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出茅廬 2、初次報到

時間飛逝,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畢業的時候。回憶起我們剛進大學校園時的新鮮感和激情,此刻好像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要問我們這四年得到了什麼,成長了什麼,好像很難說得清楚,好像得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但真正要說出來,好像又誰都說不清楚。

大學這四年,我們經歷了很多事情,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也發生了很多大事。都給很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 Www ◆ttκǎ n ◆¢ ○

然而,中國第一次申奧的失敗,又使我們明白,中國還不夠強大。記得那個夜晚,我們很多同學都守在階梯教室的電視機前等待着宣佈最後的結果。本來大家最初還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沒有想到最後卻以兩票之差失敗了。很多同學都哭了,那一夜,有多少同學都是徹夜未眠。

當然,從這件事情我們也看到了我們這一輩年輕人的愛國心和責任感。雖說事後有媒體說中國之所以失敗,是因爲背後有人搞鬼,不管是真是假,但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國家還沒有強大到不怕人搞鬼的地步,在國家的實力提升方面我們還任重道遠。從那時起,很多同學也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將來爲祖國的繁榮富強多奉獻自己的力量。

畢業總是要來臨的,四年的改變,用畢業典禮時我們學院院長的話來說,“對比你進校時的照片,你會發現你的目光變得深邃了”。我贊成他說的話,但卻不知道這種深邃是大學學習生活給的佔多少,隨着年齡的成長人的成熟帶來的佔多少。一方面,對未來我們抱着期待,準備以自己所學所能到社會上去大展拳腳,爲國家,也爲自己奮鬥出一番事業。另一方面,也有對社會的不瞭解帶來的忐忑和不安,不知道我們的所學所能到底在參加工作後能發揮多大的作用,社會是不是傳說中的那麼複雜。

在“郭大俠”的幫助下,我最終的去向還是東方化工廠。1994年7月初的一天,是我到東方化工廠報到的日子。我一大早就出發了,穿了一身自認爲還算正式的襯衫。下了公交車,我一看錶,才8點十幾分,離通知我報到的時間9點鐘還早,可能是我太激動出發太早的緣故。

走了兩三百米,就到了東方化工廠大門口。趁時間還早,我仔細觀察了下工廠的情況。工廠大門十分大氣,大門一邊的花崗石的牆上刻着行書寫的“東方化工廠”五個大字,不知道出自誰的手筆。透過寬敞的大門,可以看見氣派的辦公樓,部分廠房,還有些煙囪正冒着煙。廠大門一邊,有一棵巨大的榕樹,此刻是夏天,正是枝繁葉茂的時候,有遮天蔽日之感。這個時候時間雖早,已經有部分帶着廠牌的員工開始從大門陸陸續續的進入工廠。

人事處接待我的小夥子看起來也就不到三十歲的樣子,平頭,戴一副眼鏡,瘦削但看起來很有精神。對我很是熱情,自我介紹叫林柯。

在填完了一堆表格,林柯看完的畢業證、學位證等證件後,林柯對我說:“廠裡對你很重視呢,專門把你安排到供銷處這樣重要的部門”。

我這才知道,我即將要去工作的部門是供銷處。至於供銷處是幹什麼的,爲什麼重要我就不好問了,反正早晚會知道的。

“謝謝林哥,我會好好幹的,一定不辜負廠裡的關心。”我客氣地說道。

這是一棟有五層樓的辦公樓,在進入大樓大堂的時候,我就仔細觀察了,除第五層以外,每層樓都標註有各部門名稱,第五層除了標註有“辦公室”以外,其他就沒有標註了,我想一個部門也不可能佔一層樓,其他的地方應該是廠領導辦公的地方吧。在我們這個社會裡,每一件事情都要區分地位的高低。級別越高,當然辦公的樓層就要越高,不這樣好像還不正常了一樣。那麼人事處在四樓,地位也應該挺高的,管人事的嘛,自然地位高,更離領導近。我心裡暗想。

心裡這樣想着,林柯已經帶着我來到了一樓。從辦公樓中間的過道穿過去,走過了好幾個辦公室,都掛着供銷處的牌子,但林柯並沒有停下來,直到走到一個沒有掛牌子的辦公室門前,他才停下來,辦公室的門是開着的,林柯往裡望了望,裡面還有人在交談。我們只好在門口等,直到裡面的人出來之後,林柯才輕輕敲了兩下辦公室的門,只聽裡面傳來一聲男人渾厚的聲音:

