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海上對峙

李富貴的確組織了一場游泳比賽,但是並沒有像傳聞那樣強迫所有的官員參加,而是採取了自願報名的辦法,而且還接受普通百姓的報名,不過老百姓和官員的比賽是分開進行的,爲了培養智體德全面發展的官員李富貴私人爲這一比賽增加了獎金,並且到時會由皇帝親自頒發獎牌,這讓那些老派的官員們鬆了一口氣,不過一想到有些不知廉恥的小人僅憑着不要臉的一脫就能夠得到大筆的獎金和皇帝的青睞他們又開始有些不平衡起來。

當李富貴回到南京主持游泳大賽的時候他還從東方勝那裡得到了厚厚的一大本最近京城關於皇權議論的監視報告,這算是東方勝投靠以來爲李富貴辦的第一個漂亮活,李富貴不得不承認這個太監搞地下工作很有一手,從紀錄裡看很多談話應該發生在兩人之間,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探聽出來的。

李富貴饒有興趣的翻閱了這一大本資料,其中的觀點千奇百怪,不過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幾封告密的信件,都是告發自己的朋友說了某些大逆不道的話。李富貴在心裡對這樣的人先鄙視了一下,至於那些大逆不道的話在他看來都不算什麼,針對皇帝的人身攻擊並不多,最激烈的不過在邏輯上探討一下廢除帝制的可能,說起來這種想法倒是很合李富貴的心思,不過看起來這些人也不過是偷偷的在嘴上說說罷了。

李富貴把這本材料反覆看了兩遍之後才宣昭東方勝入宮,他先是對東方勝的辦事能力誇獎了一番然後話鋒一轉,“對文武百官監視到這樣一種地步我覺得實在是太過了,你應當把精力多投放在其他的方面。”

“可是,”東方勝覺得不能接受這樣一個命令,“這裡面的的確確有很多人大逆不道啊?不仔細監視那還得了?”

“我沒有看出有什麼大逆不道,我覺得這裡面羅列的都是一些思想哲學上的討論,基本上不存在危害國家、朝廷的成分。”

東方勝被弄糊塗了,“哲學上的討論?”

“是啊,這裡面最犯忌的無非有這樣兩條:現在的皇帝不好,應當對他予以限制;帝制不好,應當換成共和體制。可是我沒有在這些談話中看到有將這些觀點付諸實施的具體計劃,實際上即便有具體的計劃只要這些計劃不違法你也不必去幹涉。”

李富貴的觀點讓東方勝很是詫異,“這裡面記錄的應當都算欺君了吧?如果打算付諸實施那就更是謀逆了。”

李富貴擺了擺手,“這哪裡算是欺君,只是發發議論而已,看來你法律條文還不熟啊,欺君指的是那些辱罵、欺騙皇帝的人,謀逆則使用非法的手段危害國家和皇室的人,這些他們都不算。”

東方勝雖然覺得這一套定義與他以往的理解出入很大,但是他仍然覺得李富貴說的有道理,畢竟他自己的這一套觀念是在清宮形成的,現在既然改朝換代了,而且李富貴也明顯比滿清的皇帝和太后要強上許多,所以他就接受了新的定義。

“至於這些告密的人嘛,你可以去安撫他們一下,對他們這種積極性我也不想打擊。另外你把這些告密書信抹去落款之後拿給被密告的人看一下,就說皇帝胸懷寬廣不在乎這些嗡嗡的叫聲,下次他們要是真的有話要說最好大聲一點。”

東方勝點了點頭,李富貴的胸襟的確讓他感到欽佩。

在此之後對皇帝的議論變得更加熱烈而平和,李富貴表現出來的寬容讓大家感到這個皇帝值得追隨,不過這種寬容也的確助長了人們討論的熱情,一八七七年的下半年由那位教育局長自殺引起的緊張對立情緒被這一場討論給平息了下去,李富貴對事不對人,同時如果反對他的人也是如此的話他就會表現得極爲寬容,這讓大家逐漸摸到了皇帝的底線,所以在這半年中李富貴雖然繼續在胡鬧,但是下面的人也不再是一味的苦諫了。

