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出人意料

試場裡,面對這言簡意賅的十道題目,很多考生卻遲筆,彷彿手中握着的不是半兩重的筆桿子而是千斤重的粗鐵板一般,額頭早已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彷彿就要肆意流淌下來一般。

窗外,初春天氣的京師已是櫻紅柳綠、陣陣暖意,唯獨看着試卷的內心卻是撥涼撥涼的,彷彿無數個爪子在撓心一般,讓人焦躁不安,怎麼會有這樣的題目?

卷面上的文字其實挺簡單,只要粗通文墨,決不至於看不懂題意,但想提筆作答之際,卻發現每個問題都不是那麼容易回答。

第一道題目爲算術:雞兔同籠問題,每雞爲一頭兩足,每兔爲一頭四足,現某籠中關押雞、兔若干,有頭十八,有足五十,試問雞、兔各爲幾何?

第二道題目爲地理:世界有五大洲、四大洋之稱謂,請逐一列舉之,答對其中六樣以上即爲全對。

第三道題目爲歷史:古書云有遠去西域萬里有黑衣大食、綠衣大食之分,何國也?

第四道題目爲格致:一鐵片放置水上則必沉,然用鐵所興建之輪船卻能浮然水上,決然前進,不至於有傾覆之感,何也?

第五道題目爲中文:

第六道題目爲政治:

……

洋洋灑灑十道題目,有人搖頭晃腦,一刻鐘剛過就已迫不及待地交卷,謂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有人抓耳撓腮,在考場中枯坐一個時辰還不得其詳。謂之天書耳。甚至怒斥,這哪裡是人做的題目?

留給參加資格考試考生作答的時間只有一個時辰,但這張卷子透露出來地信息和意義卻整整震撼了幾十年。他徹底地宣佈了四書五經論地廢止。雖然依舊開設中文科取士,但你再是碩學鴻儒,你如果不能通過資格考試,你永遠與朝廷的官職無緣。

《帝國日報》以顯著的頭版報道了資格考試地內容,與之相映成趣的是還有一條內政部抓獲十餘名假冒他人身份,兜售虛假考題的犯罪團伙。在“貪污集團”四個字成爲維新元年的年度詞語之後,“犯罪團伙”四字亦成爲維新二年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

養心殿裡,對着資格考試當中涌現的種種趣聞,林廣宇和唐紹儀兩人幾乎要捧腹大笑——誰說中國人缺乏幽默感?這次考題所取獲地結果五花八門,已經涵蓋了所有的娛樂性要義。

以雞兔同籠問題爲例,有考生在作答中非但不去計算雞兔各有幾何,反而洋洋灑灑以大篇文字論證雞兔絕不可能同籠,或者論證考雞兔同籠問題之人的心術不正;在地理考題中。有人乾脆便將《西遊記》的傳說名字搬了上來,五大洲者曰:東勝神洲、南贍部洲……,四大洋曰:東海、南海、西海……

最讓人驚詫異常的,還是那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白卷。除考生的姓名和籍貫,餘無它物。唐紹儀細點之下,發現幾乎全部來自於留日考生。

自甲午以來,留洋漸漸成爲時尚。時尚大潮既起,自然免不了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而近年來的留學生涯又以留日最爲漏洞百出。很多中國學生仗着家中資產不菲,所謂留日純粹只爲鍍金回國,絲毫沒學到什麼真本領,而日本人偏偏對中國人地心理掌握地瞭如指掌,當下便投其所好大量開設學校招收中國學生,甚至只招收中國學生,在經濟浪潮的涌動下,吸納着一批又一批中國學生的金錢。

當這些紈絝子弟在日本留學時,要麼與若干狐朋狗黨日夜廝混,要麼與日本下女的打情罵俏,要麼與革命黨人搖旗吶喊,何嘗有一絲一毫地刻苦鑽研?在某些速成學校裡,中國學生甚至只要半年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書,日方不管此人是否考試通過,也不管此人是否出席聽課,只管在笑眯眯地笑納一大筆學費後就急吼吼地打發中國學生回國了——然後可再招下一批呆頭鵝。

