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

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

雖然再次聽到這個久違的聲音,朱瞻埈感到很激動,但她所說的話也讓朱瞻埈瞬間反應過來。

自家胖老爹自然是沒什麼惡意的,他估計是真想看自己要什麼,讓自己提要求的。

但朱棣……很顯然,老頭子這是在鼓勵他去和大哥朱瞻基爭搶將來的大位。

或許在之前,朱棣一直期待的是朱瞻基這個好聖孫實現解縉所說的旺三代,也確實立了朱瞻基爲皇太孫。

可當朱瞻埈強勢崛起,不僅爲國家開疆拓土,還給朝廷帶來了極大的利益的時候,好聖孫也不是不能放棄的。

尤其是隨着氣運羅盤如今對朝廷越來越重要,朱棣心裡對朱瞻埈所說的氣運封神一事也格外的上心,他還盼望着自己能夠求一個長生,自然心裡的天平也開始朝着朱瞻埈這一邊偏斜。

畢竟自從朱瞻埈醒來,從永樂八年到永樂十年,這短短三年時間裡,他做出的成績實在是太多,也太耀眼,就如同一顆流星一般璀璨,讓朱瞻基這個原本被看好的繼承人顯得黯淡無光。

在這樣的局勢下,皇帝雖然不至於說要換掉朱瞻基,卻也未必沒有動了讓朱瞻埈來替代朱瞻基的心思。

甚至於此刻朱棣內心都在後悔,自己這個皇太孫封的太早了。

不過對於朱瞻埈來說,那個位置他是真的不想去坐,尤其是現在這個局面,自己表現出想要爭搶的慾望,那絕非是一件好事。

所以朱瞻埈心念電轉,也來不及和心中那個久違的聲音多說什麼,便對着皇帝和太子拱手說道:“如今倭國尚未平定,孫兒懇請皇上能夠批准孫兒從大明本土招募流民前往倭國,並設立更多的衛所,以鞏固我大明在倭國的長治久安。

另,倭國因其內亂,倭王一脈分爲兩系,並稱南北,倭王之位本由南北兩系輪流執掌,然上代北朝倭王連同權臣足利義滿氏,禍亂倭國朝綱,令南朝倭王一系被滅,如今只餘一位女子繼承家系。

孫兒懇求皇上爲此孤女做主,以我大明皇帝的名義冊封其爲倭國倭王,助其撥亂反正。

並憐其孤苦,應允其與我大明和親之請,自宗室遴選合適人選,爲其佳婿,也好玉成一段佳話,令兩國之間休慼與共,結爲父子之邦!”

無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亦或是站在他們身旁的文武百官,誰都沒有想到朱瞻埈居然會在這種場合,說出這種要求來。

但這件事對於大明來說當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朝堂上這些頂級的文臣沒有一個腦子是不好使的,立刻就有人反應過來,向皇帝奏道:“啓奏吾皇,我大明乃仁義之邦,禮儀之邦,如今倭國南朝倭王孤女求告無門,託庇我大明,朝廷又怎能視而不見?臣請吾皇準允鄭王所請,冊封此孤女爲倭國倭王,並助其撥亂反正,重掌倭國。”

此人反應確實很快,但很顯然說的過於直白了。

一旁另一位大臣則換了另外一種說辭:“皇上,我大明乃仁義之邦,周邊大小諸國無不視我大明爲父母之邦,我大明也視其爲子女之國,如今倭國南朝倭王一系蒙難,其國權臣奸佞當道,還請吾皇爲其主持公道,也好讓諸國得見我大明的公正仁義,得沐天恩王化!” 雖然兩位大臣的意思一樣,但毫無疑問後者說的要好聽多了。

而此時朱瞻埈也從袖子裡掏出了自己和朱高燧以及寧王共同署名的奏摺,遞給了朱棣。

朱棣接過了奏摺,打開粗略的瀏覽了一遍,頓時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將摺子收好之後,拍了拍朱瞻埈的肩膀說道:“今天是你凱旋而歸的日子,咱們好好慶賀慶賀,朝政的事情今天就先不談了,改日大朝會再議此事,今天爺爺已經在宮裡備好了宴席,給你好好慶個功!”

