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

“你的經歷很豐富,年歲還不是很大。”李儀又看了看黃來福的履歷,見其先後在小漁船,走私船,大海船上供職,走遍了很多國度,算是前來報名的水手中的精英了。

陳正賓在澎湖也薦了一些老水手,但普遍年歲偏大,蘭芳的羅家也會派一些水手來,但緩不濟急,等他們過來最少也是三個月甚至半年之後了。

本地的水手雖多,但跑過外海,經歷大風大浪的畢竟還是少些,這些日子的招募,效果並不是太好。

“小的也是沒有辦法。”黃來福神色十分恭謹的回話,他心裡不是很明白,這官老爺叫自己前來,就是爲了說這些?

李儀已經是六品文官,以大魏品階來說算是中層官員,超過了一般的知縣,再上一步就是知軍州。

當然以李儀的功名和履歷,想任軍州親民官是不太可能,不過這等事,普通的百姓卻如何能夠知道?

這麼一位大人物將自己叫過來,就是爲的說這些小事?

李儀看的出來眼前這水手的懵懂和好奇,當下溫言道:“這些事俱是證明了你的履歷,現在我們要給你安排個合適的位子。”

“合適的位子?”黃來福更加迷惑了,難道不是當水手?

他脫口道:“大人恕小的直言,要是吃兵糧,小的卻是不願意的。”

“放心,放心。”李儀笑道:“各船上的水手分兩組,一組是甲板組,也就是負責帆索,操船,養護等諸事,一組是弓弩組,由水營兵充當,平時當甲板組的下手,戰時操弩配合戰兵與敵人交戰,你們這些水手就是甲板組,除了自己手頭的事,打起來你們不必管,就算我們打輸了,你們只管投降。據我所知,海上羣盜一般也不會殺害老水手,他們也缺人。”

這倒是事實。

哪怕是窮兇極惡的蒲行風一般也不會殺掉投降的老資格的水手,因爲各家都欠缺老水手,這也算是一種稀缺人才,只要願降,老水手們的性命是無礙的。

至於負責打仗的那些羣盜,哪怕是投降了,也是一個個綁起手腳,頭朝下往大海里一丟,簡單省事。

黃來福點點頭,放下心裡,心裡的好奇感卻更濃郁了。

李儀指指身後的黑板,笑道:“這是南安侯和衆人商議後確定下來的各軍艦的指揮體系,黃來福你看看。”

黃來福識字,便是如言自家看過去。

牆壁上的黑板也是新奇玩意,粉筆更是如此。

其實這都是技術含量很低的東西,徐子先和傅謙一說,不到十天這東西就佈滿了別院和兵營,水師營這裡也用上了。

方便快捷,各種佈置和推演,公文條例的試行,都可以在這黑板上寫寫畫畫,這年頭紙是相當昂貴的東西,黑板還在明堂和識字班使用,給那些書生和掃盲班的武卒拿來練字。

第一序列當然是艦長,這個黃來福並不例外。

任何一艘船,哪怕是海盜船,艦長也是核心中的核心。

海盜船和商船或官兵戰艦的不同之處在於,海盜的艦長很少是大海盜頭目指派,派下去的人不得人擁戴也是無用,一般各船的艦長是由得羣盜自己推舉,最強悍,最兇殘,也最有心機手腕的纔夠格當艦長。

商船則是東主指派,東主信的過就行,一般的水手也不會亂爭。

軍艦則是夠資格的軍官擔任,一般的水手不會爭,也不敢爭。

倒是南安這裡,艦長旁邊有顯著的小字:衆人爭之,德才俱備者可任,不拘資格。

黃來福心砰砰跳起來,南安這裡果然是機會多多,看來自己也能有當上艦長?

艦長之下是副長,也是全面輔助艦長的副手,平時主要以管理雜務爲主,地位在平時比較尷尬,只是在艦長突然死亡,重病,不能履職時,副長就是艦長的後備,那時才真正發揮作用。

黃來福撇了撇嘴,自己寧願當個水手也不當副長,太憋屈了。

副長之下分別是航海長,甲板帆索長,弩炮長,水手長,司務長等五長,再下是醫士官,補帆官,木作官,弩作官,廚作官等五官。

黃來福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層次分明,分工也相當分明的艦船組織架構,要是不懂航海的人可能看不太明白,他卻是一看就知道這分工相當合理,南安侯徐子先看來是真的下了功夫。

徐子先的經驗,來自於後世對遊戲的癡迷導致的對風帆戰艦時代的研究。

特別的是,其對英國海軍的發展在有段時間達到了癡迷的地步。

徐子先特別打聽過英國,現在的發展階段來說英國也是剛剛起步,其海軍力量並不強,打聽到的消息不多。

徐子先只能按自己在遊戲和文獻中對英國風帆海軍主力艦的配給,進行縮減和改良,來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強大水師。

黃來福就是除了醫生之外做過幾乎所有的事,他一看就知道,在這個架構格局裡,除了實權第一的艦長,其次就是五長中的領航長最舒服,各艦船上都會有老資格的領航員,熟悉各地的港口水流和暗礁,能帶着船隻繞開危險區域,在茫茫大海上能夠通過觀星定位,看洋流,風向,觀測天氣等諸多辦法來引流船隻走在正確的航線上,還能規避颱風等風險。

