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

衆人都是面色一變,李儀,孔和,方少羣,陳佐才,陳道堅,秦東陽,劉益,金抱一,吳畏三,高時來,田恆,金簡,所有在岐州的南安侯府下的文武官員,俱是站出來,站在徐子先的兩側。

鐘敲四十九響時,終於慢慢停止了響動。

“親王薨逝。”傳敕的中書舍人面色蒼白的道:“沒想到在下此行,居然遇到這等大事。”

“當然是頭等大事……”雖然早有準備,徐子先心裡還是有不可避免的悲傷。他看着詔使,異常冷峻的道:“齊王不是尋常親王,他是蔭庇福建路的參天大樹,現在大樹倒了,我倒想看看,那些雜草,究竟能做出什麼正經事來?”

齊趙之爭,加上徐子先,朝中之人不僅是略有耳聞,簡直是知之甚悉。

對這樣的話,中書舍人自是不便回答,只能迴應以尷尬的微笑。

徐子先也不理會他,自顧向前,南安侯府的諸人當然是趕緊跟上。

待他攀上岐州城牆,遙望福州府城的時候,衆人俱是默默跟隨在徐子先身後。

徐子先看向衆人,也感受到衆人感情複雜的目光,也感受到了些許的動搖和懷疑。

一直以來,包括李儀和秦東陽在內的老人都知道徐子先身後有齊王在,現在齊王薨逝,就算在死前做了最後的安排,徐子先是否能迅速成長起來,不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而獨立成長,最終成爲比齊王還要高大幾分的巨木?

“有句俗話,不少人說過,但適合我現在的心境。”徐子先突然微微一笑,對着衆人朗聲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齊王薨逝,自此之後,我們當獨立面對一切,諸君,當隨我戮力而行,可否?”

“願受君侯調遣,萬死不辭!”

李儀,秦東陽,劉益,方少羣,陳佐纔等人俱是抱拳,衆口一聲的迴應。

“很好。”徐子先道:“希望諸位不要以爲現在這一幕是舊篇章的結束,而是新篇章的開始。”

……

耳鼻處都是縈繞着腥鹹味的海風,海風太潮溼了,似乎是無窮的水氣將人包圍着,叫人掙不脫,逃不開。

兩眼看過去時,則是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從福州坐船出海已經是四月中旬,距離最後一批移民往東藩也是過去了半個月。

李儀和傅謙,孔和等人早就趕了過去,秦東陽和劉益等人也是第二批次過去,同行的還有水營新兵。

原本打算在岐州訓練的水營兵和水營營區都是要搬遷到東藩,林九四等大匠俱趕了過去,要在東藩迅速營建碼頭和船場,當然還有水營營區。

陸營營區也是要抓緊選址,林鬥耀已經隱晦的提醒過,南安鎮已經不復再有岐山盜的威脅,只有小股盜匪滋擾,沒有必要保持強大的團練兵力,所以留在南安的陸營最多也就是一個營的編制,五百餘人,加上十餘騎的騎兵就可以了。

做爲對齊王的承諾和對徐子先實力的認可,也是要拉攏潛在的盟友,林鬥耀沒有直接下令撤銷南安團練,也是給了彼此一個緩衝的餘地。

當然,誰都明白,南安是徐子先經營日久的地方,也是別院所在,官戶所在,除了團練還有重要的一年收入幾十萬貫的稅卡所在的地方,另外還有興修的大型碼頭和倉庫,每年收入也是數十萬貫,再加上大片的菜田和牧畜區的收益,撤銷團練,等於是逼着徐子先掀桌子,若林鬥耀真的這麼做,怕是公文下達的當天,已經被追剿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岐山盜”又突然出現。

這當然不能怪徐子先,南安侯早就有言在先,岐山盜有餘部未靖,要各處多加小心。

而以徐子先的能力,打下幾個縣城,甚至是軍州首府也不是不可以,那時候林鬥耀和趙王能怎麼辦?

掀桌子,宣佈徐子先是幕後黑手?

左相,右相,朝堂威信,北伐大局,這些事如何折衝處置?

諸多權衡之下,多方都很有默契,徐子先毀岐州港,水營和陸營大半勢力遷往東藩,而林鬥耀給徐子先留下南安一地,團練捐也是照收不誤,畢竟徐子先的理由也是響噹噹的,朝廷未撥付丁口銀兩,經營東藩需大量銀錢,自南安收一些捐賦,稍作貼補,就算報到政事堂也是相當過硬的理由。

四月十二日,徐子先在昌文侯府與陳文珺匆匆見了一面,彼此話別之後便至碼頭登船,忙碌的福一號帶着徐子先和大批的物資,再次趕赴東藩。

“君侯怎樣了?”

