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漸變(七)

時間倒退至粵西衆將被陳凱三言兩語打發出巡撫衙門的那一日,廣州城一切如舊,並沒有什麼與平日裡截然不同的地方。便是那個千總隊的訟師也只是接到了邀請,一旦需要他們效力的話,粵海商業同盟便會付給他們以薪酬,僅此而已。

一百多個訟棍開啓嘴炮大戰粵西衆將的場面由於後者的退避而未能上演,實在是中國司法史上的一大遺憾。所幸的,在香港,那裡的廣東貿易商社的總部裡,另一場對峙卻悄然上演,送算是把今日的檔期給補上了。

廣東貿易商社的會議大廳裡,商社的大掌櫃的兼粵海商業同盟的委員會主席蔡誠坐在一面,身旁的幾個人,有商社的管事,也有粵海商業同盟的會員,還有個是陳凱府上的管家,代表如今負責廣東貿易商社的第一大股東以及粵海商業同盟的總後臺陳凱的正妻鄭惜緣,於此間,以便於更好的貫徹陳凱的意志。

長桌的另一邊,卻是海陵島參將李常榮的一個堂弟,素來是負責與外界貿易的,甚是親近。這一遭在此,則是其堂兄應了陳凱的邀請,前來商量商業合作的相關事宜。

“家兄如今領陽江一縣、海陵島及周邊水域,素來是以陳撫軍馬首是瞻的。不過,雙魚、海朗那兩處千戶所的守將……”

“李掌櫃,咱們這一次只談做生意的事情。軍政事務,在下沒有這個權利,撫軍老大人也沒有責成在下來與閣下商討,也沒打算在商業上的事情裡摻雜進了其他的東西。”

“蔡掌櫃說的是,是小弟多嘴了。”

對於武將,尤其是當今的武將而言,麾下統帥兵馬數量,節制地盤大小,這些都是能夠與身份地位直接掛鉤的——金聲桓、李成棟反正,他們便自有了國公的爵位;大西軍扶明抗清,便有了一個親王和兩個郡王;鄭成功兵強馬壯,水師冠絕東南沿海,據說這一遭朝廷說什麼也要給一個郡王的爵位纔像話,而且這還是在鄭成功偏居東南,與朝廷離得太遠的情況下。

李常榮是海陵島參將,從很早就是了。區區一個參將,自然不能滿足他對官爵的渴求。廣州一戰後的封賞還沒有下來,賜爵大概是輪不到的,但是能夠分他一縣之地,總兵官、掛印將軍卻還是可以指望指望的。但是,想要再進,就只能設法擴大軍隊規模。如此,有了更大的地盤,對於這般也是更加有利的。

此間,李常榮的堂弟一開口想要爲其兄爭取那兩個千戶所的地盤,當即就被蔡誠給否決掉了。雙魚所和海朗所分別位於陽江縣的西東,這一縣兩所共同控扼着整個肇慶府的海岸線,以李常榮和他的親信們看來,他們是與陳凱有着良好合作關係的,爭取這兩個千戶所的控制權,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無害的事情。

奈何,蔡誠一開口就將此事給否決了,應下了話來,李常榮的堂弟卻不由得思量,思量着或許陳凱並沒有打算就此與連城璧,與整個粵西文官集團和粵西衆將們開撕。既然沒打算爆發直接衝突,那麼插手肇慶府的事宜就不合道理了。

能爭取的就要爭取,不能爭取到的也切勿強求,以免遭了陳凱那邊的忌諱,影響到日後的合作,那就得不償失了。

出發前,李常榮是這麼囑咐他的堂弟,堂弟自然也是記在了心上,不敢須彌或忘。此間蔡誠如斯,他便立刻將此事拋諸了腦後,繼續談着方纔的合作事宜。

“蔡掌櫃的意思是,由家兄組建一商社,加入到粵海商業同盟之中。小弟理解的,可是這個意思?”