一個老資格的領航員其實都夠資格當艦長,只是可能性格,經歷,手腕欠缺才當了領航員。

這個職務,最受尊重,也較爲清閒,黃來福相當心動。

不過想了想,自己的經驗,特別是觀星術還相當稚嫩,只怕不夠格。

其實就是帆索長,甲板帆索當然是幹苦力的……福船和廣東船的主帆都相當沉重,每次升帆降帆都得十幾人一起上,弄的滿頭大汗才能夠成功。

水手長,顧名思義是管理水手的日常,也不是容易差事,常年在大海上的脾氣多半有些古怪,荷爾蒙長期得不到釋放,好勇鬥狠是常態,每艘船上都會有突然發狂的瘋子,揮刀砍人或是突然往海里一跳,防不勝防。

司務長是採買船上的物資,接收清點貨主貨物一類的事。

弩炮長,黃來福掃了一眼,不感興趣,這是拼命的差事,按這官員適才的說法,船上所有的人再分兩個組,甲板組和弩炮組,水手不管弩炮接戰的事。

醫官,補帆,木作,弩作,廚作,都是雜務,比水手略高一等。

再下來就是純粹的水手和弩炮手加上水營戰兵們了。

“小人不才,艦長怕還不夠格。”黃來福心裡計較已定,說道:“副手也不成,領艦咱觀星看水的功夫不深。倒是帆索長,水手長,感覺夠格。”

“你倒是個實誠人。”李儀笑道:“有人上來就要當艦長,更多的想當司務長。”

“司務長一定要考算術。”黃來福坦誠道:“小的別的還行,算學只能用手指加來加去的,就不出這個醜了。”

李儀笑道:“你不蒙一下試試?”

黃來福道:“小的是這樣想的,能編出這套東西來的,怎會叫人隨意矇騙了?”

李儀聞言大笑,說道:“果然黃兄弟是腦子清楚的,我看你適合當福一號的水手長,你自家可願意麼?”

管水手和折騰帆索,黃來福還是願意和人打交道,比每天折騰一身汗要強的多,當下抱拳道:“原本就是小的自家挑選的,當然願意。”

“咱們水營的技術活路都比普通人的薪餉要高的多,”李儀收了笑容,正色道:“據我們所知,商船的普通水手,出海一次以三個月計,也就十幾二十貫的收入,一年全在海上,能落下五六十貫,我說的對不對?”

這也是差不多的行情,還是跑的較多,較遠,收益比較高的海船。

若是一個水手出海一次就賺幾十貫,怕是福建路就沒有種田的人了,大夥兒全去跑海了。

就算這樣,收益也不算低,一個四口之家,種五六畝地,在福建是比較常見的情形,辛苦一年,除了口糧外,落下的銅錢最多五六貫。

種地勝在安穩,跑海的風險還是太大,這年頭的船,跑的越遠利潤越大,風險也越大。

倭國線路,十艘船出海可能沉一艘,也可能被海盜搶一艘,往呂宋,三佛齊,或是暹羅路線的,則是五六艘必定會有一艘出事,或是遇颱風,或是觸礁,或是被搶,不太可能全部平安回來。

也有往莫臥兒等處去的,風險就更大了,三艘船中就會有一艘出事。

海船一旦出事,能掙扎着逃出性命的萬中無一,基本上船一沉就是全部死光,連貨帶人全部玩完。

只有成熟的航線風險較小一些,但利潤肯定也較小,水手賺的也並不太多。

冒着颱風,風浪,暈船,太陽炙烤的炎熱,賺的錢比種地多上幾倍,也是相當合理的收入水準了。

黃來福此時已經明白,眼前這些官吏做事都是相當縝密精細,當下不情不願的答了聲是。

“領艦的,管水手的,這些一般一年百來貫,船長,有的一年幾百貫,但有分紅,有的一千多貫,沒有分紅,一般來說就是三四百貫到千餘貫一年。”

李儀皺了皺眉,說道:“不過這都是帳面收入,海上生個病,到港口的開銷用度,這都是自己的事。另外遇到海盜,貨主和船上的人是分攤,遇上了就倒黴。跑船十來年,沒攢下幾個錢的也是大有人在……”

黃來福尷尬的挪動一下身子,確實是這麼說,一年收入是種田十來倍,按說十來年船跑下來,最少能夠買十畝八畝的地,再起一個宅院。

可事實上能做到這些的寥寥無幾,水手在海上辛苦,壓力大,到了港口就胡吃海喝,狂嫖爛賭,能把錢攢下來的一般是年紀大的,有家室之累的,才能將辛苦錢多少留下來一些。有一些船長級別的,一年下來幾百貫都是用的精光,開銷大,風險也大,遇到什麼不可測的風險,免不得要破財消災。

跑十幾年船,如黃來福一樣兩手空空的,大有人在。

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十九章 齊王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
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六十章 上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十三章 雅集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十九章 齊王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七十五章 融合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三百零二章 百戶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