比如說李富貴提出的一些男女平等的主張就被議會否決了,事情的開端仍然是因爲體育,現在二唐的國家運動會上有一些項目已經引入了女子參加比賽,有趣的是最先接納女性的居然是射擊和賽馬這兩個軍事化的項目,在中國人們似乎對於女人介入軍事有一種天生的偏愛。可是當李富貴在議會提出了男女平等並進一步的指出國家運動會中所有的比賽都應當接納女性的時候立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因爲在議員們看來男女平等荒誕不經不說,很多項目也根本不可能讓女性來參加,就拿前不久舉辦的游泳比賽來說,他們實在無法想象女人如何去比賽游泳。

對於議員們的疑問李富貴作了一些大膽的設想,聽得衆人目瞪口呆,李富貴還當場拿出筆設計了一套泳裝,這讓兩位老先生差一點窒息,最後經過了激烈的討論在表決的時候議員們大着膽子否決了這個提案。

在此之後經過一段時間惴惴不安的等待大家發現那個發了瘋的皇帝並沒有受到這次的失敗的刺激,實際上李富貴一如往常,而且自從這個提案被否決之後他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似乎是很平靜的接受了失敗,這個結果當然讓議員們感到歡欣鼓舞,所以在七七年底的時候又否決了李富貴提出的允許女性報考公務員的提案。

兩次直接的失敗讓李富貴的權威受到了一定的打擊,不過李富貴在七八年開始的時候強行通過了女性有平等受教育權利的法案爲自己挽回了一些面子,但是這遠不足以重新樹立他的權威,畢竟可以受到挑戰的權威就不能再成爲絕對了,這種變化是一次質變,不是幾場勝利就能夠抵消的。起碼現在朝中的羣臣不再一味的害怕李富貴,從議會傳來的經驗是隻要按照合法的手段李富貴就不會真正的動怒,所以他們也想出了一些辦法來減輕皇帝給他們找來的各種各樣的麻煩。

這兩次勝利使得南京城中關於皇權的討論的熱度一直沒有降低,這個時候有些人開始真正的思考爲什麼要有一個皇帝和要有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直到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到來才讓南京城內百家爭鳴的聲音暫時減退了下去,當日歷翻到一八七八年的時候俄國在對土耳其的戰爭中已經穩穩的佔據了上風,土耳其在東方的外交努力雖然起到了牽制俄國的作用,不過俄土之間的實力的差距仍然難以彌補,這場大戰以解放土耳其殘暴統治下的斯拉夫人民爲口號,戰事也主要在歐洲進行,土耳其在俄軍的進攻下步步後撤,雖然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利用要塞、堡壘也給了俄軍很大的殺傷,但是對於亞歷山大二世來說戰役的勝利是首要的,只要不影響勝利傷亡並不是一件值得他分心的事情。

土耳其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這個盟友的期望也逐步的升高,俄軍從吉林撤出之後並沒有扭轉他們的頹勢,中國軍隊隨着後方港口的擴建以及鐵路的鋪設活動能力在七七年反而有所加強,劉銘傳率領部隊從寧古塔出發兵分兩路分別沿牡丹江和烏蘇里江向北進軍,在佔領了富替新和畢歆之後已經威脅到了俄羅斯在中國的重要據點哈巴羅夫斯克了。而石達開則在海軍的支援下佔領了黑龍江的出海口,將俄國面向太平洋的最後一絲聯繫也給斬斷。

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覺得或許中國從西北出兵真的能夠重創俄國也不一定,所以新的一輪磋商又風風火火的展開,對西北用兵的計劃遭到了左宗棠的反對,在他看來西北百廢俱興,這個時候不管勝算如何在這裡大打出手都得不償失。不過林雨長倒是十分積極,自從科爾沁草原上的那些蒙古王公們臣服於二唐之後蒙古人對新政權的反抗已經變得羣龍無首,所以林雨長威懾中西部蒙古的任務也就算完成了,既然西北已經逐漸穩定那以此爲基石去開疆拓土就成了林雨長目前最想做的事。

