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會戰吉林

李富貴在佈置東北戰事的時候因爲需要保證突然性繞開了議會,不過從手續上說他也不是毫無準備,因爲議會對這場戰爭早就給了授權,只不過那份提案的說法是對關外的滿蒙政權處於戰爭狀態,如果真的要對關外大打出手很多議員還是有一定顧慮的,在奉天干淨利落的勝利讓大家打消了這些顧慮。可是接到俄國的照會之後很多人又開始害怕起來,覺得這個時候見好就收,現在奉天已經拿下來了,還改稱瀋陽,遼寧也很快就要建省,議員們認爲過個幾年等力量積蓄足了再北伐也不遲,等到鐵路修到瀋陽同時漢人再大規模的向關外移民,幾年後遼寧就會成爲一塊非常堅固的基石。

雖然按理說宣戰之後該如何打就和議員們沒有關係了,那都是將軍們的事,可是議院畢竟還有終戰的權利,剛剛把議員們都得罪了的李富貴這個時候只好陪起笑臉要求大家繼續支持政府對北方的戰爭,在他的努力下終戰的議案沒有被提出,這個時候議員們還沒有仔細的去想一下如果議會真的通過一個與皇帝意見相左的提案那最後該如何收場。

在這一年的冬天裡劉銘傳在遼寧收穫頗豐,由於民族矛盾再一次被挑起富貴軍在遼寧得到了英雄一般的看待,瀋陽的一場大火燒掉了兩族之間的那一層遮羞用的薄沙,關內的老百姓對於這件事更多的注意到了那場大捷,在勝利的光環下犧牲比較容易被忽視,可是在關外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裡很多人都在那一場屠殺中失去了親友,這樣的仇恨極度需要一次宣泄,劉銘傳的軍營前總是有來報名參軍的民衆,這個時候站崗的哨兵只能好言解勸,富貴軍的任何一個作戰單位都是不可以自己招募士兵的,所以那些想要參軍的只能到募兵站去報名。

當然劉銘傳並不會白白的放棄這樣一支力量,於是幾支討賊義勇軍就在這個冬天被建立了起來,東北雖經過奕欣多年的開發,不過大多數地方仍然是地廣人稀、土匪橫行,所以一般的村鎮都有一些武裝用於自保,現在遼寧的漢人因爲瀋陽的屠殺已經生出同仇敵愾之心,這種情緒經過劉銘傳的引導立刻就匯聚成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在開春之後遼寧與吉林交界的地方他們給予僞滿軍隊相當沉重的打擊。

雖然劉銘傳知道俄國很可能會介入到這場戰爭中來不過他並不特別擔心,因爲參謀部同樣給了他俄軍大致的參戰規模。在富貴軍中說起和洋人打仗的經驗劉銘傳可以說是最豐富的,所以他不怕洋鬼子,在劉銘傳看來洋人在戰場上除了目標大一點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這一次他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過哲裡木盟出現在吉林城下,一戰之後就把滿人趕到寧古塔去。

由於林雨長在寧夏一帶的活動蒙古的西部日趨平靜,這讓劉銘傳覺得蒙古人對於大唐擴張的抵抗並不是十分頑強,這一次從哲裡木盟進軍對科爾沁草原上的王公們也算是一次警告,另外當他攻佔了梨樹之後對蒙古人的防禦就能找到一個新的支點。

最初的戰事的確一如劉銘傳預料的那樣蒙古人毫無異動,而長春只用了一天就被攻克,當他最看到吉林城的時候劉銘傳相信東北的戰事很快就會結束了,因爲這可以說是滿人手中最後一座較大的城市,如果那些八旗子弟再往北逃恐怕根本不用打他們自己就會在那白山黑水之間消亡。可能滿人也瞭解這一點,所以吉林的防守非常頑強,急切之見劉銘傳竟然無法把它攻破。就在他打算準備把吉林城周邊的城鎮全部拔除以斷絕城中求援的念頭時突然得到了北面出現了一支俄軍的報告。

