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連番挑釁

他的目光看向沈沅鈺,沈沅鈺正與王菁說着什麼,顯得頗爲親密,竟然沒有看見他。謝純的目光就有些陰沉了下來。剛纔他可是看見了沈沅鈺和庾璟年的互動,沈沅鈺那樣的笑容,可從來沒有對他謝純展露過。

這一點,連沈沅鈺自己都沒有注意到。

謝純的心就微微沉了下去。再看向庾璟年的時候目光就有幾分不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的目光習慣於追逐着那個淡定從容的女子,想要將她護持在自己的羽翼下,一輩子不受委屈。那個女子是他的,別人,誰也別想搶過去。

正在這時,就聽見通傳太監在外頭傳稟道:“皇上駕到!皇后駕到!旻文太子駕到!”

大殿一時間靜了下來。就見皇帝攜着皇后的手慢慢地走了進來,後頭跟着一身華服,神采飛揚的旻文太子慕容圭。

大殿裡一瞬間安靜了片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旻文太子的身上,很多千金小姐甚至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旻文太子確實是不負衆望,只要他在的地方,不管什麼人,不管願意不願意,都要被變成陪襯。

自從旻文太子走進大殿之中,庾璟年的雙目之中就射出懾人的精光,目光就像是黏在了他的身上一樣。上次在司州上了旻文太子的惡當,在騎兵的對戰中輸給了他之後,庾璟年一直把那當做奇恥大辱,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從旻文太子身上討回這筆債。

旻文太子也看見了庾璟年,衝他微微一笑,算是打過了招呼。三皇子就扯了一下庾璟年的胳膊,有些酸溜溜地說道:“這就是旻文太子,我瞧着他的皮膚比女人都白都細,這種人真的能上陣廝殺?”

庾璟年一直把旻文太子當做一個值得尊重的對手,對三皇子道:“我在司州的時候和他較量過,單打獨鬥,他的武功不在我之下。”

三皇子不由一噎,庾璟年的武功有多高他自然清楚,喃喃道:“這小子到底是怎麼生的,怎麼天底下所有的好處都叫他一個人佔盡了。”

旻文太子並不理會底下的議論紛紛,而是緩步上前對着高高坐在御座上的晉元帝行了一禮道:“大燕國太子慕容圭參加大晉皇帝陛下!”

只是行禮,卻沒有下跪。

見皇帝而不跪,大晉上上下下的官員全都感到了羞辱。

元帝的臉上就是一僵。不過隨即便揮了揮手手道:“旻文太子千里迢迢來到我大晉,來者是客,來人賜座!”

就有小太監在御座丹陛的下方擺上了桌椅,旻文太子正要入座,就聽見有人高喊一聲:“且慢!”

從文官的席位上走出一個年約四旬的中年男子,看官服的樣式補子應該是個正五品上的官員。

旻文太子便站住了腳,微笑地看着他,“不知這位大人有何指教。”

那人朗聲道:“太子殿下,北燕自八十年前立國以來,一直以文明禮儀之邦而自詡,殿下身爲北燕太子,見到我大晉的皇帝陛下卻不行叩首之禮,請問殿下,您這是哪門子的禮儀?”

旻文太子微微一笑,他早就猜到了大晉人會因爲這一點而發難。因此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說道:“不知大人姓甚名誰,身居何職?”

那人道:“吾乃御史中丞蕭成。”

“我看蕭大人你是弄錯了一件事。”

蕭成一愣:“我弄錯什麼了?”

“皇帝陛下乃是大晉的皇帝,並非是我大燕的皇帝,我身爲大燕的儲貳,要跪也只能跪我大燕的皇帝,元帝陛下雖然是我尊敬的皇帝,可與本宮卻互不統屬,本宮又有什麼理由向陛下下跪呢?”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在雖然天下三分,爲晉、燕、魏三國,但我大晉繼承晉武帝法統,乃是名正言順的漢人正朔,你們大燕國充其量不過是蠻夷小邦,以鮮卑胡人立邦,見到我漢人正統天子,有何理由不跪呢?”

