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橫生枝節

初一,隨着最終入選名單的張榜公佈,熱鬧了一個試終於在萬衆矚目中落下帷幕。由於這次考試前所未有的廣泛性和新穎性,一直是在京中外輿論關注的焦點,對相關信息和進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在報章上,隨處可見對考試試題的探討和爭論,但不管怎麼爭論,九成以上的民意都認爲採用這種切合實際、反映世界情勢的考題要比恆古不變,一用2000年的儒學經典要有意

《泰晤士報》駐京記者莫理循寫道:……這是這個老大帝國在廢除沿襲了一千多年科舉考試基礎上舉行的第一次文官考試,雖然爭議不少,但每一個都認爲是一次嚴肅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考試。根據我們調查掌握的情況,雖然許多人未必對這樣的方式表示滿意,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改良是具有進步意義的。我們相信,大不列顛行之多年的文官考試可以爲中國舉行類似活動提供借鑑……

《宇林西報》評論員寫道:這次考試具有雙重的特殊意義。其一,他是中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擔任官吏傳統的繼續,其二,他是中國試圖改良學術與評價體系,轉而與歐美接軌的最初嘗試……我們認爲,這種考試製度如果持續下去,必將對中國有關新式教育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現實已經證明,只有掌握新式知識,纔有可能通過考試並進而成爲政府官員。

最終,400名考生通過層層選拔。最終從兩萬餘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當這些幸運兒名單公佈之時。京城幾乎萬人空巷,無論識與不識,見面就在討論這一結果。很多在前幾輪就已落選的考生之所以遲遲沒有離開京師。就是希望能親眼看到最後的結果。

同日,《帝國日報》加刊號外,對400名幸運兒進行了逐一刊登介紹,包括姓名、籍貫、年齡、學業及將出任地官職等情況,並公佈了一個利好消息,凡此次資格初試合格人員。其資格三年內有效,在今後三年參加文官考試時毋庸再重複參加資格認證。

根據報紙所刊登地內容,有心人經過考究、概括,發現400餘人將要擔任的官職從正四品的部屬司司長開始到正七品地官員不等,其升遷速度堪稱驚人,除了少部分人員已擔任官職在外,八成以上的人員都是以白身而受此任命。

在官場當中,除非後臺極硬或者天大的姻緣湊巧。否則熬未必能熬到道員,但就在這次考試中,赫然出現了年僅27歲長(與道員品秩相等,但京官照例比外官要高半級)。30歲以下出任五六品官職的人爲數更多——果然堪比鯉魚躍龍門。

當然,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與各科閱卷官地水平也有很大關係。林廣宇爲了籌備此次考試,特意提前從全國抽調了精兵強將擔任評閱官。例如交通組的詹天佑、魏瀚、高而謙、丁平瀾等,工礦、格致、化學組的榮光、羅臻祿、林慶升、池貞、沈慶喻、劉敖、張金生等,郵電組的蘇汝灼、王平國、陳彩壽等,船政組的陳兆翱、汪喬年、鄭清廉、吳德章、李壽田、楊廉臣、羅豐祿等,外交組的辜鴻銘、陸徵祥等,無不都是當時在各行各業中頗具盛名,堪稱學科帶頭人的角色,能經過他們考驗而被讚譽的即便不是天才,也是了不起地人才。

最後,爲了穩妥起見,林廣宇還特意設立了公示期——名單公佈後十日內,監察院專門接受相關檢舉。雖然林廣宇相信通過這種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是公正、公平的,但爲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準備了後手。

養心殿裡,職官大臣兼任本次考試主考官的唐紹儀正在向林廣宇彙報有關情況。

“皇上,此次考試結果臣以爲有好幾處發人深省,今後教育、用人當中非重視不可。”唐紹儀拿出一份條陳,說道,“此次考試,總共設立了11個科目,共產生35個最優等評閱是科舉功名出身外,其餘30人全部爲留洋英才。留洋人才當中又以留美學生獨佔鰲頭。仍以30最優等爲例,內中除了3留英,2人留德,日、留法各1人外,其餘23全繫留美出身;此30當中有博士頭銜者一共19人,留美者獨佔17人,個別科目如格|均繫留美學生。”

“此種情況朕也有所耳聞,甚至外界有謠傳說因爲閱卷官中留美出身的甚多,不免有了門戶之見……”

