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個宰相

公元1003年,契丹發動了同時對大宋和西夏的攻擊,蕭太后蕭緒也稱之爲蕭燕燕,在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蕃漢不平等待遇,勸農桑,薄賦徭,內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確立,上下和睦,與宋講和,坐收歲幣之利,經濟文化高度發展,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

當遼朝國力增強之後,蕭太后先是把羅平的部隊趕出長春府,在鬆嫩平原一戰之後,羅平被契丹大軍打敗,他率着一萬餘殘兵敗將退居海參威一帶的深山密林之中修生養息,蕭太后認爲羅平不足爲患,這才留下少量的兵力加強哈爾濱和長春府的防禦,契丹皇帝親率二十萬精銳之師遠征大宋,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卻是羅小歐同母異父的哥哥,也是遼朝當今的皇帝,蕭太后只不過是攝政權利,扶持兒子鞏固國家統治。

契丹兩路大軍征討西夏的稱爲西路軍,由契丹的西路元帥耶律橫直率領十萬人攻擊西夏,以雲內州(現在的呼和浩特)爲大本營,派先鋒官魯赤哈攻打黑山威福軍司,當年冬天,大破黑山軍司黃府侗一萬士兵,黃府侗也在亂軍之中失蹤。

黃府侗是西夏北方的屏障他的死使得西夏間接損失半壁河山,李繼遷再也坐不住龍庭了,親率十萬人的部隊星夜北征。

趙飛花也接到了來自空中樓閣的消息,是江子長寫給她的信件,信中敘述了契丹兵力的強盛之外,表示對西夏前途的憂慮,以及請教趙飛花,日後的安排,這個時間,契丹和西夏還沒開戰,可是戰爭前的硝煙味道已經十分濃重了,人人都在傳說這次契丹兵勢旺盛不同往年,西夏大有覆滅的預兆。

自從今年年初,羅平在戰場上失敗轉移大本營之後,趙飛花就預料到現在的決戰,在大宋和西夏跟契丹方面必然有一次戰爭對決,這完全是遼朝國力增長過快的原因,一個快速膨脹的國家,意味着這個國家的大臣和皇帝對自己的國家充滿了自豪感,過分的自信就會滋生征服的慾望,這是人性的必然。

接到江子長的書信,趙飛花感覺到自己需要做點什麼才行,她已經解散了軍隊,在大宋境內根本不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部隊,那樣做會招來災禍的,現在只有利用國家的力量,才能夠阻止這場戰爭的延伸和繼續。

於是,她上書給皇帝趙恆,請求進京面見聖駕,這一封書信自寫出之後,一個多月之後,依然不見回信,趙飛花心急如焚,憂思國事,不得已,纔給呂

蒙正去信請求幫忙,請他代爲上疏,催一催皇帝的辦公效率。

呂蒙正接到趙飛花的書信感到十分爲難,現在,他的官銜已經降爲三品,成爲一般的朝臣,不再是過去那個威勢赫赫的宰相了,趙恆當上皇帝之後,對前朝的重臣不再信任,貶謫了一批朝中的大臣,提拔自己信得過的新的一代朝臣,原來那些被宋太宗趙光義重用的大臣像呂蒙正之類的人物,被排擠調遷,這個趙家的天下變了。他幫着趙飛花說話,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呂蒙正沉思良久終於想到一個人來,這個人就是被後來的戲劇和評書神話的大臣寇準,此時的寇準擔任朝中右丞相一職,在對外政策上主張鐵腕手段,用鐵血政策制裁屢犯邊關的契丹軍隊,對大理西夏等國使用安撫懷柔的政策,才能使得大宋長保安靖。

如果跟寇準取得聯繫,說動寇準出面跟皇帝上疏,比呂蒙正親自出面好辦很多,於是,呂蒙正拿出自己的名帖,帶着兩名侍衛,乘坐轎子來拜訪寇準。

寇準正在書房讀書,接到門房的稟報,心裡詫異,他跟呂蒙正這個前朝的宰相併無往來,兩個人雖然都是權傾一時的重臣,一個卻是夕陽無限好的備受冷落的大臣,一個缺好似如日中天的當朝丞相,私下裡並無往來,更談不上有啥交情,呂蒙正找到自己,有啥要事呢?

