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

“至於審計,”徐子先笑道:“也是玄平所說,支出浩繁,人員雜蕪,以後凡公帳開銷,按月,季度,按年進行上報計錄,然後由審計人員複覈,調查,不管是工程,或是銷售,採購,日常使費,都要有賬簿,包括軍費開銷在內,計房分民和軍兩塊,分別對侯府的民用和軍用開銷支出收入,進行審計。收入這一塊,便是全歸稅房統一計算納入。”

孔和相當敏銳的道:“如果是君侯的單獨的私人收益,就算撥付過來,我們也要入帳的吧?”

“要入帳。”徐子先接着道:“秘書閣是公,我打算成立一個司從曹,專門對我負責,傳令,記錄,隨扈,日常的開銷收入,支出,審計,還有靖安諸司,也歸司從曹之下。”

徐子先說的坦然,隨意,但很明顯,侯府民政大權歸秘書閣,包括日常的建設,稅收,吏治,工商業等等,俱是秘書閣所管。

然後就是侍從一職,將治安,情報,日常護衛,侯府內收入等等俱是收入囊中,等於是一個小秘書閣,這形成了一個內外相制的平衡格局。

徐子先對此沒有什麼可慚愧的,事實上在場的人都覺得這樣的設制才相對合理。

就算是幾百年後的現代社會,民選的首腦也是對情報,治安,還有少數的內衛部隊有直接管轄權,在緊急狀態之下,民選首腦可以優先指揮的也是這些要害部門。

宣佈至此,對內的工商農學吏兵刑樞機各房和各司基本確立,內政算是重新梳理了一次,不象此前,各官員都掛着團練的官位,名不正而言不順。

至於朝廷的認可,徐子先不覺得會有什麼問題和麻煩。

侯府原本就可以任免一批官員,特別是治理萬戶以上的地盤,徐子先有任命民政官員的理由和底氣!

徐子先又看向秦東陽,說道:“不管是團練,廂軍,日後都稱南安侯府的府軍,當然,對外還是稱廂軍或團練,府軍只在內部文檔和稱呼上用。”

秦東陽抱拳道:“下官明白,理當如此。”

劉益咧嘴一笑,金抱一則是和少年牙將們一樣,個個臉上都顯露出興奮之色。

開府,這是相當罕見的榮譽和擁有實際權力的開始。

朝廷是絕對不會同意南安侯開府,就算是國公,親王,想獲得開府權也是沒有可能。

只有國初時,太祖一人難以管理百萬之軍,有幾位重臣大將獲得了開府權。

制官,設吏,拜將,有開府權的重臣可以做這些事,可以管理劃定範圍內的軍民政務,不分文武,三品以上知會朝廷,三品之下,賞罰處置皆由開府決斷。

此權太重,開國之後,宣宗之前那些開府大臣陸續離世,然後開府大權被收回,到宣宗之後,再無皇帝賜大臣或宗室開府之權。

哪怕是齊王這樣的國之重臣,以親王之尊,也只是任大都督府大都督,禁軍,民政,司法,轉運,常平,皆不得過問,所領者只是廂軍,戰時可以兼管禁軍,如此而已。

徐子先以南安侯的爵位和從五品的官職,距離開府遙遙無期,就算他成了親王和從一品大都督,想開府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以東藩的情形,稱麾下將士爲南安府軍,又會有多少人跳出來多事?

怕是沒有。

正式的行文中杜絕這種麻煩便是,對現在的朝廷來說,東藩這裡天大的事也只是小事,只要徐子先不觸及底線便好。

“年內我們會有十八個營,”徐子先對諸將道:“營的編制暫且不變,每四營一軍,改爲每六營一個軍,所以暫設三個軍。”

衆人一下恍然,武將們的心一下子都提了起來。

三個軍,每軍三千人,任何領一軍的當然是南安府軍的重將,擁有一般將領和文官們都難以企及的地位。

這也是南安侯府的現狀,民政工商稅收都十分要緊,是侯府的根基所在,而真正最要緊的,卻還是軍隊。

農業工商爲根基,根基的發展,卻是爲了軍隊的壯大,這纔是最爲根本的要緊大事!

“秦兄領第一軍。”徐子先沉聲道:“葛大領第二軍。第三軍是水師,正好六個營,但現在我還沒有考慮到水師的領軍由誰去合適……”

一聽說是領水營一軍,原本熱切的目光還是黯淡了一些。

眼前這些傢伙,陸戰俱是豪傑好漢,水戰精通的卻是不多,秦東陽的陸戰戰陣已經十分嫺熟老練,亂軍從中陣列不亂,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戰場上的勝利。

劉益的風格則是刀出偏鋒,銳利無比,其在衝陣之時,豪邁壯烈,令人熱血沸騰,情不自禁的便是跟着他衝了上去。

張虎臣則是暴烈,騎戰之法,在諸多軍官之中當屬第一,其家族子弟也有很多擅騎戰者,徐子先已經打算以高時來爲張虎臣的副手,悉習求教,將騎兵一營,慢慢帶成東南一帶首屈一指的精銳。