旻文太子微微一笑,道:“蕭大人看起來也是飽讀詩書之人,難道沒有聽說過先閒天人感應之說嗎?若天子違背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昔年晉惠帝癡呆低能,賈后控制了皇帝之後倒行逆施,終於導致八王之亂,大好的江山一片塗炭,後來雖然昭帝在建康依靠士族重新建政立國,卻終究是內部紛爭不斷,受到各方面的牽制,無力北伐,說句不客氣的話,大晉終究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衆人皆是一片譁然,殿內的文武大臣們全都惡狠狠地盯着旻文太子,恨不得用眼神在他的身上燒幾個洞出來。

旻文太子卻是不慌不忙,面上絲毫懼色也無,仍舊侃侃而談道:“……反觀我大燕,自從八十年前鮮卑慕容氏的先祖建國以來,先後打敗了匈奴、氐族、羯族、羌族等幾個政權,攻克了並、秦、雍、涼等數州,版圖之大已經不在大晉之下。到我孝文皇帝即位,廢除嚴刑峻法,以德治教化治理天下,對內勸課農桑,恢復均田制。對外建立府兵制,接連打敗北魏的侵擾,老百姓安居樂業,吃得飽穿得暖,甚至有寧做‘燕狗’不做‘晉人’的說法。請問蕭大人,大燕和大晉,到底是誰更加順應天命呢?”

旻文太子侃侃而談,條分縷析,將那蕭成批駁的體無完膚,最關鍵的是他的每一句話都是不容辯駁的事實。旻文太子卓立於大殿正中,那般的神采飛揚,女賓席上,尤其是沒有出嫁的少女們,無不被他的風采所懾服,眼睛裡已經冒出兩顆紅心了。

蕭成一陣啞口無言,最後只得道:“鮮卑慕容乃是胡族,竟然妄圖染指我中原江山?”拿出了胡漢之爭來說話了。

旻文太子淡淡一笑,遙遙對着元帝行禮道:“請問皇帝陛下,潁川庾氏的祖先可是可以上溯到周朝的厲王?”潁川庾氏即是晉室皇族。

元帝不知道旻文太子是什麼意思,不過這話卻又不能不回答,只得道:“正是。我潁川庾氏乃是周厲王子孫,後遷居潁川,到了晉武帝終於打下這樣一片壯美河山。”

旻文太子道:“如果我所記不錯的話,周厲王生母乃是大月氏的胡女,這樣說來,周厲王也算是半個胡人,我這話沒有錯吧?”這是明明白白記錄在史書上的,在場衆人誰也不能反駁。

太子庾邵恆道:“這怎麼能相同,我潁川庾氏自從西漢遷居潁川以來,歷經幾十代的繁衍聲息,早已徹底漢化,不論血脈,文化還是習俗,都與漢人無異。而慕容氏剛剛脫離茹毛飲血的階段,憑什麼和我們相提並論?”

旻文太子微笑道:“太子殿下說得極是!所謂民族,所謂漢胡,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一羣人生活在一起日子久了,有了共同的歷史、文化、語言,這也就形成民族,漢族也好,鮮卑也好,並沒有什麼不同。你們潁川庾氏可以經過幾十代的繁衍,徹底變成漢人,而我們鮮卑慕容氏就不可以?”

“可以告訴衆位,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接受漢化,推行漢制,哪怕現在還及不上漢人的文化水平,可總有一天,我們能成爲和你們一樣的,毫無分別的人。更何況,有誰規定了,中原江山就必須由漢人繼承?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這普天之下,莫非只有你們漢人才能坐江山?既然你們自詡爲正統,那麼你們的東西兩京現在都在誰的手裡?你們有有否真正組織過一次北伐?”

最後這句話說得太狠了。東西兩京,只得是長安和洛陽,曾經的大晉皇都,如今一個在北燕手裡,一個在北魏手裡。這些年大晉也有不少皇帝和權臣,高喊着北伐北伐,可那也是提高自己威望和實力的一種手段而已,大晉在建康立國之後,從未組織過一次卓有成效的北伐。

滿朝文武,上上下下,包括皇帝在內,無不臉上發燒。

庾璟年只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他騰地一下立起來,“我庾璟年有生之年,必帶領大軍,攻破長安,重新奪回兩京!”