寇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半天才吩咐門房,請呂蒙正到書房來見面,書房是寇準平時讀書寫字的地方,並不是議事的場所,在書房跟呂蒙正見面,意味着寇準在心裡面把這次談話的主體限定在讀書評論上面,他當然知道呂蒙正找到自己一定跟國事有關,而且是非同小可的國事,可是,寇準仍然願意用說廢話的形式來界定這次會面,這是爲了防止被人偷聽或造謠。

呂蒙正見到寇準在書房裡面等着自己,不由得心中嘆息不止,兩個人都是聰明絕頂之人,明白對方的心思,寇準的職位比呂蒙正大了好幾級,寇準當然有權利決定見面的地點,卻無須徵得呂蒙正的同意,可以說,寇準一上來就給了呂蒙正當頭一棒,表明自己纔是這次見面的有決定權利的人,呂蒙正可以陳述自己的建議,卻不能越界,不能代替寇準作出決定。

呂蒙正見到寇準,拱拱手說道:“丞相,下官深夜來訪,可有攪擾之處?”

寇準哈哈大笑,滿面春風地說道:“呂大人,你我同爲朝臣,爲皇上做事,何來攪擾一說?不過,今年皇上

要修訂御史,將太宗太祖的事蹟書寫在歷史之中,你我可要替皇上分憂啊。”

呂蒙正剛剛把話題向公事上面引導,寇準及時把話語權奪了回來,還是圍繞着書和書房來談論的。如此兩句話,就暴露了寇準說話的老道之處,呂蒙正給寇準的評價是,頭腦聰明,思維敏捷,語言鋒利,邏輯清晰。

說起御史一事,呂蒙正決定不忙着說正事,以免在兩個人還沒達成共識的情況下,產生分歧,不利於後面的話題繼續開展,於是不慌不忙地說道:“寇丞相,說起歷史,我想說說契丹的歷史,契丹建國比我們大宋早很多年,這幾年,契丹逐步平息了內憂外患,先後征服了女真族幾百萬人的土地,又把高麗納入自己的版圖,契丹人生性嗜血,把戰爭當成快樂的源泉,把掠奪當成致富的門路,這是民族習性的不同,在他們的北方安定之後,開始覬覦我們大宋富饒遼闊的國土,我斷定,契丹跟大宋之間必有一場生死決戰。”

寇準聽着呂蒙正的談論,心裡鬆了口氣,只要不是當今的朝政,說啥都是無關緊要的,表面上看大宋君臣之間一團和氣,其實在政見上存在很多的分歧,大臣們分成幾個幫派,趙恆冷眼旁觀,任由這些幫派之間你爭我奪,他隔岸觀火,只要是哪個幫派落了下風,趙恆不介意做那個痛打落水狗的人,然後再看剩下的幫派再次展開角逐,反正,無論誰勝誰敗,對他的統治都是有利的,讓這些飽讀史書的人進入政治鬥爭,總比羣臣合夥鬥皇帝一個人好得多,趙恆甚至用上癮來看着羣臣相互之間的撕咬,他不發表品論。

寇準深有同感地順着呂蒙正的話說道:“是啊,契丹的制度跟我們的不一樣,我們現在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上下沉浸在太平享樂的盛世之中,對小小的邊關損失,無人顧及。”

呂蒙正聽了此話,心中大喜,看來,自己從外事上入手,是找對了路子,這個寇準手段強硬性格堅強嫉惡如仇,自然是不能坐視國家的百姓被外族殺戮,財富被外人掠奪。

呂蒙正順着話題繼續說道:“而今,契丹發兵再次大舉南下,就是想把南朝的江山據爲己有,把我們的百姓當作牛羊來殺戮,把我們的財富掠奪到北方,這是強盜一樣的行徑。”

“是的。”寇準不由得拍案而起,怒形於色。

呂蒙正進一步說道:“應該及早讓皇上做出準備,早早調集大軍,準備好糧草,以免臨時措手不及。”

(本章完)

