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

大參府邸極大,方圓大約佔地百畝,四周的不少民家都被轉移,房舍的門板被拆了下來,百餘人忙忙碌碌,取了不少引火物,製成火把,正在奮力投擲,劉知遠府邸的正門已經在燃燒,四周的兩座鼓樓也燒了起來,幾個人被燒成火燭一般,從樓上墜落。

黑暗中傳來神臂弓拉動和扣弦的崩響,箭矢不斷從大參府邸落在外頭,但擲火的人都以寬大的門板護住自身,神臂弓是勁弩,但始終是手拉動,想射穿厚重的門板也是幾無可能。

“鬧騰半天,還在大門口折騰?”種紀搖頭。

姚平忠說話更率直些,當下道:“他孃的,這樣廢物的話,我等三人的性命算是要折在南安侯手裡了。”

“且再看看。”徐行偉死力咬着嘴脣,心中焦急如焚,但此時此刻,除了等着看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

就算他們三人衝上去,也不是太明顯的變數,姚平忠猛,種紀縝密而心狠手辣,徐行偉自身武力也不低,但在這幾百人恃險而守的戰場上,增加三個人的變數,實在是太小了。

而且種,姚二人,也不可能將整個家族都搭上,絕不可能。

……

劉府的望樓,當然不止是靠近大門的兩座。

這曾經是一位樞密使的宅邸,武宗年間修築,當時京師因爲連年對北方的戰亂涌入大量流民,情形與如今相同,其實還要更亂一些,因爲混入了不少北虜的細作,刺殺官員,放火製造混亂的大案很多。

當時的高官顯宦,多半在家中修築深宅高牆,同時多修鼓樓望樓箭樓,以期在賊盜來襲時有抵抗之力。

劉知遠現在就慶幸自己當初挑了這麼個防禦森嚴的宅邸,當時只是圖它大,離宮門近,進入宮禁和政事堂方便,現在就是成了保命的依靠了。

府中的牙將和元隨們倒是不服氣,劉府的護衛不在韓府之下,這幾年來劉知遠這個大參和韓鍾鬥爭已經是白熱化,雙方都在擔心行刺和賊盜上門,守備都是相當森嚴。

劉知遠的部下主要是來自河北東路,其中有幾十人都是從禁軍中被挑選出來,從一個軍漢成了大參的元隨,他們當然是相當願意。

來襲之人氣勢洶洶,還好劉府早就關閉門戶守備,一開始促不及防之下被射死了好幾人,後來府中的元隨牙將們開始用神臂弓還擊,對方只好退了回去。

現在已經開始縱火燒門,幾個牙將頭目都曾經是禁軍武官,見狀已經相當不屑。

甚至這幾個武官已經在摩拳擦掌,主動向劉知遠請纓出戰,三百牙將和元隨衝出去,那一百五十多人的來犯之敵,絕不是對手。

劉知遠本人也是一樣的看法,但他不願去冒險,等着好了。

等天亮,或是天子得報之後派郎衛前來援助,一切就塵埃落定,何必冒險?

不過是韓鍾和其黨羽南安侯徐子先的垂死反撲,只要再撐一兩個時辰,一切就都成了定局。

天子定然會惱怒京師出現這樣的變亂,但韓鐘不軌之心算是被確定,天子處置起來也就沒有任何的姑息和容忍,韓鍾餘黨,會被劉知遠用最酷烈的辦法給處置掉,天子也不會考慮平衡,在其中設定範圍,只會任由劉知遠把韓鍾餘黨清掃乾淨。

而徐子先此舉,正是坐實了其意欲留京,勾結韓鍾,徐夏商謀爭儲位的嫌疑,這很好,真是太好了。

劉知遠簡直要笑出來,他並不害怕,好歹也是任過州縣親民官,率部打過仗的文官要比普通的同僚多幾分膽氣。

大門一時半會燒不光,最少能拖半個時辰,而且熊熊燃燒的烈火正好可以阻斷賊人衝進來的腳步,對面在放火,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根本不足爲患。

“徐子先在福建路能暴得大名,看來還是南方無人。”一個牙將頭目是北方禁軍出身,向來看不起其餘各路的禁軍,更不要說徐子先這種福建南蠻以團練出名的宗室了。

“西軍也不咋地。”

“本朝軍伍,還得看我們河北禁軍和京營禁軍。”

“北伐大計,有大參主持,還是得靠京營禁軍和河北禁軍打頭陣。”

“眼前這些跳樑小醜,可是要笑死人了。”

因爲行有餘力,大門那裡安排了十幾柄神臂弓,加上幾十支長步弓,二百餘名刀矟刀擺開陣列守備,根本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簇擁在劉知遠身邊的牙將武官,索性也是在談笑起來。

劉知遠眼中滿是自得之色,今日之後,他就要大權獨攬,真是想想都要忍不住笑出聲來。他悠然看向光祿坊方向,那裡是韓鐘的住處,按時間來推算,陳常得與石遇吉應該已經在韓鐘的府邸門外,韓鍾現在是已經在與妻女告別,準備自殺,還是已經成了一具屍體?或是真的那麼不要臉皮,被禁軍郎衛押到大理寺獄,受刀筆吏的折辱,然後等着天子的詔命自殺?

