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調到外貿局

多多再次進入夢境時氣候已經變成冬季,1960年春節大年初一早晨浦局長和夫人老曲來給爺爺拜年。走進當中房間老曲說:“龍老師你家又添了一個孩子。”“我們家第二個孩子還沒到時候,是她妹妹剛生了第二個孩子一個女孩兒起名叫米藍。”“我能看看嗎?”“可以。”“來小傢伙讓大媽看看。”看完孩子賓主一番寒暄之後浦局長說:“也許我這話不該說,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們一句這孩子生不逢時,馬上就要減糧食定量恐怕大家都要勒緊褲腰帶過幾年緊日子。”姨奶奶愛琳問:“不是農業收成挺好嗎?”“具體情況不用我多講,你給孩子多買些糕乾粉之類東西預備着吧,你愛人在什麼地方?”“他的部隊在雲南讓我去隨軍搬到昆明附近一個縣城去住我一直不想去。”“那你現在應該去了,我們這裡以後肯定沒有云南昆明市場供應好爲了孩子你也應該去以後情況好轉還可以再搬回來嗎。老龍咱們到東屋關上門有些話我跟你要單獨談,你是幹部聽完後注意保密不許外傳。”兩個人去東屋關上門談話時間不長,出來後爺爺表情沉重,很快客人就告辭離開。浦局長夫妻離開後齊爺爺和欒爺爺來找爺爺打聽消息,齊爺爺說:“老龍浦局長是我們這個院子裡知道消息最多的人,我們跟他搭不上話他們夫妻給你帶來什麼好消息沒有?”“哪有什麼好消息,你們二位要是嘴巴能封嚴別到外面去亂說我可以告訴你們一些。”“那我們一定把嘴封嚴絕對不敢出去亂說。”“那好,他告訴我馬上就要減糧食定量讓大家做好準備,該怎麼辦不用我教你們都明白。”齊爺爺說:“我哥從家裡來信說日子非常困難讓我給他寄錢買糧食,孩子大舅也來信要錢我給他們回信說我文化不高幹的是力氣活,一家四口日子過得也不富裕沒錢給他們。”欒爺爺問:“有沒有其他內部消息?”“有也不能告訴你們,你們也不是沒看到後果。”聽了一會兒多多回到院子裡姨奶奶的丈夫老簡從外面走進來,院子裡海棠樹已經開花又一個春天到了。姨奶奶愛琳從家裡迎出來:“老簡提升一級換大尉肩章了。”“你和孩子都好吧?”“挺好的快進屋休息。”老簡進屋後問:“你二姐夫妻吶?”“二姐昨天進醫院快生了,姐夫去工業大學上課孩子送她姥姥家等二姐生完孩子再回來。”“我們什麼時候走?”“我明天早晨去民航售票處,估計要坐三天以後的航班,部隊事情多我不能多停留。”從家裡出來多多站在海棠樹下問武爺爺:“姨奶奶要走了嗎?”“浦局長級別高看到了內部文件春節來串門他告訴了你爺爺,這在當時可是絕密文件。你爺爺把這事告訴你奶奶和姨奶奶愛琳以後叮囑她們一定不可外傳,姨奶奶知道這件事之後才決定去雲南隨軍。後來在我們這裡供應十分困難時雲南部隊家屬情況要好得多,姨奶奶愛琳到雲南後在那裡不好找工作,部隊首長說營區孩子們上的學校師資水平太差,她是大城市來的至少比當地人見得世面多動員她改行當小學教師,1990年老簡離休後他們夫妻搬到昆明幹休所,1991年夫妻一起回來過一次,2001年大姐愛青去世的時候她回來過一次,我們到醫院去看看你奶奶。”

多多跟着武爺爺離開長樂道來到雅庫特大街海平醫院,這是一座灰色二層樓,兩個人從側門進去裡面是是一個不大的院子,後面還有一座二層樓。天色已晚多多看一下表:1960年4月13號晚7點5分。姨奶奶愛琳夫妻從前面那座樓後門走出來,多多跟着他們來到後面一座樓二層婦產科病房。奶奶在陰面一間病房裡坐在牀上,病房裡還有兩張牀。看到姨奶奶夫妻進來奶奶非常高興:“簡至良升大尉了祝賀你。”“二姐我來接她們三口去雲南15號坐飛機走。”“能直接到嗎?”“不能,從我們這裡沒有到昆明的航班鐵路也不通,先坐到武漢的航班再轉去昆明的航班。”“那我就送不了你們了,到大姐家去了嗎?”“明天晚上去,姐夫下班回來看孩子我們才能出來。”“二姐你上學的事怎麼樣了?”“我已經辦好入學手續,5.1過後開學還來得及,乾孃說送我300塊錢買電視機,他家大哥就在電視機廠5.1前把電視機送到我家裡。”簡至良說:“祝賀你們夫妻都走進大學校門,將來姐夫在單位一定能提升。我們走的時候只能帶走他們三口人的衣服和一些常用的小東西,其他東西坐飛機帶不走就留給你們了,感謝你們夫妻讓愛琳和孩子在你家住了一年。”“姐妹之間不用說這些感謝的話,到昆明之後馬上給我來信。”離開醫院回到自家院子裡爺爺幫姨奶奶拿着東西往外送她們一家四口,姨奶奶愛琳抱着女兒老簡領着兒子,爺爺叫來的一輛灰色出租車停在北側門外,姨奶奶一家四口上車離開。爺爺走出長樂道來到額爾齊斯菜市場進去排隊買副食品,裡面的人非常多。武爺爺過來說:“這是1959年建成的本市10年大慶獻禮建築之一,拱形屋頂是當年全市5大菜市場之一。看見這些人了嗎,從1960年春天開始城市供應全面緊張居民憑副食本到指定供應點買菜,你們家住的地方規定到渤海大街三元通副食店買菜和副食。當時本市只有額爾齊斯菜市場等5家大菜市場面向全市供應而且還可以買到肉,4月15號早晨你爺爺送走姨奶奶愛琳一家後去菜市場買菜和副食,下午你二姑在醫院出生和朝鮮金日成同志同一天生日。16號你爺爺去辦各種手續,困難時期規定孩子出生在滿一歲之前供應牛奶,家裡以前給你大姑定的牛奶春節後2月份停止供應,孩子一出生還要報戶口按年齡大小有不同定量,剛出生的孩子憑醫院出生證明可以到5大菜市場購買少量雞蛋和奶粉。”看爺爺買完東西多多又回到醫院二樓,爺爺來到時一位高個子中年婦女迎上前來:“老三家的快點,瑞蘇馬上要進產房了。”爺爺還沒到病房門口兩位護士已經把奶奶從病房裡用車推出來,一位護士說:“產婦家屬請在手術室外等候。”下午兩點你二姑出生,兩點25分護士把奶奶和二姑一起推回病房。“那位中年婦女是誰?”“牛乾孃家的兒媳名叫木海欣,她是老葛給包辦的小學文化程度沒上過班,1950年底結婚1951年生一個兒子叫宇成,1953年生個女兒叫宇虹。你奶奶三個孩子她都給看過所以你爺爺奶奶都非常感謝她,不過她已經在2001年去世,你奶奶生完你二姑在牛乾孃家住到孩子100天才搬回來。”

