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銜和復員回城

多多在夢中又一次回到部隊大院,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1955年11月6日星期天在師部4層辦公樓前軍官們正在集合,授銜之後部隊請來市區一家照相館給師部和一團全體軍官合影留念,同時在辦公樓前給各位軍官和家屬照相。照相館的師傅已經在院子裡把大型老式照相機準備好,全體軍官集合之後先一起合影然後是給軍官個人照相。多多看爺爺照相時站在第二排胸前戴着三枚獎章,合影之後爺爺和項柱國還有其他幾位年輕軍官在邊上開票準備個人照相。很快項柱國的妻子抱着一個小女孩也過來了,她已經把頭髮盤了起來和丈夫站在一起身高不相上下。武爺爺從辦公樓裡走出來,他沒穿僧人的袈裟改成一身藍色中山裝戴灰色前進帽。多多問:“我爺爺授的什麼軍銜?您什麼時候離開的宏恩寺?”“你爺爺和項柱國都是上尉軍銜,你爺爺參軍比他晚但文化水平比他高。我是1953年3月寺裡辦的醫院合併到市第二中醫醫院時還俗到醫院當醫生,後來那個醫院改名叫民主路醫院,我是1955年春節初二結婚,1956年有了兒子真瑞,1959年有了女兒真美,我們到院子裡去看看吧。”多多往後走院子裡所有建築都已經完工打掃得十分整潔,路上走的除了軍人還有一些穿便衣的婦女和小孩兒,停在院子裡的坦克已經看不到了。武爺爺說:“部隊的坦克已經全部放進車庫,部隊實行工資制以後大尉以上軍官的家屬可以隨軍,不過當時家屬院還沒住滿有不少空房所以放寬到上尉家屬也可以隨軍。”“前邊那個高出其他房子的是什麼東西?”“那是部隊的水塔,給軍營供水用的。”“大院有電了嗎?”“當地農村還沒有電,部隊安裝了從波蘭進口的大功率柴油發電機組,自己供電,班車來了我們坐車進城吧。”“這種樣子的車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是當時從蘇聯進口的吉斯154大客車。”多多上車坐在最後面,爺爺揹着一個綠色帆布書包和其他人一起上車,大客車很快就開動駛出營區。營門外已經修成瀝青路面,兩邊新栽了鑽天楊。開出不遠車經過一個比較大的村莊,村裡路很窄路兩邊的房子都經過維修顯得很整齊,開出村莊後路兩邊是成片正在收穫的大白菜和冬小麥。車開出10公里以後路又變成了土路,有一段是搓板路車顛簸得很厲害,快到市區的時候大客車重新開上瀝青路面速度也加快了。

汽車開進市區道路兩邊多數都是平房也有少量二層和三層樓房,大客車先在火車站停一次車,有幾個人下車,最後大客車停在一座古建築前面的小廣場上。多多跟着爺爺下車往前走來到一條熱鬧的繁華街道上,爺爺走進一家寫着中原商場三個大字的三層樓房,走上二樓來到照相機櫃臺前指着櫃檯裡的一種照相機讓一位中年男售貨員給他拿出一臺,東西挑好後他去交款臺交款然後又買了一卷匈牙利產膠捲請售貨員幫他裝上。那位售貨員還給爺爺講了一些使用知識,臨走時爺爺向那位售貨員表示感謝。離開中原商場爺爺往前走過兩條街道來到一座二層樓前推門走了進去,多多走到門前見門口掛着一塊大河日報社的牌子。“我爺爺買的是什麼牌子相機,他爲什麼要到這個地方來?”“你爺爺買的是當時從民主德國也就是東德進口的百佳牌135照相機,這是當時社會主義國家最好的產品,1948年這家公司發明了單鏡頭反光相機,這是今天中高檔相機的標準形式,這家公司在德國統一後仍然還有。”“我爺爺買的是單鏡頭反光相機嗎?”“你爺爺在實行薪金制以後單身一人花錢的地方不多,再加上他經常寫新聞稿在報紙上發表一些小文章還有稿費收入,爲了做好新聞報道工作他買了這臺相機,當然以他的收入還買不起進口的單鏡頭反光相機,而且當年國內市場上還沒有這種進口相機。今天他利用休息日來報社是和報社的編輯記者交流經驗提高自己的水平,我們到停車的地方去看看。”多多回到那座古建築前見大門旁邊掛着15中的牌子,走進大門感覺這裡面好像是一座廟。武爺爺跟過來:“這裡原是當地最大的一座道觀,1931改成中學現在學校已經退出重新恢復道觀,感興趣你可以進去看看。”走進學校在第一進院子裡有兩棵高大的古松樹,從大殿旁邊側門走進第二進院子當中是高出兩邊地面一米多一條甬道,從臺階走上去往後走兩邊一共立着7塊石碑,前面一座大殿門前掛着校長室的牌子。走進最後面一進院子這裡是一座木結構二層樓房,院子裡有一排粗大的古樹,樹上掛着一些像棗一樣的果實。多多問:“這是什麼樹?”“這是山茱萸,樹上結的果實叫山萸肉一種藥材,他們已經收完樹上只剩了少數幾個。”