俄國人進兵的速度不快,當劉銘傳得知他們的行蹤時俄國人正在洗劫打牲烏拉,到第二天傍晚俄軍到了吉林城下,這個時候劉銘傳稍稍後撤準備和俄軍決戰,在上午他還利用後撤把吉林城裡的守軍給騙出來狠狠的教訓了一下,這個時候劉銘傳已經明白了吉林城的抵抗如此頑強是因爲還有等候援軍這樣一個希望,如果將俄軍擊敗,吉林的防禦基本上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劉銘傳準備專心對付俄國人,至於僞滿的軍隊和俄國人會和他倒不是很擔心,這樣一直缺乏戰鬥力的軍隊加入俄軍的隊伍對他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根據劉銘傳的情報俄軍的數量要少於他,現在劉銘傳手中有一師兩旅,其他的部隊被放在瀋陽、梨樹和長春用來防範來自蒙古的威脅。俄軍數量雖然要少一些不過他們的騎兵比例較大,所以在劉銘傳看來這仍然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爲了更充分的瞭解對手他當天夜裡帶着幾個當年和他在天津打游擊的老部下潛到了俄軍營地的附近。

俄國人的軍營亂糟糟的十分熱鬧,劉銘傳看着這樣的對手不禁皺起了眉頭,一直到十二點營地內才漸漸的安靜下來。

劉銘傳輕輕的說了一聲:“弄個活的回來。”

接到命令的人點了點頭立刻帶着幾個人消失在沉沉的夜幕當中,沒過多久就他們就拖着一個醉醺醺的哨兵跑了回來。等到回到營地劉銘傳連夜突審這個舌頭,這個俄國佬倒沒有讓劉銘傳費太大勁,基本上是一嚇唬就全都招了,當劉銘傳得知面前的俄軍大部分是原來駐紮在遠東的部隊,只有一小部分是去年秋天從歐洲調過來的他不禁心頭一喜,敵人的主力只是一支地方部隊這當然是個好消息,不過接下來也有壞消息,如果是去年這支部隊的裝備還不如劉銘傳,快槍的數量都很少,可是也就是在去年秋天他們統一換裝。劉銘傳知道這是俄國人備戰的結果,結合剛剛在俄軍軍營外的所見所聞劉銘傳相信明天會戰自己有把握擊敗這支敵人。

等到第二天雙方隔着一條小河擺下了陣勢,由於裝備了後膛槍,以往那種密集的隊形不復存在,不過雙方也都沒有挖工事的意思,相對來說中國軍隊的陣型更爲整齊,俄熱軍看起來則亂糟糟的。一上來小河兩岸就是槍炮齊鳴,最先進入短兵相接的是雙方的騎兵,他們不斷的越過淺淺的河水往來衝殺。漸漸的富貴軍這一邊的騎兵有些招架不住了,劉銘傳看到兩翼吃緊只好將預備隊派往兩邊協助防守,俄軍的騎兵雖然zhan有優勢,不過也不敢過分包抄,因爲這是中國軍隊的正面已經大於俄軍,他們的騎兵必須協助步兵才能保證雙方勢均力敵。

這種僵持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對射之後俄軍開始涉過那條小河,雖然已經是春天可是這裡畢竟是在東北,河水仍然冰冷刺骨,俄軍本來就亂,在渡河過程中更是三五成羣邊射擊邊前進,完全看不到一點隊形的樣子。可是劉銘傳這個時候對俄軍的輕視之心已經完全不見了,因爲在這支亂糟糟的軍隊的壓迫下他的部隊已經有鬆動的跡象,而且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預備隊可用了。

就在劉銘傳把師部的軍旗前移重新激勵起士氣穩住陣腳之後富貴軍的右翼槍聲突然密集起來,劉銘傳知道那肯定是俄軍投入了預備隊,他也看出了自己的右翼已經相當危險,已經派副師長帶着警衛連趕去支援了。最終的潰退的確是從右翼開始的,當劉銘傳看到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只好下令撤退。

如果俄軍全力追擊因爲他們騎兵的比例更大,而且對於東北的地理環境他們也更適應,那樣劉銘傳從吉林到長春的這一路將會相當難走,不過幸好俄國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沿途的一些村鎮給吸引過去了,而本地的居民們也馬上就發現這些解放者要比那些侵略者兇殘好幾倍。劉銘傳土匪出身,他的部隊軍紀遵守的一般,不過這一次爲了貫徹攻心爲上的方針在進軍吉林以後對沿途的各族人民還是相當客氣的,他本來是打算等拿下了吉林再好好的算一算瀋陽的那筆帳,沒想到半路上殺出一個程咬金。這一下他進軍路上的秋毫無犯就顯現出了價值,要知道如果這一路上全是殘垣斷壁的話俄國人肯定會拚命的追擊劉銘傳。

