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3)

聽了劉安國的話,陸明夷暗暗嘆息。劉安國也算是宿將了吧,但此人實在已是一副官腔,幾乎完全沒了軍人的銳氣和鋒芒。他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道:“謹遵劉將軍號令。”

劉安國說要一律嚴查,其實陸明夷也希望他會這麼做。因爲能不被治罪的校尉只剩彭啓南和朱震兩個了,翼尉包括自己在內,也不過十來個而已,如此一來,自己更有出頭的機會。只是想歸這麼想,陸明夷還是覺得如此做法未免過於嚴苛。萬里雲執掌大權時,下面的軍官又有什麼辦法好違抗?可劉安國說這是大統制的意思,那麼再無迴轉的餘地,只能這麼做了。縱然這樣嚴查其實對自己更爲有利,只是想到那麼多昌都軍的中堅軍官受牽連,他心裡還是很不好受。

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自己能做的,只有儘量爲那些軍官開脫吧。他想着,向劉安國道:“劉將軍,此間雨水正大,還是請劉將軍進帥府更衣後再做定奪。”

這場雨來得突然,劉安國身上也已被淋了個透溼。他點點頭道:“好,請陸將軍帶路。”

當一萬中央軍進入城裡時,西靖城的混亂已漸漸平息。各路人馬的中高層軍官都被叫到帥府中,當朱震和彭啓南兩部各處宣示,他們聽得萬里雲失機,縱然有萬里雲的親信軍官不顧一切,下令發動進攻,聽從的卻少之又少,大多數反而被下級軍官反制。少數有異動的部隊夾在大軍之中,此時大多也已經被朱彭兩人平定。劉安國到了帥府,換過了衣服,在等候朱震和彭啓南前來複命的當口,陸明夷向他細細彙報了先前之事。原來鮑霆率軍出城,宣稱要抵禦來犯的狄人軍,卻不知已落入了陸明夷的計策。陸明夷已經察覺了萬里雲這條計策,便雙管齊下,讓米德志假冒鮑霆的名義去聯絡那支狄人,說計劃有變,先把鮑霆的外援斷了,自己再以狄人軍的名義前來求見鮑霆。鮑霆是個粗人,見安排好的狄人軍居然撤退,正在大惑不解,聽得狄人派使者前來,只道有什麼意外之事發生,連忙召見,卻被陸明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住。解決掉鮑霆後,就以鮑霆名義下令,說西靖城有軍隊譁變,即刻回援,將鮑霆的親信將領召來後盡數拿下。萬里雲本想防止封召進反抗,因此鮑霆現在帶的這支隊伍基本上是封召進的班底,下級軍官基本上都是封召進舊部,當他的親信軍官被拿下後,封召進舊部亦是大爲驚異,陸明夷再將萬里雲要叛亂之事言明,得到彭啓南與朱震兩將的協助,從而順利詐出萬里雲,將他一舉擒獲。陸明夷身上有元帥鄧滄瀾的密令,加上彭啓南與朱震兩將全力支持,這才如此順利。

劉安國聽陸明夷侃侃而談,心中亦是大爲驚歎,心想這少年軍官怪不得受鄧帥如此賞識,果然非同凡響。此時朱彭兩人處理了善後之事前來複命,這兩人倒甚是厚道,將功勞盡歸陸明夷,說這都是陸明夷的安排。劉安國聽他們彙報得井井有條,看來昌都軍雖然經此大亂,軍官幾乎全軍覆沒,但部隊實力卻無大損,心情大佳。等他們彙報完了,劉安國站起來道:“兩位將軍識大體,明事理,誠共和國之良將,可惜封將軍爲國損軀,劉某定要向大統制彙報請恤。諸軍之事,還望幾位將軍一力主持。”

陸明夷與朱震、彭啓南都應了一聲。接下來幾日,劉安國一邊等候大統制的意見,一邊對參與萬里雲歃血之儀的衆將進行清查。他清查的本事卻比領兵的本事大得多了,五日裡,已判了二十餘例斬決,三十多例革職監禁,其餘的或多或少都或降職或處分,到帥府中的軍官竟連一個脫罪的都沒有。

昌都軍出了這麼大的一個亂子,如今陸明夷與朱震、彭啓南三人隱隱已成昌都軍的臨時主將了。他們先前交往並不算多,但經此一事,朱震和彭啓南都覺陸明夷這後輩手段高強,膽略過人,自甘居於下屬,因此他們雖然軍銜都比陸明夷高一級,卻事事聽從陸明夷安排。到了第五日上,大統制的手諭發來了,對劉安國的清查一律批准,唯一一點不同的就是萬里雲與徐鴻漸押赴霧雲城斬首號令。

與處罰的嚴厲對應,獎賞令也同時下達了。昌都軍的軍區長由劉安國接任,朱震與彭啓南則升爲都尉,而此役中陸明夷因爲功勞極大,也破格升爲都尉。因爲劉安國要押送萬里雲和徐鴻漸回霧雲城,在此期間陸明夷和朱震、彭啓南三人權領昌都軍軍權,其餘參與平定叛亂的軍官和士兵都有封賞。