走出學校來到火車站前多多見爺爺戴上尉肩章,穿一雙黑皮鞋,正帶着十幾名戰士往進站口走,看一下表時間是1956年3月10號。“爺爺要去什麼地方?”“你爺爺在師部管裝備維修,今天他帶着修理連一部分人去新建的坦克維修廠學習修理技術。”多多走進車站列車已經進站爺爺和其他戰友正在上車,很快站臺上響起電鈴聲火車頭大吼一聲之後列車開動徐徐駛出車站。武爺爺過來說:“我們去看看你奶奶頭一回當翻譯。”走出車站兩個人來到德隆機器廠院子裡,旁邊一座廠房正在進行改造,很多工人忙着往裡面搬運機器。多多看一下表:1956年4月10號星期二上午9點,不遠處奶奶身穿淺黃色西服上衣深藍色西服裙,長筒襪棕色高跟鞋陪着一些外賓走過來。走進車間後工廠負責人向外賓介紹工廠情況由奶奶和另一位年輕姑娘給翻譯,還有一位拿着照相機的外國人不斷問奶奶一些問題。時間不長客人離開奶奶和他們一起乘汽車去市委,多多跟着武爺爺跳起到空中提前來到當年的市委辦公地點,這是一個19世紀末建的歐洲式建築羣,門口有解放軍站崗院子裡三棵西府海棠樹上開滿了美麗的花朵。很快奶奶和外國客人乘的黑色小轎車開進大院。多多在他們前面提前走進一座別墅一樓一個大房間,裡面大桌子上擺着花瓶和鮮花還有茶杯和水果,周圍有一圈真皮沙發,北牆上掛着8位領袖大幅織錦像。東邊一個單人沙發上坐着一位身穿灰色毛料中山裝的中年人,其他人都在外面等候。武爺爺告訴多多:“坐在沙發上的那位就是新任市委書記易曉棠,今天他要會見的是一個意共派來的基層領導和工人活動分子訪問團。”聽到樓道說話聲代表團走進房間之前易書記站起來迎接客人,奶奶在旁邊擔任翻譯,那位年輕姑娘跟在後面給其他人當翻譯。賓主就坐後很快就談起了政治和理論問題,多多感覺很難聽懂就離開房間。武爺爺跟他回到院子裡:“市總工會領導推薦你奶奶來給代表團當了5天翻譯,從公司臨時借調幫忙你奶奶感覺收穫很大,公家發錢給你奶奶做了一身毛料西服裙裝,買了一雙新高跟皮鞋,代表團送你奶奶一件混紡翠綠色帶花連衣裙。”“那位拿照相機的是哪個報社記者?”“意共團結報記者普齊同志,我們出去坐3路有軌電車到火車站看看你爺爺回家的過程吧。”

多多坐3路有軌電車在終點站下車來到另一個火車站外,站房比剛纔那個車站要大很多也很漂亮,車站外廣場上人不多,不遠處停着很多客運和貨運人力三輪車,稍遠一點處馬路邊上停着幾輛米黃色小轎車。“武爺爺這是什麼地方?”“這是當年的老西站,站房是1896年由比利時一家公司設計建設的歐洲風格建築,你爺爺1956年底復員1957年1月8號下午乘火車回到這座城市,他快要從車站裡出來了。”時間不長從出站口走出很多人,爺爺揹着揹包一手拿手提包另一隻手提着一個皮箱子走出車站。那些客運三輪車看到有人出站紛紛過來攬客,爺爺走到馬路邊上拉開一輛小轎車的車門把東西放到後座上,然後打開前門坐進去。武爺爺說:“我們也坐一次當年的出租車跟着你爺爺走吧。”兩個人走到馬路邊上了另一輛車跟在爺爺坐的車後面,汽車離開西站進入市區路上的汽車很少行人也不多。多多問:“這是什麼牌子汽車?爲什麼路上車那麼少?”“1957年我們這座城市的人口只有今天的1/6,汽車6000輛相當於現在的1/300當然路上汽車比現在要少得多也不存在交通擁擠現象。我們坐的是從蘇聯進口的勝利20小轎車,這種車如今只能在交通博物館看到。”汽車開出不遠在一個轉彎處追上一輛黑色掛軍隊牌照小汽車:車牌號甲210-01。“這不是我爸爸說的蘇聯吉姆車嗎,博物館裡有一輛總理用過的灰色這種車(前蘇聯1950-1959年生產一種3排坐高級轎車)。”