多多離開醫院回到自己家時間已經是8月7號星期天上午9點,奶奶身穿紅色短褲白色背心坐在東屋牀上給二姑餵奶,電唱機里正在播放蘇聯革命歌曲。姨奶奶愛青身穿綠色旗袍藍色布鞋坐在旁邊一把椅子上和她聊天,她的兩個兒子在當中屋子裡和大姑一起玩兒,爺爺和姨奶奶的丈夫老焦在旁邊聊天,老焦給爺爺解釋課程中的一些問題。當中屋子裡新增一個小碗櫥上面放着電視機,姨奶奶愛青問奶奶:“你上班以後孩子誰看?”“老大送託兒所,小的送南院請一位我們叫她白大嫂的人給看,下班後我再接回來。”“你有乾孃幫忙解決了大問題,還出錢幫你買電視機老兩口人真不錯。”“也許是我有福氣吧。”“你抹紅指甲在單位沒人議論?”“當然有,不過我從學校畢業後一直抹紅指甲習慣了不想改,而且我在合唱團演出經常化淡妝她們也能理解。”“你學英語專業感覺難不難,給你們講課的是什麼人?”“不難,雖然沒上過高中可我有跟着廖老師和林老師學4年意大利語兩次給意大利人當翻譯的基礎,從5月開始這幾個月在班裡我是學習最好的學生,不光給別人輔導功課還教她們化妝和吃西餐我是班裡的大姐。電視裡講課的是外語學院童天歌教授,每星期一次的輔導答疑課我們專業在外語學院一個階梯教室由一位姓江的講師講課,偶爾換其他老師來講課。開學典禮上碰見一個陌生人他說大姐你已經是翻譯了怎麼還來上學,我說我怎麼不認識你,他說他是德隆機器廠的叫邢偉民,我陪意共代表團去他們廠的時候他初中畢業剛進廠學徒見過我,後來看過我唱歌,說這一批學生裡很多人以前都見過我。”姨奶奶愛青說:“看來你的知名度還真挺高,愛琳來信說春天在那個縣城裡穿西服裙長筒襪外出結果招來不少好奇的目光,在他們部隊營房裡還得了一個第一夫人外號,這說明我沒要你長筒襪是對的,我可不想總讓別人多看我兩眼。”“那我是不是從上小學開始登臺演出習慣了不怕人多看幾眼,服裝公司職工你自己不穿得漂亮一些衣服賣給誰。”“他們來的信裡說雲南比咱們這邊供應好但是學校教育質量太差,她到當地學校看過之後就決定接受部隊鄒政委建議到學校當老師去給孩子們上課。你有當年廖校長的消息嗎?”“沒有,我58年曾經遇上一次當年的物理教師範先生,他說自關閉修女院之後廖校長這個修女院的院長就失蹤了。”老焦問:“老龍你說這物價還能降下來嗎?”“我這話只能在家裡講你千萬別外傳,短期內局面難以扭轉。”

看了一會兒多多回到海棠樹下問武爺爺:“他們說的物價是怎麼回事?”“從1960年8月開始我們這個城市物價大幅度上漲,糕點糖果和肉類價格上漲3-5倍,毛紡織品也是同樣的漲幅導致你奶奶他們公司呢絨服裝銷量大幅度下降,一直到1962年9月價格才恢復到漲價前的水平。”“你看那是你家的第一臺電視機,是繼浦局長家之後宏恩寺裡第二臺電視機。”“那臺電視機多少錢?”“700多不過當時你爺爺奶奶兩個人一個月工資加起來也不到200,所以牛乾孃給奶奶300元錢買電視機在當時確實很不容易。我們去看看你爺爺進山打獵。”“我爺爺還打過獵?”“雖然你爺爺沒當過步兵可他開車技術很好,1960年十一期間公司胡總讓你爺爺和其他幾位複員軍人一起進山打獵解決吃肉問題。”多多跟武爺爺跳到空中然後落在一座山頭上,周圍都是密林山區比市區冷樹葉已經快落光了。很快樹林裡連續響起槍聲,在下面的林間小路上出現了幾個人影,爺爺和其他幾位複員軍人擡着獵物往山下走去。多多跳到山下,在一小塊平坦的林間空地上停着一輛卡車,上面用苫布蓋着一些東西。爺爺和其他幾個人從山上下來時天已經快黑了,有一個人說:“龍科長這兩天咱們收穫不小,打的狼、鹿、獾和野豬超過2000斤該回去了。”“咱們弄點吃的東西吃完晚飯再回去。”“你不怕天黑了喂狼。”“都有槍怕什麼。”幾個人生火做飯等吃完飯汽車往回開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汽車沿着曲折的山路開下山。回到自己家裡爺爺已經把帶回來的野豬肉放到砂鍋裡開始做紅燒肉,奶奶問:“你拿回來多少野豬肉?”“我們幾個人去三天打回的獵物在食堂收拾完一共有1200多斤,公司機關按家庭人口分不論大人小孩每人一斤肉。我因爲還要去學校上課以後就不去了,你帶孩子太辛苦多吃點。”“讓老大多吃點兒,我託公司裡家在農村的人給我買回一些麻明天跟老齊家的學搓麻繩給孩子納鞋底自己做鞋。”“你怎麼想起自己給孩子做鞋?”“你沒看院子裡那些孩子們穿的鞋,鞋底是用爛布做的看上去很厚好象唱戲穿的靴子,穿不了多長時間就一層層往下掉。我用公司剩的布頭給孩子做鞋比買的鞋結實,我自己也跟齊家的學做鞋自己做一雙試一試。”“那你辛苦了,不過你總穿高跟皮鞋這次怎麼想起穿布鞋。”“有孩子了老穿高跟鞋太累,以後有演出和活動才穿高跟鞋。”