旻文太子微微一笑:“庾將軍初生牛犢不怕虎,有這種志向是好的!”暗暗諷刺他有心無力,這番話不過是胡吹大氣而已。

元帝看向庾璟年的目光卻是充滿了欣慰。有志氣就是好的,就怕只顧着爭權奪利,連最後的一點血性和志氣也沒有了。

他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旻文太子口才如此了得,這麼多人對付他一個,還被他說得啞口無言,落在了下風。尤其他對典故十分熟悉,元帝不想他說出更難聽的話,便對蕭成道:“蕭愛卿你退下吧。我大晉與大燕份屬兄弟之邦,兩國皇帝相見以平禮相見就是,旻文太子殿下是大燕國的儲貳,見了朕不跪就不跪吧!”

又對旻文太子道;“太子殿下,請入座吧!”

旻文太子就對着元帝行了一禮:“皇帝陛下通透賢達,在下謝過陛下賜座。”仍是彬彬有禮的樣子,絲毫不因爲剛纔勝了一局而有絲毫的驕矜之態。

皇帝心裡也是十分鬱悶,待旻文太子坐定了,就吩咐開宴。

一時美麗的宮娥穿梭往來,奉上各色宮廷御膳,美味佳餚,宮廷的樂師和舞女們也紛紛上場。觥籌交錯間,一派醉生夢死紙醉金迷之感。

沈沅鈺還是頭回參加這樣的場合,一時之間有些目不暇接,不過她如今晉封爲縣主,日後參加這樣宮廷御宴的機會想來還會有很多。

沈沅鈺看見旻文太子以一人之力將衆人全都駁倒,心裡不知道是該替這位老鄉高興好,還是替自己的國家擔憂好。

正在這個時候,沈沅鈺就覺得有人拉了拉的衣襟,回頭一看,只見自己的身後站着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兒。那孩子看着瘦瘦小小的,穿着刻絲的小袍子,頭上戴着束髮金冠,打扮得週週正正,一雙大眼睛烏黑清亮。

他衝着沈沅鈺叫了一聲:“鈺姐姐!”

沈沅鈺就笑了起來。這就是寧德長公主的孫兒安哥兒。這樣隆重的場合,寧德長公主自然不會不出席,她想讓孫兒見識見識旻文太子的風采,便把安哥兒也帶來了。

安哥兒今年其實和沈沅舒一般大小,今年已經十歲了,可是因爲他自小身子弱,加上男孩子發育的晚,所以他身量不高,看起來比沈沅舒還要矮上不少。

寧德長公主這個幹外祖母不是白認的,沈沅鈺時常到長公主府去看望寧德長公主,陪着老人家說說話,寧德長公主待她也是極好,一來二去的就和安哥兒熟悉了起來。

沈沅鈺雖然不會哄孩子,但是安哥兒一來年紀大了,被長公主教育得十分懂事知禮,二來沈沅鈺總會送他一些新奇古怪的玩具,所以安哥兒對待這個乾姐姐也是分外喜歡的。

沈沅鈺笑着將他拉到自己的席上,挨着她坐了。笑着道:“安哥兒怎麼也來了,快坐到姐姐的身邊來。”宮廷宴席一般都是一人一席,不過地方足夠大,沈沅鈺的旁邊坐一個安哥兒這樣的小豆丁一點都不嫌擠。

安哥兒笑着道:“我一直聽說北燕國的旻文太子英雄無雙,才央求了奶奶將我帶過來的。”安哥兒的身子骨,寧德長公主一般不會帶他出來。

沈沅鈺就拿了席上的點心吃食給安哥兒吃。

安哥兒身子骨弱,很多平常人都能吃的東西,對安哥兒來說不啻於毒藥,所以這宴席上大部分的東西安哥兒都是不敢吃的。好在沈沅鈺前世背誦法律條文的腦子足夠好使,記憶力十分驚人,早就把安哥兒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全都記了個一清二楚,所以她拿給安哥兒的東西都是對他的身體無害的。

她一邊和安哥兒有說有笑的,一邊衝着寧德長公主所在的位置做了一個安心的手勢。寧德長公主嚴肅的面孔上就露出了一絲難得的笑容。沈沅鈺做事一向滴水不漏,寧德長公主對她是絕對信任的。

也難怪安哥兒願意與沈沅鈺親近,這孩子長到這麼大,從來沒有兄弟姐妹,忽然之間多了一個姐姐疼他,他能不高興嗎?

