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298|290.攜子進宮

庾璟年回到家裡,見成王府上上下下喜氣洋洋熱熱鬧鬧的,都在準備着過年的事,心裡就先是有幾分欣慰高興。

到了正房,見沈沅鈺正在領着雙胞胎玩兒認字的遊戲,一顆心更是完全柔軟了下來。兩個孩子看見庾璟年回來了,全都高興地圍了上去,“爹爹”“爹爹”地叫着,然後伸手求抱抱。

庾璟年一手一個把小哥倆抱在懷裡,然後忽然鬆了手,讓他們掉在自己的身上,小哥倆發出一陣尖叫聲,叫完了又覺得好玩,又開始咯咯笑了起來。

庾璟年最愛和孩子玩兒這種遊戲了。沈沅鈺看得直搖頭,命令乳母將兩個孩子帶下去淨面洗手。

不大一會兒丫鬟們擺上飯菜,開始吃飯。一家四口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孩子們兩歲了,沈沅鈺不叫乳母和丫鬟喂他們,兩個孩子也不願意讓別人喂。昊哥兒小大人似的坐在那裡,勺子用得很好,基本已經不掉飯菜了。曄哥兒還是不改淘氣的脾氣,又是個閒不住的性子,連勺子都沒用好呢,看見爹爹和孃親用筷子,也搶着用筷子吃飯,結果飯菜掉得哪哪都是,這小子吃一會兒,還要和哥哥玩一會,真是一點兒也閒不下來。

沈沅鈺和庾璟年早就習慣了,由得小哥倆折騰,他們自顧自地說起話來。

沈沅鈺道:“王爺今天似乎有什麼開心事!”

“你怎麼看出來的?”庾璟年放下筷子,好奇地問她。

沈沅鈺笑道:“王爺就差在臉上寫上‘我高興’三個字,誰看不出來啊?”

庾璟年摸了摸自己的臉:“有這麼明顯嗎?”又道:“喜事說不上,但是確實要有大快人心的事情發生了。”

沈沅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結果第二天宮裡就傳出消息來,新安暴斃。具體死因庾璟年並不知道,不過這都沒有關係了。

新安死後的第二天,皇帝就命人將拘押在大理寺的玉真子也給殺了,本來是秋後問斬,皇帝又專門下了一道聖旨,把玉真子從重治罪,刑罰提了兩等——腰斬。

還真叫三皇子給猜對了!

據說玉真子死的時候,臉上是帶着笑容的。

衆人都以爲皇帝還在震怒玉真子和新安通姦之事,真正的有識之士卻知道事情絕非如此簡單,新安死了,皇后可還被禁錮在清寧宮裡呢。

新安死後,太子又進了一趟宮,要求由他出面收斂新安的屍首,皇帝心裡不待見他,就淡淡說了一句:“這件事朕已經交給內侍省去辦了,你就不要摻合了。”太子再提想見皇后的事情,皇帝還是不允,而且態度堅決,太子也就死心了。

新安死的那天是臘月二十八,兩天之後就過年了。衆人敲鑼打鼓地慶祝新年,還有誰能記得她呢?

新安死得無聲無息的,因爲死前不光彩婆家不肯接納她,她又早已被皇帝逐出了皇族,死後是不能進入皇家寢陵的,內侍省草草找了個地方就把她給埋了。

三十這天,成王府張燈結綵佈置得喜氣洋洋,庾璟年還是老習慣,一早就起來給府內衆人發錢,到了晚上,夫妻倆帶着雙胞胎守歲,守到一半,小哥倆就撐不住全都睡着了。

沒辦法,倆人早就養好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夫妻倆對望一眼,吩咐奶孃將兩個孩子抱到暖閣裡休息,這個時候能夠享受二人世界也很不錯。

第二天是初一,沈沅鈺早早起來,就帶着奶孃和丫鬟們收拾兩個孩子。因爲今天要進宮去領宴,皇帝點名要夫妻兩個帶雙胞胎進宮。最近皇帝的身體不好,心情也跟着不好,而兩人的一對雙胞胎兒子就成了唯一能夠治癒皇帝的良藥了。

宮內的宴會波瀾不興,不過繁瑣的程式走完了,時間也到了晚上。兩個人坐上馬車,昊哥兒和曄哥兒還沉浸在進宮的興奮之中,兩個小子腦袋湊在一塊兒,嘰嘰咕咕地在說些什麼,時不時蹦出幾句火星語,連作爲他們父母的沈沅鈺和庾璟年都聽不懂,也只有這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孩子才能明白彼此。