“皇上,這是誹謗。臣確係留美出身,其餘閱卷官留美出身地亦甚多,但臣等捫心自問,選拔之時純以學識考評,並無門戶之見。”

“朕信得過你們,外界謠傳歸謠傳,卿等不必放在心上。”

“第二樣要向皇上稟明的是留日教育極其紊亂,非大力整治不可,否則將來必出大亂。”唐紹儀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此次兩萬餘名報名者留學歸國者大約佔了一半,共約萬餘人,而之萬餘人中留日學生又佔了8,,望。400名入選者中留日出身的不過80名,只佔2有餘,亦即留日學生百人才能中一人。”

“留日學生良莠不齊,朕原有所聞,只是不知道如此差勁,原因何在,卿試言之。”

“第一,專業不當、偏科嚴重。留日學生7成以上學習文科,包括政治、外交、法律、經濟等各科,學習農工、格致、化學各科極少見,縱有所學亦不成氣候,是故人多而能參與競爭之科目少。入選率必然不高;第二。學業浮躁、根基不實。據臣調查,留日學生雖逾數萬,但中間習速成者六成(相當於職高類。長者2,短則3月),習普通者三成(相當於中專類,長則3,短則1年),中途退學、轉輾之五六。入高等專門學校者百分之三四(相當於大專類,長則則2),入大學者僅百分之一(正規本科,四年制),反觀留美學生,人數不及千,但五成以上都系大學畢業。學士頭銜,還有幾十個博士頭銜,含金量較高。”

“兩者差異爲何如此之大?”

“留美學生大多學實業各科,此等課程精深。非數年時間不能有所成,但反過來而言。凡能順利畢業者均有真才實學;反觀留日學生因爲距中國較近,一有風吹草動便斷然回國,所學速成極其簡易,並無大用。很多學生東渡日本原只是抱着鍍金目的而去,並未打算紮紮實實坐冷板凳,是故都嫌實業各科艱深複雜,只願學簡便者。很多學生號稱日本某校畢業,實則一句日本話也不會說,一段日本字都不懂。”

“卿言之有理,不過忘了說一點。”林廣宇笑着提醒他,“日本革命黨勢力

留學者大都熱血青年,經不起革命黨宣傳鼓譟,每多於革命之學,哪有心思踏踏實實靜下心來鑽研學問?”

“皇上聖明,聖明。”這一條唐紹儀其實是想到的,但生怕觸怒皇帝,故不言,現在林廣宇自己說出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如欲改變此種局面,卿認爲該如何着手?”

“臣有三個法子:其一,今後要改變官費留學辦法,要求各省將經費統一歸於朝廷,由朝廷進行選拔,防止濫竽充數;其二,對官費學生,歸國後要予以考成,倘若學識不明,所學無成,要求退還官費,以示懲戒;其三,對自費學生,歸國後可按本人自願進行考成,倘若成績超過官費平均水平,可按照官費予以相應補貼,以示朝廷慰勉之意。”

“甚好!這幾條方略職官部與教育部商議後便可行事……”

君臣兩人正事說罷,正扯幾句閒話間,忽地監察院院長岑春煊和職官部侍郎王照匆匆覲見。

“何事如此匆忙?”

“皇上,監察院昨天接到一個舉報,說是此次文官考試有舞弊行爲。臣今日覈實後果有此事,當真是讓人頭疼異常。”

“什麼?”唐紹儀臉色大變——不但有舉報,而且監察院已經覈實了?他用眼神向王照詢問,結果發現對方也是滿頭大汗,神色間有說不出地尷尬。

唐紹儀地表情林廣宇看着眼裡,但卻不動聲色地問道:“舉報何事?”

“有人向監察院投遞匿名舉報信,說有兩個入選之人卻是女子。”

“女子?”林廣宇的眼睛瞪得滾圓,急問道,“當真?”

“千真萬確。臣已勘察其詳,果然屬實,而且錄得口供在此。”

“當時如何未能甄別出來?”

“皇上,臣等失察。”唐紹儀滿頭大汗,這才正是咄咄怪事!

王照也頗感狼狽:“報名時分,此二人喬裝打扮成男子模樣,部堂官員並未察覺,再加他們持有男子身份證明,於是發給准考證。入考場時,由於兩人褻衣極緊,外表看上去與男子無異,當時入考場者人數衆多,亦未仔細搜身,同樣讓其矇混過關……”

王照說一句,唐紹儀的汗就多一層,考試失察,主考官可是要負連帶責任地。

“提審了麼?”