“那是當年本市駐軍一位中將的專車。”“是那位司令嗎?”“不是,他已經調走了,這是接替他的一位姓溫的中將專車。”跟在後面時間不長前面那輛車加速甩下出租車拐進另一條路,車到宏恩寺門前多多跟武爺爺下車。爺爺在前面下車年輕的出租車司機下車幫他背上揹包從後座上拿來皮箱,一走進山門爺爺就遇到了若錦:“哎呀師弟復員回來了。”“是呀,回來沒地方去想讓師傅幫忙找個住的地方。”“我幫你拿皮箱去見大師和靜修師傅,**要關閉宏恩寺大部分人已經走了,剩下不多幾個人馬上也要走。”來到方丈院若錦喊了一聲:“若虹復員回來了。”爺爺走進北房時靜修師傅已經來到房間中央,爺爺放下手裡的提包立正給他敬禮,師傅過來用手撫摸爺爺的臉:“孩子你出去8年多回來得還算是時候,我還一直擔心走之前見不到你。宏恩寺要改成居民院,除了我們幾個50歲以上的老年人搬到成安寺以外其他人都要還俗,現在這裡還剩9個人趕緊坐下說說你這些年是怎麼過的,臉上這道疤是受傷留下的?”“第二次受傷時火燒的。”

爺爺坐下時間不長若錦扶着大師從外面走進來,爺爺連忙站起身給他敬禮。“孩子坐下吧,我今年已經83歲你師傅60歲,我的眼睛已經看不見經卷上的字看人也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你回來正好在我們走之前把應該傳給你的東西都交給你,說說你的情況有地方住嗎?”若錦扶大師在椅子上坐下給爺爺端來茶水,聽完爺爺的敘述大師說:“寺里人大部分都走了空出不少房子,正好給你三間北房你也該趕緊找個好姑娘成個家我也該多幾個重孫輩的人,趁那些人還沒來你趕緊搬進去,等他們來了你是復員軍官三次立功受獎他們也不能把你趕出去。”靜修師傅說:“若錦你去給師弟把門打開,你們幾個人把我屋裡的硬木傢俱給他搬過去,再給他幾件瓷器字畫。我有個條件這些東西將來如果有一天宏恩寺能恢復你要把它們送還寺裡,也許你都看不到那一天但是一定要告訴你的孩子把東西送回來。”大師說:“爲讓我多年的心血能傳下去,一會兒到我屋裡去,我把整理的樂譜和經卷給你一套,希望你保存好送給將來的宏恩寺僧人。”爺爺站起來激動得淚流滿面:“大師和師傅我一定完成你們的囑託。”武爺爺帶多多離開方丈院回到自己家住的院子裡,東西房都鎖着門多多過去看裡面已經是空房子,走進自己家屋子裡已經搬進來三個大衣櫃三個單人牀,還有一個寫字檯兩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個條案。當中房間裡一個五斗櫥上面放着兩個瓷花瓶一盞檯燈,牆角放着爐子和煙筒,西屋一張桌子上放着碗筷和鐵鍋,爺爺正在屋子裡打掃衛生。武爺爺說:“你爺爺奶奶結婚的時候只買了一個雙人牀和一個梳妝檯,其他都是從方丈院搬過來的老式硬木傢俱。前幾年有人出高價買這些東西被你奶奶拒絕,我們到前院去看看吧。”

多多走上臺階來到大雄寶殿裡,佛像前的供桌已經搬走,懸掛的幔帳全部拆下兩名工人正在把這些東西捆起來準備往外搬。兩邊有很多工人正在拆羅漢像,一名年輕工人背起一尊羅漢像往外走,多多跟着走出山門,外面停着一輛大卡車,另一位工人幫着他把羅漢像擡起來裝到車廂裡。看完工人裝車多多回到大雄寶殿前的臺階上,院子裡聚集了很多工人,他們走進後面一座大殿把那尊7米長木製大臥佛下面的基座拆開,用撬棍撬動大臥佛往外移動。爲讓大臥佛能從房間裡搬出去一些工人把兩邊的童子像搬到院子裡,大門拆下。十多名年輕力壯的工人先把大臥佛從基座上搬下來放到地上的方木上,然後穿上繩子兩個人一組一共16個人擡起大臥佛往外搬。大臥佛重量太大工人們動作很慢,把它擡到門外臺階上時寺裡還沒走的幾位中老年僧人都來送行。院子裡站滿了從附近街巷裡來的中老年人,很多人手裡拿着香院子裡香菸繚繞,看着大臥佛慢慢離開宏恩寺僧人們和很多圍觀的老年人都流下了眼淚。宏恩寺門外停了一輛汽車起重機,工人們把大臥佛擡出大門放在地上,汽車起重機把它吊起來放在一輛大卡車上,工人們也上車汽車向南開出長樂道。多多問跟在後面的武爺爺:“大臥佛要運到什麼地方去?”“1956年底**決定宏恩寺關閉改成居民院,幾位老年僧人送到成安寺以後的市佛教協會所在地養老,年輕一點的全部還俗,若錦後來到運輸公司開卡車終身未婚,你看巨老闆來接大師和師傅了。”