庾璟年含笑看着他們兩個,兩顆小腦袋湊在一塊兒,都穿着大紅色的錦袍,一個繡五福捧壽,一個繡富貴花開,孩子們每天都在長,個子越來越高,五官越長越秀美,就像是從仙境裡走來的一對仙童似的。

庾璟年笑道:“這倆小子!剛纔爲了一塊糕點鬧得不可開交的差點打起來,現在又親密的好像一個人似的!”他搖了搖頭,表示孩子們的世界大人實在是不懂。

沈沅鈺笑道:“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彼此最親近的人,當然要親密的好像一個人才成了!至於打架,舌頭和牙齒還經常打架呢,何況是兩個孩子,又都是男孩。”她目光須臾不離雙胞胎左右,眼中慢慢都是溫柔。

這兩年裡,她幾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孩子們的身上,也終於不負衆望孩子們健健康康地長大了。昊哥兒聰明懂事,開蒙不過幾個月已經能夠背誦三字經、千字文了,這樣的聰明果真是過目不忘的水準啊,而且年紀還那麼小便已有了長兄的風範,知道照顧曄哥兒。曄哥兒活潑聰明,雖然時不時地搗亂出狀況,卻也是夫妻兩個的開心果。

庾璟年由衷地道:“兩個孩子能夠平安長大全都是你的功勞!”

兩個人回到成王府,剛剛坐下就有丫鬟進來稟報金靈來了。庾璟年不由無奈,本來還想和媳婦做點什麼,這下全被不識趣的丫頭給打亂了。

沈沅鈺笑着把庾璟年推出屋去。金靈已經挺着快要臨盆的大肚子腳步蹣跚地走了進來。

沈沅鈺道:“你挺着這樣大的肚子有什麼事叫丫鬟來傳稟一聲就是了,何必要自己跑來跑去呢。”

金靈道:“這件事只有親自向王妃說一句,我才能安心。”

沈沅鈺一下就明白了,“你是不是想問蕭十三的消息?”她十分了解金靈的心情,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蕭十三要去做的差事可是掉腦袋的事情,金靈懷着他的孩子能不擔心嗎。

金靈點了點頭。

沈沅鈺就笑道:“放心吧,我今天就幫你問了。”因爲蕭十三不便和金靈通信,所以金靈想要知道蕭十三的消息只能通過庾璟年。沈沅鈺就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來,是蕭十三寫給庾璟年的信,庾璟年叫師爺抄了一份,把涉及到金靈的拿給她看。

其實只是隻言片語,蕭十三問了問金靈問了問她肚裡的孩子又拜託庾璟年幫他好好照料,就這麼幾句話,金靈拿着那封信看了足足有小半個時辰。

沈沅鈺就笑她:“再看也就是那麼幾句話,瞧你這傻樣。”

金靈笑着將信摺疊起來收好,滿臉幸福地道:“十三哥待我真好!”

沈沅鈺瞬間無語,不由地感嘆蕭十三的運氣,像金靈這樣純潔的好姑娘哪裡去找呢。調笑了兩句,沈沅鈺又問起:“孩子什麼時候生,大夫說了沒有?”

金靈臉上有幾分困惑:“王妃前陣子請了史神醫給我把脈,說是就在這幾天了。不過這孩子一向老實得很,我懷孕之後從沒有什麼過大的反應。也許他還要在我的肚子裡多呆幾天吧。”

沈沅鈺是過來人,正想笑着安慰安慰她早幾天晚幾天都是正常的不用擔心之類的話。

金靈忽然哎喲一聲,“王妃,他在肚子裡踢了我一腳。”

沈沅鈺道:“孩子都是有靈性的,他大概是聽到了咱們的對話吧。”因爲金靈身子重,沈沅鈺不敢叫她多留,就讓綵鳳帶着小丫鬟送金靈回她住的小院子。

綵鳳高高興興地應了,不一會兒就急慌慌地跑了過來:“王妃,不好了!金靈發動了!”

沈沅鈺嚇了一跳,難不成是在剛纔就開始發動了?這孩子還真是不經唸叨。沈沅鈺就匆匆去了金靈的院子。產婆什麼的是早就準備好了的,除了金靈自己緊張點,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庾璟年聽說了也派人來問。

到了第二天早上,金靈終於生下一女。

庾璟年和沈沅鈺都很高興。庾璟年親自過來抱了抱那孩子,對沈沅鈺道:“蕭十三的丫頭沒有咱兒子剛出生時那樣好看。啥時候你也給我生一個漂漂亮亮的女兒。”