當劉銘傳退到長春之後後方又傳來了蒙古聯軍圍攻梨樹的消息,這一下他真的有些傻了,不過很快進一步的情報被送到,梨樹的守軍給蒙古聯軍迎頭一擊,雖然沒有傷及對手的主力,可是也把那些蒙古王爺們疼的夠嗆,好像聽說被重創的前鋒中有好幾個在草原上很有分量的人物,現在蒙古人也不敢過分的迫近梨樹,只是在很大的一個範圍內將梨樹圍起來。

劉銘傳這個時候纔算是定下神來,這個時候長春已經勢不可守,但是如果從長春貿然撤退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萬一有個閃失那後果不堪設想。在軍事會議上劉銘傳把他的顧慮說了出來,衆人一討論都覺得必須留下一支部隊阻擊追來的俄軍,在由誰擔當這個任務的問題上好幾個旅長都站起來申請,最後劉銘傳決定留下聶士成,他這個旅因爲駐防長春沒有參加吉林會戰,建制完整不說在心理上也應當不是很懼怕俄國佬,而且劉銘傳知道他的這個老鄉能打硬仗。

“這一次就有勞功亭了,長春民心浮動,守起來肯定不容易,你乾脆和我們一起退出長春,到阿勒坦額默勒山一帶佈置防線,我率其他人南下,力求儘快將蒙古聯軍打散,到時候你就立刻撤離,一刻都不能耽擱。”

“司令放心我決不讓羅剎人越過阿山半步。”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富貴軍退出長春的時候,受到了不少人的挽留,甚至有些人願意隨同他們南下,考慮到長春基本上沒有多少漢人這個場面的確很讓人感動,劉銘傳還特地請了兩位市民代表詳談了一番來了解其中的前因後果。

原來吉林在這一次八旗貴族北遷的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這裡的人口遠不能和遼寧相比,一下子多出這麼多老爺原來居民的身上的壓力立刻重了好幾倍,誰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生出不滿的情緒,而且俄國人的惡名在吉林和黑龍江那可是可以在晚上用來嚇唬小孩的,關內回來的王公們對於聯俄甚至降俄都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可是北方的原有居民就不這麼想了,俄國對中國邊境的滲透活動從來都是塗滿了鮮血,對於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人來說受俄國人的統治和下地獄沒有什麼兩樣。

出於這種心理有些本地居民並不十分敵視中原的軍隊,當然這些人絕不承認他們這樣做是背叛了民族,因爲他們覺得自己這樣做是效忠大清朝的皇帝,劉銘傳對兩位代表好言安慰,並且向他們保證這次後撤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他們很快就會回來的,至於那些想跟隨富貴軍南下以躲避俄軍的人劉銘傳因爲這次軍事行動非常兇險而拒絕了。看到自己提出的要求都被拒絕兩個代表滿臉的失望,不過他們也知道富貴軍現在的形勢不妙,讓他們分出力氣來保護當地的民衆的確不太現實,所以只能拉着劉銘傳的手一再的叮囑早去早回。

劉銘傳的部隊雖然在吉林城下受到了重創,不過要是對上蒙古人他們強大的攻擊力仍然不是這支原始騎兵能夠阻攔的,在經歷了兩場戰鬥之後他順利地進入了梨樹,但是如何徹底的將蒙古聯軍驅散則是個問題,聶士成那邊已經和俄軍接戰,他利用山地上的工事將俄軍死死的擋在他的陣地前面。可是如果不能驅散圍在梨樹附近的那些蒙古軍,聶士成根本無法撤回來,相反如果把這些討厭的蒼蠅趕走劉銘傳就能夠針對追過來的俄軍進行一次反擊。

讓劉銘傳頭疼的是蒙古人一點和他硬拼的意思都沒有,這一次的聯軍中並無僧格林沁參加,本來他們科爾沁左翼後旗距離遼寧可以說是最近的,各位蒙古王公們也都看着他,不過僧格林沁也有他的苦惱,他手中的這支部隊的確在北方獨樹一幟,可是作爲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後勤和保養都極其重要,李富貴登基後爲了拉攏僧格林沁曾經送過他一批最先進的裝備,這讓僧格林沁發現自己手中的王牌又落伍了,這種局面激起了他深藏於內心的恐懼,這段時間他常常夢到廊坊,出於這種顧慮同時也因爲載淳的關係僧格林沁決定中立。