多多離開自家院子走到北側門外,一個穿黑色衣服帶藍色棉帽子的中年人蹬着一輛三輪車來到門前,他從車上木頭箱子裡拿出幾個玻璃瓶子走進北側門。一進門處南邊牆上掛着上下兩排分成多個小格的小木箱,那個人先把手裡拿的瓶子放進旁邊的空格,取出裡面的幾個空瓶子放進自己背的一個帆布包裡再把新瓶子放進去。從宏恩寺裡走出一位老太太和那位男子打招呼:“吳師傅您辛苦。”“你們的奶送來了。”中年男子把空瓶放進車上的木箱裡蹬着三輪車往北去了。多多問:“那個人是幹什麼的?”“當年這一片的送奶工老吳,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塑料袋這種東西,牛奶用玻璃瓶裝每天早晨各家把空瓶子放進去,送奶工把牛奶用三輪車送來拿走空瓶換上新牛奶瓶。那個木頭格子是一個姓花的居民做的,每個格子上有姓名,小孩兒一歲前供應牛奶,牛奶用玻璃瓶裝瓶口有一個硬紙卡片外面包一層薄紙用一個橡皮筋固定。到你爸爸出生後牛奶取消了供應限制,你家訂牛奶一直到1970年領導決定停止發展牛奶生產,牛奶供應再次緊張爲止。”多多跟着送牛奶的三輪車往北走,很快就來到路東一個敞開大門的院子門前,大門是用木板和竹片作的上面有不少窟窿,進出的人很多。多多問:“這是什麼地方?”“過去的煤鋪現在的液化石油氣站,你應該進去看看。”走進煤鋪北邊是一排平房南邊是一個大棚子裡面堆着不少煤末和黃土,一位工人正在把這兩種東西混合在一起。繼續往裡走是一個大房間,進入房間有一道地溝三名工人站在溝里正忙着幹活。工人們把混合好澆上水的溼煤末放進面前地上一個圓形洞裡面,在上面蓋上一個帶長把的鐵蓋子然後用大鐵錘猛砸那個鐵蓋子的長把。“這是在幹什麼?”“這是最早的人工加工蜂窩煤,你看砸好的蜂窩煤出來了。”工人們砸好後蜂窩煤從裡面升起來把它推到一邊繼續砸下一個。“這工作太辛苦了。”“那當然,到1965年初推廣小煤以後就改成用機器加工蜂窩煤了。”走出大房間一輛綠色自卸車正在倒進大棚子卸下一車煤末,多多過去看車頭上有ЗИЛ三個外文字。“這是哪國的產品?”“這是從蘇聯進口的吉爾自卸卡車由莫斯科利哈喬夫廠生產。”“什麼叫小煤?”“最初的蜂窩煤南方叫藕煤,是在爐膛裡周圍填一圈煤灰起固定作用。到1965年改用新型蜂窩煤爐在爐子裡增加一圈爐瓦,不用填煤灰固定,蜂窩煤直徑變小和爐瓦之間有幾毫米空隙。這種爐子比過去的爐子使用方便,每塊煤降價一分錢。”“一分錢還有人計較嗎?”“當年宏恩寺裡30多戶除浦局長夫妻和他家搬走後來的那一戶工資沒有過100元的,一塊煤降一分錢一個月一戶能省兩元左右對多數人家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走出煤鋪多多來到民主劇院門前,這裡又一次停了不少汽車,走進劇院舞臺上方掛着第四屆市人大一次會議橫幅,張正恩市長正在作報告,順着武爺爺手指的方向多多看見爺爺坐在第12排。“這是1961年2月9號本市召開第四屆人大會議,你爺爺第二次當選市****來開會。牛副市長已經確定調往國防工辦沒有參加會議。主席臺前排當中是易書記左邊是韓副市長應副市長,右邊是1960年調來的苑副市長。會議再次選舉張正恩爲市長,浦局長仍然是人民委員會委員教育局局長。”在會場後面找個座位坐下多多聽了一會兒張市長的報告,感覺那裡面有很多從未聽到過的名詞無法理解其具體內容就退出來返回自己家院子。院子裡奶奶身穿紅色西服裙套裝長筒襪棕色高跟鞋領着大姑,爺爺抱着二姑正在往外走,欒爺爺在院子裡洗衣服看見奶奶說:“大嫂你今天真漂亮,長樂道排第一。”“今天上午有演出我這樣到音樂廳不用換衣服,讓他帶着孩子也去聽聽我唱得歌。”多多看一下表:1961年5月1號早晨7點20分,多多跟着他們走出宏恩寺很快就來到廣寧公園音樂廳門前,那裡多了一塊職工業餘合唱團的牌子。走進音樂廳大門旁邊節目預告欄上寫着今天和5月2號上午9點是黃河大合唱全曲,走進大廳合唱團的演出已經開始聽完奶奶唱的黃河怨多多離開音樂廳來到公園裡。爺爺奶奶已經帶着兩個孩子來到公園雲霄餐廳,一位中年女服務員過來和奶奶打招呼:“包老師今天您一家都來了,我們經理說對您特殊照顧可以給您上個葷菜。”“那太謝謝你們崔經理了。”很快菜就端上來了。多多退出餐廳問武爺爺:“那個年代飯館都沒有肉吃嗎?”“那是自然,1960年4月到1962年底本市幾家大飯莊每天早晨排隊發號,排在前面的可以買到一個肉菜其他人只能吃素菜。你奶奶他們合唱團經常在這家餐廳定飯,崔經理和你奶奶很熟悉喜歡聽她唱得歌中午來也給上個肉菜屬於特殊照顧。”

