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重立破虜

河內郡位於黃河北岸,與虎牢關隔岸相望,是連接京畿與冀州的橋樑。河內以東就是牧野和朝歌,再往東北就是鄴城;而河內的正北面就是太行山,張燕的數十萬黑山軍就以太行山爲核心,活躍在北起常山、中山,南至河內的廣大區域中。鄭綸入主河內,使冀州乃至整個河北的格局悄然改變。

袁紹是第一個感到坐立不安的人。中山甄家婚聘糾紛在前,撤消破虜番號於後,袁紹顯然沒有充分估計到鄭綸的能力,而且以目前東平軍的戰鬥力而言,幾無敗績。然而袁紹手下的謀士中,卻有不少人對鄭綸的崛起不會感到絲毫怪異:田豐沮授分別與鄭綸有過短暫的共事經歷,他們對鄭綸的評價都很高;荀諶、郭圖、辛評都從郭嘉和二荀的態度上,產生了對鄭綸的過分關注,他們絕不會懷疑好友的眼光;另外,逢紀和許攸則更多了些擔憂,他們當初的嫉妒決非錯覺,鄭綸確實值得他們嫉妒和排擠,然而此時的鄭綸已非昔日可比。

田豐和荀諶聯袂爲使者,差不多在鄭綸上任的同時抵達河內,鄭綸親自迎接。

田豐爲人剛直,從不會當面讚美,更不會奉承;然而當他進入鄭綸軍營之後,眼中所見令他不由讚歎:此誠虎狼之師也!

荀諶與荀彧、郭嘉相見,自有一番故舊相敘。

鄭綸爲田豐、荀諶一一引見了程昱、劉曄,彼此相聚甚歡。

細心的田豐留意到,在鄭綸的軍營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保留着“破虜”番號,心中一動,乃問,“鄴城匆匆一別,不想竟在此處又與伯純相見,今破虜軍之強盛,河北側目。”

鄭綸微笑道,“元皓先生有以教我。”

田豐道,“曏者袁公妄撤‘破虜’之名,皆因傳言伯純困於黃河,亦喜破虜軍之精銳。今伯純安然無恙,大破青州黃巾於汶水、壽張,建不世之勳,可喜可賀!更難得的是,軍營中仍以‘破虜’爲名,足見伯純念舊之情。”

鄭綸打心眼裡尊重田豐,因爲在這個混亂不堪的年代,極少有人能象田豐、沮授這樣剛正忠誠的賢良之士,更多的卻是兩面三刀、朝秦暮楚的小人。鄭綸笑道,“當日若非袁公器重,使我得守信都,如何有機會建立破虜軍?破虜軍既成之日起,便是我鄭綸最可依賴的嫡系,如何輕言廢棄?”

田豐心中一動,忙問,“若我回見袁公,爲伯純進言,復了破虜旗號,如何?”

鄭綸大笑,向田豐作了一揖,“多謝元皓先生!”

鄭綸招待田豐、荀諶的酒宴顯得很寒磣,比普通士兵吃的伙食僅僅多了一塊肉,一碟青菜,再者便是幾壺酒;而鄭綸和郭嘉、荀彧等人陪同,卻是免去了肉和青菜。

田豐忍不住問道,“伯純軍中缺錢糧否?”

鄭綸笑而不答,帶着田豐、荀諶到軍營其它各處隨意走了一圈,“酒宴酒宴,有酒便爲宴,待客之道耳。二位先生可見我各營將士的伙食,比河北軍如何?”

荀諶點頭,“勝之多矣。”

“那就是了,衝鋒陷陣依靠的是全軍將士忘我拼殺,而不是我等坐等營中,他們纔是戰爭的主宰者。我寧願自己少吃一頓,也不能餓着手下的這些將士,這也是我破虜軍的規矩。”鄭綸淡然笑着,“當然,如果奉孝、文若向我提議改善他們的伙食的話,我絕對會答應;不過我更希望他們能早日提出這樣的要求……”

衆人一起大笑,誰都明白鄭綸所指,真有那麼一天,河內以及京畿將會是一片全面繁榮的景象。

田豐若有所思,很明顯,他已經被這些年輕人的樂觀感動了。

田豐回到鄴城,袁紹喜出望外,立刻恢復了破虜軍在河北戰鬥序列中的番號,並且用鄭綸新封的“蕩寇將軍”職位設立蕩寇軍,同時按照鄭綸的建議,任命華雄爲新的破虜將軍,太史慈爲奮威將軍,典韋爲虎威校尉總領突擊、前鋒兩營勇士,管亥、俞涉、張饒、張青皆爲校尉:這些人的俸祿都由冀州支出。