寧德長公主想到這裡心裡又有些微微的刺痛。

這時場中的情形又自一變。

這一次旻文太子覲見元帝可不是他一個人來的,他帶來一個十分龐大的使節團,元帝都將他們安排在大殿右側的席位中。酒過三巡,就見使節團裡有人站了起來。

沈沅鈺定睛看去,見此人三十多歲的年紀,一身窄袖圓領的胡服打扮,身材魁梧雄壯,看起來頗爲粗豪。一看他的長相,就知道他乃是一個典型的胡人。

那人道:“在下耶律雁,忝爲太子殿下東宮舍人。今日得以面見諸位高賢,真是三生有幸。光這麼吃酒欣賞歌舞也沒什麼意思,咱們兩國今天就來比一比。”

大皇子庾邵寧就問:“不知閣下想比什麼?”

耶律雁哈哈一笑道:“素來仰慕漢人文化昌明,南朝的名士更是名震天下。我們原來是客,客隨主便,不若就比個你們擅長的。就作詩如何?”

沈沅鈺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一場宴會實際上就是另一種形勢的戰場。旻文太子名義上是來談判的,談判之前,若是能壓過大晉的氣焰,那麼起碼在心理上,就首先佔據了主動。

他竟然想用帶來的區區數人之力,挑戰整個大晉的精英羣體,此人還真是膽大包天。

果然耶律雁此言一出,衆人全都笑了起來,笑聲裡充滿了嘲弄。在座的都是文化人,別的不行,作詩實在是太過家常便飯,就像喝酒吃飯一般簡單。

庾邵寧半是好笑半是嘲弄地道:“也好,那諸位就叫這位耶律大人看看咱們南朝的詩才如何?贏了的,還請父皇給予獎勵如何?”

這個耶律雁膀大腰圓,一看就是個胸無點墨之人,也難怪會出這麼一個餿主意了。

元帝因爲剛纔的事情,心裡一直不痛快,比武功可能南朝比不過北朝,可若是比文化,元帝也不相信他們會輸給這羣剛剛脫離了茹毛飲血的蠻族,就叫太監拿來一柄玉如意:“今日比試,不分大晉大燕,凡是能拔得頭籌的,朕便將這柄如意賜予他。”

大晉席間衆人已經是躍躍欲試了。他們都明白,這一陣比試,大晉是非贏不可的。若是輸了,整個國家都跟着丟臉。

沈沅鈺卻暗自皺眉,耶律雁既然敢這樣說話,那就肯定是有備而來的,庾邵寧實在是有些太過自大了。

況且,這件事她極度懷疑是旻文太子暗中安排好的。旻文太子這貨可是穿過來的,他隨便寫幾首後世流傳千古的詩詞交給這個耶律雁,讓他當衆背出來,在場衆人誰能比得過?

沈沅鈺不由自主地向着旻文太子看過去,旻文太子發覺了她的目光,微笑着衝着她點了點頭。

沈沅鈺心裡就咯噔了一下子,愈發不知道這貨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

耶律雁道:“既然如此,敢問皇帝陛下,這作詩的規矩應該如何去定?”

元帝十分大度地道:“規矩就由你方來定好了。”

耶律雁道:“既然如此,我看不如這樣。當年曹子建七步成詩傳爲美談,我輩不敢與先賢比肩,就以半柱香爲限,隨意出題,各自賦詩一首,看誰做得快做得好如何?”