離開公園多多穿過一條小巷進入郊區一個小鎮,路上的行人已經換上夏裝路邊大樹上傳來陣陣蟬鳴,街道不寬正在施工不遠處一臺冒着黑煙的蒸氣軋路機正在軋平新鋪的瀝青路面。街道兩邊大部分都是平房有不少小商店,往前走出幾十米有一家商店門前掛着晴海鎮供銷社牌子,走進去裡面是棕紅色木質櫃檯有兩位年輕女售貨員和一位上年紀的男售貨員站在櫃檯後面,裡面顧客很多貨架上擺着不少多多從沒見過的東西。“那個帶玻璃罩的是什麼東西?”“那是馬燈,燒煤油照明用的。”一位穿灰色短褲白背心的中年婦女抱着一大捆長條形的東西走進來,那位上年紀的男售貨員迎上前去:“景素環你編的真快又送來這麼多。”多多聽了一陣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問武爺爺:“那位大嬸送來的是什麼東西?”“那是用麥稈編的草帽辮,把它縫起來做成草帽這是當時農村婦女的一項副業收入,你到門外看一下修路工人他們頭上戴的就是草帽。”走出供銷社那臺蒸氣軋路機停在路邊一位身穿沾滿油泥工作服的年輕工人正在往爐膛里加煤:“這東西還要加煤呀。”“那當然它和蒸汽火車頭一樣都是燒煤產生蒸氣用蒸氣推動活塞運動。只不過它比火車頭要小很多。”多多圍着軋路機轉了幾圈,軋路機上面有一個地方往外冒蒸氣發出噝噝的聲音,還有一塊金屬牌子上面寫着第一重型機器廠幾個字,旁邊那些正在幹活的工人都戴着草帽。“你爺爺開的車馬上就到,我們去車站。”從供銷社往西走100米是公共汽車站,站牌子上寫着31路黑塔村-藍天廠,爺爺開着一輛長頭紅色公共汽車從東邊過來,兩個人和其他乘客一起上車,乘客上完後年輕女售票員用手關上車門。武爺爺掏出錢買了兩張1毛1分錢車票,汽車開出晴海鎮以後轉向南開去,經過綠色的原野和幾個村鎮最後車到終點站停在一家工廠大門附近。下車後就聽到工廠裡傳出巨大的聲音,工廠門前沒有牌子站着兩名解放軍戰士在檢查入廠人員的證件。多多問:“我們坐得這是什麼車,我爺爺不是當了科長怎麼又開車當司機?”“31路用的是解放前進口的大道奇,當時按照幹部參加勞動工人蔘加管理的要求你爺爺每星期在31路頂班開一天車,我們進廠去看看。”工廠的大門朝北開走進大門東邊是一座三層樓,西邊一道鐵柵欄裡有一座四層樓,在鐵柵欄門前還有一名解放軍站崗。往裡走大道兩邊是一個個車間的高大廠房,兩個人走進組裝車間裡面打掃得非常乾淨很多工人正忙着自己的工作:“這是什麼產品?”“這個直徑大一些的是用於空軍飛機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那個小一點的是正在試製的**用發動機,我們在廠門外就聽到的聲音是渦輪噴氣式發動機試車發出的聲音。”“那道鐵柵欄裡是什麼單位?”“工廠的設計所大樓,即使本廠職工沒有特殊證件也不能進入,參觀完了我們坐下一班車回城去醫院。”

多多回城來到雅庫特大街海平醫院,時間是1962年春天。走進後院藤蘿架上剛開出一串串紫色的花朵,院子裡兩棵高大白皮松上一羣戴勝鳥在枝頭上跳來跳去。多多從沒見過這種鳥:“這是什麼鳥?”“春天剛從南方回來的戴勝鳥,過去數量很多現在由於環境破壞市區已經絕跡看不到了。”多多剛想坐下休息牛乾孃和一位年輕婦女領着一個小男孩走進院子,多多跟着她們來到後樓二層陽面一個房間。奶奶從一個病牀上坐起來:“媽、二姐你們來了,小峰過來讓我看看。”“三姨小弟弟在什麼地方?”“他在嬰兒室待會兒讓你媽帶你去看看。”牛乾孃說:“瑞蘇這幾年營養跟不上你除了上班還要排練演出上課考試實在太累,生第三胎冒了很大風險以後不能再要孩子了,我剛做的藤蘿花餅你吃吧。”“媽我知道三個孩子已經不少以後不會再要了。”旁邊牀上一位年輕產婦說:“大媽這藤蘿花還能吃?”“這是一種傳統食品,因爲花來源太少所以很少有人家做。”“那我讓我家的也去摘些花給我做幾個。”那個叫小峰的男孩子拉着他媽媽走出病房跑到陰面嬰兒室,在一個小牀欄杆上掛着的紙牌子上寫有奶奶的名字,爸爸閉眼躺在裡面並不理會有人來看他。離開病房來到樓下多多走進藤蘿架,那裡面還坐着幾個人在聊天。“這家醫院現在還有嗎?”“你奶奶三個孩子都在這家醫院出生,這個地方原是一所寺院那兩棵白皮松和其他幾棵古樹就是寺院遺物。”“1965年醫院搬到甘肅酒泉這個院子改成藝術學校,現在二層樓已經全部拆除蓋起了12層新教學樓。”“那個時代的醫院真小。”“解放初期我們這個城市人口是現在的1/8,當年建的一批醫院都是二層樓,按過去的人口數量每天門診量200人次已經夠用了。現在幾家大醫院日門診超過5000人次,醫院建築面積已經是50年前的幾十倍。你奶奶說等2010年你爸爸本命年再做一次藤蘿花餅以紀念牛太姥姥,我們該去工業大學參加你爺爺畢業典禮了。”

多多跟着武爺爺離開醫院乘23路汽車在終點站下車後沿另一條鄉村小路去工業大學,路兩邊是菜地和成片的玉米。“這條路好像下車走得近一些?”“這是1961年新開的線路到工業大學西邊一個工廠,1964年才把鄉村小路展寬公共汽車通到校門口。”走進學校禮堂爺爺和其他應屆畢業函授生一起正在前廳裡領取畢業證書,一位高個子又黑又瘦的年輕人過來和爺爺打招呼:“龍科長咱們都畢業了。”“這5年真是不容易,你們夫妻家裡都有老人幫忙比我強多了。”學生領完畢業證書後走進禮堂裴校長、韓副市長先後發表簡短講話,畢業典禮結束後爺爺離開學校回牛乾孃家。一進家門木海欣正領着她的女兒和大姑在樓下客廳學習繡花:“老三家的爸和媽都在樓上等着你快去吧。”大姑跑過來:“爸爸我跟你上樓去找姥姥。”來到樓上一個房間老兩口正坐在沙發上聊天,老葛看見爺爺:“小龍把畢業證書給我看看。”爺爺從書包裡拿出畢業證遞給老葛:“爸媽請您二老過目。”看完畢業證書老葛站起來拍拍爺爺肩膀:“小龍我閨女沒看錯你,以後有什麼打算?”“暫時還沒有,先把情況通知單位人事科等領導安排。”“鄰居浦局長去北京參加會議,他回來和我單獨介紹過一次情況,我們兩個人感覺還是要少說爲佳,說多了沒準哪天就會招來麻煩。今年市場供應會有所改善,很快副食品和其他日用品就要降價。”從樓上下來多多問:“那個在學校和我爺爺打招呼的人是誰?”“公司第三保養場的一位技術員姓靳,比你爺爺小10歲兩個人是在學校上課時認識的,以後此人曾任公司總工程師。”