用區區幾名武將的俸祿來交換鄭綸軍的歸屬,這筆買賣無論如何都可以讓袁紹足夠滿意,河北軍威大振;而鄭綸則可以利用袁紹在北方的坐鎮,從容地把戰略重心全部轉移到洛陽的重建,又命荀彧、華雄守河內;程昱、管亥守河東;自己則與郭嘉、劉曄等人進駐洛陽;同時派人知會滎陽太守徐榮分兵虎牢關、中牟,東拒曹操。

自此,舊都洛陽開始重新走向繁榮。

然而多事之秋註定了戰爭的頻繁。孫堅在江夏遇伏,重傷而亡,其子孫策引舊部殺出重圍,退會江東;曹操收編數十萬青州兵,勢力急劇膨脹,連戰告捷,將袁術從南陽趕到淮南之後,又揮兵東進徐州;青州的田楷派劉備救援徐州,不料曹操不戰自退,劉備得徐州刺史陶謙挽留,屯兵小沛;公孫瓚終於向劉虞下手,命趙雲進擊大破幽州,趙雲感念劉虞之德,不忍加害,偷偷放了劉虞,勸其投奔洛陽鄭綸。

這一日,劉虞在數十名隨從的保護下,終於抵達洛陽。鄭綸聽聞,急忙讓劉曄以漢室宗親迎接之禮,出城百里相迎,劉虞感激涕零。劉虞是當時漢室宗親中最有威望最有政治遠見的人,在幽州的執政期間,對北方烏桓等遊牧民族採取了積極的懷柔政策,在很長的時間內維持了邊境的安寧,然而公孫瓚的暴虐使之在***中全面落於下風,失敗則是必然。鄭綸對待劉虞的態度超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而用皇室之人來全權處理洛陽的重建,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公孫瓚馬不停蹄地南下,與袁紹形成了最後的對峙,關乎河北命運的關鍵戰役即將爆發,然而袁紹的後方魏郡卻率先發難。公孫瓚暗中聯絡黑山軍,由張燕策劃發動了魏郡兵變,魏郡距離鄴城僅有百里之遙,張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鄴城,此時袁紹卻在信都調度軍馬對抗公孫瓚,頓時措手不及。所幸張燕手下有個頭目,名喚陶升,原是袁門故吏,在黑山軍攻破鄴城之後,偷偷地派手下士卒將袁紹的家眷以及留守鄴城的辛評、郭圖等人送往斥丘。

袁紹聞家小無事,大可安心從容地調令顏良、文丑、高覽三員大將,分兵三路回擊,同時又遣田豐爲使,要求鄭綸出兵救援。

魏郡、鄴城是冀州的根基,鄭綸立即命華雄出兵河內直撲鄴城;管亥趁勢從太行山以西,北上拓展取平陽、上黨,直逼壺關。

郭嘉道,“太行山是黑山軍賴以生存的根本,管亥如果能順利奪取壺關,就可以把黑山軍的西歸之路切斷。但是壺關山勢險惡,易守難攻,即便有仲德之智,要想急切之間奪取壺關,只怕力有不逮。”

劉曄贊同,“奉孝所言極是。黑山軍的作戰風格與黃巾軍極其相似,此番偷襲魏郡、鄴城卻大反常規,掠奪之後而不退,顯是欲與公孫瓚形成呼應,夾擊袁紹。我軍進擊壺關,可謂敲山震虎,張燕必回兵救援,如此一來,要想佔領壺關,難度更大。”

張燕的數十萬黑山軍,戰鬥力出衆,而且憑藉山險,確實非常棘手。鄭綸大感頭疼,“似如此,勢必會對我軍產生極大的傷亡,能不能出奇兵制勝?”

“辦法不是沒有,如遣一驍將,引輕騎直接入山,破襲太行山十八寨,一把火燒了張燕的老巢,彼軍不戰自亂!只是……”郭嘉說到這裡,若有意無意地看了看典韋和太史慈,微微搖頭,“太危險了,典韋勇則勇矣,若一味戀戰,孤軍深入的話,情勢太過危急;子義雖有急智,畢竟年輕歷淺……”

典韋、太史慈雙雙出列,“若破不了那十八寨草寇,願提頭來見!”