“確實如此。”點了點頭,蔡誠繼續解釋道:“一旦加入粵海商業同盟,須得按照本組織的規定行事,任何破壞規矩的行爲都將受到處罰。這一點上,是爲了維護商業的有序進行,撫軍老大人建立這個組織之初就曾與之下提到過,無論是誰都不能壞了規矩。我想,李掌櫃也是守規矩的人,是吧。”

“那是,那是,家兄在肇慶府南部守衛海疆,盤查走私,素來都是按照陳撫軍的要求去做的。”

確定了合作的基礎,蔡誠那邊亦是露出了善意的微笑。一揮手,便有人上前將粵海商業同盟的相關規定遞到了李常榮那堂弟的面前,由其逐字逐句的理解。若有不明所以的,蔡誠也會不厭其煩的進行講述,總要確保對方能夠領悟這一組織的精神纔是。

一談,便是整整的一上午。到了午飯時分,蔡誠邀請李常榮的堂弟一起到香港島上最好的一處酒樓用餐,據說那裡的紅燒乳鴿做得比府城裡的名廚都不差。奈何,李常榮的那個堂弟也知道此事之重要,連忙告辭趕回了海陵島。

李常榮如今已經從海陵島上搬到了陽江縣城,日子自然是比以前滋潤太多了。不過,海上的巡查任務,以及針對艦隊的操練等事,卻還是從不敢有一絲疏忽的。此番在此,便是操練水師,不過更重要的還是避開粵西文官集團的耳目的情況下儘快確定香港那邊的消息。

兄弟一旦見了面,在堂弟的講解之下,李常榮很快就弄明白了粵海商業同盟此法拉他入夥的目的所在。權衡,是不可避免的。同時的,李常榮也在翻來覆去的詢問着那些組織的規定,直到約莫是想明白了的那一刻。

“陳撫軍,只怕是從來沒有隻想做生意那麼簡單。”

“那,咱們還跟着過去嗎?”

“去!爲什麼不去!這粵海商業同盟日後弄不好就是個吃人的怪物,現在不過加盟其中,難不成日後等着被生吞活剝了還?”

海陵島與香港島之間尚有不少的距離,李常榮這邊確定了加盟的事宜,他堂弟便連夜啓程趕了回去。這期間,蔡誠與陳良策的代表也已然完成了加盟的儀式。

如陳奇策、李常榮這樣的後來者,若是按照規定的話,須得從預備會員開始熬資歷,過了審覈期纔算正式入會。不過,當初在制定規矩的時候,陳凱明言是要給鄭氏集團留一個後門,設置了一個同會員的制度,專門用來拉盟友入夥的。這個同會員與正式會員相比,享有正式會員的一應權利,唯有推舉委員會、進入委員會以及針對大事表決的權利是沒有的,依舊需要過了審覈期才能成爲了正式會員後才能享有相關的權利。

原本的,後門是留給鄭氏集團的,因爲陳凱與鄭氏集團之間淵源甚深。如今,陳凱需要繼續擴大粵海商業同盟的影響力,同時分化反對勢力,與委員會在廣州的委員們商議過後,便直接派人拉了陳奇策和李常榮入夥——他們都是多年的盟友,尤其是前者,共過生死的交情,此一番便是通過共同的利益來進行更好的捆綁。

幾乎是與此同時,肇慶府以西的羅定州州城之中,原本分據這一州的韋應登、葉標二帥並肩坐在了一處,面前卻是一個商人打扮的年輕人立於此處,侃侃而談。

“羅定州這裡有鐵礦,也有石灰,生產粗鐵料是聞名廣東一省的。佛山如今需要粗鐵料來恢復生產,打造武器、農具……”

商人前來,談的依舊是合作。佛山的製造局分局建立已經是在廣東巡撫衙門裡立了項的事情,以着潮州製造局的例子,肯定是需要大量鋼鐵的。佛山不產鐵礦,但是可以對粗鐵料進行精加工。可是從來佛山最大的粗鐵料供給地羅定州卻在粵西衆將的手裡,就算是運完廣州,也要通過肇慶府的地界。再加上肇慶府城那邊新近建立起了一處工坊用以打造和維護兵器,如此一來,韋應登和葉標也不好明着與陳凱交易,這裡面就需要中間商的存在,而這個年輕的商人便到陳凱那裡毛遂自薦,請了這份差事。

就在韋應登和葉標面前,商人侃侃而談,將恢復羅定州粗鐵料生產的必要性一五一十的擺在了明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潤的問題。

“二位大帥,種地每畝能打多少糧食,三石多一些,敢問小人說得沒錯吧?”