1963年春節過後3月23號星期6上午8點應副市長到公司召開隊長以上幹部會議,會議租用公司附近一個旅館會議廳舉行。應副市長在會議上宣佈公司副總經理費德康調離公司到化工二廠籌建處任職,由爺爺擔任副總經理接替費德康的工作,下星期交接完工作後4月份費德康到新單位報到。然後應副市長就公司今後的任務和形式作報告。他說:困難時期已經基本過去,公共汽車用油有了保證。公司主要做兩件工作;一個是開新線的準備工作,還一個是解決職工生活困難具體講就是蓋新職工宿舍,這個問題以後由龍副總經理負責。新車來源市**已經爭取來200輛匈牙利進口車今明兩年各到100輛,本市改裝廠用解放底盤生產300輛,從外地購進無軌電車100輛。最後他希望公司全體職工要向上海同行學習,爭取實現不要**補貼略有盈利。胡總問:“要實現盈利恐怕相當難,我們想把票價改一下變成5分的整數倍,這樣買票和計算票價都方便市裡能否批准。”“那你們起草一個報告交上來,能不能批准我不敢保證。”開完會爺爺回公司先在三樓辦公室和老宗交接工作,老宗是一個高個子留分頭年齡比爺爺小几歲的人,從三樓辦公室出來爺爺到二層副總經理辦公室和費總交接工作。星期6下班爺爺先去街道幼兒園接兩個姑姑,用自行車前邊一個後邊一個把孩子帶回家。回到家裡正準備做飯奶奶抱着爸爸從歐蒙公司下班回來:“今天公司開會費總調走他的工作由我接,我的工作交給老宗。”“你這5年工夫沒白費又升一級工資動不動?”“多受累不多拿錢不過要不上工業大學肯定也當不上副總經理。”“那你以後主要管什麼事情?”“車輛維修還有建職工宿舍,老費剛開始帶人跑這件事他估計下半年能開工。”“準備蓋多少房?分三個地方大概1000間平房安排500戶。”走出宏恩寺時天已經黑了,一輛灰色大卡車從身邊開過車身後面一塊踏板上站着幾位身穿灰色工作服帽子後面有一塊布罩住脖子的人。“這些人是幹什麼的?”“環衛工人,在1980年代推廣垃圾桶之前每天晚上環衛工人扒在卡車後面走街串巷把所有垃圾站的垃圾裝上車。”汽車在前邊不遠處停下後面那幾位工人跳下汽車開始往車上裝垃圾,隨着一陣灰塵的揚起路上行人都遠遠的停住腳步。“這種工作確實太髒了,他們用的是什麼牌子卡車?”“從東德進口的依髮卡車。”“我們下面去什麼地方?”“先去建築工地然後去塑料廠工地。”兩個人跳起到空中然後落在一片蘆葦塘中一條小路上,走出葦塘時天亮了在一塊空地上已經搭起了十幾座工棚,爺爺和另一位中年人從一間工棚裡走出來:“龍總,您也看到了市裡給你們撥的這塊地是過去燒磚留下的大坑,那邊還填了很多死人骨灰,我們估計從市區運來垃圾渣土一個月填平7月初我們保證開工,在這之前我們先把材料運過來把門窗全部加工出來,爭取在12月之前完工。”“陳隊長咱們認識多年我相信你的話,不過我還是要經常派人來檢查施工質量。材料費上級撥款到帳之後我馬上給你們公司划過去,我到你們料場去看看。”多多跟在爺爺後面走了一段路:“這地方真夠髒的,我爺爺怎麼說和那個人認識多年?”“老陳是當年褚半仙帶進城來的人之一,在宏恩寺來義診時和你爺爺認識的。這裡就是當年褚半仙帶人火化挖出來棺木的地方,因爲城市人口增加這塊原本沒人要的郊區水塘被市**撥給公共汽車公司蓋宿舍,我們去塑料製品總廠看你奶奶。”

離開工地武爺爺在附近公路上招手截住一輛路過的大卡車,汽車經過附近一個小火車站時兩個人下車走進車站。“到塑料製品總廠還要坐火車?”“建築工地在城區東北郊,塑料製品總廠工地在西南郊在當年是要坐鐵路慢車的,還有幾分鐘車就進站了。”多多走進站臺時一臺噴着濃煙的人民型蒸汽機車拉着列車進站,上車之後車廂里人很多沒有空座位,兩個人找了一個靠車門的地方站了一站後有人下車纔在木頭座位上找到了位置。坐下後多多問:“這車廂座位怎麼是木頭的?”“這是日僞時期的二等車廂,如今在鐵路博物館裡還有一輛。”列車開到第5個車站時兩個人下車,在車站外面武爺爺叫來一輛客運三輪車,車伕蹬車經過車站外一個小村莊的街道,兩邊都是灰色的平房。離開村莊時間不長三輪車停在一家工廠門口,下車後多多看大門旁邊掛着一塊牌子,塑料製品總廠籌建處。遠處公路上揚起一陣塵土,一輛淺黃色長頭中型客車從北面過來開進廠門,一位中國人先下車奶奶身穿深藍色花連衣裙棕色高跟皮涼鞋從車上下來和幾位意大利人一起走進車間。多多走過去看那輛車頭上也有外文字:“這也是蘇聯進口車嗎?”“對,這是50年前從蘇聯進口一種中巴車,進口數量很少。”廠區裡新建的廠房外面放着不少大木箱,有的還用苫布蓋着,工人們正在拆開木箱把裡面的機器搬進車間。走進廠房裡面注塑機還沒有完全就位,在車間辦公室裡一位滿頭白髮戴眼鏡的老頭正用英語和意大利人討論技術問題,桌子上攤開着很多張圖紙,奶奶在旁邊把他們說的話翻譯給在房間裡的其他中國人。“那個老頭是什麼人?”“上級領導從工業大學請來幫忙的化學系韋教授,注塑機當時在本市第一次安裝使用工廠沒有技術人員,臨時從大學請來三位老師作技術指導。因爲他們還有課所以是輪流來廠進行技術指導,暑假期間他們全都在工廠擔任技術指導。