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泄密

“王孫雄。”

“三王子。”

“呵呵,你還認我這個王子?”

“王子身份,天下皆知,臣豈敢不認?”

慶忌臉色突地一沉,喝道:“你既承認我的身份,爲何卻相助姬光逆賊?”

王孫雄雖衣甲破爛,身上還纏着劃破的魚網,一副狼狽不堪模樣,卻高高昂起頭,冷笑道:“先王壽夢有四子,諸樊、餘祭、夷、季札。先王屬意於季札,而季札辭讓,是故三子依序爲王。到了你祖父爲王,季子仍不願繼承王位,這王位依長幼之序,便該由諸樊之子當今大王繼承,你祖父卻私授於你父,我主本是取回應得之位,何謂逆賊?”

“大膽!”阿仇在他膝彎上踹了一腳,王孫雄膝頭一彎,卻隨即挺起,傲然看向慶忌,毫不膽怯。

慶忌笑了,說道:“長幼之序?你也說先王壽夢屬意於四子季札,那時可曾依過長幼之序?那時這王位可曾命中註定是長子長孫囊中之物?季子不願爲王,其餘三子依序稱王,皆依先王相授,合乎禮法。我父爲王,亦依先王遺命繼承,國家寶器授予何人,是上一代合法之君的遺命,不是可以隨意轉讓的貨物,何來本屬於姬光之說?先王即立太子,君臣名份已定,姬光使刺客弒君,你縱然說的天花亂墜,也掩蓋不了這逆上篡位的事實!”

王孫雄冷哼一聲,昂首說道:“吳國王位,本是吳國姬氏之物,孰是敦非,與王孫雄無關。王孫雄本當今吳王麾下,自應爲大王效力,死而後己。”

慶忌大笑道:“哈哈,理屈詞窮。是故搬出幫親不幫理的話來了?王孫雄,你今日率軍赴那處城。姬光使你來到底有何用意?憑你的這些人馬,我若守城,你難進分毫。如今我出城主動應戰。照樣打得你大敗而歸。我本以爲,你當另有伏兵,爲防萬一。還使荊林率軍爲後備,想不到你的人馬逃得影兒都不見,也不見一兵一卒來援,姬光是使你來送死的嗎?”

王孫雄重重地呸了一聲,恨聲道:“王孫雄料殿下不知我的虛實,一時半刻不會趕來應戰。這才失了準備。否則,怎會讓你輕易得手?罷了,事已至此。夫復何言,殿下想殺就殺,王孫雄眉頭都不會皺上一下。”

慶忌笑吟吟地道:“我殺你何益?姬光殘暴,以酷厲軍法治軍尚嫌不夠,復以士卒一門老少無辜親眷爲人質,此非仁主。既伐楚國而取郢都,有天大之功,卻不知因時利勢,安撫楚人。目光短淺。只知扮強盜,淫婦人。此非明君。將軍神勇,慶忌一向是佩服的,何必保此昏庸殘暴之主?你若肯歸依慶忌,不但可保性命,來日榮華富貴、拜將封侯,也易如反掌,你可願意麼?”

王孫雄深深吸了口氣,亂髮在風中瑟瑟發抖,雙眼射出堅毅地神氣,凜然道:“多謝殿下美意,王孫雄既拜大王爲主,怎可貪生怕死再投他人?我若如此做了,殿下不怕來日我爲了求生再次投到他人門下?殿下不必多言,還請成全了王孫雄吧。”

慶忌目光一凝:“你果真不答應?”

“嗆嗆”兩聲,兩柄鋒刃如雪的吳鉤已架到了他地頸上,王孫雄夷然不懼,把頭一揚,把眼一閉,淡淡說道:“勿需多言,要殺快殺!”

“哈哈,果然是一條好漢!”慶忌贊罷,搖頭嘆道:“我能不殺要離,又何忍殺你?唉!只是可惜了你這等大好男兒,卻爲姬光那樣狠戾殘暴、倒行逆施的賊子所用,可惜、可惜呀……”

王孫雄憤怒地道:“殿下若要殺我,只須一言,何必辱我大

慶忌凝視他半晌,王孫雄目光不曾避讓分毫,慶忌又是一笑,點點頭,擺手道:“不錯,果真不錯。放他走!”