在這樣的資格考試中,交白卷地不是那些以職官身份或科舉功名參加考試的考生,恰恰是那些留學日本,號稱學什麼什麼專業,有什麼什麼文憑卻連最基本的留學國文字也看不懂的僞留學生。因爲前者雖然不知如何作答,但畢竟看得懂題目,能夠扯上一通,而那些號稱留學歸來的僞精英,居然連卷面文字都看不懂,不交白卷又能如何?

唐紹儀苦笑着搖頭,他想起了他當年以幼童身份留學美國時是如何的場景和艱苦,再對比現在的這些年輕人,他真的覺得有說不出的苦澀。所幸,那些留學歐美的學子還比較爭氣,除了極個別無法作答外,幾乎全部都回答完畢,而且凡能回答的幾乎都答對了。

他在心裡再一次服膺皇帝的遠見卓識——“今後用人,留學生當以留學歐美爲主,尤其是留美、留德、留英學生要予以特別重視,而留日學生,一定要注意甄別。”

這是一句何等振聾發聵的言語?

唐紹儀爲首的職官部原本還以爲要過許久才能批閱完卷子,但粗粗看下來,整個過程遠比他們想象的要省事很多:

答題不滿六題的,砍掉!

以留學身份應考但不以外國文字作答的,砍掉!

已經錯了五題的,砍掉!

大刀闊斧下去,近2人的應考者合格者居然不到4000,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更讓人震驚的則是相關題目的統計。

弄來弄去,居然還是第一道雞兔同籠答對的最多,林廣宇百思不得其解

這些考生對算術如此擅長?後來才明白,很多解答出不是算出來而是一個一個試出來的,數字不大,只要用心湊。自然可以得出答案——這真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地結果。

林廣宇心裡暗暗發誓。下回一定要考1~100累加和,算死這幫蠢豬們。

唐紹儀雖然保持着鎮靜,但看得出來。這種鎮靜是以剋制作爲代價的。作爲自視甚高的老留學生,他對當下地學風不滿,對人羣的迂腐不滿。對林廣宇所處的考題,他百分百地舉雙手贊同,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滿意,那麼就是有些考題出的還是太容易了。

