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回 太子之聲

盧承烈見岑文本如此模樣,臉上不但沒有半點喜色,反而在那裡坐立不安,神情尷尬無比。岑文本可不會在乎你是什麼太子不太子的,他不但是跟隨盧照辭的老臣,更爲重要的是,他是盧承烈的老丈人。這個時候,帶個女人過來,卻讓自己的老丈人看見了,讓誰面子上都不好過。

“你好像很怕他。”一邊的武媚娘雙眼明亮,如同星空中的繁星點點,閃爍着光芒,讓人心動,讓人忍不住沉醉其中。她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的盯着盧承烈,好像要將他看透一樣。讓盧承烈俊臉微紅。

“呵呵這個天下誰不怕他。”盧承烈尷尬的笑道:“他與家父是同僚,是世家之交,待我如子侄,甚至可以說是我的老師,弟子見到老師的,哪裡有不怕的道理呢”

“這麼說,你也是公卿之後了?”武媚娘咬了咬下嘴脣,好像有些不滿的說道:“哼哼,聽我娘說公卿之後都不是什麼好人,在長安城可是威風的緊呢你不會也是吧我看那岑大人對你好像很不滿啊”

“這個,這個,有點,我長孫家族規矩甚嚴。”盧承烈眼珠轉動,好像在尋找什麼,忽然指着人羣中的一員說道:“看,虞世南,本朝有名的書法大家,沒想到他也來了。”

“哼,這有什麼奇怪的。”武媚娘聞言臉上露出一絲不屑來,笑道:“這個時候誰不想來見識一下,若是被岑大人看中,從此平步青雲也是正常的,所以這些人都是拼命的賣弄心中的才學,以期望被岑大人看重。”

“哼,憑藉一首詩就能成爲我大唐的官員,我大唐的官員是不是太過廉價了?”盧承烈聞言臉上露出一絲不滿之色來,冷笑道:“我大唐是憑藉科舉取士,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舉薦取士,岑大人好像明白這個道理吧”

“哼,說你是不出大門的世家公子,你還不承認呢”武媚娘咯咯笑道:“你何時見過岑大人舉薦過人的,除非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否則的話,都不出讓岑大人親自舉薦的。可是自己的詩詞一旦得到岑大人這個文壇巨匠的讚賞,你說會如何?”

“那必定會名揚士林之中了。”盧承烈臉色一變,轉過身來,望着武媚娘說道:“你的意思是說,一旦此人名揚士林之中,他考試的時候,就會左右考官的心裡,讓他得到高分而錄取?”

“看來,你還不傻。”武媚娘笑用讚賞的眼神點了點頭,道:“考官評卷也是憑藉自己的喜好,憑藉自己的眼光來判定考生的試卷是不是達到標準,是不是被列爲上乘。所以在其中難免會因爲對方的名氣而做出改變什麼的。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說不定,也許若是弄個統一的答案來,不就成功了嗎?”盧承烈搖了搖頭說道:“這件事情回頭可要好好計較一下。”

“你管的真寬,你以爲你是陛下啊是宣德殿輔政大臣嗎?”武媚娘不滿的瞪了盧承烈一眼,笑道:“國家的掄才大典是何等的神聖,豈會因爲你我的一句話所改變,若是如此,那還不是讓天下考生唾罵,你再想想,若是規定了試題的正確答案,那就會造成衆人一個論調,如何能評判出個人的能力來,那你又如何能相信對方能司牧一方?”

“這?”盧承烈雙眼一愣,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武家小娘言之有理。”一邊的王珪也低着頭,笑說道:“公子,這等大事自然是有陛下和宣德殿的諸位大人做主,想陛下思慮深遠,其眼光非常人所能比擬的,當初命令重開科舉的時候,肯定就已經考慮到這種事情。所以陛下一方面不贊成大臣們舉薦,就算舉薦,也要經過陛下親自考察才能使用,而其他考生都必須要通過科舉才能任命爲官,是有一定道理的。”

“父,陛下當年也是爲了打破世家門閥對官場的壟斷,纔會做出如此決定的。”盧承烈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事實上已經取得了效果,可是如今的形勢就是如何避免考官們爲士子們的名聲等影響,試想,若是考生之中,考官若是憑藉名字、文章、字跡等等判定出對方是何人的時候,取士的過程肯定會受到這些事情的影響,這樣一來,對其他考生難免不公啊”盧承烈雙目中閃爍着異樣的光芒,死死的盯住王珪說道。