“我也盼着呢!”有了兩個淘氣的兒子之後,沈沅鈺也迫切希望生下一個文靜聽話的女兒,可是這件事不是她想要就能有的。

庾璟年很快飛鴿傳書,給蕭十三寫了一封密函,告訴他他已經做爹了,並且敦促他快點把他交給他的任務完成,好回來看他的小女兒。

可能是庾璟年的信起了作用,正月十六這天蕭十三發回密函來說,“斬首行動大獲成功,刺客趁着益州刺史李延狩獵的機會,利用庾璟年爲他們準備的特質弩、箭成功殺掉了李延,一箭穿喉。

李延這一死,他留下了三個相互不服氣,相互仇視的兒子,益州內部根基不穩,立刻就會陷入內亂,再想發兵攻打荊州,就再也沒有那種可能性了。

“好好好!”庾璟年得報之後大喜。“蕭十三果然沒有辜負我對他的期望。這次無論如何我要給他討一個將軍的封號!”此時外面正在下雪,他當即就冒着風雪拿着那封密函去了東海王府,他要和三皇子好好商量商量,看看大晉能不能趁着這次變亂,多撈一點好處。

幾天之後,蕭十三帶着一身的傷回到了建康,此次他喬裝改扮潛入益州,幾經波折,卻是收穫也不小。庾璟年親自到城門口把他接回來,蕭十三看起來還是那麼憨厚,回到家裡看見剛出生的女兒高興得合不攏嘴。

“死了?”這時遠在北燕的慕容圭也剛剛得到李延被刺殺而死的消息。“沒想到李延這個老狐狸也有失算的一天,而且死得這麼憋屈。”

他的手下的心腹大將,宇文家的長子,下任宇文家的宗主宇文周道:“皇上,李延這一次,我們攻打大晉的計劃可就要被全盤打亂了。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慕容圭道:“沒想到大晉的思路倒是和咱們不謀而合了。李延死了沒有關係,咱們之前不過也是拿他們做個幌子,如今咱們的戰船造的也差不多了,直接進兵益州,務必要取得形勝之勢就是了。”

宇文周聽了張嘴欲言,他實在是想不出來,雄才大略的皇帝爲何要捨近求遠,舍易取難,這統一天下之路非要從大晉開始。

宇文周張了張嘴,卻沒有敢說出什麼來。畢竟慕容圭登基已經三年,早將權力牢牢掌握在手中,養成了說一不二的難伺候的性子。就算宇文家身爲八大柱國之首,也是萬萬不敢違揹他這位皇帝的命令的。

待宇文周領命退下。慕容圭當即便寫了一封密函交給妙慧。

再說大晉,到了二月,朝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皇后薨了!皇后自從“病重”被圈禁在清寧宮之後,三皇子等人一直在等這一天的到來。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大爲高興,太子則陷入惴惴不安之中。

朝中會看風色的大臣全都有意無意地開始疏遠太子,一時太子陷入了牆倒衆人推的尷尬境地之中。

本以爲皇后一倒,太子這個位置也坐不久了,更何況明眼人都看出來此中的蹊蹺。沒想到衆人左等右等也沒等到皇帝廢太子的詔書。皇帝反而一二再再而三地擡舉太子,叫太子出面主持皇后大喪的儀式,大有穩固太子地位的意思。

而且皇帝一再地表示皇后是“重病”而死的,也就是說謠言都是假的,皇后不是觸怒了皇帝或者犯了大罪才被皇帝處死的。一時之間衆人都有些狐疑。

朝局眼看着漸漸穩定了下來。

到了二月,皇帝例行準備京郊的祭禮,準備帶走全部的大臣,發下聖旨由太子在建康監國。聖旨發佈的這天晚上,妙慧就叫人給太子送去一封密信。

太子看完這封信之後,不由得臉色大變。

當天晚上,太子穿了一身黑衣,喬裝改扮去了簡靜寺和妙慧見面。到了簡靜寺的後門,就有一個帶着斗笠的黑衣人走了過來,帶着太子來到一處位於竹林中的靜室。

妙慧穿了一身青灰色的粗布緇衣,靜靜地坐在那裡,雖然不施粉黛,卻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太子就在她的面前,扯了一把椅子隨意地坐了下來,目光肆無忌憚地在妙慧的身上打量。調笑道:“現在局勢這樣敏感,你傳信給本宮,是想念本宮了嗎?”

