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綿綿不絕

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

……

軍機處的氣氛很怪異,鹿傳霖辭了軍機自然就不必坐在那裡苦捱了;袁世凱被大火燒死,宮裡已經幫他整容收斂,自然也不能來視事了;世續被免了軍機的差事,又要忙宮裡頭亂七八糟的大小事務,想來也不能來;張南皮的精神剛纔就撐不住了,勉強等到皇帝散會,就出宮去了;徐世昌、善耆兩個新晉軍機還沒有得到正式詔書,自然也不便前來。因此在軍機處只剩下了三個完整的大臣:奕劻、那桐和載灃。

奕劻和那桐很想去現場瞻仰袁世凱的遺容,作爲結交多年,彼此有着“深情厚誼”狐朋狗黨,兩人對於袁世凱的橫死有一種同病相憐的痛楚。但是他們不敢去,怕見了袁世凱的那付慘樣自己會支撐不牢,怕晚上會做惡夢。

袁世凱那可以先不去,去慈禧靈堂哭靈卻是不能免的,奕劻跪在那裡,眼眶紅紅的,眼淚一滴滴地灑落到地上——他傷心吶。因爲有了慈禧,他才能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緣宗室爬到目前的高位,居然頂了個慶親王;因爲有了慈禧,他才一躍而起掌握了朝廷的中樞權力,得到了開設“慶記公司”的特權,賣官鬻爵,大把撈錢。但這一切眼看都快沒有了,他怎麼能不傷心?

皇帝居然要啓用岑春煊?這等晴天霹靂打下來,讓他恍惚的不知所以,連岑春煊勾結康、樑的詞彙都用上了。方纔退了小朝之後那桐埋怨了他一路,他一句都沒聽進去,心裡那個悔啊——悔不該聽慈禧的命令去送什麼佛像,要是能呆在皇宮裡,陪太后走完這最後一程那該多好。

太后啊太后,你要立載灃爲攝政王就立吧,我老了,沒有這個念想……我也知道你瞧不上載振,也沒敢有這個奢望。只是你爲什麼要把我支開?這麼多年了,我對你一直忠心耿耿,像狗一樣的忠誠,你知道麼?鹿傳霖走了,袁世凱死了,世續被開缺了……這才僅僅幾個時辰,您安排的事情就全變了樣,你知道麼?要是我奕劻昨晚上在,一定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

想到這裡,奕劻老淚縱橫,叫了一聲“太后哇……”整個身子伏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

早上來哭靈的人多了,但是誰也沒有像慶王爺哭得這麼傷心,一旁負責回禮的隆裕也被他弄得直掉眼淚,想了想還是讓小德張將奕劻扶起來,“慶王爺,您請節哀順變,自個多保重。”

順變,順變!跟在奕劻側後頭的那桐直在心裡嘀咕:到現在這樣,還能不順變麼?皇帝讓你幹什麼就得幹什麼,再不順恐怕下場兒還得慘……只是這話可不能再對老慶提起了,怕他再說出什麼蠢話來而不可收拾。

皇帝狠啊!剛剛進宮來就讓慶王爺和我擬這喪典摺子,片刻都不得消停,偏生還有載灃盯着,想說兩句悄悄話都不行。慰亭……慰亭要是在就好了,還有個商量,他肯定有辦法的。可是慰亭他?我的親家公啊,你死得好慘啊……

載灃帶着溥儀卻跪在了奕劻的另一個側後方。表面上他心情沉重、眼眶發紅、言語哽咽,但心底卻是喜滋滋的——皇阿哥身體好了,又重新是皇上了,而且還掌握了大權,好哇!咱醇王府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做人了。咱家的溥儀居然是大阿哥了,要是老佛爺還在,這大阿哥當得肯定不舒心,咱也得跟着受罪,現在老佛爺死了,好哇!溥儀是皇帝的親侄子,他又沒有子嗣,能不疼咱們溥儀麼?萬一皇阿哥大行後沒有子嗣,咱溥儀不就是下一個皇上了?昨天晚上大內失火,現在可是咱皇阿哥的大內了,怪讓人心疼的,可居然燒死了袁世凱這混蛋,好哇,這把火值了,老天開眼啊!