是故。考試過後的職官部雖然接到了某些不甘心考生的陳請與哭訴,但唐紹儀不爲所動,他只有一句話:“國家掄才大典,豈能如此輕視之?”

~~~~~~~~~~~~~~~~~~~~~~~~

春節以後,伴隨着天氣一天天暖起來,隆裕地肚子也是一日大甚一日。原本按照喜婆的推算,三月初一該是皇后臨盆的日子,雖然按照一般情形稍微偏離一兩天實屬正常。但到今天已超過四天了,不要說林廣宇沉不住氣,便是杜仲駿等一干太醫都感到分外棘手。

按照宮裡早些時候流傳下來的規矩,出現這樣的情形是要跳薩滿的。但林廣宇對這套裝神弄鬼的東西不感興趣,也不想在自己眼皮底下折騰。他還是信任以杜仲駿爲首的御醫班子。

壓力和重擔立即就壓到了杜仲駿地肩頭,他雖是御前頭一號醫學專家極受寵幸,但所擔當的責任也非同凡響。隆裕年40方纔受首孕,難度可想而知,這一年多來,以他爲首的太醫組一直便沒有停止相應的診治與觀察,現在依然出現這種結果,即便醫術高明如他,也不禁有些躊躇,有些不安。

“杜仲駿,皇后地身子到底如何?”林廣宇放下手中關於資格考試彙報的條陳,專心致志地探聽隆裕地病情。

“皇上……臣……臣……”杜仲駿又猶如當日林廣宇被雷擊中時穿越附身後的那種恐慌與不安,身子微微發抖,語言雖然還勉強保持着鎮定,但後面的那種不安與恐懼是無論如何掩飾不了的。

“這裡除了你和朕之外,沒有他人,你說吧,到底怎麼回事?”瞥見杜仲駿的神色,林廣宇便心知大事不好,杜仲駿不是一個能藏住心事的人,如果能讓他爲難成這樣,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事,也必定是不得了的憂事。

“皇后主子很可能……可能……”

“可能什麼?”林廣宇緊緊追問。

“可能難產……”

“啊!”彷彿遭到了重重一擊,林廣宇一下子感覺發懵,半天說不出話來。

“還有……還有……”

“還有什麼?”

“還有別的可能……可能”

“是什麼?”

死一般的寂靜。

“是什麼?”林廣宇提高了聲音。

還是沒有回答。

“究竟是什麼?”皇帝如同一頭髮怒的雄師,咆哮道。

“回皇上,可能是死胎!”死胎兩字一出口,林廣宇愣住了,杜仲駿也匍匐在地上不敢擡頭。

林廣宇心裡清楚,杜仲駿素以耿直而出名,不然當時也不會提什麼四天論,現在這兩個字從他口中說出,可見是有很大可能性,可在於他,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半晌無語。

“怎麼會?怎麼會?”皇帝喃喃自語,然後彷彿突然回神過來一般,勃然大怒道,“自從皇后有了身孕,朕便讓你們小心伺候,這十個月你們就是這樣伺候的?到今天,你們就這樣對朕?”

“皇上息怒,息怒。臣探知皇后懷孕後,日夜殫精竭慮,唯恐照顧不周,但皇后首胎年齡委實過大,臣能保下來已自認爲竭盡全力,現在生產推遲,臣固不願見到,但亦不敢隱瞞真相。”

“知道真相又如何?”

“預產之日未逾7日尚屬正常,如果超過7日,恐有性命+不是胎兒能否順利生產,恐怕臣不得不……請旨。”

“請旨?”林廣宇以爲自己沒聽清,追問道,“請什麼請?難道連治病救人都要朕給道聖旨才行?”

“保大還是保小?”杜仲駿一字一頓,彷彿有千斤重擔壓在他身上似地,一個個說得極慢,但是很堅毅,幾乎用不容置疑的口吻。

“保大的還是保小的?”林廣宇以前聽到過類似的抉擇,他一直以爲,那只是一種可能性的試題,一種用來測試人性堅強程度的試題,他萬萬沒有想到,將來有一天這樣的課題居然會降落到自己身上。

他無助、彷徨、恐懼、不安……最後卻是焦慮。

“兩個都要保!杜仲駿,你要是敢傷了其中任何一個,朕要你的腦袋!”幾乎是發泄般的語氣吼完那一嗓子。然後,皇帝的頭便不可避免的垂了下去,陷入了死一般的沉思。在這樣的場合,他不是以皇帝,而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身份來處理自己所面臨的艱難。

抉擇,在左邊,是一條活生生的小生命,孕育着希望和期待的生命;抉擇,在右邊,同樣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是伴隨他走過一年多,已經有所知,有所識的皇后。愛不愛是一個問題,但責任卻是無法迴避與逃脫的,在責任面前,林廣宇首先是個男人,其次纔是皇帝。

生與死如何抉擇,如山一樣地迎面撲來!……