羅定州的糧食畝產能夠達到四百斤,這個數字比之全國平均水平肯定是要高的,但是在廣東一省,卻也不過是很一般的水平。韋應登和葉標都是從廣西殺入羅定州的明軍,算不得當地的,但是從永曆七年就到此打拼,雖期間有被清軍驅逐的,但是多年在此爭衡,李定國二次入粵以來至今有盤踞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對於此間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商人的功課做得很細緻,二人對視了一眼,亦是點頭表示肯定。緊接着,似是受到了激勵,那商人當即便是再接再厲:“糧食,一石也就一兩銀子,現在各府縣都在拼命種糧食,瓊州還有商人從安南那邊收購糧食,只怕是一兩銀子都維持不住了。可是這羅定州,每座鐵爐日產鐵三千六百斤,一年下來就是一百三十一萬四千斤!”

如此巨大的產出,同樣是由同樣數量不匪的人力所支撐的。根據史料記載,羅定州的鐵爐每座需爐工、礦工、燒炭工、運輸工等近千人,如此才能維持鐵爐的運轉以及鐵料的產出。但是到了這個規模的產出,區區近千人的工資也就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問題了。

事實上,按照明朝制度,羅定州的一座鐵爐每年徵稅一十八兩七錢五分,附加徵收科場費五兩,軍需彈藥銀二十一兩,總計爲四十多兩。這個數字看上去不多,但是比羅定州所收的酒稅和墟場山漆土特產稅卻還要多,是州中的一項重要賦稅。

如今的羅定州是控制在軍方手中,稅賦方面,就算是一定要向肇慶方面意思意思,其實數量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裡面存在着的巨大利潤,使得明清時羅定州的官府、士紳、商賈、百姓們在採礦、冶煉方面趨之如騖。

剩下的,無需說客再多說些什麼了,韋應登和葉標的眼裡面早已經被那些即將到來的黃的、白的恍得暈暈乎乎的。奈何,這裡面還有一個實際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羅定州的人口銳減,人力不足,而本地的農業生產也已經崩潰了,既沒有人,也沒有糧食,已經不能像承平時那樣支撐起一個採礦、冶煉的產業來了。

“這個問題嘛,小人曾向撫軍老大人請教過,撫軍老大人當時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做粗鐵換糧食計劃,小人以爲很有意思,二位大帥可以考慮考慮。”

………………

戰亂導致糧荒和逃難,有糧食就能設法招來臨近府縣亦或是藏到山裡的百姓,這是最顯而易見的道理。

韋應登、葉標那裡還需要時間權衡利弊,尤其是這裡面很可能還要涉及到政治站隊的問題。但是,無論什麼時候,財帛動人心都是不可改變的現實,在真金白銀面前,需要做的往往就是如何運作,而非是要不要做。

這邊,佛山製造局方面與羅定州方面的談判尚在進行,在韶州府的清遠山,那裡曾是義軍首領王翰的地盤。陳凱收復韶州府,王翰那邊由於早前是與郭之奇、連城璧聯絡的,再加上陳凱的突然出手,雙方並沒有產生什麼交集,但是這一次,佛山方面並不打算把所有的鐵料命脈都握在韋應登和葉標的手裡,粵北的鐵礦就提上了議事日程,而王翰的地盤上便有鐵礦的存在。