多多朝武爺爺手指的方向看,一輛黑色順風牌汽車(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產品)從北面開過來停在宏恩寺門前,後面是一輛硃紅色奔馳220。汽車停下開車的年輕人下車走過去打開車門,把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扶下車攙扶着他走進山門。多多從沒見過這種樣子的老式汽車特意繞着汽車轉了幾圈仔細看了看這兩輛汽車,等他跑到方丈院時靜修師傅已經從房間裡出來迎接巨老闆:“巨老闆您請,我師傅在屋子裡等着您。”客人進屋若錦扶着大師站起來迎接巨老闆:“老弟你還行身體比我好,感謝你來送我。”“老哥我們合作幾十年爲的是造福百姓,今年我也八十了。聽說你們要挪地方我讓孫子開車過來送送你們幾位高僧大德,也讓他年輕人過來和你們幾位見一面別忘了咱們幾十年合作的情誼,以後你們有難處就找他幫忙,也請您多教導他讓他學些做人的道理。”往下大師和靜修師傅給那位年輕人講起了佛門哲理,聽了一會兒多多感覺實在太高深難於理解就跟武爺爺走到外面過道里,爺爺從外面回來了,他換了一身藍色中山裝走進方丈院進屋給大師和靜修師傅跪下磕頭:“師傅,徒弟特來給您和大師送行。”靜修師傅說:“孩子起來吧,記着我的話找個好姑娘讓我再添幾個孫輩人,你結婚時我不便參加婚禮,結婚後你一定要帶她來見我。”大師說:“若虹,我們馬上就要離開這裡去成安寺,也許你將來看不到宏恩寺恢復的那一天,但要讓你的孩子替你完成我的囑託。”“晚輩一定記住您的話,我先給你們照相留個紀念。”大師站起來照完相往外走,其他人跟着走出山門。長樂道里仍然是聚集了很多中老年人,大師、靜修師傅、靜凱等幾位高僧從裡面出來時,外面那些人雙手合十鞠躬行禮,靜修師傅等人也給他們還禮。

幾位高僧上車後若錦等幾個人把他們的行李經卷放進後備箱,汽車很快就開動離開長樂道,爺爺仍然站在宏恩寺門前。武爺爺說:“我們去成安寺。”兩個人跳到空中很快落在成安寺藏經樓前,樓下大門已經拆掉,幾個工人正在清理屋內地面,很快16名工人擡着大臥佛從前院過來,後面還有幾位工人揹着童子像。他們把大臥佛擡進屋放在新砌的基座上童子像放在兩邊,安放好以後那些工人離開由另外三名工人開始對基座進行裝飾,一位中年僧人上去清理大臥佛上積存的塵土。多多見大臥佛上面的一些裝飾件閃閃發光就問:“那些東西是金子做的嗎?”“那些東西是遼代留下的銅鍍金珍貴文物,我們到大門外去迎接靜修師傅吧。”成安寺山門外方丈慶遠法師已經帶領十幾名僧人在等候,很快兩輛汽車來到門前,一位年輕僧人上前打開車門扶大師下車,巨老闆和大師下車後慶遠迎上前去:“師傅您和幾位師兄師弟都來了,弟子一定帶領衆晚輩照顧好您老人家。”“往裡走吧,我的要求不高,能把我們的東西傳下去讓年輕人加緊學習後繼有人我才能走得放心。”兩邊的年輕僧人從車上卸下行李大家一起來到方丈院,進屋坐下後慶遠說:“巨老闆如今我這裡不比從前,只能清茶一杯招待您這位貴客。”巨老闆說:“這話見外了,我家與你師傅合作近50年,不分彼此不用客氣。”聽了一會兒他們談話的內容多多離開成安寺回到宏恩寺,門前停了兩輛大卡車,寺裡還沒有走的幾位僧人正從裡面把經卷、傢俱和一些生活用品搬出來放到車上。另一輛車上裝的是紅磚,幾名工人正在卸車用獨輪車把磚頭運進去。爺爺從南邊回來拿着幾包糕點和茶葉送給那幾位僧人:“各位師兄師弟,朝夕相處20年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想見願各位多多保重後會有期。”那幾位僧人裝完東西后跳上卡車,爺爺幫他們關上後車廂板,卡車開動時車上的人都落了淚,爺爺含着眼淚和他們揮手告別。

