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

衆人被完顏宗樹說的心馳神搖,各人臉上都顯露出激動之色,有人更是忍不住揮刀嚎叫起來。這半年多來,東胡人在魏軍身上並未討到什麼大便宜,相反被對方步步緊逼,戰略空間一再收縮。

若能擊敗眼前魏軍,則一切麻煩都會迎刃而解,此後再攻入大魏卻不必想着避開魏軍主力,不敢攻州掠府了,甚至直接包圍魏人京師,亦是不在話下……

徹辰汗冷冷一笑,催動戰馬繼續向前,魏軍爲了防止東胡突擊在錦州一帶挖了綿延二三十里長的壕溝,長溝深且闊,戰馬不能一躍而過,這些長溝在此前是東胡軍最爲頭疼的障礙,現在卻是要轉化爲自己所用,用來挫一挫魏軍的銳氣!

……

鄧文俊和盧四海在東藩呆了十餘天,在澎湖港口和附近海域上見多了來往商船,蔚藍的大海上商船往來不絕,紛紛納捐,十來天功夫,他們就看到東藩的府軍水師最少收了二十萬貫錢,甚至還遠遠不止。

兩個前海盜頭目都是羨慕不已……王直以前的基業在暹羅有一部份,另外便是在占城,真臘等國,與在倭國的康天祈,呂宋的劉旦,顏奇,還有在滿刺加的蒲行風,各人分割了南洋和東南亞諸國的地盤。

東藩這裡的情形和南洋的海面相差不多,海面碧藍,水天一色,天氣和暖,兩個遼西過來的漢子早就穿不住棉襖,改穿夾衫,就算這樣,到了三月下旬的時候,穿着夾袍在船上行走時,稍有動作就會滿頭大汗了。

過往的商船極多,每天都有好幾艘船經過,有時候甚至是一下子十幾艘。

根據船的大小,收三千貫到五千貫不等,最多也就是收五千,這是根據當時的福船,沙船,廣東船的大小來決定,一般來說收到五千貫的時候,一船的貨物基本上能獲利十來萬貫左右,海防捐大約是二十分之一的純利,不低,也並不算高。

最少從船東船主們的表情來看,這捐稅他們是繳納的心甘情願,海防捐先收再停,停了再收,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府軍水師完全控制了大魏近海和至倭國,真臘,占城,暹羅一帶的海面……最少是康天祈控制的倭國海面,還有王直留下來的海域真空,此前有顏奇的部下過來填補空隙,搶掠海商,殺人越貨,東藩海戰過後,這些海盜也是龜縮收斂了,完全不見蹤跡,王直留下來的地盤,算是被府軍水師接收了下來。

“這麼算一算……”盧四海搖頭晃腦的道:“一個月最少五六十萬貫,一年五六百萬到六七百萬貫的收益,了不得,了不得啊。”

盧四海看向鄧文俊,說道:“這海防捐一收,大魏海面上其餘的勢力算是徹底沒了機會,府軍水師只會越來越強,上個月下水四艘幾百頓的大艦,下個月又是好幾艘下水,有裝了重弩投石機的,更多的是裝着咱們看到的那重型火炮……他孃的,咱們當年怎麼不知道收捐,就知道威逼強搶?”

鄧文俊也是笑起來,東藩這裡的水師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迅速變強,他們在這裡不過十幾天,就親眼看到成批的火炮鑄成被運到船上……這對東藩這邊是很容易的事,中部有現成的鐵場礦山和煤廠,翻沙制模鑄炮太容易不過了。按傅謙的說法,其實更穩定,質量更好的是青銅火炮,但這年頭銅器之昂貴是常人難以想象,大魏境內銅儲量不多,最少是以眼下的開挖水平和手段無法獲得足夠的銅料,大量的銅料是用來鑄錢,維持大魏境內的銅幣數量,私藏銅料,私鑄銅器都是重罪,雖然秦王幕府現在對大魏律法根本可以無視,也不會有哪個巡按使會不開眼和秦王過不去。但大魏境內的銅料儲量實在是太少,一門火炮輕則幾百斤,重則過千斤,試鑄過程還有大量的消耗,就算秦王肯花這筆錢,又上哪兒弄這些足夠的青銅?

鑄鐵炮成了必然的選擇,事實上傅謙做的也不錯,有充足的精鐵熟鐵,工藝的提升是必然之事,只是在優秀的大匠們的工作之下,東藩是把這個過程給大大的縮短了。

想到此後海面上揚帆巡邏的是大魏水師的官兵,下水的船隻龐大而裝備了大量的火炮,又有相當多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水師將士駐紮在船上,康天祈收縮海面勢力,已經安心就在倭國當地頭蛇,若能再剷除蒲行風,府軍水師當恢復到二百餘年前的聲勢,整個大魏海面,還有南洋,東洋,西洋,各國海面之上,只有大海水師的戰艦耀武揚威,揚帆海面?