比之羅定州那邊,王翰的情況大有不及,沒有正式的編制,也沒有在大戰後分到實際控制區,依舊是個盤踞在山中的義軍武裝。這一遭,佛山方面派人來談判,雙方在官職和白銀面前很快就達成了默契,速度遠比羅定州那邊要快上許多。

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廣州城。在廣州城那裡,包括陳奇策、李常榮剛剛組建起來的商社代表在內的粵海商業同盟能夠抵達的會員匯聚於廣州城的分部會議廳,聽着臺上陳凱的演講,掌聲此起彼伏。

“廣東一省,百廢待興,如果按照常例,官府會任由百姓自行恢復生產,做得最多的也就是在吏治和基礎設施上面的維護和營造。那是道家無爲而治的手段,放在承平時還好,但是今時今日,虜強我弱的態勢尚未改變,本官以爲還當更多的發揮本省商賈的力量,憑藉着商業行爲來加速民生的恢復。”

“管子曾經說過,倉稟足則知禮儀,衣食足則知榮辱。本官堅信,無論是種田、做工、還是經商,只要是正常納稅,就應該得到公平對待。所以,任何膽敢妨礙正常商業運作、破壞商業秩序的行爲,都是不可容忍的!”

注:關於羅定州產鐵數據出自明末清初遺民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其人的另一部作品《皇明四朝成仁錄》中記載了很多關於明末清初烈士的殉國細節,包括拙作中永曆四年廣州大屠殺中廣州四衛及協守軍官殉國的記載皆是出自此處。

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九章 永曆十一年(八)第一百一十七章 霧盡花開(四)第三十六章 一場戲(三)第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中)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八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下)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二百章 風暴第六章 波及(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九十一章 舊事(三)第二十二章 加碼(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與國(二)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二十六章 影響第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第七十四章 崩壞第七十六章 抉擇(上)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十二章 永曆十一年(十一)第五十章 漸變(五)第三十章 永曆七年的夏(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二百章 風暴第五章 舊事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活(三)第八十一章 夯築第十二章 關門打狗(上)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二十八章 農工商(上)第五十二章 漸變(七)第三十五章 一場戲(二)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第一百零八章 織霧(二)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六十五章 鉅變第四章 意如何(上)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一百零五章 再見(四)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三十九章 一場戲(完)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零六章 與民爭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五十三章 奪魄(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六十七章 初見(中)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四十章 求變(一)第十六章 佈局第九十章 江東橋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狂飆(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鉅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岔口(四)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九十五章 永曆六年的夏(上)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十四章 野心第四十六章 早春時節(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八十章 厚積薄發(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一百零四章 再見(三)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五十五章 奪魄(四)第四十五章 無恥之尤(完)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三十一章 魔鬼(上)
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九章 永曆十一年(八)第一百一十七章 霧盡花開(四)第三十六章 一場戲(三)第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中)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八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下)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二百章 風暴第六章 波及(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九十一章 舊事(三)第二十二章 加碼(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與國(二)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二十六章 影響第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第七十四章 崩壞第七十六章 抉擇(上)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掙扎(二)第十二章 永曆十一年(十一)第五十章 漸變(五)第三十章 永曆七年的夏(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二百章 風暴第五章 舊事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活(三)第八十一章 夯築第十二章 關門打狗(上)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二十八章 農工商(上)第五十二章 漸變(七)第三十五章 一場戲(二)第九十四章 種子(下)第一百零八章 織霧(二)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六十五章 鉅變第四章 意如何(上)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一百零五章 再見(四)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三十九章 一場戲(完)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零六章 與民爭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五十三章 奪魄(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六十七章 初見(中)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四十章 求變(一)第十六章 佈局第九十章 江東橋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狂飆(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鉅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岔口(四)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九十五章 永曆六年的夏(上)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十四章 野心第四十六章 早春時節(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八十章 厚積薄發(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一百零四章 再見(三)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四十一章 無恥之尤(六)第五十五章 奪魄(四)第四十五章 無恥之尤(完)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三十一章 魔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