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斂財取道

破曉前的黑暗,總是顯得格外漫長。信都城外的激戰,終於等到了俞涉的援兵,黑衣人瘋狂地在鄭綸的士兵中收割着類似將軍、頭目們的生命,肆意而狂妄!鄭綸和郭嘉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部隊的基層建制被徹底摧毀,如果現在有華雄或者張郃在的話,也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然而畢竟俞涉的騎兵還是及時地驚退了黑衣人。

黑衣人僅僅付出了三十餘人的代價,而且在俞涉趕到之前,從容而退!最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是,黑衣人沒有留下一具同伴的屍體,鄭綸和郭嘉根本無從判斷敵人是誰,這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爲了兩人最感恐懼的夢魘。唯一讓人稍感安慰的是,鄭綸的使命已經完成,糧草基本沒有損耗,只是三千人被百人屠殺,卻始終會成爲別人的笑柄,就連後來趕到救援的俞涉都不敢相信,可是他的部下幾乎是用着無比恐懼的顫聲向他描述當時的情形,黑衣死士也成爲了破虜軍中談虎色變的禁忌。

鄭綸留在了信都,把袁紹撥來的二千騎兵交還給淳于瓊指揮,並且把信都城外的激戰語焉不詳地告訴淳于瓊,至於傷亡數字,淳于瓊沒有問,鄭綸自然沒必要回答:三千冀州新軍死了一千多,殘了三百多,足以讓人抓狂。

淳于瓊與袁紹早年同爲西園八校尉之一,頗有威望;何進失敗之後,便投到袁紹麾下,袁紹對他極其信任,屢屢委以重任。鄭綸要在信都城立足,必須與淳于瓊搞好關係,便讓俞涉在城中搜羅了許多好酒,送到淳于瓊府上。淳于瓊雖然看不起鄭綸文士模樣充當什麼破虜將軍,卻見鄭綸投其所好,出手又闊綽,頓時改顏相對,讓鄭綸把殘部進駐到城裡,並且提供了一個西門守衛軍的防地。

鄭綸大喜。信都城是冀州的原州府所在地,韓馥在任之時才使鄴城興旺起來,但是信都的人口和經濟仍然非常可觀。由於前方戰事頻繁,信都的南門北門成爲了運輸樞紐,因此普通百姓和商人的進出都由東門西門借道,鄭綸着實得了件肥差。軍隊從過往的百姓和商人中抽取利潤,在當時來說,簡直就是天經地義,郭嘉迅速擬出了一系列名目,以籌措軍需爲由,對原先的稅收比例作出了調整。因爲鄭綸是有番號的將軍,他在西門所得的利潤是不需要交付淳于瓊的,當然淳于瓊也笑納了鄭綸隔三岔五獻上的禮品,二人的關係越見和睦。鄭綸和郭嘉在斂財的同時,還收容了不少從北方戰場逃難的百姓,擇其青壯,迅速補充到隊伍中,破虜旗號漸漸在信都城中響亮了起來。

袁紹與公孫瓚相持了好幾個月,互有勝負。彼時朔風大起,前方軍士皆畏寒冷,軍心渙散;公孫瓚的部下雖多處自苦寒之地,影響不大,但是畢竟在後方還有一個與之政見不和的幽州刺史劉虞,公孫瓚的供給遠遠不如袁紹。因此雙方都有了退兵之意。

這一日黃昏,鄭綸照例去城防巡視,迎面見到郭嘉笑嘻嘻而來,不禁打趣道,“好你個奉孝!看把你樂得,莫不是又宰了肥羊?”

郭嘉的眼光非常毒,往來的客商中爲了減免盤剝,多有喬扮百姓矇混入城的,卻是鮮有人可以逃過郭嘉的視線,因此鄭綸索性就讓郭嘉辛苦點,把窩挪到了城樓上來。郭嘉竟然得了個“扒皮”的雅號,並且樂此不疲甚至還沾沾自喜,令鄭綸大跌眼鏡。

郭嘉興致似乎特別高,一見鄭綸,忙湊近道,“得到個好消息,有筆好買賣。”

鄭綸一皺眉,“我說,我們這些日子搜刮得也不算少了,你小子居然越來越貪心了啊!說說看,什麼買賣?”