想到這樣的場面,就算是海盜出身,也曾做過不少有違良心的事情,鄧文俊還是有些眼眶泛紅,爲了掩飾自己的情緒,他向盧四海笑道:“你說的話可笑不可笑,咱們當年要是在海上收捐,除了第一次被咱們收成的船自嘆一聲晦氣,底下還會有人主動送錢來不?”

“要是有,怕不是瘟生,傻子?”盧四海捧腹狂笑起來。

“中一,中二,中七,中十一,中十三,中十四,十五,十六……”鄧文俊和盧四海尚在澎湖海面上,風帆剛剛升起,預備往北方海面折返,就在此時,從澎湖港口之中,十餘艘三四百噸,甚至五百噸左右的大型福船戰艦,從港口內被小船拖引而出,橫列於海上。

盧,鄧二人倚在船舷之上,一時間目瞪口呆。

他們的坐艦是一艘半新不舊的廣東船,廣東船比方正的福船要尖長一些,也更適合遠航。鄧文俊和盧四海也是儘可能的挑了艘好船南下,按理來說兩人在外面看起來是水火不容,最少兩人的部下已經涇渭分明,原本鄧,盧二人私交還過的去,但在長久的紛爭之下,兩人舊日的情誼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這一次王直令兩人一起出海南下,連坐船也是挑的同一艘船,兩人早前還有些不滿,此時已經是明白了王直的想法了。

盧,鄧二人各有長處和缺點,若是局面尚好,王直可以在其中挑任何一人都守的住自己的基業。以王直來說,其縱橫海上半生,威名赫赫,最爲擔心的是退出之後被大魏清算,效力半年之後,這個擔心是不復再有。但其部下若控制不力,重新爲盜,甚至反過來吞噬舊主,這一層擔心卻是要在繼任人身上給消彌了去。所以王直慎之再慎,不敢早下決心,而拖延至此時,王直其實已經有所決斷了。

“看來大帥是想好了。”即將離別之時,鄧文俊內心不乏感傷,王直所部,不是閩人就是浙人,或是廣南人,也有暹羅人和占城人,不過就算暹羅占城那邊的,多半也是有漢人血脈,其部下在北方駐紮,雖然暫且可以安身,但北方海域容納不下這麼多海上的豪傑,原本王直是打算在舟山羣島駐紮,但歸附之初朝廷就斷絕拒絕,甚至不惜令歸附的王直離去。

王直和其部下們倒也是能理解,舟山就在浙東外海,靠近江陵,是大魏最爲核心的富裕之處,若王直在那裡歸附駐紮,怕是天子和兩府的宰執們徹夜難以安寢了。

駐紮北方,迫不得已,現在王直和他的部下已經相當窘迫了。

盧四海哈哈一笑,說道:“如果秦王幕府接收了咱們這一堆爛攤子,咱哥倆奉秦王殿下爲主,艦船,老弟兄們都有了下場,就算咱倆吧,朝廷給咱們封了將軍號,給了節度留後啥的,無非就是名號,是假玩意,當不了真。要是秦王收容了咱們,幾年之後,咱哥倆就是正經的朝廷命官,不管三品還是四品,都是真玩意兒,當不了假的了……”

魏人爲盜,尷尬就在於富貴之後不能還鄉,就算歸附了,誰都知道什麼靜海軍節度使,宣威將軍啥的都是朝廷的羈縻官職,當不得真,那些鄉人,嘴上仍然得斥責,就算心裡想將這些族人重新請進祠堂,到底還是隔着一層,衆人心裡也是怪不得勁。

若是真的能被大魏官場體系之內容納,纔算是得了正經名目,此後能安然還鄉,算不得錦衣夜行了。

“到時候我想去大王的幕府中做事。”鄧文俊微笑着道:“漂泊半生,在海上實在是膩煩了。到時候艦船交你領去,我到幕府裡找個位置安頓下來最好……嗯,離明州也近,方便我回鄉探視親友。”

“你這是發夢了。”盧四海冷笑道:“破船還有三千釘,咱們好歹還有二百來艘船,大的不多,中型小型的戰艦不少。要緊的是萬把弟兄都是在海上見過風浪的,打仗也打過不少,見過血,殺過普通人,也和海盜,官兵廝殺過。咱們造的孽不少,現在歸附了,說是一筆勾了,那是容易勾銷的?就算咱們投效秦王,老弟兄和艦船定然是打亂了重編……這是必然之事,我不會爭,老帥會主動提議,到時候能叫我領一路船,給留一兩千麾下,再拼殺他個海上管軍,我就心滿意足!”

盧四海矮而精悍,此時雖是閒聊,身上居然有凜然生威之感。

鄧文俊默然點頭,心中知道這個老弟兄思忖的不錯……其實鄧文俊現在也明白過來,自己性格太過柔和,想的事情是多而深遠,爲人仁厚也有不少弟兄依附,但如果是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統帥老帥舊部不被人欺凌瓜分,其實明顯的是盧四海更爲適合當這個首領,自己此前與盧四海相爭,老帥看似不好挑選,其實怕是早就別有打算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十一章 時光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
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九十四章 人心不同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山王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十一章 時光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十六章 高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五百七十一章 美好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