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行業內部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始終堅信着,電影時長是關乎經典與成敗的重要部分。
比如說爆米花商業電影,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業內普遍認爲完美時長應該是九十分鐘,三段式結構剛好可以完成三等分,三十分鐘是觀衆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的巔峰,每三十分鐘完成一次循環。
後來伴隨着電影產業的成熟,一百二十分鐘則被認爲是最佳選擇,“大白鯊”和“星球大戰”兩部開山之作都是如此,整個故事架構和內容填充更加飽滿,這已經成爲了現代電影製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時長的影響因素可以說是方方面面的,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都是如此。
在商業電影裡,如果一部電影時長太長,舉例說超過一百八十分鐘,第一是單日的排片量勢必有所減少,第二是觀衆的耐心無法堅持下去。這不是必然現象,但確實客觀存在。另外,一旦時長超出了控制範圍,對於劇本架構、節奏控制、高/潮鋪墊等環節都會產生連鎖反應,難以控制。
對於藝術電影來說,導演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從人物塑造到思想闡述再到鏡頭佈局,時長不夠勢必就束縛住導演的手腳,繼而影響成品質量——爲了適應市場,製作人要求導演縮短時長的案例比比皆是、數不勝數,現在兩個半小時左右可以算是相對主流的趨勢。
簡單舉例說明,去年年終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作品,只有“泰迪熊”一部是一百零六分鐘,其他作品全部都在兩個小時以上;而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作品中,只有“南方野獸”一部是九十三分鐘,其他作品也全部都在兩個小時以上。
當然,這並不是說一百分鐘以內就沒有優秀電影了。只是說,從觀影習慣和製作效果來說,一百分鐘或者九十分鐘的容量,對於現有市場習慣來說還是顯得太小了一些,想要在有限時間之內打造出一部打動觀衆的優秀作品,難度非同小可。
瀏覽各大娛樂媒體的新聞之時,就可以注意到,“‘復仇者聯盟’公佈電影時長,全片一共一百四十三分鐘”,此類新聞標題着實不少,這就是業內人士對於電影架構以及敘事容量等關鍵因素的第一個判斷指標。
“地心引力”正式登陸威尼斯電影節之前,華納兄弟公佈了電影市場,“九十一分鐘”,如果扣除片頭和片尾的字幕時間,那麼電影主體就只有不到九十分鐘而已,着實比想象中短小了太多,這也引發了諸多猜測和揣摩。
因爲業內始終沒有聽聞阿方索-卡隆在後期製作遇到的矛盾和衝突,也就是說,電影應該是按照阿方索自己的構思完成剪輯的,沒有遭遇製片人的橫插一槓,那麼,區區九十分鐘就想要拍攝出一部大師之作,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換而言之,電影正式上映之前,各方各面的擔憂確實數不勝數,有頑固不化的老學究早早地斷言,“這是一部失敗的作品。這是一部註定無法成功的作品。”甚至還更進一步地堅信着,戛納也好威尼斯也罷,那些話題全部都是華納兄弟故弄玄虛的煙霧彈,就是爲了掩飾電影的糟糕透頂。
現在,首映式終於結束了,而首批媒體評論也終於出爐了。
九十一分鐘?時長太短?
這一切對於“地心引力”來說都不是問題,阿方索在有限的時間裡成功地打造出了一部令人驚歎也令人膜拜的電影作品,打破了整個業界的成熟電影製作工藝,以新穎而別樣的方式賦予了電影藝術創作截然不同的全新生命力,足足十五個滿分的讚譽狂潮,這就是最佳寫照!
“帝國”,一百分,“這無疑是至今爲止最真實、最美妙、最動人的太空電影,’地心引力’講述了一個令人雞皮疙瘩全部掉落的宇宙生存故事,阿方索-卡隆的電影語言令人無法呼吸,而藍禮-霍爾的精彩表演則令人脫帽致敬!”
“時代”,一百分,“‘地心引力’向整個行業展示了電影院的未來——這是電視和電腦所無法呈現的美景。阿方索-卡隆將電影畫面藝術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層次,’你真的無法擊敗那些景色’;而藍禮-霍爾的表演則在更高層次之中詮釋出了更多的深度和廣度,我們還能要求什麼呢?”