“審了。”岑春答道,“臣接舉報,認爲事關重大,實在不敢怠慢,立即安排勘察。倆人對事實俱是供認不諱……”

聽到這裡,唐紹儀“撲通”一聲跪倒:“臣失察,請皇上治罪。”

“不忙不忙,百密一疏,朕不怪你。”

岑春煊開口:“皇上,最關鍵兩人還有一句託詞分外棘手:言招考時並沒寫明只限男子,他們前來應考,並無不妥,本欲用真名,只怕監查官阻撓,故用男子姓名……”

“這倒真是件棘手之事。”林廣宇沉吟片刻,問道,“此二人報了何種崗位?”

“一人報了外務部遠東司日本處二等秘書,正七品,閱卷結果爲中等,排名第一,錄取;另一人報了教育部職教司主事,正六品,閱卷結果爲良好,排名第二,同樣錄取。”

“真身是何來歷,查明瞭沒有?”

“已經查實。兩人俱姓陳,系浙江溫處道員兩個千金,年長者十九,曰陳璇,年幼者十八,曰陳璐,但報名時均詭稱二十有三……”

“真是好大的膽子,父母如此失於管教。”

“臣還得知,兩人之舅爲安徽提法使,兩人留日父親陳某原本不肯,但舅舅極力附和,後方才成行,不曾想現在將天捅了個窟窿。”

“大千世界果真無奇不有,這倒真是件令人頭疼之事。”林廣宇笑道,“好吧,朕便會會這兩個奇女子,朕要親自審問。”

“是,是!”岑春煊、唐紹儀、王照等口中雖然都稱是,但聽到皇帝言語後彼此面上的表情卻都十分複雜與微妙,儼然有心照不宣的潛臺詞。

看着幾人這般模樣,林廣宇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微微一笑,也不多解釋什麼。

下午時分,這對姐妹花被人送到了養心殿見駕,林廣宇看得出來,其中有一人神情緊張,走路戰戰兢兢,小步挪動,另一人卻極爲坦然,不但有意無意地掃視四周,而且還試圖安慰對方。看着兩人搖曳生塵的模樣,林廣宇心裡暗笑,主持審查的官員莫不都是老眼昏花了,連這麼明顯地女子都辨別不出來?

“跪下……”領路蘇拉一聲大喝,姐妹倆在距離御座很遠處便跪下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着兩人甜美的女聲,林廣宇微微一愣,隨即便道:“你二人擡起頭來。”

階下兩人聞言有些驚訝,膽小者似乎有些害羞,遲遲不肯擡頭,膽大者略微以猶豫後,便擡起頭來,目光正好與林廣宇相接。

好一對姐妹花,眉清目秀,說不出的蒽質蘭心。

“你二人誰是姐姐?”

“稟皇上,我便是。”——果然是膽大者。

林廣宇還未說話,姐姐又說道:“此次全系我的主意,與我妹妹無關,請皇上饒恕則個。”

“呵呵呵,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林廣宇大笑,“你二人爲何冒名頂替?”

“父親大人膝下只有我姐妹二人,自小父親雖極疼愛我等,但常暗自嘆息,謂沒有兒子繼承家業。我們姐妹心底便有計較,希望能幹出一番事業,能讓父親大人不再爲無子而煩惱。”

“你二人是否婚嫁?”

“不曾……”姐妹兩人臉紅到了脖子根,平添三分嫵媚。

少頃,姐姐大着膽子說:“古人霍去病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爲’,我二人雖系女子,但也有一番建功立業、報國爲民之心,個人婚姻不足爲謀,更何況出色男子少之又少,我二人未曾遇到。”

這幾句話若是放在一般人家,足可以驚天地泣鬼神了,但這姐妹二人既然是留洋出身,見識不免就深刻了許多,而林廣宇亦是後世見過世面的,自然也不會大驚小怪,他只是在心底微微感覺詫異。

“你二人既是浙江人士,想必對‘鑑湖女俠’秋瑾亦有所知,嘗試言之……”

林廣宇此話一出,倒是輪到姐妹倆面面相覷了。秋瑾前幾年因爲“謀反”大罪,被紹興地方官斬首,鑑湖女俠四字的評價,原本出自於革命黨人,官府總人絕不會如此講述,現在皇帝居然親口說了出來,當真是有些蹊蹺。