“什麼?”旁邊衆人一齊呆住。

慶忌目不斜視,淡淡道:“我說,放他走。這是軍令!”

“……諾!”阿仇再仇忍氣抱了抱拳,揮手摒退那兩名持劍架在王孫雄頸上的士兵,王孫雄愣了愣,不敢置信地道:“殿下……要放我走?”

慶忌哼了一聲道:“你既不降,留在我軍中浪費糧食嗎?滾,快滾!”

王孫雄倒退兩步,目光閃爍一番,隨即站定,向他重重地抱拳一禮,然後轉首看向一旁季孫小蠻,問道:“請問姑娘尊姓大名?”

方纔交戰,他雖被季孫小蠻網住,卻也一矛挑掉了季孫小蠻地頭盔,看見她的髮結,便知她不是一個少年,而是一個未曾許人的少女身份了。

季孫小蠻柳眉一挑,說道:“魯人季孫小蠻,怎麼,你不服我地劍術麼?”

王孫雄笑笑:“姑娘劍術之奇,王孫雄平生僅見,心中佩服的很,今日被你所擒,希望來日沙場之上,王孫雄能有機會再與姑娘一戰。告辭!”

王孫雄說罷轉身便走,再不與慶忌說一言。慶忌果然不使人攔截,眼睜睜看着王孫雄自重重士兵隊列中昂然離去。

“喂!”季孫小蠻轉向慶忌,瞪起一雙漂亮的杏眼,氣沖沖地道:“你好大方啊,人家費了好大勁兒,險些被他刺死,這才抓住了他,你怎麼放他走了,這人死牛般一根筋,必然還要與你爲敵的。”

慶忌望着遠處王孫雄的背影,目光微微一閃,說道:“我知道,只是殺他一人何益?不如放他回去,反能泄了吳人激忿之心,削弱他們的士氣。姬光有言,臨陣脫逃者,殺!棄兵投降者,屠其全家。方纔那些逃走地士兵,不知他殺還是不殺。王孫雄是姬光愛將,此番大敗,損失慘重。不知他殺還是不殺。

此戰之敗,非王孫雄以下兵將不肯用命。若是都殺了,必令吳軍將士心寒,一旦時機不對。就有可能逼反了吳軍。若是不殺,這個口子一開,他的軍令便成了一道空文。今後吳軍再與我做戰,勢必不能如今日般頑強。”

“喔……”季孫小蠻倒是從善如流,聽了他的話,轉怒爲喜道:“想不到一個俘虜,還有這樣大地用處,你很厲害呀。”

慶忌得意笑道:“哈哈。那當然,就是一塊石頭,我都榨得出油來……。對了。你別打岔!”

慶忌把臉一板,問道:“誰讓你動手的,萬一有個好歹你讓我怎麼向魯國季氏交待?還有,王孫雄問你名字,怎麼就說給他聽了?”

季孫小蠻被他當衆呵斥,一張小臉漲得通紅,不忿地道:“又是我不對?本姑娘的名字見不得人嗎?有什麼不敢說的!”

“當然見不得人!哼,現在全天下無不關注着楚國戰事,王孫雄回去一說。全天下都知道魯人季孫小蠻在我慶忌軍中了。魯君和季孫意如一旦聽說……”

“哎喲!”季孫小蠻掩脣驚呼,然後刷地一下拔出劍來。翹着腳兒東張西望,慶忌見她模樣,奇道:“你幹什麼?”

“快給我找輛戰車。”

“你要逃走?逃去哪裡?”

“我呸!這都逃到楚國來了,還到往哪逃?難道逃去西狄人地部落?我是要去追被你放走的王孫雄,殺人滅口。”

“原來姬光是要趁楚國勤王之師地先鋒大營立足未穩,攻擊權邑,又擔心我們與楚人消息靈通,怕我發兵救援,是以派王孫雄從魚阪趕來,牽制我軍行動。只是,他沒料到我正想借此一戰立威,竟主動出擊,反打了王孫雄一個措手不及。可是……權邑被吳軍佔領,對我我們是大大不利呀。”