“今日有客商經過,言董卓派了太傅馬日磾和太僕趙歧一同前往界橋,與兩家說和,此時正在途中,不日便到信都。”郭嘉滿是壞笑,差點就流口水了,“聽說帶了不少財帛賞賜呢!”

鄭綸一怔,“你不是想讓我去做強盜吧?”

郭嘉不以爲然,“既然董賊如此大方,而且就在我們眼皮底下,不搶白不搶。”

鄭綸瞪大了眼睛,“既然是使者,如何沒有守衛?此事恐怕費些手腳。”

郭嘉嘿嘿笑道,“俞涉那小子不是天天喊着操練士兵太枯燥嗎?那就讓他帶人換個地方‘實戰操練’去,百人去,百人回,少一個就扣他俸祿。”

鄭綸甚至一聽到“百人”之類的字眼,都會不自覺地想起那夥黑衣死士,恍然道,“你是說,讓俞涉假扮黑衣人去搶劫?”

“隨來的官軍平時趾高氣昂慣了,根本就不頂事,只要讓俞涉隨便殺幾個人,滿車的財物還不是手到擒來?然後我們帶一隊人馬,說是迎接欽差,趕走賊人,還算得上半件功勞;至於把這筆帳算到誰的頭上,自有他論。平白得的好事,你說這樁買賣如何?”郭嘉說得眉飛色舞,讓鄭綸大是動心,最關鍵的是嫁禍黑衣人,說不定還能打草驚蛇,弄出些蛛絲馬跡來。

鄭綸立刻找來俞涉,吩咐定當,即刻帶人改裝出發,俞涉領命,喜滋滋地點兵去了,看得鄭綸大爲搖頭。次日,鄭綸收拾起最精神的五百名手下,逆着官道向西而行,走不出十里,正遇見一撥灰頭土臉的官軍,隱約分辨出禁衛軍旗號。

鄭綸催馬上前問道,“汝等是何處軍馬?”

衆軍簇擁着兩位老者,狼狽不堪,見鄭綸軍容整肅,頓時象盼到了救星,紛紛聚攏起來。其中一位老者勉強招呼道,“我等奉旨前往界橋,來的可是信都軍馬?”

鄭綸慌忙下馬見禮,看着這夥禁軍如此落魄,暗暗好笑,問道,“爲何如此模樣?”

老者忙把遇襲的經過顛三倒四地說了一遍,又道,“豈料冀州境內,竟有這等悍匪!”言下之意,卻是在怪責信都守軍靖治不利。

鄭綸忙解釋道,“老大人有所不知,這夥賊人也不知是何方人馬,來去如風且驍勇異常;前者末將奉袁公將令調運糧草,也爲所劫!”

老者吃了一驚,“似如此,怎去得界橋?”

鄭綸忙道,“城中淳于將軍乃是西園舊將,神勇無敵,若得淳于將軍護駕,必保無虞。”

老者正是馬日磾,而趙歧體弱,經不起驚嚇,竟已病倒。俞涉得了郭嘉的授意,只管大肆搶劫財物,對馬、趙二使的聖旨視而不見,因此二使還不至於歇斯底里地命令鄭綸即刻剿匪,省去許多手腳。

淳于瓊也得了消息,引軍前來接應,鄭綸甩手將兩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淳于瓊。淳于瓊慨然答應二使護送前往界橋,囑咐鄭綸暫時代管信都,鄭綸趁機把俞涉派到了東門城防,這樣一來,東門西門的好處便被鄭綸獨佔,鄭綸留下一部分財物繳納到淳于瓊的軍營,剩下的則悉數由郭嘉保管。

