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

一聲聲叫喊聲傳揚着,在燈火交熾,人流稠密的福州街頭,遠遠的傳遞了開來,如在平靜的水面上投石,波浪蕩漾,原本的平靜被徹底打碎了。

人們擁擠到街道上,酒樓的窗子紛紛打開,沿街的貴人府邸原本大門緊閉,此時也是被打了開來,百姓們從低窄的屋中涌出,貴人們站在自家府邸前的臺階上,由近及遠,象是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泊,飛起的浪花撲打在了整個福州城中,所有人都被驚動了。

露出從城門處進入往安撫使司的街道,這是後世三街七坊所在的地方,也是現在州城中官衙和權貴府邸最爲聚集的地區。

浪潮從百姓居處,到酒樓,商行,店鋪,整個府城都幾乎在瞬間被點燃了,到處是提燈看熱鬧的人羣,到處是歡呼聲和笑鬧的聲響。

人們已經壓抑了太久,從海盜入境後的戒嚴,四周流民涌入,人心不安,然後物價騰貴,哪怕是處於堅城之中,也知道海盜不太可能來攻城,但漳州之變就在十來年前,流民的悲慘情形還歷歷在目,人們怎麼能毫不畏懼?

南安侯府剿滅了這股巨盜,現在又是南安侯府擊敗了更強大的海盜,解除了懸在人們心頭的隱憂,這好比是打開了一道閥門,興奮和歡愉的洪水瞬間宣泄了出來。

而且消息在福州府城已經傳揚了兩天,人們處在猶疑和不確定之中,甚至爆發了多場鬥毆,因爲相信和不相信的人都異常堅決,有人堅信南安侯可以辦到,有人則認爲絕不可能,幾場街頭鬥毆就是這種情緒的宣泄,人們願意相信,但又不敢相信,這種情形反而使衆人更加的暴燥了。

現在消息被確認了,人們可以毫無保留的歡愉,釋放出此前的恐懼,這種歡騰愉快的情緒幾乎把府城點燃了。楊世偉,鄭裡奇並沒有派出城守營或衙前差役和捕盜營的廂軍出來彈壓地面,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有人們在歡呼,到處都有人呼朋喚友,男子們相約要去飲酒,婦人們在一起議論南安侯的年齡,還有與昌文侯府的親事,南安侯年輕,英偉,又是這麼的傑出,很多年輕的婦人和未出嫁的姑娘們幾乎兩眼放光,談論起時,恨不得自己就是即將出嫁的陳文珺,在這一時刻,昌文侯府的陳家小姐,成了福州年輕婦人們最羨慕的人了。

盧文洛一直向前行,成千上萬的人流跟着他,簇擁着他,識字的人大聲朗讀起露布上的文字,這才知道戰事的艱辛困苦,還有勝負一瞬間的險惡。

“原來海盜真的有三萬餘人,且都是呂宋巨盜。”

“這一仗也是好險!”

“對別人險,對南安侯算得什麼。”

“這話也是了,從閩江江灘一戰,到討平陳於泰,南安侯早就斬首好幾千級,武功赫赫。宗室中的人才,要我說就是南安侯爲第一,官家小氣,到現在也不肯給他賜國公,更不要說賜給親王爵位。”

“官家沒兒子……”

話題到這裡就算打住了,大魏的政治氣氛向來寬鬆,人們可以褒貶官家,京師的百姓丟了豬都敢去敲登聞鼓,仁宗皇帝也沒有生氣,叫人從內庫賠了豬給那漢子,同時下令京師嚴察盜案,這事就算完了。

但近十來年的氣氛較爲緊張,當今官家較爲刻忌寡恩,對大臣都不怎麼寬仁,更不必提細民百姓。

賦稅一加再加,凡有異議者,朝官一律貶斥外地,外官一律免職,還查禁了若干家敢胡說八道的報紙。

士民百姓,犯禁被拿捕的也不在少數,人們已經學會了謹慎行事,小心禍從口出。

“斬首兩萬三千級……”有人面露震怖之色,說道:“南安侯還真的是天殺星下凡啊。”

“嘖嘖,這首級聽說堆起來了,南安侯也是真的心狠。”

“狠?”有人反駁道:“這幫畜生,殺老人孩子,搶掠海盜時一個人也不放過,全部殺光,我福建人出海遇難的不在少數。最兇狠的海盜就是顏奇,劉旦,他二人的部下,不要說殺兩萬多人,就是全部殺光,我也只說一句痛快。若是給我一把刀,我也能站在那裡斬落羣盜首級,絕不會皺一下眉!”