慶忌眉頭緊鎖地道:“從這個目的來說,吳軍雖然敗了,其實他們還是勝了。”慶忌走到地圖前點了點,說:“你們看,我們的正前方,是郢都。右面,是權邑,左面,是魚孤。權邑和魚阪地姬光軍隊,將我們緊緊夾在中間。我們要想攻擊郢都,隨時都要防備左右兩翼地吳軍夾擊。如果我們要攻擊任何一方,另一支軍隊都可以拖我們的後腿。如果我們分兵兩路,分別攻打左右兩路敵軍,兵力是否夠用還不知道,而且正面郢都之敵可以隨時給我們穿心一箭,難吶。”

掩餘公子點頭道:“是啊,權邑之敵,就在我百津渡左近,對他們,我們今後要打起十二分地小心了。如今看來,我們是不能輕易行動了,楚人的先鋒被吃掉一半,他們的餘部,現在駐紮於羅江,等候子西將軍的大隊人馬趕到。我們也要等,只有等楚人的大軍開到,佔據一處要隘,把姬光大軍的防禦圈打開一個缺口,我們才能行動。”

慶忌點點頭,說道:“嗯,至關重要地,是消息。可是現在楚國到處一片混亂,消息根本不夠靈通。敵我雙方的勢力分佈又是犬牙交錯,匆忙間,很難設立固定的消息週轉處,派駐消息蒐集人,臨時派出地斥侯探馬,只能在明確敵人動向後,去探認一下敵人的位置和大致的人數,是很難蒐集到更有價值的情報的。”

樑虎子無奈地道:“那也沒辦法,楚人在附近的牧守官吏逃的逃、死的死,楚人的統治在這片地區已經癱瘓,要及時有效地收集傳遞情報,就是楚軍怕是也辦不到,我們這些外人自然更難了。”

慶忌點點頭道:“是啊,及時傳遞情報,收集有價值地情報,要有專門地情報收集人員和固定的情報歸集、傳遞地站點,我們現在是根本辦不到這一點的。不過,姬光的人同樣辦不到,所以說,在這一點上,敵我雙方同樣沒有優勢。”

他走回席上坐了,說道:“既是這樣,同姬光對敵,我還是頗有信心的。現在我牽掛的,是吳國那邊啊。”

他微微擡起頭。目光似乎穿過了廳壁,看向遠方虛無處:“消息傳遞。是個大問題。不能及時掌握燭庸王叔和孫武、英淘他們的動向,我們就不能與他們遙相呼應,互相配合。如今國內駐軍雖然不多。卻畢竟佔了地利人和,好歹燭庸王叔在軍中,多少在人心向背上還能挽回不少助力。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死死拖住姬光的大軍,一旦燭庸王叔那邊偷襲成功,奪取姑蘇城,則我們的信使和夫差的信使必然同時往楚國傳送消息,那時勝敗地關鍵。就是我們與姬光的人馬賽跑,看誰先趕回吳國了。”

說到這兒,他輕輕苦笑一聲。喃喃道:“所以,即便燭庸王叔他們成功佔領了姑蘇城,也不代表我們就取得了勝利,而是看誰地信使先行趕到,誰先趕回吳國去。在這樣遲鈍的消息傳遞中,進行這樣的遠程配合作戰,實是前所未有,很多時候,勝敗只能靠天意了……姑蘇城剛剛落成不久。城中百姓和富紳全是從全國各地遷來。做爲姑蘇城地核心所在。吳王宮更如一座城中之城,雖然不象中原國家的宮城那般雕樑畫棟、金壁輝煌。卻也極盡宏偉。

一匹駿馬從宮城深處向外輕輕馳來,迎面是宮衛和寺人們扶着一輛輛車子向宮城深處而去。那車上滿載的都是從楚國運來地金珠玉寶、綾羅綢緞、金銀銅器,已經運到的財富,比吳王宮的財寶總和還多了三倍,目前裝載着楚國財富的車輛、船隻仍是絡繹不絕。

見到馬上的青年,那些宮衛和寺人忙不迭地停下向他施禮,那青年毫不在意,打馬揚鞭,輕快地向前馳去。他身穿青色深衣,上飾山河龍鳳等各色飾圖,發挽如椎,髮髻間橫插一枝翠玉簪,面如冠玉,神清氣爽,竟是一個極俊朗的年輕男子,策馬輕馳時袍帶下環叮噹,端得是玉樹臨風。