鄭綸頓時嗆着了,忙掩袖偷笑。

郭嘉還在遲疑,一本正經,“不行,太行山裡少說還有十萬驍勇的山賊,你二人去不得。”

典韋急了,“好你個小郭先生,恁小看俺老典,少不得待俺摘了那十萬顆人頭給你,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第70章 棋風如人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99章 平靜暗潮第119章 愛之第31章 安平校尉第62章 北海馳援第65章 重立破虜第76章 柳暗花明第95章 咫尺天涯第97章 落尾神箭第79章 癡情蔡琰第39章 世人負我第1章 竹簡誄文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1章 司徒王允第86章 中山龍嘯第81章 關中混戰第59章 不戰而定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44章 販夫走卒第82章 新仇舊恨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74章 青皇促駕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5章 刑場混戰第101章 意外轉機第118章 鬥一鬥第12章 舞貂鳴蟬第47章 計出連環第88章 白髮征夫第41章 死地求生第33章 女兒心思第35章 白虎之威第97章 落尾神箭第74章 青皇促駕第73章 兗州決斷第42章 殺戮夢魘第67章 二虎相鬥第46章 閉月添愁第46章 閉月添愁第75章 偃旗息鼓第41章 死地求生第119章 愛之第33章 女兒心思第97章 落尾神箭第80章 琴由心生第48章 暗潮涌動第44章 販夫走卒第65章 重立破虜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6章 激將出擊第121章 現實第84章 司農朱雋第56章 寧陽相會第31章 安平校尉第44章 販夫走卒第7章 摯肘伏虎第41章 死地求生第94章 胡笳聲斷第5章 倉促上陣第72章 如約婚期第96章 困獸欲搏第86章 中山龍嘯第95章 咫尺天涯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1章 司徒王允第7章 摯肘伏虎第97章 落尾神箭第61章 弓弩之道第18章 命運蛻變第77章 宜陽血戰第7章 摯肘伏虎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45章 故人相見第88章 白髮征夫第75章 偃旗息鼓第57章 飛戟擲敵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53章 銜枚夜襲第86章 中山龍嘯第96章 困獸欲搏第51章 東平太守第36章 弄巧成拙第51章 東平太守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67章 二虎相鬥第52章 異軍突起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88章 白髮征夫第58章 山陽戰略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17章 折命皇宮
第70章 棋風如人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99章 平靜暗潮第119章 愛之第31章 安平校尉第62章 北海馳援第65章 重立破虜第76章 柳暗花明第95章 咫尺天涯第97章 落尾神箭第79章 癡情蔡琰第39章 世人負我第1章 竹簡誄文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4章 司農朱雋第11章 司徒王允第86章 中山龍嘯第81章 關中混戰第59章 不戰而定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44章 販夫走卒第82章 新仇舊恨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74章 青皇促駕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5章 刑場混戰第101章 意外轉機第118章 鬥一鬥第12章 舞貂鳴蟬第47章 計出連環第88章 白髮征夫第41章 死地求生第33章 女兒心思第35章 白虎之威第97章 落尾神箭第74章 青皇促駕第73章 兗州決斷第42章 殺戮夢魘第67章 二虎相鬥第46章 閉月添愁第46章 閉月添愁第75章 偃旗息鼓第41章 死地求生第119章 愛之第33章 女兒心思第97章 落尾神箭第80章 琴由心生第48章 暗潮涌動第44章 販夫走卒第65章 重立破虜第53章 銜枚夜襲第66章 激將出擊第121章 現實第84章 司農朱雋第56章 寧陽相會第31章 安平校尉第44章 販夫走卒第7章 摯肘伏虎第41章 死地求生第94章 胡笳聲斷第5章 倉促上陣第72章 如約婚期第96章 困獸欲搏第86章 中山龍嘯第95章 咫尺天涯第45章 故人相見第11章 司徒王允第7章 摯肘伏虎第97章 落尾神箭第61章 弓弩之道第18章 命運蛻變第77章 宜陽血戰第7章 摯肘伏虎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45章 故人相見第88章 白髮征夫第75章 偃旗息鼓第57章 飛戟擲敵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53章 銜枚夜襲第86章 中山龍嘯第96章 困獸欲搏第51章 東平太守第36章 弄巧成拙第51章 東平太守第10章 適閒雅居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67章 二虎相鬥第52章 異軍突起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88章 白髮征夫第58章 山陽戰略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17章 折命皇宮