這樣的論調最有市場,北方人和西南,西北的人不知道海盜之害,東南的人卻是知道,這些傢伙幾乎都是毫無人性,在海上和陸上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得到寬恕的理由。

殺掉這些海盜,只會令福建路的人感覺無比痛快,絕不會有人感覺殘忍,或是覺得徐子先是一個嗜殺的人。

歡樂的浪潮涌向府城中心,也就是安撫使司衙門,宗室街,以及諸多勳貴官紳們的住所。

昌文侯府的大門也打開了,燈火通明,很多人涌向昌文侯府,向着昌文侯陳篤敬問好,衆人都有很多讚頌之詞,原本是應該向南安侯徐子先當面來說,但徐子先遠在東藩,衆人只好向昌文侯陳篤敬拜揖致意,陳篤敬則是高興的滿臉放光……午前會議時,他和老九就認爲消息屬實,但家族中人還是有一些猶疑,處於謹慎的態度之下,陳篤敬派了兒子去東藩打探虛實,族中頗有一些族人擔心,若海盜尚在,陳正志好歹是昌文侯府的嫡長子,下一代的昌文侯,若是失陷於羣盜之中,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而剛到了晚間,算來陳正志還在海邊,恐怕還沒有登船,消息已經傳來,不管怎樣,戰事大捷的消息被確定了,南安侯府一陣斬兩萬多級,鑄成京觀,這是本朝近幾十年來的軍功第一,又夜襲海盜艦船,燒燬數十艘,俘虜數十艘,海盜船隻逃竄,福建外海,包括廣州外海都已經全部轉危爲安。

這是相當令人鼓舞和高興的好消息,陳篤敬以徐子先岳父的關係已經極爲開心,而要是以東南官紳世家的族長,朝廷侯爵,重臣的身份,則更加感覺慶幸。

也幸虧是齊王等人惠眼識珠,在諸多青年宗室中發覺了徐子先,並且信之,用之,拔擢任用,最終這顆明珠大放光明,眼下的這一時刻,不僅僅是屬於徐子先一個人的光榮,也是南安侯府,昌文侯府,福州魏家,徐家,諸多支持徐子先崛起的各大家族,都是與有榮焉,感覺無比的慶幸,光彩。

陳文珺的身份不便出大門,但她在內宅就能聽到外面如山崩海嘯般的歡呼聲,不時有人高聲讚頌南安侯府,丫鬟們不斷的穿梭內外宅,帶來最新的消息。

到子夜前,露布在整個府城展示了一圈,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露出報捷,最終露布被安撫使司的官吏抄錄一份,最終加蓋安撫使司大印,張貼在福州府城的各門。

然後是府衙派出幾百吏員,到處敲鑼打鼓,宣佈府城結束戒嚴,楊世偉簡直就是迫不及待,一確定消息就宣佈戒嚴結束,同時衙差們宣告,府城連宵禁都解除了,今晚的福州府城金吾不禁,人們可以盡情狂歡。

近來海盜犯境,福建路全境戒嚴,各城都有宵禁,當取消宵禁的消息傳開後,全城的氣氛被點燃到了頂點,到處都是提燈遊街的百姓,攤販們趁機出來擺攤賺錢,小吃攤子的生意最好,很多小食挑子賣空了一次又一次,不得不一次歡的往返家中和街道,補充食材後再出來販賣。

人們高歌,歡笑,飲酒爲樂,到處都是喧鬧聲,整個城市都沸騰了。

盧文洛已經出城,高挑露布,行夜路往建州去,他是故意先去建州,南安鎮外一戰,南安侯府算是和建州撕破臉皮,但露布報捷,事關朝廷臉面,王越就是咬碎了牙齒,也得大開府門迎接露布使者,否則不光是對南安侯府不敬,也是對福建路的軍民百姓不敬,對朝廷的律法不敬,想到王越的難堪之處,盧文洛興致大發,簡直一刻都不想停,他的馬是在福州城外十里的驛亭剛換過,馬力還好,可以藉着月色趕路,不需擔心什麼。

至於宵小強盜,建州不太平,估計羣盜看到盧文洛這樣的長毛巨漢,挾弓帶箭,也只能望風而避,根本不會有人打他的主意吧。

……

“大公子請。”

“劉將軍請!”