太子女人不少,妙慧卻是所有女人中讓他最難忘記的一個。妙慧身上有一種高貴典雅不容侵犯的氣質,因此太子雖然有幾次得到了她的身子,卻感覺她的心遊離在於自己十萬八千里的地方。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好的。這句話對身居高位的人尤其是真理。因此看見妙慧太子就有些心猿意馬。

妙慧好看的眉毛微微蹙起,“殿下請慎言。”

“咱們之間什麼沒做過?有什麼慎言不慎言的?”太子嬉皮笑臉地就向妙慧的臉蛋摸去,妙慧的皮膚特別好,比起那些所謂的青樓花魁什麼的,可要好太多太多了。

妙慧卻是一轉頭就避了開去。

太子還要和她調笑,妙慧心裡生出一股巨大的怒火,淡淡道:“殿下不要忘了,羊皇后現在還屍骨未寒呢!”皇后死了,全國人民都要守孝一年,一年之內不能行房事,何況是太子這個皇后的親子?這人簡直就是畜生,先是胞妹死了,接着是母親掛了,他卻連一點悲慼之色都沒有。

太子的手就是一僵。有些悻悻地收回了手。

妙慧趁機把一封書信推到他的面前。“太子殿下,請看這個。”

太子將書信展開看了一遍,臉色立刻就變了。“你這是什麼意思?”妙慧給他看的是一封當年他和揚州刺史何淮勾連的密信。

“這封信怎麼在你的手上?”當年他雖是通過妙慧和何淮搭上線的,可是所有的信函往來,都是他最爲信任的屬下經手的,不可能流落到外頭的。

妙慧道:“怎麼落在我手上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經派人將此信分別送往了成王府、東海王府和常山王府。”

太子一下子站了起來,臉色變得鐵青:“你這是什麼意思?”要知道何淮是地位最爲重要的揚州刺史,手中還有一支北府軍這樣的軍事實力,太子和他勾結,一旦證據確鑿,那就和造反無異了。

三皇子和庾璟年正發愁沒有機會扳倒他呢,若是這些信落入他們的手中,那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太子才這麼震驚。他一直以爲妙慧是他的夾袋中人,尤其是和她有過露水姻緣之後。沒想到她會倒戈一擊,而且一下子就擊中了他的七寸。

“你信不信我會殺了你。”幾乎是一瞬間,太子惱羞成怒,從腰間抽出一把防身的匕首抵在妙慧的咽喉上。

妙慧淡淡地看着他,目光之中沒有一絲一毫的驚慌害怕之類的情緒波動。“你殺了我也沒有用,現在我的人就藏在三處王府的旁邊,我一旦死了,立刻就會有人點燃煙花,那就是我們約定的暗號,到時候他們就會把這些書信交給三個王府的門房。東海王和成王是你的政敵,皇上或許還有疑慮,可常山王德高望重,一向不參與皇子們之間的爭鬥,若他也站出來指正你,你說皇帝還會不會信任你?”

太子心裡大震。其實皇上表面上看對他還是信任有加,別人不知道,只有他心裡最清楚,皇帝最近雖然一再下旨安撫他,可是對他的態度也越來越冷淡,他始終捉摸不透皇帝到底安的什麼心思。

“你想要我做什麼?有什麼條件,咱們談談吧!難道你想以此爲要挾,他日讓我封你爲後?”太子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出什麼原因,讓妙慧忽然叛變了。

妙慧心裡一哂。“我不想做你的皇后!”她斬釘截鐵地道。“不過我希望你能繼承大晉的皇位。我要你做的,就是立刻取元帝而代之,自己當上皇帝。”

“這對你有什麼好處?”太子簡直莫名其妙。

妙慧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你看看這個就明白了。”說着妙慧從懷裡又拿出一封信來,交給了太子。

太子展開書信看了起來,那是一封寫給他的書信,按照習慣他先看信件的署名,“慕容圭?你是北燕慕容圭的人?”太子簡直不能更震驚,伸手指着妙慧質問道。

他派人查過妙慧的底細,當然他是不可能查到妙慧和慕容圭之間的關係的。還以爲她真是沒有什麼背景,這纔敢和她來往,他不可謂不小心翼翼,可比起來,他差了慕容圭不止一籌。

妙慧並不隱瞞,只淡淡地道:“這世間除了皇上,還有什麼人值得我爲之效死命?您還是看看信裡到底寫了什麼吧。”

不用她提醒,太子已經一目十行地將這封信看完了。慕容圭在信中表示,若太子能夠奪位成功,他會支持太子坐穩皇位,會幫太子剪除在朝中的敵人。並且答應把妙慧送給他作爲他的妃子。

太子自然不相信他會有這麼好。冷笑道:“慕容圭有這麼好心,他到底有何企圖?”