劉知遠饒有興致的推算起韓鍾自殺的辦法,投環,似乎死的極爲痛苦。吞金?會捂着肚子,疼的滿地打滾。

服砒、霜?也疼。

最痛快的還是一刀梟首,不過誰敢來斫宰相的人頭?

要是劉知遠自己選擇,當然還是用障刀劃破勁部最痛快,血如泉涌,十幾息功夫就可讓人失去知覺,除了劃頸那一下,幾乎沒有什麼痛苦。

“真是不吉!”劉知遠強行停止了現在的思維,自己府邸也被敵人包圍着,想這些未免有些晦氣。

劉知遠又看了看腳下的門房,那個不知死活的吳國公徐子誠就被關押在那裡。其不知受了什麼人的欺騙,居然以爲自己要與他合作,強行留他在京,爭奪儲君大位。

真是利令智昏!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不要說近支宗室,大魏境內這種笑話多的事。

前年還有一個道人自稱玉皇轉世,被宗人和信徒推爲玉皇天子,結果被縣衙派出的差役給拿捕了,玉皇天子被斬首示衆,信衆被殺的也有十幾人,還有百多人或軍流,或打板子後服苦役,一場不那麼轟轟烈烈的造反就被平息了。

大位在前,昏頭漲腦的人太多了,大魏這二百多年,哪一年不出類似的笑話?

近支宗室看到天子無子,有些想頭是正常的事,只是徐子誠蠢到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天子和趙王一脈維繫帝系傳承的決心。

適才徐子誠被劉知遠下令猛抽了幾個耳光,居然招認是趙王派人示意,都是文宗一脈,下一代天子不宜再由趙王一脈來當,文宗五子,除去成宗無嗣,還有韓國公徐安吉無後,趙王一脈無意再爭,南安侯一脈怎夠資格?算來算去,當然只能是由吳國公一脈出人了。

有趙王的示意和慫恿,徐子誠這才昏了頭,帶着吳國公府的大量從人,大張旗鼓的前來京師,意圖將儲位爭下來。

劉知遠對這番招供,隱隱倒是相信了。

趙王下的一手好棋。

慫恿徐子誠來鬧,將這事弄到朝野盡知,沒有野心的徐子先也被牽涉進來,再連上一個右相徐夏商,又被蒲壽高看準了劉、韓二人相稱的當口,給劉知遠提供了最好的彈藥,一氣呵成,真是國手佈局,一子連接一子,疾風密雨,不僅徐子先被牽扯進來,趙王府少了一個潛在的對手和大敵,福建路的軍政相爭,影響趙王控制地方的大局,也可以順勢化解。

加上去掉吳國公府一脈,成宗,韓國公,吳國公,南安侯……所有文宗一脈,只剩下趙王一支無事。

將來天子有子,還是趙王嫡孫,若無子,不管是叫徐子威或徐子文爲皇太弟,兄終弟及,或是過繼徐子威的兒子,都是趙王的子孫。

“這老匹夫,打的一手好算盤!”饒是劉知遠自詡甚高,對趙王的這一系列的計劃謀算,也是有心驚之感。

但終究怎樣,不影響大局。

天子在大魏當然擁有至高於上的地位,但天子要施政,還是得靠宰相。

大政實施,一旦定了調子,具體着手的人還是控制着政事堂的宰相。

天子只能對大政進行調整,事務的實施,包括人事,軍務,財賦,還是由宰相來實施。

劉知遠有信心,十年之後,不管即位爲天子的是趙王的哪個子孫,需要倚重的,甚至是不是能順利繼位,還是得看他劉知遠的臉色。

甚至做到廢立天子的地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趙王偏居福建一隅,考慮的就是帝位穩固,對大政來說,其影響力不值一提。

劉知遠掌控政事堂,纔是真正的影響億萬生民,對大魏的軍國大政,才真正提得上一言而決。

一個遠在福州的親王,再能算計又能如何?

無所謂了。

“不知道禁中郎衛,何時能至?”劉知遠對被圍攻的局面還是略感焦燥,現在只盼着不遠處能出現執戟郎或是羽林郎們的身影,一旦郎衛至,他就會下令打開府門,裡應外合,將徐子先和他的部屬們,斬殺乾淨!

在這等事上,不管是天子,還是劉知遠,都沒有寬恕和憐憫之心可言!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宰相計較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九十章 獻祭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