劉廣泗穿着紅色圓領短袍,腰間沒有系表明身份的素金帶,只用一根布條殺着腰,腳上是一雙穿的半舊的破軍靴,頭髮亂糟糟的,只用一根木簪子穿在髮髻中間,固定頭髮不散亂就罷了。

其腰間繫着一柄儀刀,也是半新不舊,懸在腰間胡亂晃當着。

劉廣泗就是喜歡這樣,這個禁軍老都統喜歡擺出一副老丘八的造型,藉此在軍中邀買人心,但誰都明白,這一套只能唬唬那些入伍不久的新兵,禁軍將士在營中久了,就知道劉廣泗既不精於練兵,也不擅長征戰,三十年的行伍生涯,無非就是使他的嘴巴更大,叫喊的聲音更響亮一些罷了。

另外剋扣糧餉,中飽私囊,在家鄉置宅買田,這些事也是衆人心知肚明的事情,這位都統制向來感覺良好,其實在其叛亂之時,若齊王有意殺他,率部至捧日軍第一軍時,不會有多少禁軍將士替這個主將拼命。

徐子威也是感覺良好的一位,月白武袍,腰繫障刀,下脣留着精緻的小鬍子,看起來矯健幹練,但這位趙王府的大公子,曾經的期門令從未見他刻苦習武,也不見他與將士談心,和宿將們討論行軍征戰,後勤糧餉,紮營立寨等諸多軍務,入得營來,晃盪一圈之後,也就是和劉廣泗喝酒罷了。

這兩人倒是彼此相投,在營中擺酒後,彼此吹捧,席間氣氛熱烈,喝的甚是熱鬧。

徐子威也是對劉廣泗高擡一格,軍都統制並非管軍,稱不得將軍,不過劉廣泗這種老行伍,勳,階都到將軍一級,以虛銜而稱,劉廣泗當然極爲高興。

“城中謠言越來越過分了。”劉廣泗撫了撫灰白色的絡腮鬍須,眼中有冷厲的光芒,他對徐子威道:“說什麼府軍六千破海盜三萬,又有新傳言,說什麼小船火攻破海盜三百條戰艦,簡直荒唐。火攻要這麼容易,上一回羣盜至漳州時,南洋水師怎麼不火攻?現在水師,武官還是那羣武官,多了一些南安侯府的人進去,摻沙子控制營伍,老夫行伍三十多年,什麼不曾見過,這般摻人進去,只會使士氣下跌,還能上漲不成?荒唐流言,偏偏信的人還很多,簡直叫人無可奈何!”

徐子威冷冷一笑,說道:“這事情,事後必定要追查。”

劉廣泗精神一振,說道:“大公子也不信嗎?”

“我當然不信。”

“趙王殿下不曾表態,營中士氣爲之一沮。”劉廣泗道:“若大公子肯在營中振臂高呼,提振士氣,將來也易於控制將士。”

趙王父子的想法早就是昭然若揭,就是要控制廂軍之餘,再把福建路的禁軍給控制在手中。

劉廣泗既然貪財投效,背棄舊主,當然要投其所好,助趙王一臂之力。

而劉廣泗有更深一層的想法,趙王不可能親自來營中任職,徐子威曾任期門令,也算是有行伍經歷,將來可能奏請任禁軍的都統制,資歷身份都夠了。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己識趣,再過幾年劉廣泗也要告退了,不如叫徐子威先來任自己的副手,既能討好趙王父子,又能防着被自己的副手們突然拱下臺,可謂一舉兩得。

“再過一兩天,在下必至營中。”

徐子威可是沒有其父王最基本的一點政治敏感,他堅信關於東藩戰事的結果是完全的謠言,同時也對劉廣泗的用意心知肚明,若能執掌禁軍一軍,當然是一件美事,也是有益於他鞏固自己趙王世子的地位,當下自是一拍即合。