這比得就是急才了,大晉衆人自然沒有異議。

耶律雁道:“這規矩是我方定的,就由貴方出題好了。”

大晉這邊,立刻就有人出了一個以“酒”爲題的題目。

早有太監在大殿前面燃起了香,又有太監送上了文房四寶,衆人冥思片刻,就有人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地寫完了一首。

爲了公平起見,大晉和大燕各出三人作爲評委,衆人寫好詩文公佈於衆,就是想偏袒作弊也不可能。

第一輪品評結果出來之後,勝出的竟然是耶律雁。

一時之間衆皆譁然。

旻文太子面上毫無變化,心裡卻暗自冷哂。他就是要在最擅長的方面打擊大晉上下的氣勢,讓他們知道,時代變了,他們不能老躺在祖宗的功業上面享受前人的餘蔭了。

那耶律雁別看長得五大三粗,但是自小就仰慕漢人文化,浸淫詩文十數年,可以說是滿肚子墨水。在北燕國雖然名聲不顯,但是水平卻是極高的。而他有一個最大的特長,就是很有急才,在一炷香內作詩,本來就是最適合他的。

或許大晉有比耶律雁更有才華之人,可是在這種場合之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那些人未必就能做出什麼好詩來。

元帝臉色陰沉的可怕,那陰冷的目光就一遍遍在一衆聲名遠揚的名士身上刷過去。剛纔已經輸了一陣,這一陣若是再輸了,他這個皇帝的臉,今天可就丟盡了。

剛纔有幾位名士自矜身份,並沒有把耶律雁和北燕其他幾位出來作詩的人放在眼裡,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有動筆。接收到了皇帝的憤怒目光,他們也決定出手了。這就包括了謝純在內。

謝純倒不是害怕皇帝。而是看見北燕席上的衆人指指點點竊竊私語的聲音,不用想他們也能猜出來,這些人在說什麼,不外乎“漢人文化浪得虛名不外如是”之流的,他本來是十分瞧不起這些胡人的,現在卻感到了奇恥大辱。

這邊大燕方面已經出了一道題目。

太監再來送紙筆的時候,謝純便也要了一份。他聰明絕頂,四歲就能作詩,大燕方面的題目又不難,對他來說幾乎是閉着眼睛就能做出來。而那些老名士們,畢竟年紀大了,沒有謝純這樣的急才。

謝純做得快,耶律雁那面也不慢,兩個人的詩文幾乎是同一時間遞到了評判者的手中。最後的結果是謝純和耶律雁不分伯仲,並列第一。

這一輪總算沒有再輸,有人暗暗鬆了一口氣,謝純的臉卻黑得像是能滴下水來。和一個蠻子並列第一,不啻於當面扇他一記耳光。

如此一連過了數輪,題目越出越難,能夠作出詩來的,也越來越少,而謝純和耶律雁竟然一連幾輪都是並列第一。

謝純霍地起立,一時間衆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太傅謝涵的位置極靠近元帝,見到謝純如此,不由臉色微變。不知道他又要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來,謝純的爲人就是太過傲慢,太過目下無塵。

謝純看着耶律雁冷笑道:“耶律大人,我看也不用旁人再摻合了。你們大燕能夠騎馬的不少,可是能夠作詩的,哼哼……”

在場的衆人也全都看明白了,隨着題目越來越難,大晉方面還好些,不管詩做得好不好,總有幾個人能做出來,但是大燕這邊就不行了,除了耶律雁,幾乎再也沒人做得出來。

說起來,旻文太子這一次還是取巧。

旻文太子心裡也是暗暗嘆息,他穿來的時間有限,又尚未坐上皇帝的寶座,對大燕的改變仍不明顯,和漢族正統的大晉比誰更有文化,的確還是差了一籌。

謝純已然繼續道:“咱們也不用一輪一輪的那樣麻煩,就乾脆一局定勝負,就咱們兩個,如何?”他這話說得十分霸氣,但是在場衆人卻沒有一個能反對的。畢竟剛纔那麼多輪下來,若輪急才,只有謝純有能力和耶律雁一較短長。

有些老牌名士就算不想讓謝純在這種情況下揚名,卻也沒有什麼辦法。

耶律雁看向旻文太子,見旻文太子向他微微點頭,就道:“既然如此,那麼就依謝兄所言吧。”又拱手對高踞寶座上的元帝道:“題目就請皇帝陛下來出吧。”