多多跟着爺爺走進山門,看一下表:1957年1月19日星期6下午2點,院子裡很多工人正在大殿南北兩側挖溝砌牆修下水道。爺爺走到自己家院子門前,有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人正在門前等着他,不遠處兩名工人正在用大鐵錘砸牆開北側門。那位男青年見爺爺身穿軍裝就問:“您是複員軍人龍若虹同志,我姓方是這一片的管理員這是我們陳所長今天我們來登記您的住房情況。”爺爺給他們打開門走進自己家東屋請客人坐下:“我剛從公共汽車公司辦理調動手續和組織關係回來,二位有什麼問題請直說。”那位女同志說:“宏恩寺要改成居民院我們要對房屋進行登記,你是這裡面第一個住戶當然要先登記,您報戶口沒有。”爺爺拿出各種證明材料和部隊發的獎章讓他們看,登記完之後爺爺說:“派出所民警說我沒有住房證明不給我報戶口,我說我已經住進來了還要什麼證明。”方管理員說:“我看這樣,你跟我們去房管所取證明,然後就可以去報戶口了,您家還有什麼人?”“我是孤兒就一個人,除了把我養大的師傅沒有親屬。”“你的傢俱從什麼地方來的?”“這都是師傅送的,我還真沒進過傢俱店。”陳所長說:“你跟我回所裡拿證明,小方還要到其他院子去我們一起走吧。”爺爺和客人一起走出來鎖好門,來到通道里有三名工人正在安裝北側門的大鐵門,走出北側門武爺爺說:“我們去看看你爺爺的工作。”兩個人跑出長樂道上了一輛有軌電車,電車經過修女院所在的那條街道,在車上還能看到修女院的灰色樓房。往前兩站有軌電車到了終點,下車後路兩邊都是農田,沿着路繼續往前走在路的盡頭來到一個大門前面,走進大門東邊是一座三層樓,西邊是一座四層樓。院子裡停着不少紅色公共汽車。“武爺爺這是什麼地方?”“這是當年的公共汽車公司第二保養廠,1957年周圍還都是農田,往前看你爺爺正和其他人一起練習駕駛公共汽車,雖然他開過大卡車和坦克開公共汽車還要先接受培訓。”多多跟着武爺爺過去推開門上了一輛綠色長頭公共汽車,爺爺正和另一位司機換位置。“這是當年從捷克斯洛伐克進口布拉格牌公交車。”爺爺換到司機位置上駕駛公共汽車開出大院,汽車沿着公路向東駛去,很快又回到修女院附近,汽車停下換司機的時候多多下車往修女院走去。走到大門前那裡已經掛上了37中分校牌子,進入那座灰色三層樓裡面除了多幾塊黑板報以外其他都還和過去一樣,因爲學校已經放寒假樓裡沒有人靜悄悄的。走到三樓奶奶進過的房間,裡面有兩張單人牀一張桌子兩個小衣櫃,牆上貼着一張榮寶齋木版水印畫和一張1957年年曆。走出房間多多說:“看起來這裡是老師的宿舍。”“這是單身年輕男老師的宿舍。”下樓回到第二保養廠院子裡爺爺正和一位身穿藍色工作服的老師傅一起站在一輛灰色大油罐車旁邊聽那位師傅介紹情況,汽車的車頭上有一個銀白色北極熊標誌,時間不長爺爺和那位老師傅一起上車爺爺發動汽車伴隨着巨大的轟鳴聲油罐車開出保養場大門。“這輛車聲音真大呀哪國的產品?”“它是從蘇聯進口的亞斯半掛油罐車,是上個世紀50-70年代本市最大的一輛油罐車,正式到崗之前領導安排你爺爺先跟着彭師傅開這輛車去北站石油公司油庫拉油。50年前還沒有噪音和排放限制標準,這些老式汽車聲音比現在的車要大得多。後來亞斯牽引車報廢,公司進口一輛日產牽引車半掛油罐車繼續使用,一共用了30多年才報廢。我們去看看你爺爺1957年1月31號春節大年初一早晨出車情況吧。”多多走出院子的後門來到另一條大街上,陰天飄着雪花街上行人不多,不遠處傳來陣陣鞭炮聲。“這是什麼地方?”“這是當時的東郊民權鎮,我們往西走前邊不遠是公共汽車站牌子,因爲你爺爺是單身他自己提出節日替班讓已經結婚有家屬的同志休息,他開的車快到了。”等了幾分鐘爺爺開的紅色公共汽車到了,兩個人上車後多多看車裡人很多,售票員是一位小個子年輕姑娘,身一穿藍色衣服戴一塊紅色頭巾。武爺爺掏出錢買了兩張車票。多多問:“多少錢?”“兩毛6分錢。”汽車向前開動時震動很大,玻璃窗都發出嘩嘩的聲音。