“這個,這個,其實陛下當年也是爲了安撫一下世家纔會有如此決定的。”王珪也是世家出身,自然明白這其中的事情,臉上頓時露出一絲苦笑來,輕輕的說道:“公子想必知道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陛下當年就是仿效這個故事的,迷惑了我們世家,纔會讓科舉有了如今的盛況,而相對於世家來說,民間的士子們何其多也,前李之前,大多是世家成爲官員,寒門子弟根本沒有機會,陛下開科舉一道,但是又害怕天下所有的世家反對,纔會弄出這種方式來,爲的就是與世家進行妥協,可憐世家們眼光不夠長遠,中了陛下的算計,等到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陛下已經定鼎大局,坐穩了江山,就算天下所有的世家都反對也沒有用,更何況,如今還有反對的機會嗎?山東世家已經名存實亡,而關隴世家也大不如以前了,至於江左、蜀中,那就更不用提了,至於陛下有沒有發現這其中的弊端,這個就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能知道的了。想來,近年因爲戰爭的緣故,陛下沒有時間關注這些事情罷了,老夫以爲不久之後,陛下征討高句麗歸來之後,必定會想到這些事情。嘿嘿,也許到時候,公子就不會有如此抱怨的機會了。”

“這麼說,若是這個時候提出來,你看可行?”盧承烈自然聽出了其中的機會,雙眼一亮,說道:“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陛下這個時候還在高句麗,剛剛攻下安市城,渡過鴨綠江,年底返京恐怕可能性比較小,明年開春的大比肯定是不會回來了。王叔,你看可行?”盧承烈也不管旁邊的武媚娘,就直接問道。

“可行。”王珪計算了一下,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公子若是要行,那就可行。在下支持公子上書天子,呈送宣德殿討論。”

“那就好。走,我們現在就回去商量一下,成與不成,就在此一舉。”盧承烈臉上盡是興奮之色,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想盧照辭定鼎大唐,青史留名,是爲大唐的開國之君,日後的廟號也是什麼祖之類的,而他盧承烈繼承帝位之後,面臨的是一個強勢的父親,威名遠超自己的父親,這讓他就必須是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的繼續執行昔日盧照辭規定的一切,這讓他這個有着遠大抱負的太子如何甘心,所以他想超越,就算不能超越,但是也不能讓自己距離自己的父親太遠。如今好不容易得到這麼一個機會,貞觀天子來不及施行的東西,這個時候不出擊,這個時候不加以彌補還要等什麼時候呢這可是一個擴展自己聲望的絕佳時機啊盧承烈一想到這裡,心中就興奮不已,忍不住站起身來。

“怎麼,公子也有好的詩句嗎?”就在這個時候,盧承烈耳邊頓時傳來一個溫文爾雅的聲音,柔和之中,充斥着一絲威嚴。不是岑文本又是何人。

這個時候,盧承烈才發現由於自己的貿然站起來,使的整個場中的人都望着自己,有的人是用憤怒的眼神,顯然是抱怨自己打擾了場中的氣氛,有的人卻用好奇的目光盯着自己,而那位剛剛朗誦自己詩句的書生更是用殺人的眼光望着自己。

“這個,這個,聽到這位仁兄的絕妙詩句,忍不住讚歎,失態之處,還請諸位見諒,見諒。”盧承烈不愧是貞觀天子的兒子,這手圓滑倒是學了一二去了。

“好,既然如此,那不如投桃報李吧”就在這個時候,一邊的武媚娘卻趁機說道:“長孫公子,你也來一首。”

“不錯,長孫公子,聽說你家學淵源,不如也來一首,讓我們見識一下。”岑文本深深的望了武媚娘一眼,點了點頭說道:“既然站起來,就不能如此簡單就坐下去了。”

“是。”盧承烈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早知道岑文本會趁機教訓一頓,只是沒有想到自己送上門來了。

“端居臨玉扆,初律啓金商。鳳闕澄秋色,龍闈引夕涼。野淨山氣斂,林疏風露長。砌蘭虧半影,巖桂發全香。滿蓋荷凋翠,圓花菊散黃。揮鞭爭電烈,飛羽亂星光。柳空穿石碎,弦虛側月張。怯猿啼落岫,驚雁斷分行。斜輪低夕景,歸旆擁通莊。”盧承烈想了片刻,頓時脫口而出。然後拱手說道:“還請大人指點。”

整個終南山的人臉色頓時都變了,那武媚娘更是雙眼睜的老大,死死的盯住盧承烈,小嘴張的老大,滿臉都是驚訝之色,能在這裡坐的人,各個都是在詩詞之上,有這很深造詣的人物,能從對方詩詞之中看出許多的端倪來。有什麼樣的人就能做出什麼樣的詩詞來。在詩詞之中,是一個人的胸懷,是一個人的地位,是一個人的氣度的體現。所以每個人的詩詞都是有着不同的際遇的。