“徐子先我知道,傲氣十足,我亦承認他有勇力膽氣。”徐子威喝了一杯酒,憤憤的道:“不過說到底,他是倖進宵小之輩,冒起越快,倒下去便是越快。我要看,他這一次派人放出謠言,到時候被人戳破,南安侯府和徐子先的形象俱是會一落千丈,到時候,他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劉廣泗聞言大悅,鼓掌道:“世子所言極是,有人不信,我就說,我行伍多年,見的怪事多了。打了敗仗,怕人知道虛實,假稱打贏的例子,我怕我兩個巴掌都不夠數。南安侯府未必是被海盜給滅了,但多半還是輸了,苦苦支撐,也是想用大勝的假消息,叫咱們敢出去和海盜打。這一點計較,只要真有眼力的,誰能看不出來?”

“我那堂弟,從小就狡詐,這事未必是做不出來。”

“可嘆城中貴人們,還真以爲南安侯府能打贏。”劉廣泗憤憤然的道:“咱們禁軍都不敢吹這種牛皮,他幾千人破幾萬海盜,還斬了兩萬多顆首級?這不是開玩笑,那咱們這一夥人算什麼,我劉某人,只能算虛屁一個了。”

劉廣泗的嫉妒之情,簡直是溢於言表,四周旁觀的禁軍諸將,俱是相當明顯的看的出來,衆人都不以爲然,傳言中細節豐富,而且海盜確實蹤跡不見,東藩那邊有明顯的變化。但劉廣泗就是不肯承認,實在是被嫉妒矇蔽了雙眼。

至於徐子威,他倒是真心誠意,因爲衆將都看的出來,這位趙王府的世子,頗多歷練,號稱勇武知兵,其實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草包罷了。

“這件事就是楊大府,鄭提刑他們弄出來的。”徐子威冷冷的道:“消息一確定,我要請蕭巡按使彈劾這兩人,大敵當前,坐視謠言惑亂軍心民氣,自亂陣腳,就算不能將這二人免職,也要請兩府好好申斥了們一番纔是。”

事涉民政大員,劉廣泗倒是不好直言贊同,但舉起杯子,邀徐子威道:“世子殺伐果決,令末將佩服,請飲此杯。”

兩人將杯子舉起,湊到脣邊將飲之時,突然聽到海嘯般的歡呼聲。

徐子威和劉廣泗都是一陣茫然,劉廣泗放下杯子,說道:“查一查是怎麼回事!”

有個帳中都頭趕緊跑出去,片刻過後,這個都頭光着頭跑了回來,顯然是帽子都跑掉了,其氣喘吁吁的道:“都統制,大公子,南安侯府的露布告捷專使進城來了,百姓在爲此歡呼。”

“啥?”劉廣泗瞪眼道:“真有露布使進城來了?”

“是,露布上蓋着南安侯府的大印。”都頭一臉興奮的道:“陣斬兩萬三千餘級,已經在東藩島上築成京觀,以壯大魏軍威。另外,夜襲敵艦,燒燬擊沉六十餘艘,俘虜四十餘艘,海盜主力被滅,艦船被毀近半,剩餘艦船,已經在被火攻夜襲當晚就揚帆遠去,現在已經走了兩天,南安侯府確定海盜退走之後,這纔派露布使告捷,此役是我大魏近三十年來對海盜的第一大勝,甚至百年之來,未有對海盜的如此武功……”

劉廣泗看着眼前唾沫橫飛,已經顧不得上下禮節,興奮到癲狂的部下,只覺心頭一陣茫然,再看徐子威,其手中酒杯不知何時摔落在桌上,濺了這個貴公子胸口一片酒漬。

“世道變了,世道變了……”劉廣泗半響過後才茫然道:“今日大魏,已經不是我輩老武人的天下了。”

--------

恢復正常更新,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大家。

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九十章 獻祭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九十章 獻祭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九十八 密談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
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九十章 獻祭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參頭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九十章 獻祭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十七章 潛藏的好處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九十八 密談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零三章 紅豆黑豆第九十八 密談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