旁邊那位戴眼鏡的中年人是從化工局調到廠裡任總工程師的老宣,那幾位年輕人是工業大學的學生,穿工作服的是工廠和車間負責人。”“我奶奶爲什麼不穿旗袍?”“下工廠在車間和工地穿旗袍不方便所以才穿連衣裙,有時候穿短褲。”走出車間辦公室一位戴工業大學校徽的中年人正在指揮工人們安裝注塑機,韋教授拿着圖紙在給奶奶和其他人講課。“你奶奶是頭一次接觸塑料製品這類東西,有些東西不知應如何翻成中文,韋教授和那兩位老師告訴她一些英文詞彙對應的中文新詞彙,給你奶奶很大幫助。”走出這個車間來到另一個大廠房內,三名意大利技術人員在指導塑料薄膜生產線進行試車,奶奶身穿紅色花連衣裙藍色高跟皮鞋在旁邊把他們的話翻譯給中方人員。走出這個大房間在一間庫房門前幾名工人正從一輛大卡車上卸下進口的原料,多多走過去看那些包裝袋上寫着三菱化成LDPE幾個字。

離開庫房走到食堂門前裡面傳來音樂聲,走進去裡面聚集了很多人,工廠一位領導站在麥克風前說:“今天市總工會業餘合唱團部分成員來廠演出,讓我們大家鼓掌歡迎。”首先是奶奶和其他人的女聲合唱,然後是一位男高音獨唱,演唱的都是當時的革命歌曲,最後是奶奶用意大利語演唱歌劇茶花女選段。演唱結束貝利尼先生站起來和奶奶握手請她再唱幾段其他歌劇詠歎調,唱完之後他和其他幾位意大利人都鼓掌表示感謝,貝利尼先生走過去和奶奶說了幾句,奶奶點點頭作了回答。“他們說的什麼意思?”“貝利尼先生說爲感謝你奶奶的服務準備通過他們公司駐**代理給你奶奶買件禮物。”離開食堂往回走快到廠門口時從外面開進來一輛灰色奔馳和兩輛藍色伏爾加,汽車開到廠辦公樓前停下,市委易書記張市長和苑副市長等領導走下汽車,奶奶和韋教授以及工廠主要領導在辦公樓門前迎接。易書記下車後主動和奶奶打招呼:“包翻譯又見面了,你現在還在服裝公司?”聽完奶奶簡要彙報易書記說:“等參觀完我跟你談一下工作調動的事。”客人走進辦公樓很快又和幾位意大利人一起從裡面出來走進車間。車間裡注塑機已經全部投入使用,看完這個車間又進塑料薄膜車間參觀,由意大利公司巴迪尼先生講解奶奶翻譯向各位領導介紹設備使用和由意方提供模具製造產品情況。參觀完畢意方人員和韋教授乘車先走,其他人回辦公樓會議室,簡短的總結會結束後易書記詢問了奶奶的詳細情況:“時間過的真快上次見面你還沒結婚這都有三個孩子了,我想你還回去做衣服實在大才小用,到外貿局去當翻譯吧,把你的聯繫電話地址留給沈秘書,安排好之後她會通知你,你廠裡要是沒事了坐我的車回城裡我送你到家。”“那就太謝謝您了。”多多離開會議室走出辦公樓,奶奶背一個黃色皮包和其他人一起從樓裡出來,沈秘書讓奶奶坐奔馳車前排她和易書記坐後排,領導的汽車開走後武爺爺從樓裡走出來:“我們到你奶奶的新工作單位去看看。”

走出工廠大門外面是大片稻田,多多看一下表:1963年8月16號星期5。“這地方當年的田園風光真不錯,我奶奶在這家廠一共多長時間?”“從6月初到8月中旬一共兩個多月,這裡是1963年本市最大技術引進項目之一。這個地方歷來都是優質大米產地,你奶奶這次來廠服務一個附帶收穫是通過廠裡住在附近村裡職工幫忙買了20斤城裡不供應的好大米。”多多跟着武爺爺走回附近小火車站上了一列路過的慢車,車廂裡乘客從服裝打扮上看多數都是農民。在南站下車後走出車站上9路無軌電車,下車後往前走出200米拐進烏蘭烏德大街來到11號門前。這裡臨街是一道很高的鐵柵欄,裡面有一座紅磚4層樓,樓前有一排櫻花樹。早晨上班時間路上行人和自行車都很多,奶奶穿紅色西服淺藍色西服裙藍色平跟皮鞋背一個大書包,騎一輛藍色小輪自行車進入院子,多多跟着進去看奶奶把車放到樓後面一個自行車棚裡,後面還有一座紅磚3層樓。奶奶走進前面那座樓先進入2樓一個房間,很快一位中年男同志帶她出來到3樓陰面一個房間,房間裡已經有三個人。那位男同志說:“同志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新來的意大利語和英語翻譯包愛蘇同志從今天起她用你們屋這個空桌子辦公。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老賀,抗戰前曾在法國留學法語翻譯。老馮越南歸國華僑家在西貢堤岸,法語和越南語翻譯。那位女同志是小魯,波斯語和英語翻譯,他們三個人中只有她比你小。需要你翻譯的意大利文材料已經提前給你放到桌子上,你看一下就開始工作吧,有什麼問題找老賀幫你解決。我走了你們忙吧。”奶奶坐下後從書包裡拿出喝水的杯子和其他文具,老馮說:“你是職工業餘合唱團的領唱?”“是呀,我一進合唱團就是領唱我學的是美聲唱法。”“哎,那我們見過不止一次你的嗓音真好聽和你人一樣美。”“多謝您誇獎。”小魯過來說:“包大姐我幫你倒上水,你喝什麼茶,您是哪個學校畢業以前在什麼地方工作?”聽完奶奶的自我介紹老賀說:“你一個孤兒能這麼刻苦學習實在不容易,我真得很感動。”小魯說:“你是天雲中學的學生認識賽老師嗎?他說解放前他在天雲中學當老師,解放後才調到外語學院教波斯語,我是他教的第三屆波斯語學生。”“那位會波斯語塞老師曾是我的班主任,1961年去外語學院上輔導課時見過他一次,他教我們的時候常在課堂上念他翻譯的伊朗短篇小說。”“包大姐你的衣服真漂亮在什麼地方買的?”“我自己做的,服裝店裡沒有這種紅色西服。”“你的紅指甲真漂亮,我也想抹紅指甲可我婆婆和她兒子都反對,你家裡人不反對呀?”“我喜歡的事情他爲什麼要反對,從上小學進唱詩班乾孃給我抹紅指甲到現在20多年我已經習慣了,他也是孤兒我沒有公婆自然也沒有人反對了。”離開奶奶上班的房間多多看樓道里是黃色水磨石地面,到二樓換成綠色一樓是淺藍色。“這房子真有意思每層樓地面顏色都不一樣。”“這是1925年日本一家大公司建的華北分公司辦公樓,解放後改成外貿局辦公樓,後面那座三層樓是解放後建的。你奶奶騎的車就是貝利尼先生送的,那輛車當年可是長樂道里最引人注目的唯一一輛小輪自行車,因爲它搬起來輕便過門口臺階方便你奶奶很喜歡這輛車用了20多年。”