盧承烈的詩詞就是如此,大氣,磅礴,非一般之人可以比擬的。每一句之中,都顯着雍容華貴,顯示着他與別人不同的身份和際遇,他的地位也非一般人可以與之比擬的。衆人能從其中隱隱能猜到他的身份。那就是皇室中人,龍鳳之說非一般之人可以說出來的,眼前之人又被人稱爲長孫公子,那身份就是躍然而出,後宮長孫娘娘之後,當朝東宮太子盧承烈。

“太子之詩雍容華貴,大氣磅礴,非一般人可以評論。”岑文本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點了點頭,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太子殿下,你可以出師了。”

“呵呵,看見了沒有,首輔大臣在爲你鋪路呢”一邊的武媚娘言語之中說不出的嫉妒,心中忽然涌起一陣不舒服來。她也沒有想到,身邊這位年輕郎君居然是東宮太子。對於她來說,是那樣的高高在上,不可觸摸。

“多謝大人。”盧承烈聞言心中一動,又朝岑文本點了點頭。他心中卻是另有想法,岑文本此舉是爲了自己揚名,但是另一方面恐怕是爲了其他的事情吧一想到這裡,他不由的朝身邊的武媚娘掃了一眼。

“殿下,既然來了,就爲大家講兩句吧”這個時候,虞世南也笑呵呵的拱手說道。對於這個太子,他是比較滿意的,對人和善,對於他們這些老臣子們,也很是尊重,不像章懷太子那樣,雖然爲人和善,但是與衆人之間總是有許多距離的,立在上面,讓人不敢琢磨,隱隱之間,就隔了許多。既然岑文本要爲自己的女婿出頭,他不介意錦上添花,擴大太子在士林中的影響。果然其他士子們也都用敬仰的眼神望着盧承烈。

盧承烈見狀,心中不由的浮現一絲異樣來,他知道,若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子,恐怕這些人的目光就不會是這樣的了,而能有此刻的眼神,那是因爲他是太子,日後帝國的掌舵者,纔會讓人有如此眼神望着自己。

“諸位,父皇當年在孤讀書的時候,就曾告誡過孤幾句話,孤今日也將這句話送給諸位。”盧承烈臉上露出一絲柔和的笑容來,雙手靠背,端顯雍容,只聽他淡淡的說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孤也用這首詩與諸位自勉。”

“陛下聖明,太子殿下英明。”衆文人士子們大聲的歌頌着天子和盧承烈。盧承烈臉上也露出得意之色。

身邊的王珪卻深深的嘆了口氣,難怪天子會選盧承烈作爲太子,此子確實有不平凡之處,大庭廣衆之下,發表言論,不但神情自若,毫無緊張之感,更爲重要的是,發表的言論是那樣的正確,沒有絲毫的錯誤之處,不但表達了自己的意願,替自己揚名,更爲重要的是,時刻不忘天子的教誨,借用天子的名頭來震懾他人。端的好心機,絕對不是章懷太子可以比擬的。碰到這樣的人君,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幸事,還是不幸。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假以時日,眼前的太子絕對是一位厲害的角色。

“好了,孤在這裡,想來諸位也是不大習慣的。孤這就回宮。呵呵”盧承烈掃了周圍一眼,話音一落,果然見到岑文本臉上露出一絲滿意之色,知道自己說對了。若此舉是天子讓他來,與衆士子同樂,倒也說的過去,但是自己卻是偷着來的,被發現之後還如此大張旗鼓的,那就會被那些言官們說話了。要知道太子這個位置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一方面要表現出一定的能力來,免的被天子認爲這個太子不足以繼承皇位的重任,但是在另一方面,還要保持人臣之道,免的被天子忌憚,這也是不好的。兒臣兒臣,不但是兒子,還要是臣子,這就是太子,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盧承烈聰慧無比,得長孫無忌等人的教誨,自然知道這裡面的分寸。說了幾句話之後,就與衆人說告辭。

“有時間,孤再去找你玩。”盧承烈輕輕的掃了武媚娘一眼,嘴角了露出一絲笑容來,卻是顯的陽光無比,讓武媚娘心中發燙,忍不住低下頭來。卻是不敢說話,而不遠處的岑文本卻不由的皺了皺眉頭。

“太子殿下,以後這個武媚娘還是不要接觸的好。”東宮之中,岑文本放下手中的奏章,輕輕的說道。這已經是終南山登高望遠後的第三天了。岑文本終於藉着轉呈奏本的機會,開口說話了。