妙慧道:“皇上不是在信中已經寫清楚了嗎?第一,要你和北燕結盟,共同攻取北魏,所得土地兩國平分。第二,要你割讓益州和荊州三郡給我北燕。”

太子想了想,益州名義上是大晉的領土,實際上卻一直沒有被大晉真正控制過,至於兩國結成同盟,誰在皇位上不能結盟,非得要把他推上皇位才成嗎?慕容圭肯定有別的企圖,可他料想妙慧也未必知道的那麼清楚,而且妙慧就算知道了,也必然不肯告訴他。

太子冷哼了一聲,“我不管慕容圭有什麼陰謀,讓本宮作亂造反,那是休想!父皇對我恩重如山,我怎麼能背叛父皇對我的信任?”

第17章 脣槍舌劍第199章 其樂融融294第148章 軒然大波第57章 冰釋前嫌第51章 殺人滅口264第15章 如此父子第27章 三十大板第50章 一團亂麻第147章 又起波折第150章 橫插一腳第177章 皇帝救場第141章 情敵見面260第218章 趁亂私逃第204章 家長裡短第24章 打臉郡主第201章 兄弟歸來第23章 玉林大師第29章 再訪西府第106章 守城妙計257第78章 刺殺風波第117章 出手療傷第163章 宗子之位第245章 永絕後患第79章 來人接應第41章 後園色鬼255第132章 荒唐之事第181章 護女之心第48章 扭轉局勢264第82章 交換條件第122章 仗義出手第36章 挑撥離間262第250章 龍舟賽事第194章 公公刁難第208章 阮氏落水第130章 嫁我可好第186章 得寸進尺第17章 脣槍舌劍第175章 栽贓陷害第117章 出手療傷第133章 自作自受第44章 太君壽辰第4章 英雄救美第22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脣槍舌劍259第21章 商量未果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202章 王府做客284第79章 來人接應第109章 三哥外室第146章 渣爹後母第41章 後園色鬼第40章 裁決不公第155章 下旨賜婚第156章 討好岳母第160章 將軍來援第196章 蜜裡調油第203章 王府妻妾259第41章 後園色鬼第18章 偏心祖母第150章 商議對策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2章 籌謀回府第83章 帝王心術第225章 請君入甕第112章 橫生枝節第35章 再次吃癟293第231章 垂死掙扎第214章 美夢破碎第212章 終於圓房第202章 王府做客第52章 安撫妹妹253第132章 荒唐之事第199章 其樂融融第159章 共同進退第21 5章 贈送小妾第52章 安撫妹妹第10章 母女見面第180章 白駒過隙第77章 爭風吃醋第231章 垂死掙扎第43章 郡主教女第164章 情意綿綿第197章 真相敗露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233章第116章 尷尬一吻278第231章 事情敗露
第17章 脣槍舌劍第199章 其樂融融294第148章 軒然大波第57章 冰釋前嫌第51章 殺人滅口264第15章 如此父子第27章 三十大板第50章 一團亂麻第147章 又起波折第150章 橫插一腳第177章 皇帝救場第141章 情敵見面260第218章 趁亂私逃第204章 家長裡短第24章 打臉郡主第201章 兄弟歸來第23章 玉林大師第29章 再訪西府第106章 守城妙計257第78章 刺殺風波第117章 出手療傷第163章 宗子之位第245章 永絕後患第79章 來人接應第41章 後園色鬼255第132章 荒唐之事第181章 護女之心第48章 扭轉局勢264第82章 交換條件第122章 仗義出手第36章 挑撥離間262第250章 龍舟賽事第194章 公公刁難第208章 阮氏落水第130章 嫁我可好第186章 得寸進尺第17章 脣槍舌劍第175章 栽贓陷害第117章 出手療傷第133章 自作自受第44章 太君壽辰第4章 英雄救美第22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脣槍舌劍259第21章 商量未果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202章 王府做客284第79章 來人接應第109章 三哥外室第146章 渣爹後母第41章 後園色鬼第40章 裁決不公第155章 下旨賜婚第156章 討好岳母第160章 將軍來援第196章 蜜裡調油第203章 王府妻妾259第41章 後園色鬼第18章 偏心祖母第150章 商議對策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2章 籌謀回府第83章 帝王心術第225章 請君入甕第112章 橫生枝節第35章 再次吃癟293第231章 垂死掙扎第214章 美夢破碎第212章 終於圓房第202章 王府做客第52章 安撫妹妹253第132章 荒唐之事第199章 其樂融融第159章 共同進退第21 5章 贈送小妾第52章 安撫妹妹第10章 母女見面第180章 白駒過隙第77章 爭風吃醋第231章 垂死掙扎第43章 郡主教女第164章 情意綿綿第197章 真相敗露第134章 溫馨再遇第233章第116章 尷尬一吻278第231章 事情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