再便是老練狠辣經驗豐富的葛家兄弟,全才無缺的金抱一,槍棒近身搏擊首屈一指的林存信,力大不虧的是李福祥和田恆,再有就是戰場經驗相當豐富,指揮風格穩重的李星五和吳畏三等人。

步戰陣列,騎戰,徐子先都已經不缺人才,而林,張,李等諸家都會有子弟陸續來東藩,大家已經決定落注,包括一些優秀的廂軍軍官,也是齊王身故後願意到東藩謀發展,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人才。

水師便是不成了,任忠留任,任家也會投效,再用一些俞家的人任中層,日後不怕缺水手,艦船的艦長和副長。

但率甲士,備弩炮,跳幫血戰,指望任家和俞家的人都是不太現實。

這兩家,絕不可能有這般的傑出的人才而到現在還沒有嶄露頭角。

“我去罷。”劉益起身抱拳,笑着道:“跟着秦兄等人一起混,現在還沒有獨掌一營,再耽擱下去,大夥都獨掌一軍了,我還不能領一營,也太丟臉了……”

衆人發出低笑聲,倒是都是善意的笑,而不是譏諷。

劉益是徐子先初時組建牙將隊伍時就特意請到侯府別院的人才,在侯府力量還很薄弱的時候以高超的武藝任徐子先的貼身護衛。

徐子先的蓄力,發力,呼吸等諸法,皆是劉益教授,包括刀法也是。

可以說,南安侯能踏入武道之門,秦東陽認爲自己的路子並不適合,劉益的適合,於是劉益就成了徐子先的引路人。

單純從武力來說,徐子先現在已經在少年牙將們之上,只在秦東陽,劉益,張虎臣和金抱一等人之下,林存信,吳畏三,李星五等將領,未必是徐子先的對手。

徐子先親領的一營兵,平時也是叫劉益管帶,江灘一戰,徐子先領騎兵先擊谷口之敵,肅清外圍威脅,然後回師往擊江灘之敵,劉益率部浴血而戰至脫力,身上十餘處刀傷創口,到了岐州港口一戰,又是身披數創,後來好幾天後才能行走,現在走路還是一瘸一拐的沒有完全恢復。

“這個傢伙太莽了……”回想起劉益的戰績,雖然對其奇詭狠辣的刀術還有身手無比信任,對其性格和能力也相當認可,但想到這廝每次都要弄到全身掛彩,徐子先還是忍不住有些頭疼起來。

“俺要是統領一軍,還是會按以前的戰法來打。”劉益不顧徐子先的臉色,猶自侃侃道:“水師的事,俺想了一陣子,自覺還是俺最合適。跳幫了,就是他孃的拿命去拼,對面全是刀槍劍戟,幾百個臭漢子圍在一起拿兵器往俺身上招呼,俺自己不敢跳,不衝,麾下的弟兄們哪個是傻的?一聲吆喝,各個拿命去拼?要人拼命,將領要先敢拼。不是俺說,要是君侯帶水師,也是得這般帶法。不帶出一堆傻子,打仗時象瘋子,水師打仗,沒個贏的道理!”

這一下衆人皆是動容,劉益的話,粗俗是粗俗,道理也是十分的有道理。

跳幫,衝角,都是在茫茫大海之上。

不能指望艦長或副長,水手長,領航長,甲板長或是醫官們去拼命,要拼的就是弩炮戰兵組,拿什麼去拼,就是拿命去拼,去撞!

稍有什麼猶豫,想玩什麼戰術,兩邊一比,士氣弱的就是輸了一半。

現在這時候可不是大航海時代的尾期,鉅艦重炮已經成型,甚至蒸汽動力,鐵甲艦都出來了,那時候比的是技戰術,指揮能力,還有團隊協作的能力。

鉅艦時代,比的是海員的經驗,艦上軍官的經驗,還有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

以英國來說,其在二百年內是世界上最富裕和工業能力最強,原材料掌握最多的國家,有充裕的人力和物力,一直維持着能暴打兩強海軍的實力。

法國的工業和金融能力一直與英國人比肩,所以法國海軍始終在追趕英國,甚至一度對英國造成不小的威脅。

德國人沒有海軍傳統,但在普魯士成爲德國之後,其工業能力趕上和超過了英國,一戰和二戰時期,雖然德國人只是存在艦隊,但逼迫英國艦隊主力留在海峽一面,否則就有本土被入侵的危險。

工業的強大能帶來一系列的強大,當然也包括海軍艦隊,從這一點來說,現在的南洋水師和南安侯府,要面臨相對落後也相對原始的多的對手。

如果強化自身的組織性和嚴密指揮體系,這是和初始和英國人學習。

再強化將士們跳幫廝殺的能力,南安侯府之下的水師,將會迸發出什麼樣的力量出來?

突然之間,徐子先也是對未來充滿着希望。

“好了,”徐子先移開捂着臉的手,對着劉益道:“將水師戰兵交給你了,君其勉之!”

“請君侯放心。”劉益臉上向來漫散不羈的神色消失了不少,他儘可能的鄭重拱手致意,說道:“末將一定竭盡全力。”

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
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七十六章 敢來欺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百零二章 大勝後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