這個人就是吳王闔閭之子,當今吳國太子夫差。

王宮裡邊按着從外到內地順序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再往外走,雖然也有庭宇樓閣,但更多的卻是花木繁盛,間或還有一畦畦果疏菜園。這個時代王宮裡也有種植禾稻疏菜地地方,宮外更是如此,姑蘇城裡也有許多田地,一旦發生戰事,只要城中有活水,困上三年五年也不愁吃用。

前邊稻田旁出現一道橋,橋邊站着二十餘名衛士,一見夫差趕來,衆人紛紛施禮,夫差將馬鞭輕輕揚起,然後向前一指,驅馬從他們身邊駛過,衆人忙隨在後邊。

戰馬緩緩跑動,馳上宮道,到了宮門前,士兵推開厚重的宮門,夫差徑直出宮,後邊二十餘名衛士隨之出去,身後的宮門轟然關上。前方左右有兩座巨大的闕樓,夫差勒住馬繮,揚首看看湛藍的天空,一陣風來,風中隱約傳來女子的歌聲。

“新的一年開始了,而天下也開始大亂了”,夫差想:“齊晉聯手南征,楚秦結盟反抗,天下諸侯紛紛加入兩大陣營,一場大亂馬上就要開始。而吳國,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吳國偏居東南一隅,北有大江天險,南方則是小小的越國,東臨大海,至於西面,則是楚國。

楚國看似龐大,現在卻被父王攻入郢都,齊晉一旦南下,秦楚聯盟自顧不暇,根本管不了吳國之事。這場燃及天下地大火是很難燒到吳國地。吳國挾新勝楚國之威,又有楚國舉國積累數百年的財富作爲倚助,趁着天下紛爭,努力壯大,待各國元氣大傷之時,吳國已成東南一霸,欲爭天下霸主,也不是沒有機會。

想到這裡,夫差不禁熱血沸騰。

“太子,咱們去哪兒?”侍衛長追上來,恭敬地問道。

夫差輕輕一甩馬鞭,幸災樂禍地笑道:“隨處走走,如今東夷人作亂,與魯國一同抗齊,大盜展跖趁機發兵造反,與齊國遙相呼應。嘿,隔着一條大江,咱們地北邊熱鬧着吶,聽說有些東夷部落也時而渡江南下,劫掠邊民,都城裡有些謠言。楚人與慶忌結盟的消息,更是令人心浮動,做爲太子,我奉父王之命鎮守姑蘇,時常在城中走走,亦可起到安定人心之效。”

“是,卑下等護侍太子巡城。”

衆人將夫差簇擁在中間,沿着姑蘇城的主要幹道慢慢遊走,前行導引的武士持戈使行人閃避道路。夫差悠哉行至一座橋前,正欲驅馬過橋,路旁突然躥出一人直奔馬前。夫差身邊侍衛大駭,唯恐那是刺客,立即有兩名武士持戈交叉刺去,那人身手極是靈活,翩然一轉,便避過鋒利的戈刃,一擡雙手,將雙戈抓在手中,高聲大叫道:“且慢動手,小人見太子,有大事稟報!”

“慢!”夫差一擡馬鞭,止住自己部下,神態從容地向那人望去。

那人一身葛袍,頭戴竹笠,遮住了面容,看其站姿動作,卻是身手矯健,氣宇軒昂。夫差雙腿輕輕一磕馬腹,驅馬近前,毫無戒懼,坦然問道:“你是何人,要見本太子,有何事相告?”

那人慢慢擡頭,向馬上看來。只見這人容貌十分周正,雖談不上英俊,卻很耐看,尤其一雙眼睛,沉穩有神,眸光銳利。

他緩緩放開雙戈,倒退三步,一撩袍裾,翻身拜倒,說道:“小人有要事,只盼能見太子一面,當面稟奏。方纔喜見太子巡街,驚喜之下趕得急了,衝撞了太子,還祈太子恕罪。”

夫差淡淡地道:“你說來意。”

“是!”那人恭敬地答應一聲,摘下頭上斗笠,恭馴地低頭道:“小人本是魯人,自曲阜而來,有事關吳國的天大機密稟奏於太子。只是……事關重大,街上不甚方便。”

“魯人?自曲阜而來?”夫差目光一閃,他擡頭一掃,見橋邊有一小亭,便吩咐道:“來啊,把那邊清理出來。”說着一按馬背翻身下馬,大步向亭中走去。幾名武士立即趕過去,一通大呼小叫,把行人都遠遠地趕了開去。