這一日,便是劉安國回霧雲城的日子了。陸明夷和朱震、彭啓南三人一同送行。看着劉安國押送關着萬里雲與徐鴻漸兩人的囚車東去,三人都不勝唏噓。彭啓南小聲道:“可惜,真是可惜。”

他說的可惜,指的是萬里雲。僅僅幾天相處,他們三人都看出劉安國這人實是名過其實,掌兵無力。從爲將這角度來看,萬里雲深通兵法,馭下得法,比劉安國要稱職得多。劉安國雖然爲將已久,卻沾染了太多的官場習氣,將來他成爲昌都軍軍區長,名震天下的昌都軍只怕戰力會下一個臺階。朱震心裡也在這麼想,但看了看陸明夷,也小聲道:“爲將者,當忠於國,盡於職。萬將軍行此大逆之事,怪不得旁人。”

陸明夷在一旁也在爲萬里雲可惜,因爲萬里雲在畢煒戰死後執掌昌都軍,兢兢業業,使昌都軍聲威不落,實非無功。但這人領兵有方,卻看不清形勢。方纔見萬里雲與徐鴻漸兩人在囚車裡垂頭喪氣,一聲不吭,回想當初他們的意氣風發,更令人不勝今昔之感。聽朱震這般說,他嘆了口氣道:“朱兄,儘快回城吧,現在城中仍是人心惶惶,要儘快平定下來。”

萬里雲的失策,在於他過於迷信自己的力量了。以萬里雲的能力,如果掌昌都軍五年以上,當大得軍心,那時若行自立之事,只怕再難撼動。只是五年時間,天下形勢又將大變,那時恐的又沒了現在這種機會了。陸明夷此時想的更多的,是時與勢。有勢更要合時,如此方能成功。再造共和軍能在短時間裡形成這麼大的聲勢,最主要的還在於申士圖經營廣陽省已久,在當地培植起堅固的勢力來。而喬員朗能夠讓天水軍易幟,關鍵也在於有五羊軍的支持,否則早就被胡繼棠打個落花流水。萬里雲只看到了旁人的成功,卻不曾審時度勢,這一次一敗塗地,亦是不冤。即使沒有自己這個意外,萬里雲即使短時間裡自立成功,亦不能長久,大統制絕對不會容許後防這個隱患存在。如此看來,目前能左右天下形勢的,仍是大統制與申士圖兩人。如果照這樣下去,最終的勝利者也仍然會是大統制。

可是,這是沒有意外的情形下,他得出的結論。如果有意外呢?陸明夷心中默默地想着。意外的契機有很多,倭島,句羅,還有西原的五德營,都有可能是意外的一環。接下來,戰火只會越來越盛,也許,這幾方勢力或遲或早,都將被捲入烽煙中去。他帶轉馬,朱震和彭啓南兩人與他並馬而行,三人各懷心事,朱彭兩人想的是以後昌都軍會如何發展,陸明夷想的卻是將來這世界會變成怎樣,以及自己該如何去做。

現在陸明夷已是昌都軍三都尉之一,隱隱然更是三都尉的首席。昌都軍發生了這個變亂中,提拔下級軍官以補空缺爲最緊迫的事了。他一回營,米德志與齊亮都迎了上來。現在他們兩人都升了一級,因爲陸明夷成爲了昌都軍的主要軍官,衝鋒弓隊總隊長便由米德志擔任,齊亮成了副隊長。現在陸明夷仍住在衝鋒弓隊營中。陸明夷向他們打了聲招呼,見他們似乎有話要說,問道:“有什麼事麼?”

米德志嚥了口唾沫,小聲道:“陸將軍,王離……他一直在絕食。”

陸明夷一怔,詫道:“他絕食了?”

王離被擒後,陸明夷沒有把他開在從逆軍官名單上,因此劉安國的處分名單裡沒有他,他也一直被關在衝鋒弓隊。米德志道:“是啊,那天起,就一直沒吃東西,水也不喝。只怕,撐不了兩天了。”

王離在衝鋒弓隊時,因爲米德志亦屬後進,王離對他雖然沒跟對陸明夷一樣刁難,但也談不上交情。不過後來三人曾齊心協力爲保存衝鋒弓隊番號與萬里雲親衛隊一戰,三人間的關係無形中拉近了許多,前些日子他回來還曾回沖鋒弓隊看望。只是短短几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離心裡多半想不開。陸明夷想了想,向齊亮道:“阿亮,你去打理一下衝鋒弓隊。米兄,我和你去看看王離。”

米德志怔了怔:“陸將軍,他只怕不會聽勸。”

陸明夷微微一笑道:“他真有死念,五天前便有機會。”

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6)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4)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一)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1)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2)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5)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3)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3)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3)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4)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1)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3)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
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6)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4)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一)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1)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2)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5)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3)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1)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2)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3)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3)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4)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1)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3)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