走出外貿局大院街道兩邊建築物門前都掛上了國旗,多多看一下表:1963年10月1號上午8點,往前走出不遠就是烏蘭烏德大街41號姨奶奶愛青住的房子。“上去吧,今天你爺爺奶奶到她家來了。”走到樓上大姑和二姑正在樓道里和姨奶奶的兩個孩子一起玩耍,陽面房間裡奶奶還是上班時的一身衣服,姨奶奶愛青抱着爸爸逗他玩兒:“二妹你的衣服真漂亮,你有福氣呀還沒畢業就調去當翻譯,人家沒問你爲什麼要抹紅指甲?”“班裡同學也有幾個人很羨慕我,要不是1956年那次給市委書記當翻譯和這次去塑料製品總廠恐怕也進不了機關。不過我這些年每天都在堅持看外文書籍在雜誌上發表過翻譯的意大利短篇小說,沒有這些努力和付出哪能讓貝利尼先生他們對我的翻譯服務表示滿意還送我一輛自行車。我現在翻譯那些外文資料有時候還要問他們老同志一些問題,領導對我這幾天的速度和質量表示滿意,說我現在孩子小照顧我一次,明年春天就要去參加廣交會。”老焦問:“你去廣州孩子怎麼辦?”“他帶兩個女兒兒子送到乾孃家讓舅媽給看幾天。”“人家同意了嗎?”“我已經問過沒問題,就算我又欠她一個人情將來再還她。”“大姐你換一身衣服跟我們一起去照相留作紀念,爲慶祝我進機關中午我請你們一家4口吃飯,我已經把調動的消息寫信告訴愛琳還沒有收到她的回信。”老焦問:“老龍你第二次當市****在人大會議上有什麼提案提出嗎?”“我有一個關於住宅建設問題的提案,解放後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雖然前兩年部分人回鄉可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使人口快速增加,再過些年解放後出生的孩子都該結婚成家不建新房子如何安置這些新增人口。還和別人聯名提了一個關於計劃生育的提案,孩子生得太多將來要給他們蓋房子安排工作都是一大難題。”姨奶奶愛青說:“你這不是在說你自己嗎,我和愛琳都是兩個孩子只有你們三個孩子。”“我是今年才感覺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願意向你們姐妹檢討請求原諒。”“那位浦局長還住在方丈院嗎?”“剛搬走搬到新市委宿舍海霞公寓6層一套7間的大房子裡去了,他還請我們一家去做客參觀他的新房子,有暖氣和管道煤氣真不錯呀,他原來住的房子搬進來一位大學教授歷史學家叫鄭金航。”姨奶奶愛青說:“我去換一下衣服然後去歐非照相館合影,吃飯就去新開張的白頭山餐廳。”奶奶問:“那是什麼風味飯館?”“朝鮮風味賣冷麪和朝鮮菜。”“我要事先聲明爲保護嗓子如果它的菜裡有辣椒那就一定要另換一家。”“可以我們準備走吧。”多多跟着他們下樓,街道兩邊的房子沒有什麼變化但是一些店鋪更換了字號,路上行人不多一輛淺灰色伏爾加小轎車快速駛過,車頂天線上掛着一面紅十字旗。武爺爺說:“今天到此爲止,明天該回顧你爺爺下鄉以後的歷史。”

爺爺奶奶的來歷抗戰時期(2)開始拆遷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2)抗戰時期(2)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調到外貿局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到北京開會授銜和復員回城奶奶調到外貿局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2)爺爺奶奶調動工作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開始拆遷抗戰時期(2)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2)授銜和復員回城抗戰時期(2)爺爺奶奶的來歷爺爺奶奶調動工作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收徒弟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到北京開會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2)奶奶收徒弟授銜和復員回城抗戰時期(1)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