儘管下着小雪汽車速度仍然很快,從車窗向外望去大地已經被白雪覆蓋,很快汽車開到一個大工地外面,停車後有很多人下車,上來幾位乘客以後汽車繼續前進經過多個車站和村莊最後停在一個工地外面。下車後多多看爺爺和售票員走進附近一所小房子,已經在那裡等車的人陸續上車,幾分鐘後爺爺和售票員出來上車,汽車馬上又開走了。多多過去看立在路邊的站牌子,上面寫的是35路,廣仁宮-焦化廠。“可以到廠裡去看看嗎?”“可以我們一起進去吧。”“我爺爺開的是什麼汽車,怎麼那麼大震動?”“他開的是當時從匈牙利進口的伊卡路斯30公共汽車,這種車的缺點就是震動大,1957年元旦35路纔開通,半個小時一趟車所以乘客很多。有人說你爺爺開車速度快是因爲開慣了坦克以爲自己誰都能撞,不過你爺爺開車從沒出過事故。焦化廠是1956年9月開始建設由波蘭人民共和國提供設備,你可以到煉焦爐工地去看一看。”多多往裡面走來到1號煉焦爐工地,這裡已經搭起高高的腳手架,很多工人正在緊張施工。“些都是農民工嗎?”“雖然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剛進城的農民,進了城進了廠就是工人階級的一員大家都是平等的,看一會兒就往外走吧。”快到大門口時武爺爺用手往前方一指:“你看波蘭人來了。”不遠處開過來一輛淺藍色大客車,車到大門前減慢速度,多多看清楚了裡面坐的都是外國人。汽車開進工廠在不遠處一個工地前停下,車上的波蘭專家下車,多多過去上了這輛大客車。汽車倒車掉頭後向外開去:“武爺爺,這輛車還不錯。”“這是當年中國最豪華的大客車也是唯一一種後置發動機的車型,從匈牙利進口的伊卡路斯55,是本市中國國際旅行社用來接送外賓的專車,我們就坐它回城吧。”

回到長樂道時地上的雪已經融化,很多人正在用人力車、三輪車往宏恩寺裡搬傢俱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走進通道武爺爺指着前面一位推着獨輪車小個子中年人:“他就是你爺爺奶奶的介紹人,歐蒙公司的裁縫賈師傅,旁邊揹着一大包東西的是他大兒子,那位小腳女人是他老婆一個不識字的家庭婦女。賈師傅的女兒已經結婚搬到婆家去住,大兒子17歲剛參加工作小兒子14歲上中學。1982年賈師傅大兒子在單位分了樓房,一家人搬出宏恩寺。”多多跟着賈師傅一家三口來到中間院子裡,百貨公司的圍牆已經完工,北配殿被改造成一個個小房間分給搬進來的居民。賈師傅的大兒子先進屋把東西放下,再出來幫他爸爸擡起獨輪車上的木箱搬進屋。看了一會兒住進北配殿的人搬家多多往後走來到藏經樓前,藏經樓上下都改成7個小房間各住三戶。過去藏經樓的樓梯在裡面很陡也很窄傢俱搬不上去,爲住在樓上的居民上下樓方便和不影響樓下居民,在藏經樓東面另建了一個新樓梯,裡面的老樓梯拆除以擴大房間面積。進藏經樓參觀之後多多又來到南配殿,看完那些人搬進來的東西后他嘆了一口氣:“這些人搬進來的都是些什麼破傢俱呀,連一件像樣的東西都沒有,中國人當年就那麼窮嗎?”“賈師傅家在當時搬進來的人裡已經是比較富裕了,起碼他的工資在當時不算低,兒子也有工作。當年住進當中院子的都是過去所謂勞苦大衆,只有住進北面四個院子的家庭經濟條件好一些。凡是住北房的都有幹部身份,我們過去看看。”多多來到方丈院,一位身穿灰色呢子大衣戴麝鼠皮帽子的中年人正在院子裡指揮幾個工人給他家搬東西:“這位是什麼人?”“他是解放前教育系統地下黨負責人之一,在教育局任科長,解放後擔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姓浦。”很快爺爺從外面走進院子:“哎呀浦科長沒想到咱們成了鄰居,您現在擔任什麼職務?”旁邊有位穿淺綠色呢子大衣的中年婦女說:“我家老浦現在擔任市教育局副局長,我看您身穿軍裝怎麼會認識我家老浦。”老浦打量了一下爺爺伸出手來和爺爺握手:“若虹老師,9年沒見你從部隊復員了,55年授什麼軍銜?”“我在部隊授上尉軍銜,剛回來一個月分配到公共汽車公司,這位是大嫂。”“老曲我和若虹老師在1945年就認識了,他是當年的進步青年之一,後來離開學校參軍,你臉上的傷疤怎麼弄得,你住在那個院?”“這是在朝鮮我開的坦克被美國M26擊毀第二次受傷時火燒的,我住在第二個院北房,現在叫長樂道29號內甲2號。”“你結婚沒有?”“還沒有,在部隊8年只有從朝鮮回來後才安定了幾年,還沒搞過對象更談不上結婚,我先回去了等您安好家再來拜訪。”