一個相當高大,壯實的漢子擔心的走過來,由於天氣炎熱,漢子只是水手長並不是軍人,所以衣袍俱是敞開着,露出福建人很少有的滿是長毛的胸口。

“黃水手長,我沒事的。”徐子先蒼白着臉微笑,內心卻又是翻江倒海起來。

後世他也是坐過船的人,但那種大型海船和這種木製帆船完全是兩回事……在那種船上,海浪在大船的船底衝出一朵朵白色的小浪花,船身微微震動,除了極少數人可能會有不適外,多半的人都是笑嘻嘻的透過船窗看向大海……大海被馴服了,老老實實,翻不出什麼花樣來。

在這種木製的帆船上,隨便一個小浪頭就能叫福一號大幅度的傾斜,然後又啪的一下翻回去。

來來回回,就如同過山車一樣,而給人的感覺卻是比過山車可怕的多了。

身體上的不適是一方面,初入大海的人,在這種小帆船上罕有不恐懼的。

這年頭的航海人,真的是拿命在搏。

這時候可沒有衛星雲圖,沒有提前多天的颱風預警,只能憑經驗來判斷天氣,判斷是否會有颱風來襲。

神奇的是,這樣的原始辦法,還多半不會出錯。

老水手多半都很篤定,船隻毀於颱風的是有,但只是少數,多半的船隻毀於暗礁和莫名其妙的原因,比如水手譁變,遇到海盜,船上發生烈性瘟疫等等。

或是錯過了補水點,船上斷水斷食,都有可能。

這年頭入海就是拼命,除非是跑近海的短程航線。

比如往東藩的這種,對黃來福這種老水手來說,和在自己家裡的後院散步也是差不多的感覺了。

“君侯放心。”黃來福道:“只是小風浪,等傍晚我們就能到澎湖,如果有大風,我們可以在澎湖島上避風,無事的。”

“我倒不是擔心……”徐子先終於露出了罕見的窘迫表情,他衝到舷邊,往下乾嘔了很久,除了清水和膽汁之外,真的是一無所有,但暈眩感減輕了很多。

“這就沒有辦法了。”黃來福這幾天和徐子先相處久了,卻是知道這位君侯是最好說話的,當然是指對他們這些民間身份的人,對侯府的官吏,還有軍人們,南安侯卻是規矩相當嚴格,儘管私下親厚,但講規矩的時候,卻是絲毫不讓。

對此黃來福也是不在意,民間的人有自己的行事準則,有明顯的一條就是,端人碗,受人管,守規矩是理所應當的事,沒有必要有什麼情緒上的反彈和不滿。

“君侯,”黃來福道:“我們也是會暈,只是習慣了,風浪小的時候就忍着,風浪大忍不住了,也是會吐。”

徐子先點了點頭,站在船舷邊,右手努力的扶穩船舷,使自己儘量的站平衡。

如果眼下的這點小風浪也撐不過去,談什麼楊帆大海,重現大魏水師當年的光彩?

黃來福心裡當真是敬佩的很……撐過海上的眩暈沒別的好招,只有長時間在船長形成的適應性,事實上很多老水手在船上很舒服,已經習慣了重心不穩和搖搖晃晃的姿態,上了陸地之後反而會重心不穩,走路東倒西歪,形成可笑的水手步。

黃來福每次上岸之後都得花好幾天時間才能適應,反而在上船之後適應的很快,大海,風浪,搖擺的船身,船上難吃的食物,受限的清水,幾十天不能洗澡,這些東西反而很叫他適應,他在船上遠比在陸地要從容的多,也快活許多。

對徐子先這樣的初上船的新人,水手間有很多笑話可談,那種見到大海好奇的神彩,看到一點風浪就驚慌失措,還有不停的嘔吐,沒有胃口,這些其實都很正常。

對徐子先這樣意志堅定的人來說,他適應的很快,並且從現在的表現來看,距離完全適應已經不太遠了。

等徐子先能東倒西歪着吃完午飯的時候,就算是完全適應了。

福一號旁邊還有一艘帆船,那是靈一號,較小的帆船上站滿了人。

都是武卒的水營官兵,看起來也是有不少趴在船舷邊上嘔吐。

徐子先看的一笑,心中的煩悶感減輕了很多。

福一號運送徐子先等文武官員,還有少量的護衛人員。

甲板下的艙房裡堆滿了各種器物,主要是以鐵製工具爲主,用來修築營區,碼頭,船場,還有各種工廠也要開始興修。

連板甲上都放滿了鐵鍬鏟子叉子和各種需用的工具,用草束包裹着,鐵器散發着藍色的光澤,成堆的鐵器放在一起,有一種怪異的,叫人賞心悅目的美感。

船行的速度很快,太陽還很明亮的時候,船隊就抵達了澎湖島的碼頭。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六十章 邀約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九十章 獻祭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十四章 報館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五百一十八章 消耗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三十四章 兇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六十章 邀約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九十章 獻祭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