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

轉眼到了接近2011年年底的時間,我接任總經理也近一年的時間了。這一年裡,我雖然也盡力想了些辦法來改善經營狀況,但由於不能完全按照我的設想實施改革和調整,所以力度有限。可見的是,這一年公司的銷售利潤還是不可避免的同步出現了下滑,而且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已經超過了兩位數。我心裡十分焦急,卻又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這天我正在和祝麗珊商量對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的事情。石董打電話讓我去他辦公室。

去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是國資系統有省*大代表的名額,可能是由於今年涉及化工企業整頓問題是政府的重點工作還是什麼其他原因,而國資委最後決定名給東方化工公司一個省*大代表的名額。這對於公司來說,是第一次。能成爲省*大代表,是很大的政治榮譽。

本來作爲省*大代表的人選,這麼重要的資格,自然應該是由石董作爲人選最爲合適。但是石董之前一直是省政協委員,按規定,已經不能再作爲*大代表。石董說準備推薦我作爲省*大代表。

聽了石董的話,我心裡又驚又喜,但卻不能表露在臉上。我好像不知道政協委員不能擔任*大代表的要求一樣,對石董說:“我覺得還是董事長您代表廠裡更合適一些。”

“我已經是政協委員,不能再擔任*大代表了。”

“那就不能辭去政協委員,來擔任*大代表嗎?”*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之間,要說有差別也沒有差別,但一般人認爲*大代表重要性還是要更高一些。

“哪有辭去政協委員這種說法!”石董笑了,他這一笑,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好像我被看穿了一樣,顯得我特別虛僞。好在石董倒也沒有在意,而是說。

“你作爲*大代表人選也是合適的,畢竟你現在也是總經理,也是正職領導,而且你還年輕,更需要有這麼個機會。”

石董這麼說,我很感動,他處處爲我考慮,我卻在他面前顧慮太多。

就這樣我作爲省*大代表人選報上去之後,候選人資格很快就批了下來,隨後毫無懸念的被選舉爲省*大代表。

我被選舉爲省*大代表後,就一直在思考在明年年初華江省“兩會”上,該提一個什麼樣的提案。本來*大代表一般要提案,但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提的,也可以不提,但對於我來說,機會難得,還是想要抓住這個機會,爭取弄出一個有點分量的提案來。

想來想去,肯定不能提東方化工公司的事情,這些事情還輪不上需要華江省政府來解決的層面。

想了想,我還是覺得應該徵求下石董的意見,雖然我是*大代表,但畢竟他纔是公司的一把手,他有什麼需要提的,我可以代爲提上去,而且他畢竟經驗豐富,說不定有什麼好主意也不一定。

可是我去徵求是石董的意見後,他卻說他沒有什麼意見,*大代表是我,我自己拿主意就好。

仔細思索後,我感覺到既然不能從公司這邊的角度出發,那也不能脫離我工作相關的事情,那就只有從化工行業出發,從國家和華江省對化工產業的整頓角度出發來尋找思路了。在和我化工行業的一些朋友溝通交流後,我初步形成了提案的方向。準備提出在華江省建立化工園區的建議。

在方向確定之後,我針對性的多方收集資料,包括在經過初步分析後,在華江省適合建立化工園區的地方實地考察並通過朋友與當地政府領導溝通後,我覺得華江省的永康縣適合建立化工園區。

恰好我和永康縣的林縣長還算熟悉,和他溝通後,林縣長也很贊成我的思路,但他說前幾年他們就論證過這個問題,但是難度太大,後面就停下來了,如果我提這個提案,他包括縣裡的張書記都會很歡迎。

在摸清各方面的情況後,我開始草擬《建議在華江省設立專業化工園區的提案》。

提案主要集中對華江省設立專業化工園區的必要性、化工園區的選址和規劃建議方案、化工園區的管理等幾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於華江省設立專業化工園區的必要性方面,我從這幾方面做了分析:

一是建立化工園區是化工產業發展的趨勢。化工園區是現代化學工業爲適應資源或原料轉換,順應大型化、集約化、最優化、經營國際化和效益最大化發展趨勢的產物。國外發達國家在二戰結束後就興起了化工產業帶的建設,促進了戰後經濟恢復和騰飛。

二是國家環保政策以及對化工產業整頓的要求。

三是在我國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也已經建成了一些專業的化工園區。

四是華江省化工產業的現狀和當前局面決定必須設立化工專業園區。華江省屬於化工產業大省,但化工企業分散,大多數都面臨環保的壓力,較難統一管理,而其對省內多個區域造成一定影響,給當地發展造成一定不便,迫切需要調整和整頓。

關於化工園區的選址和規劃建議方案方面,我建議化工園區設立在永康縣,主要基於永康縣本身就屬於省內化工企業最多和相對集中的地方,是省內多年以來的化工產業基地。交通條件和自然條件也適合設立化工園區。

提案裡建議將華江省江寧市主城區的全部化工廠通過3-5年時間逐步全部搬到永康化工園區,其他地區面臨環保壓力的化工企業也要逐漸搬到化工園區。化工園區的規劃面積要充分考慮現有需要搬遷進入園區的企業,也要預留一定的空間。

提案裡還建議要建立項目准入制度和標準,尤其是環保需要達到規定標準,不管搬遷進入的化工企業還是新進入的化工企業,都需要達到相關標準,搬遷進入的化工企業如原來不達標的,需要整改後才能進入。

在管理上,提案中建議要對化工園區內的企業加強監管和統一管理,尤其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監督等方面要加強管理,逐步建立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時要吸取其他一些出現問題的化工園區的經驗和教訓。

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二卷 青雲之路 52、公司制改革(四)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二章 青雲之路 45、環保風波(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4、見舒小雅父母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四卷 繁華落盡 81.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6、銷售戰場(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二卷 青雲之路 18、液氨泄漏事件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4、環保風波(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9、銷售戰場(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11、感情波瀾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4、集體宿舍第四卷 繁華落盡 79.向秀蘭的消息(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6、銷售戰場(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2、採購革命(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2、初次報到第二章 青雲之路 47、環保風波(五)第四卷 繁華落盡 85、紀委調查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2、公司制改革(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2、公司制改革(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二章 青雲之路 44、環保風波(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3、婚禮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30、銷售戰場 (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3、婚禮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二卷 青雲之路 20、峰迴路轉(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1.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9、向秀蘭的來信第二章 青雲之路 33、銷售戰場(八)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三卷 登高望遠 65.發展戰略(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1、就業意向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二卷 青雲之路 14、見舒小雅父母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2、初次報到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4、婚禮風波(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3.接任董事長(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2、初涉政工事第二章 青雲之路 45、環保風波(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
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二卷 青雲之路 52、公司制改革(四)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二章 青雲之路 45、環保風波(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4、見舒小雅父母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四卷 繁華落盡 81.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6、銷售戰場(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二卷 青雲之路 18、液氨泄漏事件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44、環保風波(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9、銷售戰場(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11、感情波瀾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4、集體宿舍第四卷 繁華落盡 79.向秀蘭的消息(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6、銷售戰場(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2、採購革命(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2、初次報到第二章 青雲之路 47、環保風波(五)第四卷 繁華落盡 85、紀委調查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2、公司制改革(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2、公司制改革(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二章 青雲之路 44、環保風波(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3、婚禮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7、迎新春活動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30、銷售戰場 (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二卷 青雲之路 27、銷售戰場(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3、婚禮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3、初識舒小雅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二卷 青雲之路 20、峰迴路轉(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1.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9、向秀蘭的來信第二章 青雲之路 33、銷售戰場(八)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三卷 登高望遠 65.發展戰略(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1、就業意向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五卷  歸去來兮    91、回家第二卷 青雲之路 14、見舒小雅父母第二卷 青雲之路 55、公司制改革(七)第四卷 繁華落盡 80.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2、初次報到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5.登高望遠(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4、婚禮風波(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3.接任董事長(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2、初涉政工事第二章 青雲之路 45、環保風波(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