“請進”。

我跟隨着林柯走了進去,看見在這寬大的辦公室裡,一張大班臺後面的靠椅上,坐着一位中年人,約摸四十多歲的年紀,略微有點發胖,頭髮梳得整齊並且油光發亮,走到這個中年男人辦公桌前,林柯恭敬地叫了一聲:

“賈處。”

在叫做“賈處”的人看向他的時候,他繼續說:

“上次跟您報告過的,華江大學畢業的汪東山今天正式帶給您報道來了。”

說着,目光轉向我,我趕緊說:“賈處好”。

賈處長站起來,伸出手,我趕緊握住賈處長的手,感覺賈處的手肥厚且有力,很是熱情的握着我的手搖,卻並不看我,而是對着林柯說:

“謝謝小林了,人事處的工作效率就是高”。

然後才轉過頭對我說:

“歡迎你呀,小汪,我們這裡很缺人才呀,聽說你在學校表現很優秀,希望你來了之後,給我們注入新鮮血液,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還要靠賈處多多關照和指導啊。”我恭敬地說。

賈處長又打電話叫來一個人,這個人約摸五十左右的年紀,頭髮很稀疏,身材有些矮胖,看起來像個冬瓜的樣子,一雙三角眼無時無刻不透露出狡黠的目光,但在賈處長面前表現得畢恭畢敬,進來之後看了一眼我,對着賈處長說:

“頭兒,有什麼吩咐。”

“這是前期跟你說過安排到你們科的大學畢業生汪東山,具體工作你安排一下。”

賈處長又轉過頭來對我說:“這是我們銷售二科的鄭科長,以後你就在他手下工作了”。

我連忙對着鄭科長:“請鄭科長多關照!”

“矮冬瓜”沒有理我,而是對着賈處長:“謝謝頭兒給我們增加人手。”轉過頭對還在發愣的我說:“走吧”。

我跟着鄭科長走進隔壁掛着“供銷處”牌子的一個辦公室,只見房間十分寬大,但稀稀落落地只坐着四個人,三男一女,鄭科長的辦公桌在房間最裡面靠窗的地方。

鄭科長又叫來其中比較年輕的女同志,大概可能比我大五六歲吧,妝畫得比較濃,但看起來屬於那種典型的華江女人的特點,看起來漂亮、溫柔,但又略微顯得有些潑辣。

“胡悅,你把新來的小汪的工作安排一下。”鄭科長說。說完就接電話去了。不再理我們。

“跟我來。”這個叫胡悅的美女對我一笑,

“好的,胡老師”。我答應道。

美女莞爾一笑:“不要叫老師,叫我胡姐就好。”

“好的,胡姐。”我也心裡覺得好笑,“老師”這個稱呼以前是很神聖的,“傳道授業解惑”,很偉大,中國古代祭祀講“天地君親師”,也充分說明了老師的崇高地位。但現在“老師”這一稱呼似乎有些庸俗化、氾濫化了。或許中國是禮儀之邦的緣故吧,現在是很多人見人就叫“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覺得這是一種禮貌用語,但總讓人覺得“老師”這一稱呼沒有原來那麼神聖了。當然,後來,網絡發達以後,“老師”這一稱呼更被嚴重庸俗化了。

接下來,胡悅逐一給我介紹了房間裡的幾個人,我這才知道,這個辦公室,就是屬於銷售二科的辦公室,男同志中,四十多歲戴副眼鏡,國字臉,看起來很嚴肅的叫周德治,

稍年輕一些的,看起來有點吊兒郎當的,叫林小龍,最年輕的,看起來不到三十歲,很瘦,留着平頭,顯得很有精神,叫張池。胡悅後面也告訴我,鄭科長大名叫鄭大偉。

胡悅又把我安排在最前面的一張辦公桌前,辦公室的整體佈局,鄭科長在最後面,作爲科長的他,也沒有獨立的辦公室,而只是有個簡單的隔斷,把他和科室裡的其他同志區分開來,算是有個獨立的空間,在他的辦公桌旁邊,擺着一套沙發,是他會客用的。在玻璃隔斷前面,是胡悅的座位,胡悅前面坐着林小龍,我就坐在林小龍前面。而另一邊,就是周德治坐在最後面,張池坐在他前面。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下班的時間了。胡悅帶我去職工食堂,職工食堂在一樓的後面的平房。走進食堂,給人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這時候來吃飯的人還不多,立刻讓我覺得來這單位還是對的,看職工福利多好啊,又馬上在心裡笑自己,也太容易滿足了,就看重這點吃的東西了。

跟在胡悅的身後,看着胡悅玲瓏有致的背影,我覺得這個女人身材真好。胡悅又帶着我去辦了飯卡,然後帶着我去排隊打飯。菜品不是很多,只有五葷五素可供選擇,價格倒也不貴,我跟着胡悅一樣,打了個兩葷一素。