第37章 頭頭是道第33章 現成題目第12章 快速炮擊第17章 鞠躬盡瘁第29章 音若沉雷第91章 禍水旁引第42章 各種心思第76章 黑虎掏心第31章 暴起發難第51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猝然發動第10章 驚天鉅變第76章 校閱大典第4章 東亞角逐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3章 僞託神蹟第19章 火從天降第21章 出動新銳第87章 表面功夫第2章 試點湖北第34章 排除干擾第11章 雷霆萬鈞第75章 人心惶惶第21章 出動新銳第三十三章第15章 兩相權衡第4章 東亞角逐第43章 鹽政改革第84章 睚眥必報第83章 煞費苦心第59章 憲法草案第8章 箭在弦上第1章 全面推進第32章 海闊天空第19章 火從天降第59章 憲法草案第20章 出人意料第11章 綿綿不絕第22章 別出心裁第34章 排除干擾第69章 軍工事業第7章 多事之秋第25章 煽風點火第28章 直言不諱第54章 驚弓之鳥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9章 分道揚鑣第59章 錦囊妙計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7章 頭頭是道第31章 暴起發難第26章 應對之策第25章 橫生枝節第35章 以華制華第15章 兩相權衡第44章 各有所第16章 緊鑼密鼓第26章 冠冕堂皇第51章 積極穩妥第31章 半推半就第5章 果斷決策第31章 果有天書第1章 獨闢蹊徑第20章 恩威並施卷首語第40章 殊途同歸第4章 暗度陳倉第2章 試點湖北第36章 大義凜然第55章 首日議程第24章 下定決心第88章 控制局面第44章 顛撲不破第14章 謀定後動第7章 多事之秋第19節 棋高一着第2章 火上澆油第33章 以退爲進第32章 新的方案第60章 投機倒把第14章 謀定後動第3章 鐵廠之辯第13章 僞託神蹟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2章 大張旗鼓第12章 大張旗鼓第12章 千鈞一髮第6章 寧缺毋濫第18章 職官考試第62章 悲情訴說第86章 猝然發動第6章 驚心動魄第98章 最後關頭第5章 錯綜複雜第14章 百感交集第48章 沉着應戰第80章 亡命天涯第46章 晉封爵位第25章 煽風點火第9章 進退失據
第37章 頭頭是道第33章 現成題目第12章 快速炮擊第17章 鞠躬盡瘁第29章 音若沉雷第91章 禍水旁引第42章 各種心思第76章 黑虎掏心第31章 暴起發難第51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猝然發動第10章 驚天鉅變第76章 校閱大典第4章 東亞角逐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3章 僞託神蹟第19章 火從天降第21章 出動新銳第87章 表面功夫第2章 試點湖北第34章 排除干擾第11章 雷霆萬鈞第75章 人心惶惶第21章 出動新銳第三十三章第15章 兩相權衡第4章 東亞角逐第43章 鹽政改革第84章 睚眥必報第83章 煞費苦心第59章 憲法草案第8章 箭在弦上第1章 全面推進第32章 海闊天空第19章 火從天降第59章 憲法草案第20章 出人意料第11章 綿綿不絕第22章 別出心裁第34章 排除干擾第69章 軍工事業第7章 多事之秋第25章 煽風點火第28章 直言不諱第54章 驚弓之鳥第63章 釜底抽薪第39章 分道揚鑣第59章 錦囊妙計第57章 御案九件第37章 頭頭是道第31章 暴起發難第26章 應對之策第25章 橫生枝節第35章 以華制華第15章 兩相權衡第44章 各有所第16章 緊鑼密鼓第26章 冠冕堂皇第51章 積極穩妥第31章 半推半就第5章 果斷決策第31章 果有天書第1章 獨闢蹊徑第20章 恩威並施卷首語第40章 殊途同歸第4章 暗度陳倉第2章 試點湖北第36章 大義凜然第55章 首日議程第24章 下定決心第88章 控制局面第44章 顛撲不破第14章 謀定後動第7章 多事之秋第19節 棋高一着第2章 火上澆油第33章 以退爲進第32章 新的方案第60章 投機倒把第14章 謀定後動第3章 鐵廠之辯第13章 僞託神蹟第14章 百感交集第12章 大張旗鼓第12章 大張旗鼓第12章 千鈞一髮第6章 寧缺毋濫第18章 職官考試第62章 悲情訴說第86章 猝然發動第6章 驚心動魄第98章 最後關頭第5章 錯綜複雜第14章 百感交集第48章 沉着應戰第80章 亡命天涯第46章 晉封爵位第25章 煽風點火第9章 進退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