斂財有道,時隔多年以後,鄭綸還有點迷糊,在信都城搜刮來的財富到底有多少。

俞涉在後來成了鄭綸手下最富有的將軍;

郭嘉則屢次因爲財產糾紛,被陳羣舉報——確實,郭嘉的不少財產都很難用明細帳目來清算。

第77章 宜陽血戰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63章 五日之約第59章 不戰而定第78章 洛河之水第45章 故人相見第8章 潛伏使命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86章 中山龍嘯第84章 司農朱雋第98章 難竟之功第37章 南轅北轍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75章 偃旗息鼓第87章 雁門奇襲第89章 不歸之途第2章 如夢如戲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93章 各懷心思第40章 二荀之抉第74章 青皇促駕第85章 倒行逆施第78章 洛河之水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5章 偃旗息鼓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69章 再入長安第78章 洛河之水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118章 鬥一鬥第86章 中山龍嘯第12章 舞貂鳴蟬第23章 血戰磐河第49章 風雨欲來第43章 黃河水賊第6章 調虎離山第93章 各懷心思第21章 以假亂真第19章 穎川四士第95章 咫尺天涯第39章 世人負我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落尾神箭第82章 新仇舊恨第40章 二荀之抉第78章 洛河之水第13章 飛熊鐵軍第1章 竹簡誄文第19章 穎川四士第5章 倉促上陣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9章 風雨欲來第71章 焦尾琴情第37章 南轅北轍第7章 摯肘伏虎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85章 倒行逆施第8章 潛伏使命第7章 摯肘伏虎第10章 適閒雅居第26章 黑衣死士第99章 平靜暗潮第35章 白虎之威第41章 死地求生第42章 殺戮夢魘第57章 飛戟擲敵第73章 兗州決斷第72章 如約婚期第37章 南轅北轍第73章 兗州決斷第81章 關中混戰第61章 弓弩之道第17章 折命皇宮第7章 摯肘伏虎第86章 中山龍嘯第29章 與商相謀第34章 馬不停蹄第76章 柳暗花明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14章 蔡氏父女第59章 不戰而定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0章 安平客棧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21章 現實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78章 洛河之水
第77章 宜陽血戰第32章 百變伊人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63章 五日之約第59章 不戰而定第78章 洛河之水第45章 故人相見第8章 潛伏使命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86章 中山龍嘯第84章 司農朱雋第98章 難竟之功第37章 南轅北轍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75章 偃旗息鼓第87章 雁門奇襲第89章 不歸之途第2章 如夢如戲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93章 各懷心思第40章 二荀之抉第74章 青皇促駕第85章 倒行逆施第78章 洛河之水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5章 偃旗息鼓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69章 再入長安第78章 洛河之水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118章 鬥一鬥第86章 中山龍嘯第12章 舞貂鳴蟬第23章 血戰磐河第49章 風雨欲來第43章 黃河水賊第6章 調虎離山第93章 各懷心思第21章 以假亂真第19章 穎川四士第95章 咫尺天涯第39章 世人負我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落尾神箭第82章 新仇舊恨第40章 二荀之抉第78章 洛河之水第13章 飛熊鐵軍第1章 竹簡誄文第19章 穎川四士第5章 倉促上陣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9章 風雨欲來第71章 焦尾琴情第37章 南轅北轍第7章 摯肘伏虎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85章 倒行逆施第8章 潛伏使命第7章 摯肘伏虎第10章 適閒雅居第26章 黑衣死士第99章 平靜暗潮第35章 白虎之威第41章 死地求生第42章 殺戮夢魘第57章 飛戟擲敵第73章 兗州決斷第72章 如約婚期第37章 南轅北轍第73章 兗州決斷第81章 關中混戰第61章 弓弩之道第17章 折命皇宮第7章 摯肘伏虎第86章 中山龍嘯第29章 與商相謀第34章 馬不停蹄第76章 柳暗花明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14章 蔡氏父女第59章 不戰而定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0章 安平客棧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21章 現實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78章 洛河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