我們在食堂裡排列整齊的餐桌前選了一張坐下,開始吃飯。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胡悅先招呼我坐下後,自己再在隔我一個座位的位置坐下。雖然隔我有個座位,但胡悅身上傳來陣陣香水的香味還是有點讓我心猿意馬。一邊又痛罵自己,這個女人年紀比自己女朋友大多啦,自己女朋友年輕又漂亮,居然會對別的女人感興趣。但心裡還是覺得這個女人別有一番成熟的韻味。不過欣賞歸欣賞,真要叫我做出點什麼對不起我女朋友的事情,我是絕對做不出來的。不過我還是很感激胡悅的,什麼都給我交代得很清楚,很周到,不然我初來乍到,真會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不過這纔想起,一上午都是聽胡悅在嘰裡呱啦說,我自己都沒有說過幾句話。

吃過飯,回到辦公室,居然其他人都不在,不知道到哪裡去了,胡悅也出去了。我一個人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自己人生第一次單獨有張辦公桌了,還是很讓我興奮的,我心裡對自己說:“汪東山,你一定要努力幹出點樣子來。”

下午,胡悅又給我介紹了下供銷處的情況。供銷處是負責東方化工廠採購與銷售的處室。處長就是我今天見到的賈處長,大名叫賈光明,全面負責供銷處的工作,就是說是供銷處的最高領導啦。

處裡還有兩個副處長,一個協助賈光明負責採購,另一個負責銷售。採購那邊按照主料與輔料區分,分別設有供應一科,供應二科。銷售這邊呢,按照廠裡的產品區分,分別設有銷售一科、銷售二科和銷售三科。

整個處室有23個人,從人數來講是第二大處,第一大處是生產計劃處,下面是生產車間,從人數來講,供銷處肯定沒法比,但看得出來供銷處在廠裡的地位還是很高的。銷售二科呢,科長當然是鄭大偉了,下面具體負責銷售的人呢就是按照市場區域分了。周德治和張池負責省內的銷售,林小龍負責省外銷售。胡悅本人呢,是科裡的銷售內勤,主要負責銷售統計、開票、收發傳真、科裡的後勤等。

我是供銷處第一個正規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就連最年輕的張池,也只是大學專科畢業。周德治有個專科學歷,只是進修的,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

給我介紹完這些後,胡悅給了我些資料,說是廠裡的產品的資料,鄭科長讓我學習的。之後胡悅就不再理我了。我翻開這一堆的資料,才發覺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容易能看懂,作爲學文科的我,要記住化工產品的名稱都不容易,還要看他的生產工藝、化學性質和特點、不同的規格型號,用途等。但再不懂,也只有硬着頭皮看下去。這時,我以前那種不服輸的勁頭又上來了,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些資料學會弄通。於是我彷彿又回到了學校上自習課的時光,埋頭看起資料來。

就這樣看資料看了一週,雖很無聊,但也覺得有些收穫。也逐步熟悉了我們科裡的情況,周德治和張池話都不多,而林小龍和胡悅相反,經常聽到他們互相開玩笑。胡悅也和第一天對我的細緻周到相比,不和我多說話了。看樣子,他們的工作也不算忙,就是接下電話,接待下客戶而已。鄭科長經常不在,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這一週正式上班以後,我想起以前看過的職場新人入職攻略,想在辦公室清潔呀,打開水之類的事情上多出點力。但辦公室清潔專門有人做,至於打開水,我看到林小龍去提鄭科長辦公桌旁邊的開水瓶時,我趕緊走上去抓住開水瓶,說“林老師,我來吧”,他明顯楞了一下,說:“不用”。

我有些尷尬,等他拎着水瓶走開以後,我纔回過神來,好像給領導服務也只是部分人才有的專利,而我明顯“越位”了,林小龍當然要維護他的“領地”了。

有客戶來的時候,主要都是胡悅和張池負責倒水的,當然張池也只負責周德治和他自己的客戶。我也主動去幫忙,兩天以後,林小龍開始主動招呼我去給客戶倒茶了,於是辦公室客戶接待區域就經常會響起“小汪,來倒下茶”的聲音,到後來乾脆就變成了“小汪,倒茶”。後面我不用招呼只要看到有客戶來我就主動去倒茶,張池基本就不來倒茶了,胡悅還是時而過來幫下忙,這讓我對胡悅更有親切感。