怎麼回答呢?姐妹兩人倒是犯了嘀咕。考試冒名還有其他言語可以託詞,這等政治立場若是站錯,可能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了。難啊……

第84章 利器準備第58章 帝國憲法第25章 因勢利導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9節 棋高一着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37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相互妥協第41章 廣而告之第73章 明修棧道第58章 帝國憲法第3章 勾心鬥角第97章 圖窮匕見第25章 橫生枝節第68章 規劃編成第39章 分道揚鑣第75章 禁衛軍容第13章 英魂不滅第82章 如履薄冰第27章 相互妥協第31章 暴起發難第10章 進攻方向第3章 決不退讓第90章 鐵的手腕第37章 心心相印第98章 最後關頭第71章 國造機槍第35章 虛虛實實第60章 五權制衡第96章 各有招法第41章 章程既定第9章 短兵相接第40章 革故鼎新第56章 中外同理第3章 慈禧歸西第17章 弦外之音第43章 日新月異第57章 推心置腹第24章 怒不可遏第1章 全面推進第45章 若有所思第28章 深謀遠慮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9章 曉之以理第98章 國內建設第1章 辯論之光第77章 羣情洶洶第68章 規劃編成第71章 利益交換第54章 國會大廈第13章 轉危爲安第17章 戰術轉型第81章 漸次推行第38章 不歡而散第55章 左右爲難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章 建章立制第50章 廢兩改元第71章 利益交換第67章 國防經費第25章 山窮水盡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9章 分道揚鑣第62章 悲情訴說第97章 圖窮匕見第45章 不虛此行第10章 驚天鉅變第20章 出人意料第45章 不虛此行第82章 如履薄冰第35章 虛虛實實第13章 暗藏殺機第85章 軍歌嘹亮第83章 箭在弦上第53章 不可收拾第28章 體察聖意第67章 國防經費第33章 以退爲進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1章 綿綿不絕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7章 深入調整第25章 煽風點火第23章 深明大義第72章 校場展示第6章 暗潮將起第47章 華美篇章第62章 另有用意第14章 謀定後動第46章 置身事外第41章 革命前途第33章 以退爲進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8章 刺客來臨第71章 利益交換第14章 謀定後動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57章 推心置腹第59章 錦囊妙計第43章 風雲際會
第84章 利器準備第58章 帝國憲法第25章 因勢利導第21章 出動新銳第19節 棋高一着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37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相互妥協第41章 廣而告之第73章 明修棧道第58章 帝國憲法第3章 勾心鬥角第97章 圖窮匕見第25章 橫生枝節第68章 規劃編成第39章 分道揚鑣第75章 禁衛軍容第13章 英魂不滅第82章 如履薄冰第27章 相互妥協第31章 暴起發難第10章 進攻方向第3章 決不退讓第90章 鐵的手腕第37章 心心相印第98章 最後關頭第71章 國造機槍第35章 虛虛實實第60章 五權制衡第96章 各有招法第41章 章程既定第9章 短兵相接第40章 革故鼎新第56章 中外同理第3章 慈禧歸西第17章 弦外之音第43章 日新月異第57章 推心置腹第24章 怒不可遏第1章 全面推進第45章 若有所思第28章 深謀遠慮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9章 曉之以理第98章 國內建設第1章 辯論之光第77章 羣情洶洶第68章 規劃編成第71章 利益交換第54章 國會大廈第13章 轉危爲安第17章 戰術轉型第81章 漸次推行第38章 不歡而散第55章 左右爲難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章 建章立制第50章 廢兩改元第71章 利益交換第67章 國防經費第25章 山窮水盡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9章 分道揚鑣第62章 悲情訴說第97章 圖窮匕見第45章 不虛此行第10章 驚天鉅變第20章 出人意料第45章 不虛此行第82章 如履薄冰第35章 虛虛實實第13章 暗藏殺機第85章 軍歌嘹亮第83章 箭在弦上第53章 不可收拾第28章 體察聖意第67章 國防經費第33章 以退爲進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1章 綿綿不絕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7章 深入調整第25章 煽風點火第23章 深明大義第72章 校場展示第6章 暗潮將起第47章 華美篇章第62章 另有用意第14章 謀定後動第46章 置身事外第41章 革命前途第33章 以退爲進第44章 顛撲不破第38章 刺客來臨第71章 利益交換第14章 謀定後動過渡內閣時期帝國主要中央機構及人員第57章 推心置腹第59章 錦囊妙計第43章 風雲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