“攝政王,您也請起,敬請節哀順變……”望着自己的小叔子,隆裕紅着眼圈勸慰他。

“皇嫂,老佛爺這一走,我心裡難過啊……”

“嗯……”

“皇嫂,您下回別再喊我攝政王了,現在是皇阿哥親政,我攝什麼政呢?”載灃悄悄道,“什麼時候您給皇阿哥好好說說,讓他下詔免了我這差事,我心裡踏實,晚上也睡得着啊。”

“嗯……”隆裕轉過頭,一把抱起溥儀,“這孩子模樣真俊,可逗本宮喜歡了,老佛爺也喜歡他呀……再讓老佛爺好好看看。”

說來也怪,原本看見慈禧又哭又鬧、不肯消停的溥儀這回倒乖了,什麼異樣聲音都沒有,被隆裕攥着小手,恭恭敬敬在慈禧靈前磕了三個頭。握着孩子溫熱的小手,隆裕原本冰涼的內心涌上來一股暖意:等太后的喪典完了,求着皇上,請他看在多年的夫妻情分上賜一個子嗣,實在不行便將溥儀過繼過來也是好的,反正四爺(載灃)還有兒子……將來萬一溥儀這孩子繼承了皇位,哀家會對他好的,不會像老佛爺對皇帝那樣,他喜歡什麼我就給他什麼,等哀家老了就在頤和園頤養天年,不會去搞什麼勞什子的“訓政”。

林廣宇想休息,但是這個願望很快就落了空。他剛剛躺下不過半個小時,就聽見外頭隱隱約約有聲音在爭執。

一個是王商的聲音,這是老早就跟了自己的太監,忠心耿耿,在瀛臺的那些日子裡,也只有他能和自己說幾句話,陪自己解解悶……昨夜掌權後,林廣宇在第一時間內就將他調了過來跟隨服侍。

另一個不知道是誰,嗓門雖然不大,但聲音卻是堅決:“王公公,真不是在下無禮,也不是在下不體諒皇上,實在是茲事體大。”

“什麼茲事體大?還有什麼事能比皇上的休息要緊?樑大人你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皇上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一刻也沒休息過,都撐了一夜了,現在就想打個盹,你還敢來攪和?……”

“王公公,若是別人,聽到您這番回話自然是掉頭就走的。我說句心底的話,今天就是慶王爺、醇王爺有事讓我來見皇上,皇上如果休息了我也是不來的……可現在來的是各國公使,他們是來弔唁的,代表的是國家體面,咱們皇上要是不露面,傳出去像個什麼話?”

“樑大人,咱家就不明白了,以往洋人求見,老佛爺要是沒空,慶王爺、袁中堂就對付了,怎麼您當了尚書之後就不行?讓慶王爺、攝政王他們回話不行麼?沒見過您這麼不知進退的大臣……”

“王公公,我知道您是皇上身邊的人,您說一句比我說一百句都管用,但是……今天我這句話一定要說,皇上一定得起來接見……”門口的人拖長了聲音,“要讓他們明白現在我大清是皇上當政,不是什麼慶王爺、攝政王當政,若不這樣做傳出去造成糾紛,您吃罪的起麼?”

“你……你……”王商氣急敗壞,說不出一句話來。

“外面何人喧譁?”

聽到屋內有了動靜,王商顧不上和來人囉嗦,急忙忙推開門走了進來,沒想到那人也隨即跟了過來,“撲通”一聲跪下了。

“你們倆爭什麼呢?”

“皇上……皇上……臣死罪……”來人將腦袋碰得“怦怦”響,“方纔是臣無禮,衝撞了王公公,驚醒了聖駕……”

“皇上,他是外務部尚書樑敦彥,說是有外國公使求見,非要讓皇上去……和我說了兩句這就扯上了。”

“你就是樑敦彥?”林廣宇有些奇怪,“詔書還沒發出吧?張之洞找過你了?”

“是……是,微臣方纔正碰上張中堂,所以儘管沒有詔命,臣還是頂着尚書的頭銜來了,臣僭越,請皇上治罪。”

“你起來吧。這不是什麼錯,是朕讓張之洞告訴你的,詔命總要發的,慰勉的話他也說了吧?”

“臣全記下了,臣叩謝天恩。”樑敦彥說罷又跪下了。

“起來回話吧。王商,賜座。”

“臣不敢……”樑敦彥咬咬牙,“十二國公使現正在皇太后靈前弔唁,他們讓微臣轉告皇上,他們一定要求見,而且最好是今天……”

“這是爲什麼?”

“他們想知道老佛爺以後究竟……”樑敦彥說到這裡忽然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臣該死,臣說錯話了……”

“你是不是想說老佛爺駕崩後是不是朕主政?”

“臣惶恐,臣大逆不道。”樑敦彥陪着小心說,“咱大清一直就是皇上主政。”

“樑敦彥,你可沒說實話。剛纔還直言犯上來着,這會兒倒又言不由衷了。”林廣宇冷笑,“不錯,朕做了34年的皇上,但真正由朕自己作主的日子卻是一天也沒有。”

“皇上……”樑敦彥有點不知所措,這雖然是衆所周知的事實,但皇上爲什麼要親口說出來?旁邊的王商虎視眈眈,盯着樑敦彥的眼睛像要冒出火來。

“擺駕,朕就去見見這幫公使,看他們有什麼話說,你隨行吧。”

“起駕,皇上擺駕太和殿……”

十二國公使都來了,什麼意思呢?