見朱棣這麼說,朱瞻埈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便請朱棣上前觀賞那十分粗暴的堆起來的金山銀山。

此事戶部尚書夏元吉就像個沒見過錢的守財奴一樣,正趴在這座銀山前面不住的查看,半點朝廷一品大員的風度都沒有。

但無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熾,都對此沒有半點置喙,夏元吉可是大明最大的管家,如果沒有夏元吉的“貪財”,大明可支撐不起這一年的徵倭消耗。

朱瞻埈此時也很客氣的向夏元吉打着招呼,衝他拱手道:“夏尚書,好久不見,孤的這份大禮可還合你的心意?”

“太合心意了,王爺的這份大禮簡直送到我老夏的心裡去了!”夏元吉滿臉的高興,向朱棣和朱高熾行禮之後,趕忙向朱瞻埈回禮。

只是他一邊招呼戶部的官員清點這些銀子和金子,一邊卻也露出了擔心的表情向朱瞻埈問道:“鄭王殿下,您這是把倭國上下的銀子都搜刮來了吧?”

“夏尚書何處此言?我給朝廷的奏報裡不是寫的很清楚了嗎?倭國之地多金銀,只需大力開採,便可年獲百萬兩白銀。”朱瞻埈有些驚訝的挑眉,覺得夏元吉這番擔心有些沒來由:“這次孤和三叔還有寧王叔祖帶回來的,僅僅只是三藩所掌握的幾座金礦這幾個月的產量而已。

若是朝廷能夠允許孤從大明本土招募流民前往倭國,擴充足夠的人手,這金銀的產量還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按照我和三叔的推算,以後鄭藩和趙藩加起來每年足以給朝廷上繳一百萬兩銀子,以後夏尚書伱就不用每年都爲銀子發愁了。”

朱瞻埈和朱高燧說的是一百萬兩交給朝廷,五十萬兩送入內帑,但內帑是皇帝私庫,這是皇家內部的事情,就沒必要拿出來說了。

“真的能每年一百萬兩?”夏元吉臉上露出了無比激動的表情,看朱瞻埈的眼神也如同是在看再生父母,帶着幾分癡氣的重複追問道:“真的能每年一百萬兩白銀?”

“真的,以我和三叔名下的金礦開採量來說,確實可以做到每年一百萬兩白銀上繳給朝廷。”朱瞻埈鄭重的做出了承諾。

(本章完)

第262章第139章 徐濱361.第358章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69章 新府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37章 開爐煉藥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182章 沒興趣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354.第351章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65章 人道氣運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273章 4K,二合一第82章 黑土地第272章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331.第328章 借兵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186章 我回來第54章 修運河354.第351章第62章 夜談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第278章 返程之議第228章第56章 籌措資金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94章 朝堂隱憂第289章 虛無僧第280章 返回福港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1章 歡迎收藏第228章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382.第37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276章 親迎禮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228章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297章 飛回大明第271章 見公婆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82章 沒興趣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237章 騎馬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67章 收攏人心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96章 計劃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251章 4K章節第1章 歡迎收藏第265章 選秀女第60章 戶部衙門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99章 掏袖子第198章 瓦剌南下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40章 不死藥請假條第60章 戶部衙門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147章 天津衛第279章 返程第101章 趙王買藥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240章 兩京制第188章 張氏教子383.第380章第210章 慶功第71章 氣運之說第159章第155章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
第262章第139章 徐濱361.第358章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69章 新府345.第342章 怎麼花錢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37章 開爐煉藥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182章 沒興趣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354.第351章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65章 人道氣運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273章 4K,二合一第82章 黑土地第272章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331.第328章 借兵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186章 我回來第54章 修運河354.第351章第62章 夜談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第278章 返程之議第228章第56章 籌措資金第131章 控風之術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94章 朝堂隱憂第289章 虛無僧第280章 返回福港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1章 歡迎收藏第228章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382.第37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276章 親迎禮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228章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297章 飛回大明第271章 見公婆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82章 沒興趣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237章 騎馬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67章 收攏人心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96章 計劃第172章 農稅和商稅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251章 4K章節第1章 歡迎收藏第265章 選秀女第60章 戶部衙門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99章 掏袖子第198章 瓦剌南下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40章 不死藥請假條第60章 戶部衙門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147章 天津衛第279章 返程第101章 趙王買藥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240章 兩京制第188章 張氏教子383.第380章第210章 慶功第71章 氣運之說第159章第155章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