這個時候波羅的海艦隊經過了漫長的航行在這個時候到達了新加坡,於是一場海上的較量就此拉開了帷幕。

俄國海軍經過長時間的航行準備在新加坡進行一番休整,這就給了中國間諜可乘之機,在此之前對波羅的海艦隊的情報收集大多來自於第二手的資料,現在整支艦隊停泊在新加坡的港口中國人自然不會放棄這樣一個機會。說起來這次俄國人真的很下本錢,派出了以七艘鐵甲艦爲主力的強大戰力,不過其中只有彼得大帝號是全鐵製的現代戰艦,其他六艘都是由當年的木製戰艦經過改裝而成的,由於覆蓋鐵甲使得適航性降低他們不得不在萬里迢迢的征程上將火炮卸下交由運輸船隻攜帶,即便如此仍有一艘船在過好望角的時候遭遇風浪進了水,現在留在南非修理。

遠征艦隊的司令尼古拉斯利用艦隊停靠新加坡的時間親自收集了一些關於中國海軍的情報,中國人只有兩艘鐵甲艦,但是這些狡猾的傢伙利用他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時機從美國又租來了兩艘,這樣一種後發先至的招數讓尼古拉斯很是鬱悶,他不明白爲什麼中國不多租幾艘,要是那樣的話自己就會真的面臨很大的困境,尼古拉斯不相信中國人會出不起這個錢,畢竟在戰時租船比造船要節省的多。反覆思考之下尼古拉斯想到了這樣一種可能: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有一部分就停泊在日本,這支力量很可能已經被中國人所收買,之所以現在沒有加入中國的戰鬥序列是爲了引誘自己貿然出擊,如果自己糊里糊塗的一頭撞進羅網那就會遭到夾攻。所以尼古拉斯決定在南中國海尋求與中國海軍決戰,在擊敗中國海軍主力之後再北上奪取臺灣,逼迫中國政府接受和談。

俄國艦隊在新加坡停滯不前讓李富貴感到很納悶,這些傢伙不遠萬里來到東方,現在卻只顧欣賞熱帶風光,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中國海軍的主力已經調集到了廣州,只等着俄國人一來就是一場死掐,雖然中國艦隊中鐵甲艦的數量少於俄軍,但是李富貴知道真論起戰鬥力中國艦隊應該強於俄軍,中國海軍自從建立以來一直十分活躍,經過這些年的鍛鍊已經可以算得上一支真正以海爲家的隊伍了。而俄國受制於自己國家的地理條件所以他們的海軍不管是將領還是水兵都有些先天不足,根據過往船隻對俄國艦隊的觀察,這支海軍的軍事素養與富貴水師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那種改裝的鐵甲艦在新式大炮面前並無太大的優勢,所以李富貴對海雲峰很放心。雖然李富貴覺得這一戰自己贏面比較大,不過他覺得俄國人是不會同意的,所以他不明白俄國人爲什麼逡巡不前,自己已經給了他們夠好的條件了,一方面中國主力艦的數量比俄國人少,另一方面戰場處於南方俄國人不用過於深入,還有就是北方的形勢對俄國人越來越不利,這個時候那位遠征艦隊司令如果還能沉得住氣倒真的是異數。

尼古拉斯爲停留在新加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首先當然是那位對遠征艦隊寄予厚望的沙皇不斷髮出電報要求他儘快攻擊一座中國的大城市以扭轉目前戰局的頹勢。其次新加坡的英國殖民政府對俄國人賴在這裡不走也很反感,這些俄國佬離家已經快一年了,長時間的水上生活讓他們本來就狂躁的性格變得更加厲害,新加坡的炎熱氣候也讓他們很不舒服,要知道這支艦隊連水兵帶陸戰隊有將近一萬人,把他們放到岸上無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另外碼頭上越聚越多的圍觀人羣也讓尼古拉斯很是擔心,這裡華人的比例實在太大,其中必然混有大量的間諜,如果僅僅是觀察他還能忍受,可是很難保證這些人會不會暗中搞一些破壞。