開始拆遷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的來歷抗戰時期(1)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抗戰時期(1)奶奶調到外貿局抗戰時期(2)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奶奶的來歷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開始拆遷爺爺參軍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1)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調到外貿局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授銜和復員回城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奶奶的來歷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參軍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到北京開會抗戰時期(1)爺爺參軍抗戰時期(2)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2)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參軍抗戰時期(2)授銜和復員回城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收徒弟爺爺參軍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的來歷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參軍奶奶調到外貿局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收徒弟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開始拆遷爺爺奶奶的來歷爺爺奶奶的來歷開始拆遷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1)奶奶調到外貿局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調動工作開始拆遷抗戰時期(2)奶奶調到外貿局抗戰時期(2)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奶奶收徒弟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的來歷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結婚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調到外貿局爺爺奶奶調動工作奶奶調到外貿局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開始拆遷抗戰時期(2)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開始拆遷爺爺到北京開會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奶奶結婚
開始拆遷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的來歷抗戰時期(1)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抗戰時期(1)奶奶調到外貿局抗戰時期(2)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奶奶的來歷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開始拆遷爺爺參軍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1)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調到外貿局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授銜和復員回城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爺爺奶奶的來歷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參軍抗戰時期(1)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到北京開會抗戰時期(1)爺爺參軍抗戰時期(2)爺爺奶奶結婚抗戰時期(2)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參軍抗戰時期(2)授銜和復員回城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收徒弟爺爺參軍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的來歷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參軍奶奶調到外貿局老舊大客車改造項目奶奶收徒弟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開始拆遷爺爺奶奶的來歷爺爺奶奶的來歷開始拆遷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抗戰時期(1)奶奶調到外貿局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調動工作開始拆遷抗戰時期(2)奶奶調到外貿局抗戰時期(2)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奶奶收徒弟奶奶收徒弟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爺爺奶奶的來歷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奶奶結婚爺爺奶奶結婚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調到外貿局爺爺奶奶調動工作奶奶調到外貿局授銜和復員回城爺爺奶奶調動工作授銜和復員回城考上裝甲兵學校開赴朝鮮參戰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開始拆遷抗戰時期(2)奶奶上中學參加工作開始拆遷爺爺到北京開會和還俗若綿師兄見面爺爺奶奶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