元帝正想出一個有利於謝純的題目,謝純忽然道:“且慢!”他踱着步子從席間走了出來,謝純也是長身玉立,丰神俊朗,即便沒有旻文太子那種精華內斂的一切盡在掌握的氣質,可他那種張揚傲岸的氣質也極爲引人,可說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

謝純一直走到北燕人的席間,看着耶律雁的眼睛,咄咄逼人地道:“陛下的那一柄如意固然珍貴,我卻想另加賭注,和你一次賭個痛快,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膽子。”

“你要賭什麼?”別看耶律雁比謝純高大魁梧,可是氣勢上卻完全被謝純壓了過去。

謝純冷冷一笑,叫了一個侍立在旁的太監過來,在他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那太監聽得面色一變,還是下去辦了。

不一會兒那太監就端了一個小小的圓鉢進來,謝純示意他將圓鉢打開,一片吸氣聲傳來,衆人看向謝純的目光都像是看鬼一樣。

沈沅鈺坐的遠看不到那圓鉢裡裝的是什麼,不過很快消息就傳了過來,那裡頭裝了滿滿一鉢蠍子。

都是活的。

沈沅鈺不由一陣無語,這個謝純,還真是一如既往的無法無天。

就聽見謝純朗聲說道:“這最後一局,誰若是輸了,不但要當衆給贏的那人下跪磕頭,還要當着衆人的面,將這些活蠍子全都吃下去。”

沈沅鈺聽了謝純這些話,心中微微一動。這個耶律雁的詩文風格婉轉華麗,能做出這種詩文的人,內心應該是個心思細膩的人物纔是,而這樣的人,往往膽子不會太大,謝純是看透了他的性格,故意用這個嚇唬他,以便在決勝局中取得最後的勝利?

謝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要絞盡腦汁做詩文,又能發現耶律雁的弱點,這份洞悉入微的本事就叫人不能不動容,更何況能在瞬間就想出這麼個主意來,這等才智就絕對不能小覷了。

果然耶律雁聽到這裡已經臉色發青了。他是典型的表裡不一,外表粗豪內心柔弱,若非如此,也不會那般仰慕中原文化了。他最怕的就是蛇蟲鼠蟻之類的,看見這些活蠍子在圓鉢裡爬來爬去的,他就覺得一陣反胃噁心,差點把剛纔在宴席上吃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謝純心中大定,冷冷道:“若是閣下沒有這個膽子和我賭,我也允你棄權,不過有一樣,從今以後,你就再也休提作詩兩個字了。這次爲了顯示公平,也不比我大晉一方出題,就叫旻文太子殿下出題吧。”

耶律雁已經答不上話來。

旻文太子暗暗嘆息一聲,大晉雖然氣數已盡,但是門閥世家之中依然人才輩出,這個謝純,當真了不得。

沈沅鈺能夠想明白的事情,他自然也早就想得清楚明白了。

他淡淡對耶律雁道:“耶律雁歸席吧。這一陣,我們認輸了。”耶律雁神智已亂,帶着那麼大的負擔參加比賽,根本就發揮不出平時的水準,就是硬着頭皮參加了也是必輸無疑。何不大大方方認輸呢?

說起來,耶律雁不過就是有些急才,而謝純不但詩寫的好,更是聰明絕頂,懂得因勢利導,這份才智耶律雁拍馬難及,輸給這樣的人,並不冤枉。

謝純銳利的目光和旻文太子一對,口中哼了一聲道:“算你識相。”這才施施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元帝大喜過望,哈哈大笑道:“謝太傅真是養了一個好孫兒!”