僧格林沁的這種做法讓科爾沁草原上的王公們對他大大的唾棄了一番,他們也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自己的立場,不過派兵歸派兵,首戰的失利讓他們明白硬拼絕對是一件無比愚蠢的事情,在那一戰中勇武無雙的鐵木爾帶領着三旗聯軍向漢軍發動了猛烈的衝鋒,可是在快槍面前他們衝鋒毫無疑義,越是勇敢死的越乾淨,這一戰竟然死了兩個郡王,那一天太陽落山的時候整個科爾沁草原上的天空都變成了血紅色,從那以後任何一個王爺對於和富貴軍正面硬撼都毫無興趣。現在這成了劉銘傳最頭痛的事,進入梨樹後他連着兩天項尋找蒙古聯軍的主力決戰可是都無功而反,在草原上抓住他們實在是太困難了,一想到聶士成一個人在北面力敵全部俄軍劉銘傳就心急如焚,想要弄個什麼誘餌騙蒙古人上當急切之間卻也難以準備周全。

等到第四天劉銘傳決心如果再不能驅散蒙古人的話他就率兩個旅北上接應聶士成,俄國人鏖戰多日也應該疲憊不堪了,蒙古騎兵缺乏足夠的攻擊力,只要自己小心應該能把聶士成接回來。沒想到還沒出梨樹就見一小隊富貴軍的騎兵從北面飛馳而來,讓站在城樓上的劉銘傳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爲首的應該是個偵察參謀,他一見到劉銘傳就遞上了一份報告,劉銘傳不等接過報告就急切的問道:“宮亭怎麼樣?”

“我們旅長很好。”

劉銘傳一愣,伸手拿過報告,“那前線則麼樣?”

“俄國佬被打退了。”

聽到與自己預感完全相反的戰報劉銘傳自然喜出望外,仔細將手中的文件閱讀一遍之後他才知道聶士成在阿勒坦額默勒山與俄軍鏖戰三天,最終將俄軍逐回長春,現在因爲傷亡很大難以獨自撤離,所以請劉銘傳接應。實際上俄國人在吉林會戰中傷亡也很大,完全是靠着悍不畏死的精神最終才逐退了中國軍隊,在阿勒坦額默勒山受到頑強阻擊之後他們最終放棄了這塊硬骨頭。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206章 競選第22章 皇權第一百五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76章 妥協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22章 皇權第160章 安集延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40章 迷信第一百五十二章第179章 神蹟第四十一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59章 遠征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43章 決戰第五十三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90章 過年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94章 歸國華僑第37章 營救計劃第七十四章第197章 海參崴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9章 諸世紀II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21章 種馬第八十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人己問對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十四章第73章 增兵第五十九章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八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28章 凱瑟琳(上)第六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八章人己問對第九十三章第45章 交易(下)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六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八十章第209章 彈劾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46章 馮婉貞第197章 海參崴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74章 長門決戰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二十章第96章 合圍(上)第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209章 彈劾第43章 決戰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32章 平局第25章 天津(上)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62章 羅馬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10章 廢帝(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34章 醋缸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27章 山西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211章 廢帝(下)
第206章 競選第22章 皇權第一百五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76章 妥協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22章 皇權第160章 安集延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40章 迷信第一百五十二章第179章 神蹟第四十一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59章 遠征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九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43章 決戰第五十三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90章 過年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94章 歸國華僑第37章 營救計劃第七十四章第197章 海參崴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9章 諸世紀II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21章 種馬第八十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人己問對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十四章第73章 增兵第五十九章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八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一章第28章 凱瑟琳(上)第六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八章人己問對第九十三章第45章 交易(下)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六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八十章第209章 彈劾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46章 馮婉貞第197章 海參崴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74章 長門決戰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第二十章第96章 合圍(上)第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209章 彈劾第43章 決戰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32章 平局第25章 天津(上)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62章 羅馬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10章 廢帝(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34章 醋缸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27章 山西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211章 廢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