“這是爲什麼?”盧承烈驚訝的望着岑文本,他可不相信岑文本是爲了自己的女兒考慮的,必定是有其他的意圖。只是**女愛,這可不是岑文本這個首輔考慮的事情。更何況,天子多女人,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貞觀天子後宮不過十人,已經有許多的朝臣鼓動天子選妃了。而那盧承烈就算不是日後的天子,就是一個親王什麼的,多一個女人也不是什麼難事吧這個岑文本爲什麼偏偏不同意呢這很讓盧承烈驚訝。

“此女不簡單。”岑文本想了想說道:“陛下當年曾經下旨武士鑊不得出利州,還親自爲武媚娘指了一門親事,殿下,陛下是何等人也,豈會爲一個普普通通的利州都督之女指婚的?臣以爲其中必有緣故。”岑文本仔細斟酌了一下言辭說道。

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440回 爲難第52回 壓海棠(二)第289回 泄露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617回 兩難之間第109回 玄武門之變(一)第529回 對策第38回 定關中(三)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398回 大將軍上朝第6回 金鷹堂(二)第618回 一切爲了大唐第586回 有內奸第258回 石中生案第66回 密謀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四百四十三 高麗棒子和城管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26回 暗潮(一)第445回 破城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454回 壓抑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672回 何爲蠻夷第62回 李密之死(二)第649回 離其地,去其根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170回 竇建德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24回 陰世師(四)第511回 路遇第29回 山洞春色(三)第688回 戰畢第643回 穩若泰山鬆州城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27回 離間(三)第609回 收網第43回 背後黑手第377回 盧照辭歸來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30回 李靖(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453回 可惡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一)第293回 棄子啊第11回 獻霍邑(二)第519回 守淮安(四)第391回 追第50回 楊廣之死(一)弟五百八十一回金殿之上羣起而攻之第30回 李靖(四)第579回 老成謀國第92回 長林軍(一)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85回 對策第67回 囂張狂妄的李元吉第621回 唐漢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538回 盧承泰無語問蒼天第78回 敗逃(三)第548回 弱國第365回 皇帝失蹤第243回 頡利丟盔棄纛第8回 奪權(二)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465回 聰慧武媚娘第364回 夜襲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216回 爭論第388回 大決戰(六)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215回 暴怒第362回 突厥劇變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440回 爲難地五百一十六回 守淮安一第322回 黑衣人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373回 寧可殺錯,不能放過第688回 戰畢第383回 大決戰(一)第494回 夜宴殺機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11回 獻霍邑(一)第273回 平衡第687回 亂戰(一)第640回 計將安出第83回 滅宋金剛第230回 博弈
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440回 爲難第52回 壓海棠(二)第289回 泄露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617回 兩難之間第109回 玄武門之變(一)第529回 對策第38回 定關中(三)第543回 大唐軍事顧問第398回 大將軍上朝第6回 金鷹堂(二)第618回 一切爲了大唐第586回 有內奸第258回 石中生案第66回 密謀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四百四十三 高麗棒子和城管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26回 暗潮(一)第445回 破城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454回 壓抑第185回 韋挺闖宮第672回 何爲蠻夷第62回 李密之死(二)第649回 離其地,去其根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154回 孤只要土地第33回 李靖用兵(四)第170回 竇建德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24回 陰世師(四)第511回 路遇第29回 山洞春色(三)第688回 戰畢第643回 穩若泰山鬆州城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27回 離間(三)第609回 收網第43回 背後黑手第377回 盧照辭歸來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30回 李靖(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606回 只有朕纔有資格下棋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453回 可惡第51回 武德殿風雲(一)第293回 棄子啊第11回 獻霍邑(二)第519回 守淮安(四)第391回 追第50回 楊廣之死(一)弟五百八十一回金殿之上羣起而攻之第30回 李靖(四)第579回 老成謀國第92回 長林軍(一)第523回 武夷山下第85回 對策第67回 囂張狂妄的李元吉第621回 唐漢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538回 盧承泰無語問蒼天第78回 敗逃(三)第548回 弱國第365回 皇帝失蹤第243回 頡利丟盔棄纛第8回 奪權(二)第430回 遼東城下第465回 聰慧武媚娘第364回 夜襲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216回 爭論第388回 大決戰(六)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188回 裴寂打人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215回 暴怒第362回 突厥劇變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440回 爲難地五百一十六回 守淮安一第322回 黑衣人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373回 寧可殺錯,不能放過第688回 戰畢第383回 大決戰(一)第494回 夜宴殺機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11回 獻霍邑(一)第273回 平衡第687回 亂戰(一)第640回 計將安出第83回 滅宋金剛第230回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