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

傅謙哪有主意,也只能笑道:“若咱們能和朝廷學,鹽酒專賣,怕是真的財源滾滾。”

大魏朝廷賺錢的本事也是真大,鐵業因爲採礦困難管理困難,官辦鐵場總是虧本,就索性改爲賣執照,就是給富商開礦的資格,從中收取重稅,官府反正得利,而私人辦礦辦鐵廠,也是極少有虧本的。

至於鹽和酒還有茶的專賣,更是替大魏朝廷賺的盆滿鉢滿。

聽到傅謙的話,徐子先倒是眼前一亮。

“君侯有主意了?”傅謙笑道:“我就說君侯一定會有辦法。”

徐子先聽了一笑,看來近來支出很大,在閩浙兩廣方少羣還叫徐子先掛了幾萬貫的懸賞出去,當時感覺錢糧充足,現在看來還是太自信了。

底下的人定會時常議論,但以傅謙的話來說,估計還是對徐子先信任有加,沒有太多的人懷疑這位君侯沒有辦法領衆人走出泥沼低谷。

“晚上再說。”徐子先跨上戰馬,大青馬嘶鳴一聲,奮蹄一躍,他對傅謙道:“這裡如常進行,晚間到別院來商議。”

傅謙當然是趕緊答應着,秘書閣的農房還沒有確定下來主事者,很多人覺得厚重樸實的陳佐才很適合,司從曹給陳道堅來管就可以了,加上一些成熟的吏員,護衛上由林紹宗主持,應該沒有大礙。

但實際情形來說,司從曹的責任越來越重了,承發公文,收錄檔案,追跟大工程進度,查看農田開闢,其下分爲各處,目前最叫人矚目的是廉政司,選用的都是精通算學,品格學識俱優的吏員,據說是司從曹之下負責查察官吏貪污,浪費,舞弊,還有權錢交易,以公肥私,甚至法吏不奉公守法諸事,皆由廉政司查察。

另外若成立新的公司,也是司從曹負責總體的運營管理,這也是相當重要。

陳道堅畢竟太年輕,而且十分聰明,徐子先原本是想陳道堅再走科舉之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考量後,感覺已經無此必要。

從十四年之後,大魏原本的軍政體系遭遇極大的破壞,齊王之死就是明顯的例證,從此之後一切都分崩離析。

治世時文官貴重,進士身份會加分不少。

亂世時則以文法吏治政足矣,武夫的地位會扶搖直上。

此次福一號去倭國,陳道堅就是奉命前去,將來司從曹主持公司事務,他不瞭解貿易情形,談何掌控?

就算陳佐才也要輪流出外,徐子先身邊的文吏並不多,每一個人他都要栽培出來,每一個都要能當大用。

……

從環島官道飛馳而下,徐子先也並沒有往碼頭官道的方向去。

他一路飛馳向西南方向走了很遠,記憶中那裡有一大片的荒灘。

這裡在後世是臺南區域,花溪一帶在後世原本也是大片的港口區,是舉世聞名的造船基地和貿易區域。

再往西南,也是曾經荷蘭人駐足過的地方,荷蘭人曾經在海邊海灘高處建起了一座相當雄偉的城堡。

現在這裡當然沒有什麼城堡,只有大片的樹林,到海灘區域的緩坡,灌木,還有大片的白色沙灘。

徐子先在一片山坡上停止了奔馳,林紹宗等人在他身後布成了一個扇形護衛圈。

半響過後,幾個文吏才趕了過來。

徐子先躍下馬,步行從山坡上下去。

披甲的護衛們有些狼狽,在鬆軟的沙攤上披着幾十斤的重甲行走,不是好主意。

這時徐子先做了一個手式,示意他們不必再跟隨,這叫甲兵們鬆了口氣。

只有林紹宗按刀跟隨,根本無視徐子先的示意。

徐子先眼前只有大片的海,潔白的沙灘一眼看不到頭,相對花溪和南安溪一帶的景像,這裡還是一片蠻荒之地。

這也很正常,如果從地圖的視角來看,這裡差不多是島嶼的最南端,高山在南處有一個明顯的收束,這裡平原區和高山區相隔很近,荷蘭人在統治這一片區域時經常派兵進山掃蕩,殺戮那些桀驁不馴的土人,同時捕獲大量的土人爲其服苦役。

但徐子先看中的不是這此些,這裡有大片的灘塗區域,印象中是這樣,看到實際的大片淺海灘塗時,徐子先算是鬆了一口大氣。

他在海邊走了很久,看似漫無目的,一直到夕陽西下時才意猶未盡的從海灘上走上來。

走到沙灘上的徐子先滿臉笑容,狀態極佳,甚至可以用春風滿面來形容。

林紹宗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君侯是吃錯了什麼藥。

……

由於太過開心,卻是沒有人可以交流,到了侯府別院時徐子先顧不得和迎下來的陳佐纔等人寒暄,直接去了後宅。

“今天吃肉糉子怎樣?”秀娘未語先笑,詢問徐子先晚餐的安排。

小妹則在一旁道:“先喝點溫補的飲子,不要貪圖涼爽喝涼的。”