後來,在我負責了很久的端茶倒水,甚至成爲我主要的工作之一的,時候,我才明白,很多什麼初入職場攻略呀、雞湯呀之類的東西很多都是有毒的,這類雞湯讓新入職的人要多主動去幹辦公室的雜事,以便處好的和同事關係,儘快融入到同事當中去。而事實上的情況是當你主動去做一件打下手的事情並形成習慣之後,這件事情便理所當然地成了你必須做的,而哪一天一旦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反而會成爲你的錯誤,會變成別人攻擊你的理由。

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一卷 初出茅廬 11、感情波瀾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2、初涉政工事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1、採購革命(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3.策劃大師(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4、見舒小雅父母第四卷 繁華落盡 84.混合所有制改革(五)第一卷   初出茅廬 3、入職培訓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2、銷售戰場(七)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30、銷售戰場 (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79.向秀蘭的消息(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8、舒小雅走了第四卷 繁華落盡 87、塵埃落定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五卷 歸去來兮 90、出獄第二章 青雲之路 37、網絡時代第二章 青雲之路 42、初涉政工事第二章 青雲之路 47、環保風波(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29、銷售戰場(四)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21、採購革命(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7、塵埃落定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五卷 歸去來兮 92、白雲青山第一卷 初出茅廬 9、建言獻策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4.混合所有制改革(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15、帶舒小雅回老家(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4、婚禮風波(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4.策劃大師(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5.發展戰略(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9、向秀蘭的來信第二章 青雲之路 48、環保風波(六)第四卷 繁華落盡 88、舒小雅走了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3.策劃大師(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四卷 繁華落盡 89、向秀蘭的來信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5、帶舒小雅回老家(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二卷 青雲之路 26、銷售戰場(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1.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4、公司制改革(六)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二章 青雲之路 46、環保風波(四)第二章 青雲之路 34、銷售戰場(九)
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2、青雲山第一卷 初出茅廬 11、感情波瀾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2、初涉政工事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二卷 青雲之路 21、採購革命(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0.代表提案(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3.策劃大師(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9.工廠搬遷(一)第二章 青雲之路 36、市場的魔力(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6.發展戰略(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4、見舒小雅父母第四卷 繁華落盡 84.混合所有制改革(五)第一卷   初出茅廬 3、入職培訓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二章 青雲之路 32、銷售戰場(七)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30、銷售戰場 (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二章 青雲之路 35、市場的魔力(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58、和石廣生的分歧(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79.向秀蘭的消息(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8、舒小雅走了第四卷 繁華落盡 87、塵埃落定第三卷 登高望遠 67.發展戰略(四)第五卷 歸去來兮 90、出獄第二章 青雲之路 37、網絡時代第二章 青雲之路 42、初涉政工事第二章 青雲之路 47、環保風波(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29、銷售戰場(四)第三卷 登高望遠 77.登高望遠(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21、採購革命(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8.發展戰略(五)第三卷 登高望遠 62.接任董事長(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9、峰迴路轉(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7、塵埃落定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61.代表提案(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53、公司制改革(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三卷 登高望遠 64.發展戰略(一)第五卷 歸去來兮 92、白雲青山第一卷 初出茅廬 9、建言獻策第三卷 登高望遠 72.策劃大師(一)第三卷 登高望遠 76.登高望遠(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43、環保風波(一)第四卷 繁華落盡 84.混合所有制改革(五)第二卷 青雲之路 15、帶舒小雅回老家(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4、婚禮風波(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2.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4.策劃大師(三)第二卷   青雲之路  16、帶舒小雅回老家(二)第二章 青雲之路 39、意外的機會第二卷 青雲之路 25、兒子的到來第三卷 登高望遠 57、和石廣生的分歧(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65.發展戰略(二)第四卷 繁華落盡 89、向秀蘭的來信第二章 青雲之路 48、環保風波(六)第四卷 繁華落盡 88、舒小雅走了第三卷 登高望遠 71.工廠搬遷(三)第三卷 登高望遠 73.策劃大師(二)第一卷   初出茅廬 7、年終風波第四卷 繁華落盡 89、向秀蘭的來信第二章 青雲之路 50、公司制改革(二)第二卷 青雲之路 15、帶舒小雅回老家(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28、銷售戰場(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3.混合所有制改革(四)第一卷 初出茅廬   8、見向秀蘭父母第一卷 初出茅廬 10、下放車間第二卷 青雲之路 26、銷售戰場(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1、公司制改革(三)第四卷 繁華落盡 81.混合所有制改革(二)第三卷 登高望遠 56、和石廣生的分歧(一)第二卷 青雲之路 54、公司制改革(六)第四卷 繁華落盡 86、調查結果第二章 青雲之路 46、環保風波(四)第二章 青雲之路 34、銷售戰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