到北京開會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抗戰時期(2)奶奶收徒弟爺爺參軍爺爺參軍開始拆遷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調動工作奶奶收徒弟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抗戰時期(1)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參軍開始拆遷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抗戰時期(2)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到北京開會爺爺奶奶的來歷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2)開始拆遷開始拆遷奶奶收徒弟授銜和復員回城授銜和復員回城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參軍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抗戰時期(1)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抗戰時期(1)奶奶調到外貿局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1)抗戰時期(2)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
爺爺奶奶的來歷抗戰時期(2)開始拆遷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2)抗戰時期(2)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調到外貿局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到北京開會授銜和復員回城奶奶調到外貿局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2)爺爺奶奶調動工作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開始拆遷抗戰時期(2)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2)授銜和復員回城抗戰時期(2)爺爺奶奶的來歷爺爺奶奶調動工作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收徒弟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到北京開會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2)奶奶收徒弟授銜和復員回城抗戰時期(1)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到北京開會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抗戰時期(2)奶奶收徒弟爺爺參軍爺爺參軍開始拆遷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調動工作奶奶收徒弟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抗戰時期(1)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參軍開始拆遷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抗戰時期(2)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到北京開會爺爺奶奶的來歷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2)開始拆遷開始拆遷奶奶收徒弟授銜和復員回城授銜和復員回城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參軍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抗戰時期(1)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抗戰時期(1)奶奶調到外貿局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1)抗戰時期(2)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