夫差在亭中大馬金刀地坐了,瞥了那人一眼道:“現在,你可以說了。”

那人道:“是,小人是魯人,本是魯國叔孫玉大夫門下客,姓李名寒。李寒久慕吳國大王和太子您的威名,是以趕來相投,並獻大功一件。”

夫差倒底年輕,雖聽了他身份,料想必有機密大事稟報,但是見他三番五次欲言又止,心中仍是沉不住氣了,不悅軒眉道:“既有機密,只管言來。若果是對我吳國有利的大事,本太子可代父王做主,賜你高官,賞你厚祿。”

李寒大喜,連忙拜倒稱謝:“李寒謝太子。太子可知,慶忌的大軍現在何處?”

夫差道:“自然是在楚……”

他語氣一頓,心中忽然警醒,眼中射出怵然神色:“你說……他在哪裡?”

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51章 人之初第163章 別後情形第264章 三個紅顏知己第145章 大唱雙簧第40章 世道在爭第279章 ……興亡.第34章 萬人敵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195章 亂世佳人第18章 對舞第236章 入主吳宮第274章 如火如荼第17章 盜謀第288章 楚國風雲第113章 美人計第14章 盜跖爲鄰第39章 孺虎陽虎第281章 借道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223章 近身肉搏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165章 政爭第91章 颯沓如流星第31章 英淘第63章 惜生第99章 斬首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220章 勝負須臾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50章 明瞭第50章 永恆話題第277章 撼鼎第139章 陳長卿第24章 密議楔子第2章 死而復生第70章 一袖乾坤第51章 人之初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第14章 盜跖爲鄰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126章 心思第50章 永恆話題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243章 流放與出使第264章 三個紅顏知己第173章 各懷機心第59章 荒唐一夜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227章 承諾第166章 磨劍霍霍第232章 攜美歸來第203章 設伏第216章 齊人之“福”第188章 那處戰火第249章 夾谷之盟第193章 立威第156章 返衛在即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19章 出遊第153章 謀國備謀城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184 兵破郢都第282章 長夜漫漫待天明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55章 兵聖釋計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159章 同船共渡第24章 密議第107章 忽悠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97章 殺出重圍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6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279章 ……興亡.第293章 夜行第81章 請見夫人第165章 政爭第254章 紅鸞星動.第264章 三個紅顏知己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44章 鳥爲食亡第201章 銅牆鐵壁第46章 各自備戰第281章 借道第231章 六美人第233章 延陵季子楔子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161章 餘桃之子
第140章 夜訪香閨第51章 人之初第163章 別後情形第264章 三個紅顏知己第145章 大唱雙簧第40章 世道在爭第279章 ……興亡.第34章 萬人敵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195章 亂世佳人第18章 對舞第236章 入主吳宮第274章 如火如荼第17章 盜謀第288章 楚國風雲第113章 美人計第14章 盜跖爲鄰第39章 孺虎陽虎第281章 借道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223章 近身肉搏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165章 政爭第91章 颯沓如流星第31章 英淘第63章 惜生第99章 斬首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220章 勝負須臾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50章 明瞭第50章 永恆話題第277章 撼鼎第139章 陳長卿第24章 密議楔子第2章 死而復生第70章 一袖乾坤第51章 人之初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第14章 盜跖爲鄰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126章 心思第50章 永恆話題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第243章 流放與出使第264章 三個紅顏知己第173章 各懷機心第59章 荒唐一夜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227章 承諾第166章 磨劍霍霍第232章 攜美歸來第203章 設伏第216章 齊人之“福”第188章 那處戰火第249章 夾谷之盟第193章 立威第156章 返衛在即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19章 出遊第153章 謀國備謀城第45章 季孫詢計第265章 古不如今第184 兵破郢都第282章 長夜漫漫待天明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第255章 兵聖釋計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159章 同船共渡第24章 密議第107章 忽悠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97章 殺出重圍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202章 聲東擊西第6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279章 ……興亡.第293章 夜行第81章 請見夫人第165章 政爭第254章 紅鸞星動.第264章 三個紅顏知己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44章 鳥爲食亡第201章 銅牆鐵壁第46章 各自備戰第281章 借道第231章 六美人第233章 延陵季子楔子第115章 亂局紛紜第161章 餘桃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