謝涵連忙謙讓。元帝便叫張士德親自將那一柄準備好的玉如意送到謝純的手上,謝純毫不客氣地收下了。

衆人不由一陣議論紛紛,不明白何以比的好好的,旻文太子忽然認輸,要知道剛纔耶律雁和謝純可是一連幾輪都是不分勝負的,就算真的比下去,北燕也未必就會真的輸。

明白這其中關竅的,除了旻文太子和沈沅沅,只有幾個最聰明的人了。他們看向謝純的目光變得或激賞或忌憚。

而新安公主等幾個少女看向謝純的目光更是充滿了崇拜。剛纔旻文太子風頭無兩,光芒蓋過了大晉所有的男子,如今謝純總算搶回了一點兒風頭。

只不過謝純對她們那種崇拜夾雜着愛慕的眼神沒有絲毫迴應而已。

耶律雁歸席,文比這件事總算過去了。衆人正自鬆了一口氣,就見北燕的席上又站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沈沅鈺是認識的,正是上回在洗筆閣,一直陪在旻文太子身旁,讓她有種淡淡壓迫感的那個中年男子。

那人走到大殿當中跪了下來,朗聲道:“太子府果毅都尉夏侯元參見大晉皇帝陛下。陛下,宴席開了這麼久,一直是以歌舞助興,南朝的這些歌舞雖然好看,但是卻不符合我等的胃口,請皇帝陛下允准,讓在下舞劍一場爲諸位助助酒興如何?”

聽到夏侯元三個字,三皇子庾璟年等了解內情的人全都面色微變。

這夏侯元在北燕也是大名鼎鼎,乃是北燕第一劍術宗師,北燕第一武學高手,有傳言,他也是天下第一高手。沒想到這等人物也被旻文太子蒐羅到了麾下,甘心替他賣命。

庾璟年等人還知道,這個夏侯元實際上是旻文太子的貼身侍衛長,如今一直忠心耿耿地護侍在旻文太子身邊,爲他擋了不知道多少次明槍暗箭,想要殺死旻文太子,首先就要從夏侯元的屍體上踏過去!

沈沅鈺就知道,挑釁還沒有結束。旻文太子是鐵了心地要給大晉塗抹眼藥水了,打掉了大晉老牌貴族的傲慢和尊嚴,纔好和他們合作,纔好和他們談條件。

剛纔那一陣,表面上是大晉贏了,可是實際說起來,北燕一個胡族政權,把大晉逼到了那個程度,謝純甚至動用了心理戰術,算起來,輸的到未必是北燕呢。

元帝明白歸明白,可他卻不能拒絕。

他還要大度地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看看夏侯大家的絕世劍術吧!”

夏侯元再拜道:“謝陛下。”

這樣的宴席是絕對不允許佩戴武器進入大殿的,夏侯元得了皇帝的允准,派手下將自己的佩劍取了過來,夏侯元挽了一個劍花,說了一聲“獻醜了”,就在大殿中央舞起劍來。

好在這凌霄殿的地方足夠大,在中央闢出的場子來足夠夏侯元閃轉騰挪,用來舞劍是綽綽有餘了。

沈沅鈺不懂得武功劍法,但是夏侯元的這一套劍法舞下來,也看得他驚心動魄,他的劍法說穿了就是一個字:快!

他的劍勢如同奔雷閃電一般迅疾,綿綿密密又如同長江之水一般後勁無窮,到得後來,沈沅沅只看見一團雪亮的劍光,根本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沈沅鈺暗暗咋舌,這到底得快到什麼程度。

舞到精彩之處,旻文太子身邊的一個侍從忽然站了起來,從酒席上抄起一罈子酒,猛地向夏侯元潑了過去,衆人驚呼之聲一片,只見一陣水花四濺,所有的酒水都被夏侯元用劍擋了回來。

夏侯元趁勢收住劍勢,雙手一抱拳,朗聲道:“獻醜了!”

席間響起一陣吸氣的聲音,只見夏侯元全身上下乾乾爽爽的,竟然沒有一點酒漬,沈沅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難道不是魔術?這世間,難道真的有這麼神奇的武功?

庾璟年和三皇子對視了一眼,臉色全都變得十分難看。

三皇子低聲問庾璟年:“你和他相比,如何?”