第52章 維新重寶第25章 因勢利導第83章 箭在弦上第45章 不虛此行第58章 回心轉意卷首語第82章 如履薄冰第64章 大驚失色第32章 官制改革第59章 錦囊妙計第91章 強力彈壓第三十三章第28章 直言不諱第40章 雷霆震怒第49章 同仇敵愾第17章 鞠躬盡瘁第62章 悲情訴說第5章 錯綜複雜第18章 敲山震虎第94章 趁勢改革第23章 商討對策第39章 分道揚鑣第23章 深明大義第31章 果有天書第6章 寧缺毋濫第25章 橫生枝節第5章 膠東風雲第70章 臺前幕後第38章 動之以情第34章 排除干擾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6章 晉封爵位第40章 雷霆震怒第37章 狗急跳牆第26章 冠冕堂皇第2章 火上澆油第80章 深度介入第14章 謀定後動第43章 鹽政改革第34章 生離死別第45章 若有所思第17章 蓋棺論定第23章 人才薈萃第三十三章第34章 生離死別第6章 折戟炮戰第66章 以權制權第37章 狗急跳牆第14章 謀定後動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9章 最後攤牌第23章 深明大義第62章 悲情訴說第50章 廢兩改元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0章 驚天鉅變第65章 財政預算第37章 頭頭是道第59章 憲法草案第28章 深謀遠慮第77章 羣情洶洶第40章 雷霆震怒第2章 試點湖北第72章 校場展示第5章 膠東風雲第67章 紛至沓來第22章 方寸大亂第66章 以權制權第58章 回心轉意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6章 冠冕堂皇第33章 各顯神通第17章 戰術轉型第6章 驚心動魄第20章 誘之以利第38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五體投地第71章 利益交換第9章 先易後難第29章 左右爲難第50章 衆矢之的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7章 爭吵不休第28章 心亂如麻第21章 雙管齊下第13章 英魂不滅第90章 鐵的手腕第21章 出動新銳第35章 額外插曲第53章 帝國國會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9章 同仇敵愾第31章 半推半就第8章 滿頭大汗第82章 劍指廣州第36章 多方觸談第57章 御案九件第7章 大浪涌來第40章 殊途同歸第46章 幕後操縱
第52章 維新重寶第25章 因勢利導第83章 箭在弦上第45章 不虛此行第58章 回心轉意卷首語第82章 如履薄冰第64章 大驚失色第32章 官制改革第59章 錦囊妙計第91章 強力彈壓第三十三章第28章 直言不諱第40章 雷霆震怒第49章 同仇敵愾第17章 鞠躬盡瘁第62章 悲情訴說第5章 錯綜複雜第18章 敲山震虎第94章 趁勢改革第23章 商討對策第39章 分道揚鑣第23章 深明大義第31章 果有天書第6章 寧缺毋濫第25章 橫生枝節第5章 膠東風雲第70章 臺前幕後第38章 動之以情第34章 排除干擾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6章 晉封爵位第40章 雷霆震怒第37章 狗急跳牆第26章 冠冕堂皇第2章 火上澆油第80章 深度介入第14章 謀定後動第43章 鹽政改革第34章 生離死別第45章 若有所思第17章 蓋棺論定第23章 人才薈萃第三十三章第34章 生離死別第6章 折戟炮戰第66章 以權制權第37章 狗急跳牆第14章 謀定後動第58章 回心轉意第89章 最後攤牌第23章 深明大義第62章 悲情訴說第50章 廢兩改元第81章 漸次推行第10章 驚天鉅變第65章 財政預算第37章 頭頭是道第59章 憲法草案第28章 深謀遠慮第77章 羣情洶洶第40章 雷霆震怒第2章 試點湖北第72章 校場展示第5章 膠東風雲第67章 紛至沓來第22章 方寸大亂第66章 以權制權第58章 回心轉意第42章 五體投地第26章 冠冕堂皇第33章 各顯神通第17章 戰術轉型第6章 驚心動魄第20章 誘之以利第38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五體投地第71章 利益交換第9章 先易後難第29章 左右爲難第50章 衆矢之的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7章 爭吵不休第28章 心亂如麻第21章 雙管齊下第13章 英魂不滅第90章 鐵的手腕第21章 出動新銳第35章 額外插曲第53章 帝國國會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9章 同仇敵愾第31章 半推半就第8章 滿頭大汗第82章 劍指廣州第36章 多方觸談第57章 御案九件第7章 大浪涌來第40章 殊途同歸第46章 幕後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