小妹和秀娘都迎上來,後宅中主要是僕婦和丫鬟爲主,也有小廝供差遣奔走,徐子先並不希望把小妹和秀娘關在屋裡,養出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的閨閣小姐和內眷,小妹和秀娘偶爾也會去新移民營,送一些吃食,替南安侯府贏得更多的人心,但多半時間還是留在後宅,後宅也有很多事,小妹和秀娘都樂在其中。

花園極大,佔地超過二十畝,曲徑通幽遍佈亭臺,有各種樹木,花卉,山石,水池,每天看書,遊玩,就可以消磨掉很多時間。

另外便是研究吃食,徐子先很辛苦,在島上也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所以小妹和秀娘都是儘可能的替他做一些美食來滋補身體。

徐子先沒有說話,只是笑着衝向前方,先將小妹一把抱起。

小妹驚叫一聲,發覺天地旋轉,卻是兄長將她舉在半空轉了一圈。

“放下放下……”小妹尖叫起來。

徐子先將小妹放下,又抱起秀娘轉了一圈,秀娘不好大喊大叫,只是羞紅了臉。

四周的僕婦和丫鬟們都笑起來,小妹抱怨道:“怎地好好的就發瘋了?”

徐子先大笑道:“是有點瘋,還是太過開心的原故!”

“是不是又做出了什麼新的花樣?”小妹好奇道:“我知道今天傅牧之又帶你去看新玩意了。”

“倒是有,”徐子先笑道:“不過和傅牧之無關,這事是我自己想起來的!”

“什麼事?”

“近來頗爲錢財發愁,”徐子先一本正經的道:“總想着近期如何弄幾十萬貫錢來,可是又沒有陳於泰那樣的好人送上人頭和錢財來,真是愁死人了。今天和傅牧之聊天,說起此事,傅牧之說要是能和朝廷學鹽酒茶專賣,那當然是大賺特賺。”

小妹和秀娘面面相覷,一時半會都是不明白徐子先在說什麼。

“茶山纔開出來呀?”小妹說道:“距離種茶,收茶,炒茶,製成茶餅,還早的很呢?”

“這倒是,其實若不是我有國侯身份,種茶賣茶都是有違國法。”徐子先朗聲一笑,說道:“太祖當年爲開發東藩,鼓勵宗室上島,有言在先,工商不禁,鑄鐵不禁,煮鹽不禁,鑄幣不禁,製茶不禁。其實國初時候,各種專賣管制也不嚴格,太祖是偉岸男子,立國時因爲是要和北虜交戰,要用盡國家所有的力量,所以方有各種專賣,後來格都已成,想要改也改不得了。就算如此,也是給百姓和宗室發揮的機會,東藩和當時的雲南俱有類似的政策,若能征服西域,亦是照此辦法。東北的營州等地,也是一般。後來收百姓之權,唯有宗室還有這些權力,東藩,可謂是上天賜我之寶地了。”

小妹和秀娘並不是很懂這些,但看的出來徐子先是很高興,兩個女子都是跟着微笑起來。

徐子先確實很是高興,朝廷已經闇弱,但威權尚未到崩盤的時候,自己處於和趙王敵對的狀態,若是有明確的把柄被對手抓住也不是好事。

還好有當年的口子在,鑄幣採茶煮鹽開礦,律法不禁。

這是鼓勵開拓,不僅是東藩是這樣,很多邊外之地也是這樣。

其實太祖還是中道崩逝,很多展布未能實施。

比如徐子先感覺到,將宗室放在江陵和福州並不是太祖的最終設想,放在北方和西部還有南部的邊郡地方,不僅宗室安享富貴。

而且不僅是宗室,很多立有大功的非徐姓的貴族,不論公侯,都可以放在邊郡。

然後給這些宗室和勳貴們募兵權,允他們南下西向征戰,打下來的地盤可以行封建制,這樣中國還是大國集權,內有議會制衡皇權,外有封建諸國制衡中國,這是使內外相制,人才流動,若是這樣,集權下的奴化和散沙化的社會,可以得到真正的緩解,國家有事,也不至於一潰千里。

這是大魏隱秘,爲後世諸帝所隱,據說原碑文藏於內廷石碑之上,只有被立爲嗣君的皇子纔有資格觀看,內廷敢泄密者必斬。

徐子先對此事很是好奇,但並沒有太強烈的求知慾,不管太祖皇帝是不是穿越者,或者是不是有過這些訓諭,這都是過去的事了。

但利用好這些律令,倒是徐子先現在應該考慮的事情。

“我是打算在鹽上做一些文章。”徐子先對小妹和秀娘道:“鹽價騰貴,細鹽已經到四十文一斤,就算是黑鹽餅也是二十文一斤了。官價官售,近年來吏治不行,細鹽裡滲砂礫碎石很多,等於變相再加價。然而百姓都知道不吃鹽就會水腫,還是要忍痛購買,要是我們能賣鹽,定價二十文一斤,仍然是暴利。”

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五百章 弓弦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
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五百章 弓弦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