庾璟年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道:“夏侯快劍,果然名不虛傳。”他兩人都得過名師的真傳,就算在整個大晉,也算得上是數得上的高手了,比起夏侯元仍有段不小的差距。

第88章 不負所托第131章 再議婚事第193章 夫妻同心第94章 怪力亂神第78章 刺殺風波第191章 進宮謝恩第138章 北燕公主292255第248章 將計就計第169章 癡心妄想272第229章 事情敗露第223章 陰毒詭計第54章 刁蠻公主第239章 鑽牛角尖第47章 栽贓陷害277第184章 十里紅妝第107章 皇子大婚第72章 再見表哥第92章 追蹤線索第239章 鑽牛角尖第121章 婚事有變第19章 謀劃佈局第41章 後園色鬼第159章 共同進退265第33章 查清真相第148章 軒然大波第29章 再訪西府第45章 渣未婚夫第191章 進宮謝恩第116章 尷尬一吻第197章 真相敗露第201章 兄弟歸來第140章 求旨婚配第62章 太王氏第113章 溫泉之行第124章 謝純拒婚第163章 宗子之位291第93章 故佈疑陣第135章 沐九公子第245章 永絕後患第48章 扭轉局勢第80章 借題發揮第180章 白駒過隙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165章 定下婚期第170章 靜觀其變第96章 惡有惡報第77章 爭風吃醋第192章 再生事端第101章 渣男現形第239章 鑽牛角尖第138章 北燕公主第195章 認親風波第77章 爭風吃醋第26章 天翻地覆276268第14章 琅琊王府第210章 不了了之第145章 我心悅君第120章 化險爲夷第79章 來人接應第205章 做張做智第143章 前世宿仇第11章 白蓮姨娘第234章第159章 共同進退271第250章 龍舟賽事第9章 前塵舊事第128章 作主退親第7章 雪中罰跪273第121章 婚事有變第24章 打臉郡主287第26章 天翻地覆277第8章 父親庇護第244章 欲蓋彌彰第100章 試探情郎第98章 二姐議親第36章 挑撥離間第8章 父親庇護第80章 借題發揮第185章 互訴相思第49章 箇中情由第39章 顛倒黑白第198章 三朝回門第77章 爭風吃醋第160章 將軍來援第238章 情敵見面257第34章 目中無人第36章 挑撥離間
第88章 不負所托第131章 再議婚事第193章 夫妻同心第94章 怪力亂神第78章 刺殺風波第191章 進宮謝恩第138章 北燕公主292255第248章 將計就計第169章 癡心妄想272第229章 事情敗露第223章 陰毒詭計第54章 刁蠻公主第239章 鑽牛角尖第47章 栽贓陷害277第184章 十里紅妝第107章 皇子大婚第72章 再見表哥第92章 追蹤線索第239章 鑽牛角尖第121章 婚事有變第19章 謀劃佈局第41章 後園色鬼第159章 共同進退265第33章 查清真相第148章 軒然大波第29章 再訪西府第45章 渣未婚夫第191章 進宮謝恩第116章 尷尬一吻第197章 真相敗露第201章 兄弟歸來第140章 求旨婚配第62章 太王氏第113章 溫泉之行第124章 謝純拒婚第163章 宗子之位291第93章 故佈疑陣第135章 沐九公子第245章 永絕後患第48章 扭轉局勢第80章 借題發揮第180章 白駒過隙第106章 守城妙計第165章 定下婚期第170章 靜觀其變第96章 惡有惡報第77章 爭風吃醋第192章 再生事端第101章 渣男現形第239章 鑽牛角尖第138章 北燕公主第195章 認親風波第77章 爭風吃醋第26章 天翻地覆276268第14章 琅琊王府第210章 不了了之第145章 我心悅君第120章 化險爲夷第79章 來人接應第205章 做張做智第143章 前世宿仇第11章 白蓮姨娘第234章第159章 共同進退271第250章 龍舟賽事第9章 前塵舊事第128章 作主退親第7章 雪中罰跪273第121章 婚事有變第24章 打臉郡主287第26章 天翻地覆277第8章 父親庇護第244章 欲蓋彌彰第100章 試探情郎第98章 二姐議親第36章 挑撥離間第8章 父親庇護第80章 借題發揮第185章 互訴相思第49章 箇中情由第39章 顛倒黑白第198章 三朝回門第77章 爭風吃醋第160章 將軍來援第238章 情敵見面257第34章 目中無人第36章 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