“紐約時報”,一百分,“這是一部關於電影院的電影,它提供了一段無與倫比、驚心動魄的觀影體驗,技術方面完美無缺、敘事方面心臟炸裂……當然,還有令人無法拒絕的藍禮-霍爾。”
“洛杉磯時報”,一百分,“阿方索-卡隆曾經在他的電影’人類之子’之中展現出了長鏡頭調度中令人顫慄的控制力,思想的爆炸和靈感的井噴着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地心引力’之中他則更進一步地將電影院大屏幕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每一個場面每一個畫面都是電影院的饋贈。”
“熒幕”,一百分,“全新技術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一曲太空歌劇,卻依舊牢牢地將人性與哲思滲透其中,商業與藝術的完美平衡!”
“完全電影”,一百分,“從十九世紀開始,動作電影或者科幻電影就成爲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卻始終不曾有一部電影如同’地心引力’一般,阿方索-卡隆在3d影像之中建立起了自然而逼真的光影流動,就彷彿芭蕾舞女伶的優美舞步一般,電影的每一秒都是一種純粹的享受。”
這些是來自主流的專業媒體的評論,毫無疑問地以一系列讚美之詞歌頌了阿方索所帶來的革/命式進步,這對於整個電影產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數年之後,電視屏幕開始搶佔市場,尤其是網飛和亞馬遜爲首的流媒體,他們在網絡之上開闢出了全新的觀影市場,甚至開始號召人們不需要走進電影院,在家中就可以製造出專屬自己的觀影空間。
如此舉動遭遇到了電影產業之中大部分專業人士的強烈抗拒,尤其是阿方索-卡隆、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樣的導演,儘管利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那之外,電影院大屏幕所帶來的觀感卻是家庭小屏幕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關鍵原因,“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鐵證。
正如“時代”雜誌的評論所說,“地心引力”展現了產業的未來,電影院依舊是無法取代的存在。
在主流權威媒體之外,獨立專業媒體也第一時間做出了評論,儘管“地心引力”被定位爲一部商業電影,但獨立媒體們也還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正如邁克爾-菲利普斯所說,這部作品的的確確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尋找到了巧妙的平衡。
“村之聲”,一百分,“‘地心引力’是如此空曠遼遠、美輪美奐、舒緩心神、波瀾壯闊,這一類電影總是能夠將你剝離出現實和地球的領域,在靈魂層面帶來感動和震撼之後,又讓你感覺與現實和地球越發緊密起來。藍禮-霍爾奉獻了2013年電影大屏幕之上獨一無二的演出!無與倫比的精彩!”
“羅傑-埃伯特官網”,一百分,“視覺效果方面再次帶來了登峰造極的觀感體驗之外,’地心引力’最爲精彩的部分就在於,它在技術層面和思想層面都進行了更深層的探討,並且以完美的方式完成了所有探索。”
羅傑-埃伯特與世長辭之後,他的個人官方網站還是在正常運營,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爲一個獨立影評人的聚集地,網站願意聘請專門的駐站影評人固定供稿,同時也開放獨立影評人的主動撰稿,如果經過審覈得以錄用和展示,網站將另外支付稿費。
“播放列表(the-playlist)”,一百分,“一部生猛而強硬又綻放出鑽石光芒的科幻冒險電影!”
“電影評論”,一百分,“這是一部改變整個產業格局的電影,就好像’阿凡達’,它展現出了電影屏幕所能夠帶來的獨特觀影體驗,甚至可能已經達到巔峰,短時間之內無法再次取得突破;同時,它的思想核心卻又比’阿凡達’更加恢弘也更加深奧,接近於’雨果’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每分每秒的畫面鏡頭都具有深意,絲毫沒有多餘更沒有浪費,少一點詹姆斯-卡梅隆多一點斯坦利-庫布裡克。”
滿分,滿分,還是滿分,在專業媒體之中,從權威到獨立,從主流到小衆,這些電影媒體清一色全部都送上了滿分的好評,這也證明了,在專業層面上,“地心引力”毫無懸念地征服了所有刁鑽苛刻的影評人們。
而在主流綜合媒體方面,“地心引力”也毫不遜色地再下一城;不過,僅僅從評論內容就可以看得出來,專業和綜合兩種不同媒體的矚目焦點和評論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某種意義來說,可以認爲是不同媒體屬性所帶來的必然。
藍禮,毫無疑問地,他們齊刷刷地將視線聚焦在了這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年輕演員身上,輕而易舉地就將話題推向了全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