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府的近況如何?”
李嘉輕聲問道。
“由於錢氏較爲配合,浙江府一切平穩的很,轉運使司、巡檢司,軍都司,都已經建立起來,對於各州縣的官吏,也在量才而爲,幾個鎮軍,也取消了。”
趙誠微微欠着身子,輕聲道:“浙江府極其富庶,遠超江寧、江西二地,如今已然民心歸附,再過兩年,就與其他府州毫無差別。”
“這般也好!”李嘉點點頭,說道:“看來元德昭此人做事還是不錯的,秋後若是考課較好,就調到長沙來吧。”
“對了,浙江府夏稅有多少?”
“回稟陛下,浙江府夏稅糧五百萬石,錢四百七十萬貫,還有近百萬匹絹布,商稅更是極多,約莫兩三百萬貫。”
孫釗連忙發言,說道:“浙江府的絲綢,布匹盛行,家家戶戶都有織布機,而且,微臣還發現,其茶與鹽的貿易也是廣大,鹽場必須掌控在朝廷手裡。”
“也就是說,許多鹽場還在錢氏的手中?”李嘉詫異:“其竟然這般不識趣,這樣不識時務的傢伙,直接流放到占城去吧。”
“至於茶——”
李嘉思量了一會兒,說道:“西川和巴東二府,茶業盛行,長沙也有許多ꓹ 我大唐又不是宋國,天下的財阜ꓹ 總不能全由朝廷壟斷,這東西與鹽並非一般,還是算了ꓹ 只是其稅,增至三成吧!”
“陛下聖明!”宰相們齊聲讚頌。
“對了ꓹ 朕囑意在杭州新設市舶司,到時候浙江府定然更上一層樓。”
一上午的時間飛快而逝ꓹ 應付完這些朝政後ꓹ 李嘉睡了個午覺,然後又穿着青白常服,來到了講武堂。
講武堂是大唐武學的最高學府,只要進入其中學習兩年,下放後立馬就官升一級,可以說是許多中低層軍官們的夢想之地。
而對於李嘉而言,講武堂就是他培育軍官忠孝廉恥的基地ꓹ 或者說是洗腦基地,隨軍學堂太過於粗略ꓹ 只有講武堂才能全方位的培養軍官們的忠君意識ꓹ 順便提高一下軍事水平。
這幾年來經過不斷的擴招ꓹ 講武堂的人數已經維持在千人左右ꓹ 每年一收,一屆兩年ꓹ 這點數字並不算啥。
皇帝之所以來此ꓹ 就是因爲神武四年入校的一屆ꓹ 已經畢業,就待下放至軍隊了ꓹ 他就是爲了接見一番,鼓勵鼓勵,刷一下皇帝的存在感。
畢竟,他也是山長……
演講什麼的,並不符合皇帝的身份,講武堂的軍官們如同閱兵一般,穿着齊整貼身的戎袍,站在烈日底下,接受皇帝的檢閱。
李嘉只能看出這羣人一個個威風凜凜,儀表不凡,模樣倒是像個武將,其餘的倒是並不瞭解。
但他作爲皇帝,自然有人分憂。
“陛下,他是王躍,長沙府人,箭術了得……”
“許玉才,西川府人,槍法極爲厲害,等閒三五個人不在話下——”
在教官的引領下,李嘉微笑地來到軍陣中,見到了一位位勇士,這些人屬於軍官中突兀的將校,不出意外會大放光彩。
智謀只是高層將校的要求,在中低層軍官中,勇武纔是他們的要求。
一連接見了近二十位表現突兀的軍官,各有才能,李嘉甚是滿意,他宣佈,這二十人,不僅如大家一般官升一級,而且還會得到賞賜:
明光甲一副,戰馬一匹,以及兵書十冊。
此言一出,那二十人瞬間激動起來,熱淚盈眶,這一套裝備下來,沒有幾百貫錢,絕對是拿不下來的,尤其是南方缺馬,普通的都指揮使都難有,除非你是騎兵。
其他人則一臉的羨慕嫉妒恨。
對此,李嘉也再次宣佈,普通人也有安慰獎,賞錢十貫,孫子兵法及六韜兩本。
不提他人的如此,李嘉只是單純的想把兵書傳出去,藏家寶似的兵書,還得普及纔好。
“陛下,此次出學的武人之中,西川、及巴東二府,佔據了一半,江寧府也有一些,其餘各府倒是較少。”
負責教學實務的教導,名喚左興讓,是個文人,他文質彬彬,與武人完全不想幹,但是洗腦,以及教導兵書方面,卻極有天賦,甚得李嘉信賴。
“興元府那邊去年入了多少人?”
李嘉若有所思地問道。
“約莫一百來人。”
左興讓沉聲道:“興元府面對秦鳳四州,威脅倒是極大的。”
“此次下放的武人,多與一些騎術的去興元府。”李嘉隨口道:“去興元府的人,定爲兩百之數,那裡軍官較缺,是時候補充一些能人了。”
“是——”左興讓點頭應下。
他熟讀兵書,聽到皇帝的話語就知曉,興元府府那邊肯定是要用兵了,國家年年都有戰事,他都習慣了。
看着皇帝的身影,他心中猶豫,不知該如此開口。
“有話就說吧,猶豫個甚!”
李嘉見其面帶遲疑,直接說道:“與我面前,你有話就直說,某不會怪罪與你。”
“微臣不敢!”左興讓連忙拜下,心中這才鼓起勇氣,說道:“微臣這幾年來,一直在講武堂教習,武人雖然勉爲其難的學識兵書,但早已經定型爲莽夫,只能稍加雕飾罷了,成材的也不過數十人。”
“況且,許多人學習時,一向是散漫無力,依臣所見,講武堂的效果,並不太好。”
“你的意思?”李嘉陷入了沉思,講武堂只是表面功夫,自己還真是主觀臆斷啊,也是,那些滿腦子都是殺人技術的武夫,洗腦讓他們效忠不難,但讓他們提高水平,學習兵法,卻是千難萬難。
不過,講武堂培育忠義的水平不錯,文人的口舌功夫一向厲害,見識淺陋的武夫們怎麼能抵擋的住?
“微臣淺見,陛下可酌情恢復武舉——”左興讓聲音很輕,但卻如一道閃電,在李嘉心頭炸響。
武舉是武則天創立的,也可以稱作武科,與明算,明法等科目一樣,都是爲了錄取人才,尤其是軍事人才,如郭子儀力挽狂瀾的名將,就是武舉出身。
其完善與宋,興盛與明清,尤其是清朝,更是大盛,與進士模式相等,武舉人,武秀才,更是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