在這些壓力之下尼古拉斯仍然數次確認了在日本的間諜所發回的“美國海軍毫無異常”的情報之後才下定決心進攻廣州,他知道中國海軍的主力停泊在廣州,單單對上這一支艦隊尼古拉斯倒是很有信心。

和李富貴一樣海雲峰現在也獲得了俄國艦隊的充足資料,在波羅的海艦隊到達新加坡之前海雲峰有一個穿過馬六甲迎擊俄國人的計劃,不過因爲外交上的原因被放棄了,現在俄國人既然已經得到了休整那想要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能就有些困難,不過對南海的熟悉使得他有把握判斷俄國人北上的路線,所以小小的出其不意一下海雲峰覺得自己還是做得到的。

當俄國遠征艦隊生火起錨以後很快他們離開新加坡的消息就被傳到了廣州,海雲峰也命令中國海軍做好離港的準備。

中國艦隊在自己離開新加坡後不久即行出港的消息沒有讓尼古拉斯太吃驚,爲了獲得中國艦隊的情報他特意收買了南海上速度最快的兩艘英國商船爲他傳遞消息,他知道自己在情報上處於劣勢,所以這方面就更要加強。

對於中國艦隊的動向尼古拉斯沒有辦法作出猜測,他只知道中國人出港一定是針對自己的,考慮到航速的因素尼古拉斯明白接下來的航程裡他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俄國人這一路走的十分小心,生怕中國艦隊突然從哪個地方鑽了出來,不過最終他們平平安安的來到了珠江口外的海面上,尼古拉斯懷疑中國艦隊和自己走岔了,在那個時代這樣的情況十分平常,不足爲奇。現在既然到了這裡尼古拉斯就必須作出一個選擇了,是攻打廣州還是進入香港?考慮到敵方的主力艦隊去向不明尼古拉斯覺得還是先進入香港加煤來的穩妥一些。

這個時候瞭望哨突然大喊着報告西南方向有不明艦隊出現。

海雲峰帶領艦隊駛出珠江口之後並沒有走遠,他讓艦隊停泊在西面的一個島嶼邊上,然後就開始利用主場的優勢偵查起俄國海軍的動向了,南海的漁民有一套自己傳遞消息的辦法,當年的海盜們就曾經受益良多,現在各處彙集來的情報向海雲峰展示着俄國人的動向,海雲峰不斷計算着俄國人的航速和航向,他要等到俄國人進入到這一片水域之後才從後面插上去。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七十六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七章重逢作者文海第八章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三十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一百一十二章關於湖南人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四十三章第三十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46章 馮婉貞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七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31章 侵略者第23章 天國分裂第六十九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三十三章第十章第201章 海戰第176章 妥協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章第47章 入京第74章 長門決戰第8章 縱橫捭闔第十二章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一百零九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一百七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15章 國策兩廣總督葉名琛第64章 新風氣第一百六十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34章 菲律賓第三十八章第63章 禁毒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1章 刺殺第四十六章第15章 國策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79章 勝海舟第121章 和平(中)第9章 諸世紀II第一百零二章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110章 浙江第二十二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96章 蘇丹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32章 平局第111章 李府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56章 出洋
第七十六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七章重逢作者文海第八章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三十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一百一十二章關於湖南人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四十三章第三十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46章 馮婉貞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七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31章 侵略者第23章 天國分裂第六十九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三十三章第十章第201章 海戰第176章 妥協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一百五十章第47章 入京第74章 長門決戰第8章 縱橫捭闔第十二章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一百零九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一百七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15章 國策兩廣總督葉名琛第64章 新風氣第一百六十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34章 菲律賓第三十八章第63章 禁毒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1章 刺殺第四十六章第15章 國策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79章 勝海舟第121章 和平(中)第9章 諸世紀II第一百零二章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110章 浙江第二十二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96章 蘇丹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32章 平局第111章 李府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56章 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