第九十章 決戰鬆嫩平原第二百六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六十六章 誰主沉浮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笑泯恩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爭鬥第二百零五章 扶桑的來人第三十三章 調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哈米爾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籌建工作第七十五章 刺殺沈飛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藏寶洞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來的啓示第九十七章 花好月圓第一百零七章 當街痛扁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棵樹第四十九章 空中樓閣第二十三章 學功第二百六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二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二章 傳達聖旨第二百三十八章 語言問題第十八章 迴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貴族第一百三十五章 敲詐第一百五十四章 仇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家園第一百八十三章 女酋長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四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棵樹第七十二章 黃馨之死第五十四章 東進路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獸場第八十章 誰給誰下跪第九十五章 小樓麗影第四章 寧玲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識相的朱恆裡第二百四十六章 失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小得大第八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包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送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佔民宅第一百四十章 刺殺之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必死第六十五章 生死文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蕭緒其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傷難治第三十八章 齊橫奈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由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漏嘴第一百七十七章 投誠第二百零九章 鑄劍的秘密第一百七十章 遠航的海船第一百章 倉皇而逃第二百二十二章 落網第二百三十章 要人第二百零五章 扶桑的來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從天而降的兒媳第八章 磕頭第五十二章 間諜培養第一百七十章 遠航的海船第二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八十章 比武招親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兒的心第九十五章 小樓麗影第四十四章 祁連山的強盜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相難抑第二百五十章 後事 據理力爭第六十九章 進山剿匪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慧惜的婚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寇準受刑第二百五十章 後事 據理力爭第八十六章 巧取寧州府、混同江第二百八十一章 寇準受刑第六十五章 生死文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手在歧路第七章 謀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往事如煙第六十二章 太后見招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救弟兄第一百七十九章 遠離是非之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寇準大人第六十章 誤會之爭第八十三章 焚燒糧草 (上)第四十章 投書擒將第四十章 投書擒將第七十六章 刺殺沈飛雄第十四章 公主當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輸贏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見愁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第八十五章 攻略黃龍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寇準脫困第一百四十章 刺殺之後第二十三章 學功第三十一章 校軍場選拔第四十三章 殊死搏鬥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相難抑
第九十章 決戰鬆嫩平原第二百六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六十六章 誰主沉浮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笑泯恩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爭鬥第二百零五章 扶桑的來人第三十三章 調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哈米爾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籌建工作第七十五章 刺殺沈飛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藏寶洞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來的啓示第九十七章 花好月圓第一百零七章 當街痛扁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棵樹第四十九章 空中樓閣第二十三章 學功第二百六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二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二章 傳達聖旨第二百三十八章 語言問題第十八章 迴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貴族第一百三十五章 敲詐第一百五十四章 仇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家園第一百八十三章 女酋長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四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棵樹第七十二章 黃馨之死第五十四章 東進路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獸場第八十章 誰給誰下跪第九十五章 小樓麗影第四章 寧玲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識相的朱恆裡第二百四十六章 失望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小得大第八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包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送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佔民宅第一百四十章 刺殺之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必死第六十五章 生死文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蕭緒其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傷難治第三十八章 齊橫奈之死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由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漏嘴第一百七十七章 投誠第二百零九章 鑄劍的秘密第一百七十章 遠航的海船第一百章 倉皇而逃第二百二十二章 落網第二百三十章 要人第二百零五章 扶桑的來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從天而降的兒媳第八章 磕頭第五十二章 間諜培養第一百七十章 遠航的海船第二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八十章 比武招親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兒的心第九十五章 小樓麗影第四十四章 祁連山的強盜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相難抑第二百五十章 後事 據理力爭第六十九章 進山剿匪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慧惜的婚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寇準受刑第二百五十章 後事 據理力爭第八十六章 巧取寧州府、混同江第二百八十一章 寇準受刑第六十五章 生死文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手在歧路第七章 謀算第二百二十八章 往事如煙第六十二章 太后見招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救弟兄第一百七十九章 遠離是非之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寇準大人第六十章 誤會之爭第八十三章 焚燒糧草 (上)第四十章 投書擒將第四十章 投書擒將第七十六章 刺殺沈飛雄第十四章 公主當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輸贏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見愁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第八十五章 攻略黃龍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寇準脫困第一百四十章 刺殺之後第二十三章 學功第三十一章 校軍場選拔第四十三章 殊死搏鬥第二百六十二章 真相難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