到場之後,東珠才真見識到了望江樓表演團隊的強大。

數百個樂師在拿到了自己的曲譜之後,各就各位,不幾分鐘,就在一個拿着指揮棒的樂師的指揮下,開始指揮奏樂。

很快,東珠便被極具渲染力的演奏震的頭皮發麻了,這還是樂手們第一次合作演奏而已。

“這,這,這也太神奇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他們系統了學習過如何看曲譜,只要對照着曲譜上面演奏,就不會出錯,熟悉過幾遍曲譜之後,就能馬上進行演奏,當然,如果想要達到完美,還需要很多次的合練,你仔細聽其中的變化,就能知道他們現在演奏的,和合練完成之後的區別有多大了。”

李香蝶的言下之意,東珠現在所聽到的演奏,還不是最好的,她一個草原上長大的女孩子,樂器都沒見過幾種,又哪裡知道望江樓舞臺這種演奏會級別的表演能好到什麼程度。

左右不過是一些表演上面的事情,孫享福跟樂師和舞蹈演員打好招呼之後,就將事情交給了虞秀兒,對於這些樂師和舞蹈演員來說,給皇帝表演節目,其實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等孫享福和李承乾離開了舞臺走到一邊的一張檯面前落坐,跟着虞秀兒一起來望江樓的候舒雅便向他們這邊湊了過來。

“老師,多久不見,學生可想你了呢!”

女生早熟,候舒雅才十一歲左右,個子就比虞秀兒差不了多少了,孫享福點頭示意她也一起入坐後,又道,“明年老師大多數時間還是會待在善陽,你也隨老師一起去,這段時間除了編排你們的戲,還要多回去看看你爹孃,往後,一年半載的,可是見不着了。”

“呵呵,師孃已經跟我說過了,聽說善陽很美,到處都是花,我正想去看看呢!”

少女就是那麼天真無邪,想的少,她爹要是知道孫享福是想讓她去善陽給胡人表演節目,估計會氣的跳腳,侯君集現在可是把她當未來皇后看的。

“嗯,善陽開春之後,就是一片花海,景色美的很,不過你們也不能只顧着玩,要多多學習,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孫享福指教了他們兩句,便又對開始跟他們講,自己想要通過戲劇表演,傳播文化,促進民族融合的一些思想,有了這個思想託底,他們再去表演虞秀兒給他們修改過的劇本的時候,才能更加的有精氣神,抓到重點。

幾遍演奏之後,東珠便被虞秀兒喊上了舞臺,面對比善陽戲劇院還要空曠的場地,東珠還有些不適應,即便現在只是彩排。

“放心吧!按照你平時練的唱,只要讓和音伴唱找到了你的音色,不用擔心你的聲音會被樂器的聲音蓋下去。”

在沒有麥克風音響的時代,一個人的聲音,是很容易是被數十上百件樂器的聲音掩蓋下去的,所以,在望江樓這麼大的舞臺上演出,和聲伴唱的人數會特別多,即便是這樣,也不能保證在觀衆滿場的時候,讓所有的人都聽清歌手的演唱。

“我從草原來,溫暖你心懷······”

當東珠的第一遍唱到後半段副歌的時候,和聲伴唱終於抓住了她的音色,逐漸加入進來,頓時,前所未有的體驗,讓東珠感覺很爽,原來,表演竟然可以做到這樣的層次。

原因無它,現在酒樓內沒有客人,空曠,在和聲伴唱放大了她的聲音之後,就與樂器演奏團隊演奏出來的聲音旗鼓相當,融洽了,整個表演的穿透力和渲染力比她在善陽戲劇院,用揚州那些樂師配樂的時候,又上了一個新的檔次,逐漸有音樂欣賞水平的東珠自然能感受的到,在舞臺上,也更加變的熱情洋溢起來。

“這個草原女子倒是有些領悟力,和尉遲寶林的合作,天衣無縫,老師你讓她到長安來表演,就是想讓咱們漢人喜歡上她們草原的歌舞吧!”李承乾對於東珠表演的新歌很有興趣,聽過一遍之後點評道。

“嗯,你們的領悟能力也不低,所以,回去之後要多想想,怎麼讓草原上的那些人,也喜歡上咱們漢人的歌舞。”

對於李承乾能舉一反三,孫享福自然是欣慰的,古人不僅不傻,而且很聰明,孫享福只需要把他們引導到一個軌道上,就不需要事事親爲,他們自己會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望江樓的表演體系是如此,幸福村的發展體系也是如此,李承乾也是如此,學習了孫享福的一些思想後,說不定他就是一個治世明君呢!

第六章 小河集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76章 中計了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387章 開考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147章 豐收樂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760章 治理難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733章 到吐蕃第210章 回朔州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87章 宴會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241章 運作第十一章 買船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
第六章 小河集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76章 中計了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387章 開考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147章 豐收樂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760章 治理難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733章 到吐蕃第210章 回朔州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287章 宴會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241章 運作第十一章 買船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